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1651字,閱讀需約7分鐘。
《教父》系列電影,永恆之經典。主要講述了維託·柯裡昂(以下簡稱維某)自身組織黑社會的發家歷史以及其子麥克·柯裡昂(以下簡稱麥某)接替其父繼續發展家族並一心希望將家族黑惡勢力轉型成當地合法企業的傳奇故事。
《教父》這部傳奇的系列電影,自高二懵懂時至研一,歷經本人五次觀摩,次次觀摩感慨萬千,暫定每年將《教父》系列至少觀摩一遍。
《教父》第一部中,故事以家族婚禮的背景展開,看似是一場幸福的婚禮,實則是維某手下及朋友對維某的朝拜。開場,一位在美國打拼多年的老實商人找到了維某,企圖用金錢向維某買兇殺人。以私力救濟自己被強制猥褻的女兒。但是經濟條件優渥的維某看重的不是金錢利益,而是人脈關係。維某首先表示不需要金錢辦事,可通過認教父、欠人情的方式辦妥此事。此後,該老實商人便答應了維某的要求,維某也隨即答應私力救濟被強制猥褻的商人女兒。在教父的層面,金錢不是最為首要的資源。無論在哪個國家與地區,人脈資源才是最為寶貴且不可衡量的。此老實商人是當地殯儀館的老闆,通過此事殯儀館老闆欠下了教父的人情。試問,該殯儀館會為維某勢力處理多少失蹤人口?其數目不得而知。
殯葬行業帶頭人
接下來的名場面便是軍師湯某前往某好萊塢導演家,要挾其將主演位置交給維某的教子的情節。開始時這位導演態度強橫,後聽說軍師湯某是為教父維某工作,接見了湯某,但由於維某這位教子帶跑了這位導演旗下的一位名優,導演與之結下了仇恨。導演嚴辭拒絕了湯某的請求。第二天,導演睡醒發現自己的被窩裡出現了其愛馬被砍的頭部,可謂是導演的馬沒了。導演迫於維某黑惡勢力的淫威做出了妥協。在法治不健全的國家,暴力威脅果然還是最為有效的手段,尤其是對於某些社會人員,光腳不怕穿鞋,成本低且廉價。用某山東室友的話就是:好使!
導演馬沒了
維某由于堅持底線,拒絕參與毒品生意,並拒絕為毒品犯罪活動提供政治保護。得罪了其餘的四大黑惡勢力,遭到當街槍擊暗殺,身中數槍卻奇蹟般倖存,但昏迷不醒。其大兒子桑某脾氣火爆,尋求對參與暗殺維某頭目的打擊報復,而此時軍師湯某認為打擊報復只會引發更多的流血事件。這時未來的二代教父麥某提議藉助談判時機親自擊殺暗殺行動頭目。其實這個決定非常重要,當時老大桑某的決定雖然正確,但是是基於其火爆的脾氣做出的欠考慮決定。湯某的建議雖然有道理,但如若選擇了湯某的綏靖建議,維某的黑惡勢力團體勢必會受到其餘四大黑惡勢力的不斷蠶食,最后土崩瓦解。二代教父麥某的決定非常正確且擁有完美的善後體系。因此,採取報復行動一定要果斷堅決,並經過詳細周密的規劃、論證其可行性。且要對於是否採取報復行動的結果要有明確的預測或預知。之後便是麥某出國躲災,維某勢力不斷反撲,最終紐約市五大家族由於各自損失慘重,重歸於好的故事情節,不再贅述。
二代教父麥某為父報仇
教父維某對於其子麥某的規劃實則是想讓其進入政界,為其家族勢力提供政治保障(類似甘迺迪家族的規劃)。但由於麥某參與了報復行動,已經不能參政,但是老教父維某在他身上看到了成為下一代教父的品質:智慧、堅決、果斷、殘忍、理智、克制。志不立,則如無舵之舟,無勒之馬,漂蕩奔逸,終亦何所底乎?未來的二代教父麥某逐漸立志並走向成熟,其志向是為了繼承家族事業並維護家族成員的安全,就像教父維某的名言:不照顧家人的男人,根本算不上男人。足智多謀的麥某立志並成熟,於是維某漸漸的把家族業務交給麥某打理,維某過上了退休生活。最後,在與其孫子的美好玩耍中駕鶴西去,一代傳奇教父落幕。與此同時,剛剛成為二代教父麥某為了站穩腳跟及立威,全力打擊家族內部反動勢力,並掃蕩了其它四大黑惡勢力。同時也不忘其建設黑社會家族的本心,在內華達省拉斯維加斯市開設賭場。《教父1》片尾的教父加冕及清除異己的情節,其拍攝與交叉剪輯手法實為精湛,文字無法描述,建議反覆觀看。
二代教父加冕
人性,千古以來共通也。科技之變日新月異,人性弱點一成不變。觀影者,不能體恤其實,可共通其情。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