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果親王死後,浣碧為什麼要撞棺自盡?不只是因為愛情

2021-02-11 女人智慧學堂
看過《甄嬛傳》的朋友,應該都對,果親王出殯時,玉福晉(浣碧)撞棺自盡印象深刻。我們感嘆玉福晉對王爺情深的同時,卻也疑問,皇上並沒有要深追殺她的意思,為何浣碧要撞棺自盡?

首先,浣碧深愛王爺是不容置疑的。浣碧愛王爺愛的很早。遠早於甄嬛對王爺動情之前。那日,她在皇上面前穿紅著綠,皇上笑她還是個不懂搭配的小姑娘。浣碧躲在小花園裡偷哭,恰巧被路過的王爺碰到了。王爺笑說,每個人都有喜歡的東西,他就覺得浣碧紅配綠特別好看。從此,王爺就住進了浣碧的心裡。浣碧深知自己與王爺的雲泥之別,不敢界越。只是默默在心裡喜歡在背後付出。哪怕王爺喜歡的是長姐甄嬛,她也不介意。她看王爺與長姐傳詩對句,就讓長姐也教她。甚至在王爺失蹤後,浣碧還勸甄嬛把肚子裡的孩子生下來,只要是王爺的孩子,她願意一起撫養。後來長姐回宮順利產下雙生子。一次家宴上,浣碧故意弄掉王爺身上的荷包。荷包裡的小像讓皇上誤以為浣碧是果郡王的心上人。一次冒險炒作,終於讓浣碧以鈕祜祿家二小姐的身份風風光光嫁給果郡王。浣碧苦守六年,終於等到了一直夢寐以求的王爺。

如今王爺死了。偌大的果親王府只剩她一人也著實無趣。她深愛王爺十幾年,卻得而不得。不忍王爺一個人上路,於是撞棺自盡,也算黃泉路上和王爺路上有個伴。然而,我認為浣碧撞棺自盡,不只是因為愛情這麼簡單。果郡王一直都朝事不太上心,他知道皇帝最是多疑,為了兄弟情分,也為了保命,雖然有才,也只當個風流快活的閒散王爺。那年摩格求娶熹貴妃,果親王一改往常,拼死諫言不可改嫁熹貴妃。皇上就曾罵他覬覦皇嫂。後來果親王更是帶著府兵一路追出關外,這時的皇上殺心已起。王爺大概是後來也識破了轎子裡沒有熹貴妃。為了保命,一直待在關外,美其名曰慰問邊疆戰士。皇上念及兄弟情誼,也曾放下殺心,盼望果親王早日回來。
皇上之所以下定決心要毒殺果親王,主要原因是粘杆處夏刈在玉福晉那裡拿到了王爺這些年寄回的家書。幾十封家書,封封都有問熹貴妃安。浣碧最是清楚王爺與長姐的種種往事,不可能不知道皇上猜忌王爺與熹貴妃有私情。當年,她靠的不就是那張甄嬛的小像在皇上面前博一次,才換來與小像相似的她以果郡王多年心上人的身份嫁入王府嗎?她也不會不知道粘杆處的存在。當年的八爺黨盡數被除,只有十王爺因母妃出生高貴,一直相安無事。不也是因為和年羹堯往來的私信被查,十王府被抄沒。被這種情況下,她留有這樣犯上言語的書信。難道不知道一旦被皇上發現是什麼樣的後果嗎?夏刈這麼輕易的就拿到這些書信,會不會是浣碧又一次豪賭。賭贏了,就能讓王爺永遠和長姐斷清關係,永遠不用在給她的家書裡,看到熹貴妃安。可惜她賭輸了,就是這些書信,成了壓死王爺的最後一根稻草。

其實作為女子,作為妻子。思念遠在的丈夫,捨不得將丈夫的親筆書涵毀掉也是正常的。浣碧日日思念王爺不得見,每日對著王爺的書信以寄相思之情。我想浣碧只有讀著王爺每次的叮囑,聽著王爺介紹邊疆的所見所聞。才能打發一個人在王府的孤苦寂寞吧。可惜無論浣碧是有意無意,終究是她手裡的這些信,要了她最愛的王爺的命。一旦陷入這樣的思維,浣碧恐怕也只有「以死謝罪」了。皇上下的一道諭旨,才是讓浣碧下定決心,一定要撞棺自盡的。

王爺死後,皇上下旨,果親王的葬禮上,不能有哭聲,不許有人為王爺哭。偌大的葬禮現場,人人悲痛不已,卻不能放聲大哭。王爺那麼愛長姐,長姐也愛王爺,卻不能為心愛之人放肆大膽的哭一場。喪禮上哭泣,是表達對逝者的思念和不舍,也有地方認為哭聲越大,逝者走的越安詳。如今皇上卻不讓眾人為果親王哭,就是連果親王死了,都不讓他好過。浣碧決定用自己的命換眾人為果親王光明正大的哭一場。於是撞棺自盡。一時間葬禮現場哭成一團,蘇培盛也不好阻攔。畢竟也沒有誰說,不可以為玉福晉哭的。也為甄嬛找了個好藉口可以放心痛哭。皇上本來還為甄嬛整日傷心不已生氣,可蘇培盛一句玉福晉新喪,皇上也不好說什麼。玉福晉用自己性命,換來王爺死後的風光和安詳。

你想一眼看透人心,知道對方心裡在想什麼嗎? 周杰倫曾經大秀讀心術一秒就猜出林俊傑所想,驚呆了眾人,這就是讀心術的魅力。今天,特邀讓周杰倫、撒貝寧、董卿、張國立點讚的國內知名讀心師盧文建。他通過心理學分解人們的微表情、微動作和微反應,教你學會準到嚇人的讀心術,1分鐘識破一個人。

相關焦點

  • 甄嬛傳:難怪浣碧撞棺自盡,你看甄嬛對她說過啥?殉情只是幌子
    重新再看《甄嬛傳》時發現,浣碧撞棺自盡根本不是為了殉情,雖然當時蘇培盛告知甄嬛大概意思就是浣碧殉情,一心想隨王爺去,其實仔細想想浣碧根本自己想去的,而是如了甄嬛的願。且說浣碧撞棺這件事,受益者最大的還是甄嬛,有以下幾點可以說明:1.消除皇上的疑慮,別忘了當年「小像」的事情,其實皇上肯定已經懷疑了甄嬛,因為甄嬛與果郡王這件事已經暴露了,那麼那枚小像肯定也是甄嬛,那可不可以讓雍正認為甄嬛早早就與果郡王好上了,根本不是在凌雲峰就彼此有意呢!浣碧撞棺最好的解釋就是殉情,她追隨王爺,愛了王爺一輩子,證實相愛,並非甄嬛脅迫。
  • 甄嬛傳:浣碧為何撞棺自盡?不是為果郡王殉情,真正原因讓人淚目
    《甄嬛傳》是一部非常經典的電視劇,它雖然已經播出很久了,但網友們對它的感情還是非常深的。直到現在還是有不少小夥伴在扣《甄嬛傳》的細節,畢竟《甄嬛傳》其中的細節真的非常多。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說一說其中的一個小細節吧。
  • 甄嬛傳:浣碧就算不自盡,甄嬛也不會放過她,只因果郡王傾心於她
    浣碧的結局不算太好,她為了果郡王殉情而撞棺自盡。可能很多小夥伴們看到這裡,都覺得浣碧對果郡王的愛實在是太偉大了。儘管她當初嫁給果郡王的手段並不光明,但就衝著浣碧能為果郡王殉情的事來說,大家覺得浣碧也是很不錯的。
  • 熹貴妃甄嬛用毒酒送走果親王允禮,玉福晉撞棺隨果親王故去
    皇上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皇上讓甄嬛對果親王允禮下中毒,只有果親王允禮死了,皇上才能真正地放心。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上屆宮鬥冠軍太后用毒酒送走了自己的青梅竹馬隆科多,熹貴妃甄嬛也同樣用毒酒送走了畢生所愛果親王允禮。
  • 浣碧的歷史原型,不僅是果郡王嫡福晉,出身還比甄嬛高
    《甄嬛傳》應該是近年來,最火的一部宮鬥劇了。雖說劇中人物眾多,可每一個都頗為關鍵,有屬於自己的故事,對劇情也有推動作用。其中,身為甄嬛妹妹的浣碧,也是劇中宮鬥戲份的重要人物。在劇中,浣碧的出身不高,因為她的母親是罪臣之女。所以即便她是甄嬛同父異母的妹妹,卻也只配給甄嬛當丫鬟。後來得以認祖歸宗,才取名為鈕祜祿·玉隱,並如願嫁給心上人果郡王為側福晉。可惜劇中果郡王深愛著甄嬛,浣碧得不到丈夫的心,最終在果郡王死後撞棺而亡,十足是個悲劇人物。
  • 《甄嬛傳》:果郡王為何不愛浣碧,因為浣碧永遠不懂他
    《甄嬛傳》中,果郡王生病,甄嬛成全浣碧,讓她去王府探望。病好後的王爺對著天空中的風箏出神,對浣碧說:「你看那天上的風箏,看著飛得那麼高,其實只有遊絲一根線牽著,多不牢靠啊。」果郡王是在擔心甄嬛在宮中的境遇,浣碧不僅沒有聽懂他深層的意思,還很高興地搭話:「原來王爺喜歡看風箏。」
  • 甄嬛傳:浣碧撞棺後,甄嬛終於心滿意足,姐妹倆到底誰更毒?
    甄嬛傳:浣碧撞棺後,甄嬛終於心滿意足,姐妹倆到底誰更毒?導語:《甄嬛傳》中的女人們,不僅樣貌百裡挑一,論心狠手辣,也是常人難以企及。甄嬛和浣碧,是難得對彼此忠誠到底的好姐妹。但是雙方的心思,也從不像表面上那麼簡單。浣碧看似單純無害,實則扮豬吃老虎。甄嬛看似機靈善良,實則下起黑手來,眼都不帶眨。
  • 細讀,甄嬛傳,浣碧篇
    文/長樹【原創首發,禁止複製抄襲,違者必究】甄嬛傳是2011年的電視劇,在豆瓣評分是9.0分。這個分數在國產電視劇屬於非常高。極少的國內電視劇能超過他。不論是劇情,還是服裝還是演員演技。甄嬛傳無疑將宮鬥劇推向了頂峰。今天來給大家講一講甄嬛傳裡的人物——浣碧。浣碧的出身明裡是甄嬛的貼身侍女。實際上,她與甄嬛是同父異母的姐妹。甄嬛父親甄遠道是大理寺少卿,屬於正四品官。
  • 甄嬛傳:浣碧死了,甄嬛扯斷佛珠,皇帝也就必死無疑了!
    自從《甄嬛傳》我們認識了藍盈瑩,這些年一直活躍在屏幕上,藍盈瑩的成長還有演技的進步,大家有目共睹。不過提起她浣碧的這個角色,其實還是不怎麼討喜的,雖然她跟甄嬛一起長大,但一直都是心比天高,現實卻命比紙薄,總覺得自己能跟甄嬛相媲美,所以只要一有機會就跟甄嬛叫板。
  • 甄嬛傳:難怪浣碧死後甄嬛會摔斷佛珠,你看皇帝幹了啥噁心事?
    浣碧在家中等待果郡王的歸來,但後來發現果郡王被毒死,一時受不住便也撞棺自盡。皇帝做得太過絕情,連自己的兄弟也不放過。甄嬛扯斷佛珠,寒心至極。那甄嬛為什麼會扯斷佛珠呢?皇上做了一件絕情之事,讓果郡王府上上下下不允許聽見哭聲,這一點讓所有愛過果郡王的人都忍不了,因此事浣碧直接一怒自盡而亡,甄嬛聯想到這一切都是源於她而死,不免傷感。甄嬛殺心已起。第一:甄嬛在經過這一場鴻門宴之後,失去了最懂,最愛的男人。
  • 甄嬛傳中,誰才是真正喜歡浣碧的人?
    甄嬛傳劇照電視劇《後宮·甄嬛傳》改編自流瀲紫所著的同名小說。由鄭曉龍導演,孫儷、陳建斌、蔡少芬等人主演的宮廷情感大戲。該劇是講述甄嬛從一個不諳世事的單純少女成長為一個善於謀權的深宮婦人的故事。 浣碧她是甄嬛的貼身丫鬟,同時也是同父異母的妹妹,因生母是罪臣之女,不得不隱瞞身份,後以義女的身份認祖歸宗,取名鈕祜祿玉隱,嫁於果郡王為側福晉, 果郡王被賜死後,傷心之餘撞棺而亡。
  • 《甄嬛傳》中的浣碧悲劇十足,歷史上的她又是一名怎樣的女子呢?
    前些年一部《甄嬛傳》可以說紅遍大江南北,從那時候很多人都成了甄嬛迷,在甄嬛傳中甄嬛有很多姐妹,有的好有的壞,我們今天說的這位是《甄嬛傳》中的浣碧,雖然她是個悲劇十足的人物,好不容易追求到自己喜歡的果親王了,最後還是隨果親王允禮死了。這說的都是電視劇,我們來談談歷史上的她又是一名怎樣的女子?
  • 甄嬛傳:浣碧殉情後為何甄嬛會扯斷佛珠?你看她在想什麼?好女人
    甄嬛傳:浣碧殉情後為何甄嬛會扯斷佛珠?你看她在想什麼?好女人甄嬛傳裡的甄嬛我們都知道,甄嬛和皇上之所以結緣也是因為皇上假借果郡王的身份和甄嬛在一起,後來甄嬛被陷害誤穿了純元皇后的衣服,自己也知道了是替身的事情,就生氣出宮了,並且在宮外和果郡王產生了一段深厚的感情!
  • 甄嬛傳:玉隱是晚上出嫁,為什麼浣碧卻是白天?差距原來在這裡!
    《甄嬛傳》這部大型的電視劇相信大家應該都看過吧,在劇中玉嬈和浣碧都是甄嬛的親妹妹,浣碧跟著甄嬛進宮總想著有一天可以麻雀變鳳凰,甄嬛作為她的親姐姐,只好順從她的內心,浣碧得到果郡王的那一天是打心底感激甄嬛的,同是妹妹的玉嬈就會瞧不起浣碧的這份感情,嫁娶時玉嬈選擇了黑夜而浣碧卻是白天,正是用這樣的差距蔑視浣碧是再好不過的選擇
  • 甄嬛傳:難怪浣碧殉情後甄嬛摔斷佛珠,你看皇上幹了啥噁心事?
    導語 :《甄嬛傳》裡面皇帝只丟過一次佛珠,那是滴血認親的那場戲中,甄嬛的雙生子被皇帝「誤會」是果郡王的孩子,氣極之後才丟的佛珠。而甄嬛也丟佛珠,那她又究竟為何呢?戴在手上的佛珠就是為了提醒自己我佛慈悲,督促自己慈悲為懷,做任何事情都要不悲不喜淡定自若的心情。
  • 《甄嬛傳》中浣碧的歷史原型,是皇親國戚,還受到果郡王一生寵愛
    在前段時間,出現了一部非常經典的宮廷劇,它就是《甄嬛傳》。《甄嬛傳》讓我們了解到了許多關於滿清皇室的故事。而《甄嬛傳》這部劇其實是由歷史改編而成的,所以劇中有許多人物的確在歷史上出現過,例如這次我們要說的浣碧。浣碧在歷史上的真實身份要比劇中的甄嬛更加顯赫,她是皇親國戚。為什麼這樣說?
  • 甄嬛傳:孟靜嫻臨死前,為何要當著浣碧的面,向果郡王澄清孩子的身世?
    《甄嬛傳》是一部具有很多小細節的電視劇,如果有細心的小夥伴就能發現其中的一些小細節。當小編再次回顧《甄嬛傳》的時候卻發現了另一個疑問,同時也是一個小細節。那就是孟靜嫻在臨死之前,為什麼要當著浣碧的面,向果郡王說明肚中孩子的真實來歷呢?她難道不怕浣碧會看輕自己的孩子嗎?
  • 甄嬛傳:浣碧怎麼都沒想到,孟靜嫻懷孕,犧牲最大的是玉嬈!
    甄嬛本是不想入宮的,選秀時也特意打扮素淨,就是不想被選中,只是她長了一張純元臉,皇上看到她第一眼就一定是要讓她入宮的。甄嬛不得寵而已,一得寵便是專寵。起初,皇上對甄嬛也是十分好的,甄嬛一直把皇上當夫君,一直以為自己真的找到了最愛的那個人,只是沒想到原來一直都是替身。
  • 《甄嬛傳》甄家三姐妹中她最好命,嫁給愛情,活成浣碧羨慕的模樣
    #甄嬛傳#文/羅小可《甄嬛傳》是一部經典又耐看的宮鬥劇,劇情處處是伏筆,每個人的結局都有宿命感。孫儷飾演的是大女主甄嬛,她從不諳世事到腹黑決絕,經歷了起起伏伏後蛻變成為最後的人生贏家,逆襲的過程刻寫了後宮不同女子的生存圖鑑。最近重溫《甄嬛傳》發現,甄家三姐妹中最好命的不是站在榮耀之巔的太后甄嬛,而是嫁給愛情的甄玉嬈。
  • 《甄嬛傳》蘇培盛到死都不知,玉隱去世後,甄嬛為何要扯斷佛珠?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注意到,在果郡王死後,浣碧因為太愛果郡王,撞館而死,蘇培盛沒想到玉福晉如此貞烈,看到玉隱撞棺的舉動,不僅是蘇培盛意外之至,連皇上也感念玉隱此舉用情之深。當時甄嬛因為腿傷躺在床上,也不能因為果郡王而暴露出她內心的痛楚,所以甄嬛除了臥床休息外,還拿了一本佛經誦讀,手中還有一串佛珠,也算是為果郡王祈福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