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院記憶】黃軒:第一次在影院看自己演的電影,緊張到雙手顫抖...

2021-01-11 騰訊網

【寫在前面】

2020年的春天,太特別了。等啊等,電影院終於迎來了即將復業的好消息。

在影院復業之際,我們特別策劃了系列訪談:我的電影院記憶。今天是這個系列訪談的第三期,我們邀請了演員黃軒,一起聽聽他在電影院看自己主演的電影時的複雜情緒。

黃軒:演員,主要代表作:電視劇《紅樓夢》《紅高粱》《羋月傳》《完美關係》,電影《無人駕駛》《黃金時代》《推拿》《芳華》《妖貓傳》《只有芸知道》等。

藤井樹觀影團獨家對話黃軒

Q:藤井樹觀影團 A:黃軒

Q:你最近一次在電影院看電影是什麼時候?和誰一起?看了什麼電影?

A:我最近一次去電影院應該是《只有芸知道》的路演,最後一站是北京,和觀眾一起看的。

Q:請描述你印象最深刻的一次電影院觀影經歷。

A:印象特別深的去電影院經歷應該是我第一次去電影院看自己演的電影吧,好像是《無人駕駛》。坐在裡面緊張不安,全程手都是冰涼的,甚至我看到中間的時候,手都在微微顫抖,嗓子眼兒都是緊的。那個印象比較深刻,而且跟著一幫觀眾,你坐在裡面看你自己特別的刺激。

《無人駕駛》劇照

Q:你最近一次在電影院哭/大笑的經歷?

A:應該是最近一次看電影,就是看《只有芸知道》。我們在上海的首映是我第一次看到全片,我和原型人物還有編劇老師三個人坐在一起。一開始助理問要不要紙巾,我說不用,我自己拍的電影我都知道,不至於。後來沒過多久三個人就此起彼伏地抽泣,相互遞紙巾。

因為你看著你演繹的故事,這個故事的原型人物也坐在我旁邊,我有一種自己就是這個人物、同情這個人物的感覺,非常複雜的一種感受,就一直在默默地流淚。不知道是感動,還是對真正當事人的安慰、同情,同時自己又有一部分是作為觀眾,所以是特別複雜的一種情緒。

《只有芸知道》劇照

Q:你第一次去電影院看電影是什麼時候?

A:是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學校組織去看《媽媽再愛我一次》

Q電影院觀影對你來說意味著什麼?

A:電影院是一個暫時與現實隔離開的空間,是可以看見夢的地方。

【寫在最後】

根據國務院印發的指導意見,電影院復業已經提上了日程。所以,現在開始可以盤一盤最想看的電影啦!你最想看哪些電影?你對電影院有哪些記憶?歡迎留言區討論哦~

本系列訪談系上海市長寧區文化發展專項資金扶持項目

上海市長寧區主要電影院地圖索引

天山電影院

上海市長寧區天山路888號

上海虹橋臨空國際影城

上海市長寧區金鐘路968號7號樓B1

上海影城

上海市長寧區新華路160號番禺路口

上海龍之夢影城

上海市長寧區長寧路1018號

上影繽谷廣場國際影城

上海市長寧區天山路345號繽谷廣場東座5樓

轉載聲明:原創文章請註明作者及出處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電影院記憶】黃軒:第一次在電影院看自己演的電影,緊張到雙手顫抖、喉嚨發緊.
    等啊等,電影院終於迎來了即將復業的好消息。在影院復業之際,我們特別策劃了系列訪談:我的電影院記憶。今天是這個系列訪談的第三期,我們邀請了演員黃軒,一起聽聽他在電影院看自己主演的電影時的複雜情緒。黃軒:演員,主要代表作:電視劇《紅樓夢》《紅高粱》《羋月傳》《完美關係》,電影《無人駕駛》《黃金時代》《推拿》《芳華》《妖貓傳》《只有芸知道》等。Q:你最近一次在電影院看電影是什麼時候?和誰一起?看了什麼電影?
  • 【電影院記憶】蔣為民:被老公第一次拉手就是在學校禮堂裡看《我的左腳》.
    等啊等,電影院依然沒有復工的消息。在影院尚未復業之際,我們特別策劃了系列訪談:我的電影院記憶。今天是這個系列訪談的第三十二期,我們邀請了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執行院長蔣為民,一起去聽聽,院長小學時代搬著凳子去操場上看露天電影的記憶。
  • 【電影院記憶】梁靖康:看早場電影,一個人享受整個影廳,感覺自己特...
    等啊等,電影院終於迎來了即將復業的好消息。在影院復業之際,我們特別策劃了系列訪談:我的電影院記憶。今天是這個系列訪談的第二十一期,我們邀請了演員梁靖康,一起聽聽他一起床就跑去電影院的觀影經歷。有時候特別臨近開場,手機上買不到票,但是去電影院還是可以買到。Q:你對禮堂式電影院(影院改建為多廳之前的樣式)還有印象嗎?是怎樣的記憶?A:禮堂式電影院基本上就是我童年的回憶了,因為以前小學的時候,學校總是會組織我們一起去看電影,然後一群小學生手牽著手排著隊去看電影。
  • 一部濟南電影院的發展史,一個讓夢顫抖的地方...
    你有多久沒去過電影院了?四個月?又像是很多年.....影院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歡樂,更承載著我們的記憶!在濟南這座城市,你對電影院的記憶又有多少?這段文字很形象地描寫了當時在濟南第一次放電影的情景。至此電影為濟南人打開了一扇新奇的大門。早期電影放映場景資料同年,即1904年,距離電影技術發明不到十年的時間,在剛剛自開商埠的濟南經三緯二路路口誕生了由中國人和外國人共同籌建經營的濟南第一家電影院——「小廣寒」電影院。在《濟南志》記載:「1906年前後,建立了放映無聲電影的小廣寒電影院。」
  • 遠離影院的日子裡,關於影院的記憶不會磨滅
    自新冠肺炎肆虐全球以來,全世界多數國家的電影院幾乎都閉門謝客,至今大都仍未恢復營業。對很多人而言,自己最後一次走進電影院,看的是哪部電影,或許都沒法脫口而出。然而,那種在黑壓壓的放映廳裡,身處一群陌生人中間,與他們一同歡笑、落淚的記憶,較之以往,卻可能因為懷念而愈加清晰。
  • 許凱重開電影院,老人重拾心中記憶,點出了影院的深刻含義
    今天,許凱又在微博發布了一則短片,並配文:「最後一場電影,重拾心中記憶」,疑似預告他的新片《「最後」一場電影》,短片的故事情節催人淚下,片中許凱為老人重開電影院的做法引起了網友的共鳴,並且就此登上了微博熱搜。
  • 電影院重啟!看貴陽各影院準備的「彩蛋」
    多彩貴州網·眾望新聞訊(記者 應騰)時隔175天後,等待已久的電影人和影迷終於迎來了「重啟之日」。7月17日,記者走訪貴陽各大影城發現,多家影院已進入緊張籌備狀態,率先登場的影片也已「在路上」!7月16日中午,國家電影局正式發布《通知》,明確低風險地區在電影院各項防控措施有效落實到位的前提下,可於7月20日有序恢復開放營業。「一接到電影院恢復開放的消息,員工們立馬全員到齊,進入既緊張又興奮的備戰狀態!」
  • 胡亮宇 | 以重返影院的方式重返電影:《天堂電影院》的2020解讀
    電影首先意味著聚集性的、穩定的觀看活動,在小鎮的小廣場上,影院被賦以「天堂」之名,人們集聚起來凝視銀幕,開懷大笑,念念有詞或是倚在愛人肩頭抽泣,隨後四散而去,帶著關於電影的記憶,回到城市的角落繼續自己的生活。託納多毫不避諱對費裡尼《阿瑪柯德》的致敬,但像是用電影院把那些星散在小鎮各處的人們召集了起來。
  • 誰說黃軒只會拍文藝片?新片《瞄準》來襲,哭戲炸裂演技滿分
    《瞄準》由黃軒和陳赫領銜主演,講述了一個高級狙擊手蘇文謙(黃軒飾),因個人原因隱逸世間。但在一次偶然的街頭暗殺行動中,重新被發掘,並在不斷的探索過程中以及他人的幫助下,找到了與自己追求信仰相同的組織。最後與曾經的搭檔正面對立,展開了一場緊張的狙擊較量。
  • 【電影院記憶】陳松伶:最不喜歡和老公一起看電影,他老聊戲,打擾我看片.
    等啊等,電影院依然沒有復工的消息。在影院尚未復業之際,我們特別策劃了系列訪談:我的電影院記憶。今天是這個系列訪談的第三十四期,我們邀請了演員、歌手陳松伶,一起去看看這位乘風破浪的姐姐小時候最愛的銀都戲院。
  • 半年過去了,我都快忘記在電影院看電影是什麼感覺了……
    從頭看,為什麼我們需要影院 電影院誕生之初,只是一個電影放映的場所,無所謂封閉還是開放,只要有一臺放映機和一部電影的底片,就屬於「電影院」這一概念。 90年代末農村的電影放映活動就是一種開放式的電影院。
  • 電影院恢復開放:我帶著你,你帶著票,我們一起去電影院看電影吧
    小夥伴們,你們有多久沒有去電影院看電影了?還記得電影院的飲料和爆米花是什麼味道嗎?還記得電影院的路怎麼走麼?馬上低風險地區的朋友們就可以去電影院happy啦。曾幾何時,電影院是約會的熱門場所,上大學談戀愛約會性價比最高的地方就是電影院了,既能看電影,又能增進感情,網上團個券,兩個人幾十塊錢就可以打發兩個小時,簡直不要太划算啊。
  • 鄭州電影院復業!進場必須戴口罩,一影院首場電影僅3位觀眾
    記者從貓眼、淘票票等售票網站看到,這三家影院首批上映的電影為《第一次的離別》《尋夢環遊記》等,每部影片排片5-8場,《第一次的離別》的票價為23元左右,英文3D版的《尋夢環遊記》的票價為21元。鄭州影院的首日復工票房如何?
  • 諜戰大劇,文戲看《潛伏》和《滲透》,武戲看黃軒的《瞄準》
    蘇文謙(黃軒)之所以逃避,是因為他不想捲入紛爭,更不想回到刀頭舔血的過去。但是碼頭上的打中葉冠英(王硯輝)一枚木魚,徹底出賣了他自己。到了電視劇《瞄準》,黃軒把一心歸隱的「蘇文謙」,演繹的仿若真人附體。
  • 【電影院記憶】陳松伶:最不喜歡和老公一起看電影,他老聊戲,打擾我...
    等啊等,電影院依然沒有復工的消息。在影院尚未復業之際,我們特別策劃了系列訪談:我的電影院記憶。是和老公和朋友們很多人一起去看的,時代背景與我雖然不能體會,但是我先生和朋友們是有很多感動的。Q:你是否有過排隊買電影票的經歷?請詳細講述~A:那是很小的時候,大概9歲10歲,我自己買的票。Q:你對禮堂式電影院(影院改建為多廳之前的樣式)還有印象嗎?
  • 我們在電影院看電影,隔著座位牽手
    儘管現在看電影仍須配合防疫舉措,還是攔不住電影愛好者對電影院的喜愛。電影《八佰》也在前兩天達成了今年的第一個30億票房。今年北京國際電影節首次推出了「露天放映」單元,讓很多人回憶起了那個追逐一束光的年代,還讓許多人見識到了「露天電影」的魅力。「露天電影的魅力就在於觀影者和電影、人工和自然所處的一種平衡狀態,讓生活的現實性和電影的戲劇性水乳交融。」
  • 回聲 | 回到電影院
    _當走進電影院變成一種奢望,原本輕易可以觸及到的快樂被時間釀出一壇沉香。場燈暗下,前排有了群眾的影子,大屏幕在你眼前,時代經典復現,嶄新的故事輪番上演。重返電影院的你又有了哪些際遇?你去看了什麼片子?帶給你什麼影響?與朋友/獨享悠閒?本期的「回聲」,大家都寫得格外用心,看著這些真誠的文字,心中不住顫抖著:電影萬歲!
  • 大光明電影院,老臺東抹不去的記憶!
    但作為青島著名的老電影院之一,尤其是對於老臺東,它承載了幾代人太多難忘的記憶。以下是蔣亮老師拍攝的電影院老建築周圍照片,這組位於萬壽路以南、芙蓉路以北、臺東一路以西、桑梓路以東的區域,2016年也被納入了大光明電影院片區棚戶區改造項目。
  • 鄭州電影院正式「重啟」 第一場電影是《第一次的離別》
    鄭州電影院正式「重啟」 第一場電影是《第一次的離別》 河南日報記者溫小娟攝歷經半年的「停擺」之後,鄭州電影院正式「重啟」。7月22日15時20分,鄭州市影院「復工」後的第一場電影《第一次的離別》在奧斯卡熙地港影城上映。當天19時,記者走進奧斯卡熙地港影城,寫著「影城已全面消毒、新風系統已開啟、影城員工已經過體溫測試」的展板映入眼帘,一旁的防疫消毒公示則清晰地記錄了各個時段店內消殺、員工體溫情況,令人頓時感覺安心不少。
  • 鄭州電影院正式歸來!第一場電影是《第一次別離》
    歷經半年的「停擺」之後,鄭州電影院今日正式歸來!自省電影局7月20日正式下發通知,省內電影院可自即日起有序恢復開放營業後,經過兩天的翹首以盼,7月22日下午15點20分,鄭州市影院「復工」的第一場電影《第一次別離》在奧斯卡港熙地港影城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