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次郎的夏天》是日本導演北野武作品,獲得1999年金棕櫚最佳影片提名。
很難想像桀驁不馴,張楊野性的北野武,擅長暴力美學,黑幫電影的北野武,會拍出一部充滿了溫情的喜劇電影。
自從知道了北野武那句:無聊的人生,我死也不要!就特別關注這個個性張揚的老男人。
縱觀北野武的一生,他真是有底氣說出這種話,他的一生可謂是絢麗多彩,變幻無常,甚至是驚世駭俗。
他從最底層做起,當過搞笑藝人,主持人,畫家,作家……前幾年他還寫了一本書《北野武的小酒館》,書中有句話特別彰顯北野武的個性:雖然辛苦,我還是選擇滾燙的生活。
2018年在他71歲的時候,還創立了自己的時裝品牌北野藍,並親自當模特。
北野武最廣為人知的身份是導演,暴力和溫情,嚴肅與幽默,在北野武的電影中體現的淋漓盡致。
《菊次郎的夏天》在北野武的電影中很特別,看似粗曠肆意的北野武變得細膩而溫柔,他鏡頭下的畫面美得隨便截屏就可以當作壁紙,一望無際的田野,碧綠的荷葉,蹦跳的青蛙,白色的沙灘,走在路上的一大一小的背影……,北野武的鏡頭帶我們回到了童年。
一個鄰居大叔陪一個落寞的小男孩千裡尋母,這是個溫暖的故事,可北野武的溫暖又那麼與眾不同。
菊次郎在常人的眼中是一個不務正業,遊手好閒之徒,他漠視規則、蠻橫無理、愛佔便宜、善坑蒙拐騙、甚至滿口粗話,他不是一個常規意義上的好人。
菊次郎是一個無所事事,生活在底層的小人物,而小男孩正男的父親早逝,母親離開,和祖母相依為命,日子規規矩矩單調乏味,他們都是孤獨的,都需要一個旅途,一段特別的時光。
在旅途中,菊次郎賭博輸了錢,想盡各種辦法去搭車,把小男孩正男塗得髒兮兮的裝可憐,在路上放上釘子扎輪胎,自己裝成盲人……出盡洋相。
路上餓了,用桔子偷換了路人的兩個麵包,拿一個給正男,說只給他一個人吃,自己藏起來偷吃另一個的時候,卻掉進了坑裡,讓人忍俊不禁。
不會遊泳卻在正男面前逞能,差點被淹死,在夜市行騙被人打,騙正男是摔下樓梯弄傷的。
他們的旅程不是大人在照顧不懂事的孩子,而一個沉默懂事的孩子面對一個總是惹是生非的大人。
可對於這樣一個不靠譜的菊次郎,我們一點也不討厭他,甚至有些喜歡他。因為他的惡總是淺淺的,還有那麼點趣味,就像一個傻傻的,打定主意要做壞事的孩子,自以為很機靈,卻讓人一眼看穿。他的滑稽、笨拙讓他那麼的真實可愛,鮮活動人
他很符合北野武對人生最根本的要求:不無聊!即使是苦澀的,平庸的,甚至是艱難的日子,但絕不是沉悶的,無聊的。
當菊次郎和正男歷經磨難,找到母親的家時,看到母親已經有了一個幸福的家,他們選擇了默默的離開。
母親曾是正男平凡日子裡的一絲亮光,此刻卻暗淡了,為了安慰正男,菊次郎搶了路上一個男人的天使之鈴,說是正男的媽媽送給他的。
或許正男的經歷讓菊次郎想起了自己的母親_那個曾經拋棄了他的母親,他和母親之間是淡漠的。
現在他重新回憶起關於母親的過往,他的心開始柔軟起來,他要了機車男的摩託車騎到養老院,隔著窗看到了老去的,但依然倔強的母親,沒心沒肺的菊次郎沉默了,我們感受到了,他從埋怨到理解再到跟母親和解的轉變。
此刻的菊次郎跟正男一樣是失落的,正男失去的是回到母親身邊的希望,而菊次郎雖然不再對母親怨恨,但隨之代替的是,看到日漸衰老的母親,心底湧起的憂傷。
回來的路上,為了哄鬱鬱寡歡的正男高興,菊次郎和路上認識的夥伴們各種搞怪,遊戲,他們裝扮成八爪魚,外星人等各種奇形怪狀的樣子,玩的很嗨,正男終於開心的笑了,但感覺那些大人們似乎玩得更投入。
正如北野武所說,這部電影「只是集合了一群無聊寂寞的大人,以小朋友為藉口自己玩起來而已。」
成人的世界裡有太多無形的規則,打破它你就是異類,每個人在規則中藏起自己,所以最難得的不是擁有一顆童心,而是這個社會賦予成年人的框架無法掙脫。
這次旅途與其說是菊次郎陪伴正男尋找母親,其實更是一個成年人在框架之外,體驗和懷念那些逝去的簡單純粹的時光。
北野武說過菊次郎是他父親的名字,那個可氣可笑可愛的父親,曾讓北野武不屑一顧,但人到中年,北野武才理解父親別樣的溫暖,他讓菊次郎陪正男度過一段快樂的時光,正是彌補自己童年父愛的缺失,這部電影北野武寫給過去的一封情書。
在菊次郎的身上其實也能看到北野武的影子,肆意張揚,毒舌蠻橫,不按套路出牌,永遠保持一顆充滿探索的童心。
普通人無法像北野武一樣,拒絕無聊的人生,也無法讓生活是滾燙的,我想起碼是要有溫度的,有趣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