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分手後的戀人再相遇時,會是怎樣一番感受?
Eason用一首歌,給出了他的答案:「某一剎幻覺,戀情可一可再,在參透那刻,回想,戀情全不是,愛。」
一向以搞笑與幽默著稱的陳奕迅,繼11月16日入駐抖音、發布多支與粉絲們打招呼的特別短視頻後,今天正式在抖音發布了他的新歌《是但求其愛》。
事實上,就在與陳奕迅達成合作半個月之前的10月30日,抖音也為林俊傑策劃了定製化內容宣發。
與當下誕生於流媒體時代甚至短視頻時代的音樂人們不同,陳奕訊與林俊傑早已是華語樂壇內的領軍人物,他們經歷過號稱「華語樂壇第二個巔峰十年(2000年-2010年)」,稱得上是站在實體音樂與網際網路數位音樂時代交界處的一代歌手。
那麼,現如今,對於林俊傑與陳奕迅而言,他們紛紛選擇在抖音發新歌的背後,抖音所展現出的吸引力是什麼?在行業角度來看,抖音與頭部歌手合作後,又將代表著怎樣的發展趨勢?
01 定製化宣發,陳奕迅新歌上線抖音
對今年已經出道整整25年的陳奕迅而言,此次入駐抖音並與其展開一系列合作,不僅是他個人對於時代環境變化的擁抱,也意味著他將與歌迷通過短視頻建立全新的溝通互動渠道。
「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把抖音買下來,多少錢!」
-「這個不該問我。」
「那應該問誰啊?」
-「你的主治醫生。」
11月16日,陳奕迅以這支十分「Eason式表達」的短視頻,宣布他入駐抖音。視頻發布後不久,「抖音資深玩家」楊千嬅、鄧紫棋、楊超越、李雪琴等明星或網絡紅人也紛紛在平臺發布了互動視頻,歡迎他的加入。
截至發稿前,陳奕迅在抖音的粉絲量已經突破526萬,#感覺全抖音都在歡迎陳奕迅 、#陳奕迅的第一條抖音 等話題還一度登上了抖音熱榜第一名。
有趣的是,正如抖音用戶對他的評論,陳奕迅入駐抖音「好像如魚得水、放虎歸山」一樣,陳奕迅本人與抖音的氣場似乎天然契合。
入駐抖音後,他隨即就開啟了「怪咖」模式。除了在抖音內玩貼紙、發視頻玩地不亦樂乎外,17日,還「在線求應援」,邀請網友為他21日的直播眾籌出主意,比如,唱哪些歌,穿什麼衣服以及做什麼造型。
不過,作為一位出道多年的天王級的歌手,在抖音和歌迷們玩起來之餘,陳奕迅此次顯然也是有備而來。
16日入駐當天,他就曾發短視頻透露,將於20日首次在抖音發布新歌《是但求其愛》。數據顯示,目前的話題視頻播放量已經達到了2665.5萬。
值得注意的是,在近一個月以前,陳奕迅曾因在受訪中坦言,受疫情影響自己已經很久沒有收入,一時之間,引起了不少行業討論與大眾的注意。
一直以來,對於陳奕迅等樂壇前輩而言,巡演是他們重要的收入來源之一。但如今,在短視頻時代下,再加上疫情在近幾年內對音樂娛樂行業所產生的影響,樂壇前輩其實也需要尋求新的突破點。
就陳奕迅此次與抖音達成合作後所產生的「化學反應」來看,在個人宣發方面,他能夠在抖音展現自己真實的一面,融入平臺⽂化,在當下更多年輕用戶群體中,打破明星的距離感,建立新的影響力;在音樂宣發方面,藉助抖音短視頻的傳播特性,陳奕迅的新歌則獲得更高的宣發效率。
例如,在新歌《是但求其愛》上線抖音這天,陳奕迅先發布爆米花演唱新歌視頻:「常說我忘詞,這次換你唱」,號召歌迷、明星與抖音達人參與接唱挑戰,吸引用戶產出更多UGC視頻,最後進入平臺所擅長的宣發鏈路,無形中,歌曲的使用率與全網傳播度得以明顯提升。
此外,從用戶角度看,在明星內容日益固化的社交媒體平臺之外,這種新的實時追星渠道,能夠讓用戶獲得從聽音樂消費到明星互動的一站式體驗。
02 為什麼是「抖音」?
數據顯示,目前已有包括趙麗穎、Angelababy等演員與林俊傑、吳亦凡、薛之謙等歌手在內的2500+頭部藝人入駐了抖音,並在平臺進行各類宣發及日常運營。伴隨抖音6億DAU的流量與強大的娛樂內容生態,頭部藝人、歌手們選擇抖音早已不稀奇。
在平臺調性方面,抖音的Slogan是「記錄美好生活」,而藝人本身在大眾心目中就象徵著美好、有光環的存在;年輕化方面,《2020年抖音用戶畫像報告》顯示,其平臺內30歲以下用戶佔比達46.5%,QuestMobile數據顯示,在90後用戶所喜愛的視頻類App中,抖音使用黏性排名第一,而他們正是頭部藝人們需要持續深入拓展的目標群體。
娛樂需求方面,抖音用戶的表現突出,38%的用戶日均使用時長超過30分鐘,月人均使用時長超過28.5小時。其中,克勞銳發布的《2020上半年短視頻內容發展盤點報告》顯示,在所有類型的互動率中,抖音用戶對於娛樂明星類內容的互動率最高,將近50%。
另外,短視頻對於音樂行業最突出的影響之一就在於爆款歌曲的打造。
就抖音而言,其通過算法大數據篩選,持續放大高質量內容的價值,從而優化用戶內容消費體驗,頭部內容上升的速度更快、且可上升空間更大,更容易成為爆款。
新榜監測到的數據顯示,抖音在8月12日之前,15日內40條最熱門視頻中,第一名視頻的點讚量達2000萬以上,第40名點讚量也接近500萬,並且頭部熱門視頻創作者基本都具備相對專業的內容生產能力,而這些創作者中有一大部分就是明星。
此外,還值得注意的是,對於以UGC內容為主的平臺而言,創作者的活躍度不僅直接影響著平臺內容的豐富度,同時創作者所代表的龐大流量,也對某一內容是否能夠在平臺內快速傳播,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觀察總結後不難發現,抖音平臺大量的視頻貼紙、濾鏡等道具玩法,降低普通用戶的創作門檻,激發用戶、明星、達人的內容創造,提升用戶內容生產積極性。這也是抖音平臺上高質量視頻內容不斷被激發的重要原因。
除了前文提到的陳奕迅深度融合抖音生態開啟的音樂宣發節奏外,此前,林俊傑入駐抖音時,也曾發布多條與新作相關的動態,並開啟首唱live直播。而對於吳亦凡賽車手這一斜槓身份的宣發,抖音則在比賽當天推出全天候、全方位的賽事直播,開創明星直播紀實互動新玩法,在全平臺為藝人造勢。
03 短視頻時代下的明星運營新浪潮
眾所周知,現在的音樂、藝人宣發渠道、與粉絲的溝通方式和前十年相比已經大不相同。短視頻作為新的媒介形態,正前所未有地參與到音樂產業。
回顧抖音的發展路徑,其已經經歷了在音樂宣發方面呈現出優勢,在音樂行業承擔宣發渠道重要角色,到後來挖掘孵化音樂人,延續到豐富內容生態的階段。
如今,伴隨陳奕迅等頭部歌手在抖音發布新歌、打造個人IP,最值得注意之處在於:歌手在抖音的運營已經從單純的音樂宣發進入到了包括「音樂+個人IP運營」的更完整階段,與抖音生態優勢結合更深入。
這並非一蹴而就。
在頭部明星運營方面,2017年開始,抖音處於主動出擊階段,邀請大量明星入駐。同年7月,鹿晗曾在抖音發布新歌MV的15秒短視頻,率先採用短視頻為新歌積累熱度。
隨後,伴隨平臺流量池不斷擴大,2018年開始,平臺開始被更多藝人所關注,並對藝人實現了流量反哺。以音樂方面為例,鄧紫棋在2018年5月入駐了抖音,其粉絲如今已經達到4059.2萬之多。
克勞銳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抖音Top 1000的KOL中,有9.8%是娛樂明星,高於行業水平,這也說明明星在抖音更容易躋身於頭部。
而在流量的廣度之外,深度方面,與社交媒體相比,抖音也是另一種平臺生態,視頻化、趣味性、可生活化亦可娛樂化。
那麼,在抖音進行「新歌發布+生活化」的整體運營,對藝人而言有著怎樣的意義?
由於短視頻傳播效率極高,抖音的爆款音樂打造鏈路已經十分成熟,且會根據頭部藝人進行定製和創新,因此在歌曲宣發方面,優勢不言而喻。
真實生活方面,通過短視頻展現更輕鬆、更鮮活的工作、生活面貌,從側面為藝人樹立了立體的形象,加強粉絲黏性,反映到商業端,則提升了個人商業價值。以吳亦凡為例,他此前在抖音回復「李雪琴,你好」的喊話操作,被不少粉絲甚至路人傳播模仿,成為他幽默的名場面之一。
反過來,從2017年持續至今、龐大的明星戰略對於抖音而言,也更具有生態向的正面影響。
一方面,與更多頭部藝人更深入合作,「明星生態」繼續升級優化,藝人流量與專業內容的注入,能夠催生平臺娛樂生態自生長;另一方面,綜合娛樂性與音樂性,抖音成為明星宣發的另一大陣地,平臺行業影響力得以提升。
一切邏輯背後,抖音與頭部藝人合作,彼此借力破圈,形成相互促進的價值鏈條。
在行業產業鏈各環節聯繫日益緊密、交互頻繁的當下,抖音與頭部歌手的合作,對於音樂行業而言,是行業藝人發展新趨勢、新宣發運營解決方案的出現。
陳奕迅在抖音預告,11月21日,他將帶來抖音直播首秀,打造一場「反正是我」電臺直播,並通過與粉絲線上線下連線,與抖音內的歌迷正式地來一場實時問候互動。
透過陳奕迅與抖音的合作,抖音在娛樂內容生態運營方面再一次迎來了行業性的突破。而如今,伴隨短視頻行業進入更重運營的下半場,可以看到的是,抖音正在通過放大其在明星戰略、內外部優質音樂娛樂內容生態方面的優勢,提供給用戶更多元內容的同時,也日益深入整個泛娛樂領域,探索更多升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