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鞋軟底好還是硬底好?,是困擾許多媽媽的一個問題,也是非常值得研究的一個問題。實際上,寶寶鞋底的軟硬不能一概而論,在初學走路階段,需要準備軟底鞋子,而隨著孩子逐漸能走穩,鞋底就可以逐步加硬了。
其實除了軟底硬底的糾結,還有其他一些不正確的選鞋觀念值得我們注意:
厚鞋底、硬鞋底比較好穿?
高筒鞋能保護腳踝?
買大一號的鞋子省錢?
首先,你可能會認為鞋子應該要挑選厚鞋底、硬鞋底,並且認為足夠厚的鞋底,才能在孩子跑跑跳跳的高強度活動中,吸收足夠大的衝擊。錯錯錯!其實過多的保護反而是不太適合的。我們身上每一個部分的肌肉,其實都遵循著「用進廢退」的原理。適當地刺激和鍛鍊,才能長出強壯有彈性的肌肉,更能夠面對未來的挑戰;如果我們太少使用肌肉,或是不讓它適當地接受各種環境刺激,那麼它的適應力就不會增加。
第二個錯覺就是高筒鞋比較安全?似乎以直覺來看,高筒的鞋子好像比較能夠保護腳踝,避免孩子在運動中扭到腳。但其實高筒的鞋子不僅限制了腳踝關節的動作,變得無法在真正遇到狀況時及時做出反應,更讓孩子足部的成長受到壓縮和限制。
最後,再提醒一個最常犯的錯誤,就是很多大人,特別是長輩,會幫孩子挑選大一號的鞋子。因為孩子成長非常快,經常需要換鞋換衣服,有些人就覺得,那不如先買大一點的兒童鞋和衣服好了,省錢也省時間。但是鞋子畢竟跟衣服不一樣,衣服買大了一號穿起來會晃蕩不好看;但是鞋子買大了,會讓孩子的腳在行走過程中,腳會在鞋子裡面不斷地滑動。當腳不斷地在鞋子裡頭滑動時,會造成一些結締組織受傷,導致腳的發展會有一些不可逆的問題,還可能導致足外翻!
了解以上這些容易犯的錯誤之後,我們就一來看看,究竟要如何挑選好的學步鞋呢?
1、對於剛學步的寶寶挑選鞋的標準一定是鞋面要軟,鞋底要薄。因為這樣的鞋子才讓寶寶有光腳的感覺,寶寶腳趾才能更好的抓地,更安全,更能促進足底神經發育。
2、鞋底前部三分之一處要能彎曲,不能是平板一塊。 因為鞋底的曲撓線,要跟寶寶的腳的區撓線相吻合。
3、鞋子的後跟部位和前部包頭,如果沒有硬度,說明不合格。鞋子的後跟部位必須有足夠的硬度,保護兒童柔軟的踝關節,防止踝關節受力傾斜。前部包頭也需要足夠的硬度,防止磕傷、踢傷腳趾。
4、如果鞋子太容易變形,也不行。鞋子必須有足夠穩定性,規範孩子的正確行走方式,太容易變形的鞋會讓小朋友在行走過程容易扭傷腳部,或養成不好的行走習慣。
5、有異味的鞋子也不行,兒童鞋必須嚴格使用無毒、無害的環保材料製作。
這裡就不得不搬出江博士健康鞋的學步鞋了,相信不少媽媽都有所耳聞,甚至可能是他家的粉絲。自1999年成立以來,江博士健康鞋已經走過20個年頭,通過二十年堅持健康、專業的產品設計理念,江博士健康鞋儼然已經成為媽媽的口碑之選。他們家的BB學步123系列學步鞋根據不同年齡寶寶的學步特徵設計,把學步分成3個階段,從爬行到站立行走,再到穩步行走三個不同階段,給予寶寶安全的支持以及走姿培養。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