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財經故事薈,作者 | 萬天南
翻開95後「打工人」佩瑜的朋友圈,一眼就能猜到她的職業——蘋果經銷商門店的導購員。
三天可見的朋友圈裡,只有兩條信息,一條是促銷,一條是門店顧客的照片。
2020年疫情衝擊波下,線下零售門店幾乎集體啞火,但蘋果品牌是個例外,「2020年是賣得最好的一年吧,我每月的業績收入比2019年多了三四成」。
顧客不愁,收入上漲,事業紅火的佩瑜卻有了新煩惱,貨不夠了,很多客人手握預算,興致勃勃而來,悻悻而歸。
「以前是愁顧客不上門,現在這麼多客人來了,卻白白流失了,很可惜」,把這些顧客導流到線上,幾乎成為了佩瑜的職業本能,「有貨時及時通知顧客,這樣就不會流失了」。
本能延續為了習慣,又錘鍊成了能力。到了年底,佩瑜大展身手,三天在線銷售額高達98000元——這相當於她在門店大半個月的業績。
佩瑜的故事,只是私域流量大爆發的冰山一角,越來越的導購和零售商,正在登陸私域電商的新大陸。
佩瑜的「凡爾賽」式煩惱:客多了,貨缺了
佩瑜學習建築出身,這個專業女生並不多見,傳統的就業路徑,要長期奔波在工地項目一線。
考量再三,佩瑜還是轉了行。外向活潑的她覺得自己適合幹銷售,2017年,她入職了SUNION新聯——蘋果公司在中國市場全線產品的特級授權經銷商。在SUNION新聯江門分店,她一呆就是三年多。
有著近460多萬常住人口的江門,毗鄰港澳,收入水平高,年輕人眾多,對於蘋果品牌也是青睞有加。
最開始入職時,佩瑜遇到的第一個門檻是專業知識不足,從建築專業跨界到手機行業,幾乎是從0起步,但憑著滿腔熱愛,她如今已是得心應手。
2020年,疫情到來之後,線下零售門店幾乎全線步入深淵。但佩瑜所在的江門門店是個例外。
一來,江門的疫情一直處於可控狀態,所以,她所在的門店沒有停業過一天;
二來,疫情之後,學生要上網課,停工停產的成年人在線娛樂需求也在暴漲,因此,蘋果系列產品反而成了暢銷品。iPad出貨量同比大漲,但依然滿足不了嗷嗷待哺的需求。貨源最緊張的時候是在二三月份,當時,很多電商平臺都在加價銷售,發貨周期還要長達數周。
等不及的消費者來到SUNION新聯江門門店,但多數時候,也買不到想要的型號,當時,疫情尚且兇猛,有些顧客也不願冒險再次來店。而且,整個江門,僅有兩家蘋果授權經銷商,有些顧客跑一趟要坐車一兩個小時,很不方便。
佩瑜不忍心讓顧客失望。她通常會建議顧客加她微信,等到有貨時送貨上門,而且公司包郵,不用另出郵費。
但此舉意味著錢款先要轉到導購個人帳號,並不是所有顧客,都能接受這種方式——導購個人是否可靠,貨物能否如約按時送到,售後問題如何保障?
佩瑜的小煩惱,沒有持續很久。
去年2月,SUNION新聯在有贊助力下,陸續幫助所有旗下門店搭建了官方線上商城;與此同時,還打通了分銷員功能,讓每一個門店員工,都能快速切換為線上導購。
「現在我推給顧客的就是官方購物連結,就能打消他們的顧慮了」,佩瑜告訴《財經故事薈》。
到了10月底,iPhone 12開始發售,作為蘋果的首款5G概念手機,一上市就被果粉盛讚「真香」——此時,正是拉客轉化良機。
「很多用戶都會換5G手機,換季大潮的機會很大」,佩瑜心知肚明。
但很多潛在顧客,對於5G概念和5G手機,並不十分清楚。這個時候,佩瑜的專業優勢又凸顯出來——在朋友圈、微信群隨時解答潛在顧客的疑問,銷量自然而來。
「在線上分銷,就要找到自己的個人標籤,我的標籤就是專業度。比如說對產品型號把握,對配置的把握。所以我在給用戶推薦的時候,也會更加的精準。」
甚至還能意外獲取一些00後的小客戶。
前段時間,有位正在上初中的少年果粉,做了一個多小時的公交車,跑到門店想買一款799元的HomePod mini音箱——對於手頭不寬裕的初中生來說,這是他積攢了許久的零錢,唯一能夠買得起的蘋果新品,當時門店並無存貨,後來,他也通過門店的有贊商城在線購買,得償所願。一
線上分銷總動員
不僅佩瑜,在SUNION新聯,線上分銷,已是500多名員工的常態化動作——到了12月底,他們參加了一場「期末大考」。
在SUNION新聯新零售負責人Jason看來,這算是一場考驗全員線上分銷能力的實戰演習。
為此,SUNION新聯還在公司群內分享活動的每日排名,有望進入到大賽前100名的種子選手,還會得到同事的鼓勵加油,「這讓員工的積極性很高」, Jason透露,甚至一些非門店員工也參與進來,其中一個公司的管理層,也通過分銷達到了銷售目標,還獲得了獎金。
總動員之下,短短三天時間內,員工總共帶貨486萬。
佩瑜對於自己的成績也相當滿意——98000元,差不多是她在線下門店大半個月的銷售業績。
在Jason看來,線上分銷,並非疫情期間曇花一現的臨時舉措,會沉澱下來,成為零售商的常規銷售模式。
作出這一斷言的大背景是,隨著智慧型手機的全面普及,手機行業從風起雲湧的增量市場,進入了結構化增長的存量市場。調研機構Canalys的統計顯示,大約在2017年第二季度以後直至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出貨量持續處在負增長區間內。2020年初遭遇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是讓中國市場容量瞬間跌回到了2013年的同期水準。
與此同時,線上渠道的入侵也來勢洶洶。賽諾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手機市場的線上渠道佔比,得益於非接觸式營銷興起,有望從2019年的27%提升至2020年的35%。
大勢如此,手機線下零售渠道當然不能把市場拱手相讓,走到線上已是必然,Jason早就有過深思熟慮。
首先,消費即會員。「對於線上來說,通過線上分銷的模式,讓線下的用戶到線上消費,並且以會員的形式留存下來,讓品牌與用戶之間有了聯繫。」
其次,實現線上線下融合。「把原本割裂的線上線下兩套銷售體系打通融合,通過線上的流量帶動線下門店的銷售;同時線上分銷也能夠觸達更多傳統線下渠道相對缺失的年輕客群,通過門店社群等方式承接,沉澱為門店、品牌的私域流量和數字用戶資產;營銷價值上包括新品營銷、更貼合年輕客群的品牌效益。」
其三,儘管目前手機銷售的大盤還在線下,但「從長期價值來看,這是一場卡位戰,率先投入者,瞄準的是風口之下的用戶心智搶佔。品牌希望可以藉由目前私域熱潮,借船出海,讓自己的產品擁有更多的消費觸點,提升轉化率,並且在轉化以後,成功實現用戶留存,形成穩定的回購,這才是私域分銷的意義。」
Jason還表示,從SUNION新聯自身的角度來看,線上購物不僅是一種消費者的渠道選擇,更是一種購物體驗。
SUNION新聯在零售門店為每個顧客提供優質的覆蓋消費全周期的服務,因此在線上也要打造同樣質量的服務體驗。藉助私域經營的方式,在線上逐漸培養用戶對產品的認知度及品牌的忠誠度,全方位解決用戶的需求。
而對於導購員來說,線上分銷為業績帶來新增量,也帶來更高的收入,「到目前為止,我每月在線上的銷售已經比2月份翻了一倍,來自線上銷售的收入能佔到我整個收入的3到4成」,佩瑜很滿足。
一場多方受益、皆大歡喜的線上分銷總動員,在SUNION新聯徹底跑通了。
登陸12億私域大盤
獲益的不止佩瑜,也不止SUNION新聯。
和佩瑜一塊參賽的其他銷售員,來自各行各業,包括雅戈爾、都市麗人、萬事利、伊芙麗、鑽石世家、笛莎、韓束、珀萊雅、阿芙精油、高姿、王府井、TCL、良品鋪子等知名品牌的40萬選手。
有贊提供的數據顯示,三天內,最終40%的銷售員單人帶貨金額超過10000元,其中帶貨金額TOP3的銷售員業績,分別達到40萬、15萬、12萬;而服裝品牌雅戈爾的參賽導購,三天總計線上賣貨近900萬。
眾多品牌集體參賽,不僅僅是為有贊捧場,更是對微信私域電商的加注。
手握12億月活用戶的微信大盤,隱藏著海量購物需求,商家和品牌商無不對其垂涎欲滴。
但要吃下這塊蛋糕,也不是手到擒來那般簡單,需要打造一套流暢的線上商城,還要重構新的激勵機制,很難一蹴而就,尤其對於很多技術能力不強的中小微品牌商家,更是難比登天。
而利用第三方提供的在線營銷系統,導購、員工、忠實粉絲等,可以快速註冊成為「銷售員」,每筆成交,都能獲得相應佣金;銷售員也一舉獲得兩種能力——線下面對面賣貨的能力和通過社交平臺維繫顧客並促成復購的能力。
而品牌商家藉助這套系統,可以廣泛觸達潛在客戶,突破門店經營的時空局限,輕鬆入局私域電商。
具體而言,這套系統可以助力品牌商家便捷打造「中央廚房」——為所有導購提供統一的營銷素材、營銷工具(例如專屬優惠券),幫助導購提高購買轉化率、增加收入;與此同時,總部還可便捷打造一套在線分銷的智能大腦,在後臺清楚看到所有導購員的經營動作和銷售業績。
在常態情況下,這套系統可能還只是錦上添花的可選項;而在疫情衝擊波下,對於大量停業關店的線下門店來說,則是雪中送炭的必選項首選項——線上分銷,不僅關乎增長或者下跌的多寡,甚至還關乎不少實體業態的生死,沒有品牌和商家會對「私域」視而不見或者拒之門外。
TCL就是受益者之一。
去年2月,疫情最為兇險的時候,TCL 總部就通過社交分銷實現了 2388萬 銷售額,基本相當於當月 TCL 在全國蘇寧零售總額的 80%,相當於當月 TCL 在全國五星電器零售總額的 5.6 倍。
不僅TCL,各行各業都在行動起來,線上分銷正在成為品牌和商家的標配動作。
僅僅2020年前三季度,使用「有贊連鎖」的門店商家中,通過銷售員推廣達成的GMV就高達16億元,同比增長15倍,這一數據甚至超過了商家會員帶來的成交額。
如果說會員是對於老用戶的深度運營,那麼銷售員則是裂變拉新的核心抓手。
布局微信大盤,登陸私域大陸,大中小微品牌商家都可以成為私域電商的「弄潮兒」——這並非一時的春光乍洩,像佩瑜一樣的「金牌數位化導購」,像SUNION新聯一樣線下線上通吃的品牌商家,也會越來越多。(本文首發鈦媒體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