@考研黨,「全日制與非全日制」「專業碩士與學術碩士」到底有什麼...

2020-12-23 四川省教育廳

考研的同學在備考階段,或許都會陷入短暫迷茫,不清楚自己到底能考到什麼層次的院校,確定「選擇」後,又不知該如何著手準備,甚至有些考研常識也不是那麼清楚。

比如:我是選擇全日制還是非全日制,二者有什麼聯繫?專業碩士與學術碩士又是什麼?有什麼區別?

今天,川川帶大家來了解「全日制與非全日制」「專業碩士與學術碩士」的聯繫與區別,希望對大家在考研備考階段有所幫助。

全日制與非全日制

全日制研究生:是指符合國家研究生招生規定,通過研究生入學考試或者國家承認的其他入學方式,被具有實施研究生教育資格的高等學校或其他教育機構錄取,在基本修業年限或者學校規定年限內,全脫產在校學習的研究生。

非全日制研究生:指符合國家研究生招生規定,通過研究生入學考試或者國家承認的其他入學方式,被具有實施研究生教育資格的高等學校或其他教育機構錄取,在學校規定的修業年限(一般應適當延長基本修業年限)內,在從事其他職業或者社會實踐的同時,採取多種方式和靈活時間安排進行非脫產學習的研究生。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畢業時,所在高等學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機構根據其修業年限、學業成績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發給相應的、註明學習方式的畢業證書;其學業水平達到國家規定的學位標準,可以申請授予相應的學位證書。

專業碩士與學術碩士

全國碩士研究生按照培養目標和培養方式,可分為專業碩士與學術碩士兩種。二者處於同一層次,是相對的研究生種類。主要有以下區別。

第一,培養目標不同。

獲得專業學位的人,主要從事具有明顯職業背景的工作,如工程師、醫師、教師、律師、會計師等。這是一種以專業實踐為導向,重視實踐和應用,培養在專業和專門技術上受到正規的、高水平訓練的高層次人才的培養方式。

學術碩士以學術研究為導向,偏重理論和研究,培養大學教師和科研機構等研究人員。

第二,培養方式不同。

專業碩士課程設置以實際應用為導向,以職業需求為目標,以綜合素養和應用知識與能力的提高為核心。注重培養學生研究實踐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要求有實踐環節。

學術碩士的課程設置側重於加強基礎理論的學習,重點培養學生從事科學研究創新工作的能力和素質。

第三,報考條件不同。

以《202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規定》中的要求為例:

專業碩士報考條件:除了要符合報名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基本條件外,部分專業學位有單獨規定,如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碩士中的工程管理[代碼為125601]和項目管理[代碼為125602]、旅遊管理、教育碩士中的教育管理、體育碩士中的競賽組織專業,報考條件為:大學本科畢業後有3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或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或大學本科結業後,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並有5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或獲得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後有2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

學術碩士報考條件:【考生學業水平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舉辦的成人高等學歷教育應屆本科畢業生)及自學考試和網絡教育屆時可畢業本科生。考生錄取當年入學前(具體期限由招生單位規定)必須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人員;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後滿2年(從畢業後到錄取當年入學之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員,以及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符合招生單位根據本單位的培養目標對考生提出的具體學業要求的,按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身份報考;已獲碩士、博士學位的人員。

第四,招生專業不同。

專業碩士,招生專業比較有針對性,根據研招網「專業知識庫」顯示,「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包括金融、應用統計、稅務、國際商務、保險、資產評估、審計、法律、社會工作、警務、教育、體育、漢語國際教育、應用心理、翻譯、新聞與傳播、出版、文物與博物館、建築學、城市規劃、電子信息、機械、材料與化工、資源與環境、能源動力、土木水利、生物與醫藥、交通運輸、農業、獸醫、風景園林、林業、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公共衛生、護理、藥學、中藥學、中醫、軍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會計、旅遊管理、圖書情報、工程管理、藝術等,共計47個一級學科。

學術碩士在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軍事學、管理學、藝術學13大門類,及其下設的一級學科、二級學科,涵蓋所有的專業方向招生。

註:具體到某一招生單位的某一具體專業是否招生,請參照招生單位當年的招生專業目錄。

第五,學費標準不同。

全日制專業碩士研究生收費標準,按不高於本校現行普通專業學術型自籌經費研究生收費標準確定(沒有普通專業學術型自籌經費研究生的學校,應參照當地其他院校同類專業的有關收費標準確定)。

從2014年秋季學期起,學術型碩士研究生收費標準,原則上每年碩士生不超過8000元、博士生不超過10000元。

第六,學制不同。

具體表現為,專業碩士學制一般為2-3年,學術碩士學制一般為3年。具體情況依各招生單位當年政策為準。

第七,讀博方式不同。

專業碩士,一般不能碩博連讀或直博,碩士畢業後若進行考博,請諮詢招生單位了解相關政策。

學術碩士,有機會通過自己的導師直接讀博,不用參加全國統考,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直博或者碩博連讀。

你還有哪些想要了解的考研常識?評論裡留下你的疑問吧~

註: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具體以教育部當年發布的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規定和招生單位當年發布的最新招生簡章為準。

編輯 |熙妹 校對 | 木堯 審核 | 關關

來源 | 研招網

相關焦點

  • 2021考研考非全日制還是全日制?盤點你不懂的非全日制深層含義~
    小編來給大家舉一些例子:2020年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的專業目錄中會計專碩明確表明只招收非全日制。專業學位是相對於學術學位而言的學位類型,其目的是培養具有紮實理論基礎、並適應特定行業或職業實際工作需求的應用型高層次專門人才。說到底,學碩才是培養做學問的,專碩就是培養就業的,擴大非全在一定程度上是符合專碩定位的。這幾年全日制改非全日制的專業,主要有新聞傳播、金融碩士、會計碩士、審計碩士等,這些都是應用性很強的專業。
  • 考研人看過來:七大熱門的非全日制考研專業,建議收藏
    每年考研的小夥伴們在選專業的時候,最關注的就是哪些專業就業形勢看好,哪些行業最有發展前景,當然今年也不例外。今天小編整理「2021考研:七大熱門的非全日制考研專業,你知道幾個?
  • 研究生的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有什麼區別?選擇考哪一種更划算?
    很多人在下定決心考研後,有一個問題就出現了,那就是到底是考全日制研究生還是考非全日制研究生呢?二者有什麼差別,我們又該如何去選擇呢?一、區別第一點,畢業證註明不同在2017年以前,非全日制研究生畢業時只發單證,也就是只有畢業證而不授予學位證。
  • 在職考研有多難?有沒有可以在職攻讀全日制碩博的學校?
    二、做好學習規劃有人說考研需要大概1000個小時的學習時間,但如果實力比較強或者目標比較低可以適當縮短時間。然後估算一下除了工作休息之外自己每天有多少學習時間,拿總共需要時間除一下,來決定自己從什麼時候開始考研。
  •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MBA的十大區別,你知道嗎?
    MBA工商管理碩士,是在職人員考研十分熱門的專業,它不僅能提升學歷,還對職場晉升有很多幫助。MBA並不是全部都在職讀書,也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之分,那麼兩者到底有哪些異同點呢?
  • 對不起,我們不招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部:要與全日制一視同仁!
    以前,在招聘會上經常會聽到某些企業給一些應聘者這樣的答覆:「不好意思,我們單位不招聘非全日制研究生。」這樣的歧視讓非全日制研究生一度陷入低迷,也讓不少考研學子嫌棄,一度認為讀研就讀全日制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沒有含金量。
  • 瀋陽成人高考本科考研是全日制嗎?畢業後可以更改第一學歷嗎?
    成考本科考研後是全日制還是非全日製取決於考生報考的性質,也就是說成考本科生在考研時可以自由選擇報考哪種類型的研究生,並不受任何的限制。圖片來源:北方高教網www.lnbfgj.com什麼是全日制研究生?
  • 清華、浙大、交大對待非全日制研究生截然不同的做法
    這樣的學校就跟保守的考研學子一樣,因為看不明確未來的發展,而選擇了一條看似風險最小的道路,但以後形勢明朗了再做出決定。高冷的學校看不上非全,象徵性的公布下招生計劃,然後劃個線直接槍斃,最後宣布因無人過線不再開設今年的非全招生專業,這一手玩的是666啊~而大多數學校都對非全政策充滿了好奇,表示願意試水。
  • 在職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的區別有哪些?為什麼要選擇考全日制?
    在「本科生遍地走」的時代背景下,越來越多的選擇考研深造,通過考取研究生來提高學歷,從而獲得更好的職業發展條件和職位。在研究生招生領域,存在多種形式,其中最主要包括兩種形式,即在職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二、報考對象不一樣在職研究生報考對象主要是在職人士,全日制研究生報考對象是應屆畢業生。在職研究生一般專業本科應屆生或往屆生、專科畢業2年可以報考,如果是管理類專業在職研究生需要本科畢業三年、專科畢業5年方可報考,而且還要具有一定工作經驗。而全日制研究生主要是應屆生報考,報考條件相對簡單。
  • 報考攻略:2021年報考非全日制研究生該如何選擇院校和專業?
    一、非全日制研究生解析1. 什麼是非全日制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是相對於全日制研究生而言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是半脫產式學習,也就是一邊工作一邊上課,上課時間一般安排在周末或者節假日,時間靈活不耽誤工作,是在職人員提升學歷的一種性價比較高的方式。
  • 已經30多歲了還應該脫產去讀全日制碩士嗎?
    我有個朋友最近一直在糾結是否要脫產考全日制碩士研究生,一方面內心有考研的願望,但同時想到自己的年紀,研究生畢業都快35了,心中又不免打氣了退堂鼓。到底他這個年紀還應該去脫產讀研嗎?理論上來說,讀研與年紀無關,不管多大年齡,只有有讀研的願望,都可以去實現。
  • 「不好意思,我們不招非全」: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遭歧視?
    作為北京某大學2018級法律碩士研究生,方思(化名)在求職時備受冷眼,由於讀的是 " 非全 " 研究生,多數律所、省考的崗位她都沒有報考資格," 想不通,同樣是統招統分的在讀研究生,非全日制的為何不被承認?"相信很多非全畢業的學生在求職時多多少少都會遇到點這種「學歷歧視」的情況,用人單位在JD上明顯標註「只招收全日制碩士」,對非全根本不感冒。
  • 考研人數再創新高,碩士競爭內捲化加劇,下一輪次是博士的競爭?
    2021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結束,全國377萬考研學生終於得到了片刻的解放,不久之後將迎來過線後新一輪的複試之旅。在這個間歇期內,一年一度的全國研究生招生調查報告發布,考研的你,了解一下全國考研、研招現狀,對自己也許更為有益,而後續想考研的同學們,更需要關注行業大勢。
  • 全日制本科怎麼提升學歷?
    全日制本科怎麼提升學歷?在這個時代越混越好,能力當然是第一位的,但學歷低了也不行!學歷意識越來越重的職場環境,如果不想辦法給自己提升提升學歷,那麼提升崗位,提升工資的機會可能就溜走了!成人高考報名有疑問、不知道如何選擇主考院校及專業、成考當地政策不了解,點擊立即報考諮詢》》
  • 學碩和專碩、定向非定向?這些考研名詞是什麼意思?你弄懂了嗎?
    學碩和專碩是、定向非定向是什麼意思?這些考研名詞,你真的清楚了嗎考研,辛苦自是不必言說,日夜備考、時間管理、心理素質都極其關鍵。所以有人說考研是一場次於高考考試的戰場,競爭也非常激烈,所謂「知此知彼,才能百戰百勝。」因此,在這一場戰爭中,對信息的清楚了解也是至關重要和不可忽視的一步。
  • 西北師範大學2021碩士研究生報考人數創新高
    2021碩士研究生考試報名時間為10月10日-10月31日,當前2021考研報名進入倒計時,各大院校陸續公布本院校2021考研報名人數。中公考研小編整理「西北師範大學2021碩士研究生報考人數創新高」內容,希望能給考研考生提供參考~2021年西北師範大學碩士研究生報考人數創新高近日,202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網上報名工作結束。
  • 學歷提升可以考碩士嗎?
    學歷提升可以考碩士嗎?只要有本科畢業證書就可以參加考研。辦法只有一種,那就是參加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成人高考報名有疑問、不知道如何選擇主考院校及專業、成考當地政策不了解,點擊立即報考諮詢》》碩士研究生招生方式分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兩種。培養模式分為學術型碩士和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兩種。其中非全日制就是在職讀研。可以一邊工作一邊讀研究生。
  • 考研住宿成難題?多所大學將不再提供研究生宿舍,這可苦了考研黨
    不少高等院校宣布將取消專業碩士的住宿資格,意味著這部分學生想要上學就得先自己找好房子才行。研究生考試將近,不少考生聽到這個消息,都開始不知所措,每天奮筆疾書的複習,如今竟不知道還該不該繼續。為了考上研究生,整個人幾乎長在了圖書館,困了就趴在桌子上睡會,醒來繼續學習,可能是每個考研人都經歷過的。
  • 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扶正之路,且看誰在最後撿漏名校?
    從2017年開始,逐漸有高校開始調整專碩與學碩、全日制與非全日制的招生比例,甚至部分理科,工科專業的專業碩士都開始停止全日制的招生,僅接受非全日制的生源報考,比如中國人大的新聞與傳播專碩,2021年開始不招全日制;哈工大、中南政法、中南大學等院校的會計專碩,分別從2018年、2019年起不再招收全日制。
  • 2022考研的你,需要知道這些關鍵詞
    2.培養目標不同學術型學位碩士研究生主要是培養學術研究人才。專業學位是培養在某一專業(或職業)領域具有堅實的基礎理論和寬廣的專業知識,具有較強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夠承擔專業技術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職業素養的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