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市面上的歷史題材劇層出不窮,唐宋明清的都拍了許多,春秋戰國卻很少涉及。一來是年代太久遠,許多歷史細節都難以複製;二來是那個時期太特殊,又是諸侯割據,又是百家爭鳴,和大一統的王朝有著完全不同的文化環境。
現如今一部《重耳傳奇》橫空出世,以一代霸主晉文公的故事為背景,滲透了春秋時期治國安邦的頗多哲理,一經播出立刻引發熱議。有人對劇中色彩豔麗的服裝不適應,有人卻對其中的人生道理十分著迷……總的來說,《重耳傳奇》達到了它的創作目的——傳遞了多元文化與多角度的社會哲理。
也許生活在當下的中國人無法想像那個時代——烽火連天,英雄頻出;那是個大開大闔,濃墨重彩的時代,就連我們看起來眼花繚亂的華服,對他們來說也是必備的禮數,畢竟在陰陽學說盛行的春秋戰國,色彩是關乎國運的大事,那代表了五行的德性,比如周王朝自詡有火德,便崇尚紅色。《重耳傳奇》裡的繽紛畫風固然不符合現下流行的莫蘭迪色系,但絕對尊重了歷史,有根有據。
人設方面,王龍華飾演的重耳自然也和歷史上一樣深具家國情懷,一心愛民,曾立誓要造福百姓,否則便令眾人「食我肉,飲我血」。這臺詞乍一聽覺得誇張,似乎好久沒在電視裡看到這樣滿滿正能量的人物了,畢竟如今是現實題材吃香,角色總要帶點灰灰的調子才有立體感。可倘若你翻閱史籍會發現,那時的人們倒真的動不動就威脅要吃誰的肉,扒誰的皮;一言不合就要以死明志。
到底是上古時代,剛剛從奴隸社會走來,禮崩樂壞,封建制度還未穩固,在某種程度上比現代社會更奔放不羈,土地上充滿了流血、犧牲,也充滿了無限可能性。
那時的女子還沒有裹小腳,還沒開始三從四德,還沒受到後來程朱理學的荼毒,敢於大膽奔放地追求愛情,甚至是權力。所以《重耳傳奇》裡的女性角色個個出彩,且風格迥異,既有齊姜這樣敢愛敢恨,深明大義的熱血巾幗,也有驪姮那樣美豔異常,性格複雜的絕代妖姬。始終正直善良的重耳夾在兩位美人之間,擦出無限火花並不奇怪。重耳與多位奇女子之間的故事正在展開,為這段政治傳奇譜寫出絕美愛情樂章。
有一幕戲是齊姜撞見驪姮勾引重耳,急忙大喝一聲阻止,之後又推倒重耳說:「她沒完成的事,我來繼續完成!」——這份霸氣恐怕連現代女子都比不上。
秦國公主贏月也讓人印象深刻,哪怕有齊姜在前,她也毫不懼怕,一心要嫁重耳,前一秒還身著紅裝笑臉相迎,後一秒就能掏出匕首以死相逼。是難得一見的烈女。
越往後看《重耳傳奇》越發現,劇組無形之中捕捉到了那段歷史的神魂,巧妙地用現代勵志傳奇的表達方式重新包裝,竟取得意料之外的精彩效果。
那就是一個縱橫恣肆的時代,是英雄就雄霸四方,是美人就傾國傾城;人們用「春秋大夢」來形容不切實際的夢想,或許在另一個層面也意味著,那個時代的瑰麗夢幻一去難復返,就讓我們沉醉在《重耳傳奇》這一場「春秋愛情故事」裡不要醒來,不要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