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主體部分轉載自微信公眾號「GEEKSHOOTJACK吉術齋」
JZ Festival 2016回顧片
——————————
導演 / Lynn
時長 / 03' 09''
今年的JZ Festival2016回顧片
合作夥伴吉術齋的導演Lynn
選擇用令人耳目一新的形式呈現
他在音樂節現場採訪了多位觀眾
藉助他們的語言 用一個個簡單的詞語
為我們還原出爵士上海音樂節真正的模樣
整個回顧片中 沒有任何多餘的解釋與說明
各種裝扮 各種身份的人們用最簡潔而直接的詞語
表達他們對於爵士音樂節的感受
這些詞或樸實 或抽象 甚至令人摸不著頭腦
而我們要做的就是用畫面與聲音 替他們講述
在收穫了諸多天馬行空的詞語之後
我們用「聯想」的方式將畫面與詞語建立起微妙的關聯
「鳥」可以是一種動物 也可以是一種姿態
「槍」是種武器 卻也可以代表手中的樂器
即使說「吵」、「裝逼」、「聽不懂」也沒有關係
因為它意味著每個人在這裡都可以釋放自我 恣意表達
與此同時 導演Lynn其實也藉此傳遞了他的一些看法
很多人對爵士樂存在刻板認知 甚至偏見
誰說爵士一定是很優雅精緻的?
它一樣有很狂放 充滿力量的時刻
誰說音樂節只為年輕躁動的男女準備?
這裡不僅有穿著講究的老紳士 領著小朋友的父母
也同樣歡迎「男男」和「女女」
不僅如此 我們也不會忘記 在舞臺背後
所有辛勤工作的工人與志願者們
他們同樣值得被關注
希望大家在看過我們的片子後能夠感受到
爵士音樂節不僅能夠帶給人們音樂的享受
它更是回憶的留影 友誼的見證 家一樣的歸屬
對每個參與其中的人來說 都是獨一無二的經歷
實際上
它也是導演本人在上海的六年裡
唯一一個每年都不會缺席的活動
在拍攝這部爵士音樂節回顧片時
為了捕捉到更多有意思的觀眾
並鼓勵出鏡的朋友們放下套路 說點不一樣的
我們的導演Lynn化身搭訕狂魔
每天在音樂節現場攔截 尾隨 偶遇 強行聊天
成為保安叔叔重點留意名單上的NO.1
不過看到成片裡大家各種新奇有趣的表達
想必經此一役 導演的搭訕功夫已經出神入化
叱吒黃浦江流域無人能敵了
但你們先別羨慕他兢(jia)兢(gong)業(ji)業(si)
和那麼多美女帥哥搭訕
其實為了拍這部片子
作為JZ Festival鐵粉的他都沒有時間好好享受音樂節
只能在收工的時候 和攝影師賈思揚衝進了一個粉紅小屋
瘋狂自拍N張作為本次音樂節的紀念
(等一等 冷靜下來想想似乎哪裡不對?)
更慘無人道的是
片中僅有的兩個美食的鏡頭
居然是導演自己花錢買了一份然後拍下來的
(吃瓜群眾聽了也會流淚)
說了這麼多 最後希望這次的爵士上海音樂節回顧片
能夠跳脫出回顧片的固有模式 帶給你一些新鮮的感受
也希望大家在看過我們的片子以後
對下一次更加精彩的爵士上海音樂節有了新的期待
Q:吉術齋跟爵士上海總共有幾次合作?
印象最深的是哪一次?
合作次數?實在是太多了!從爵士上海音樂節到爵士春天,再到Wooden Box Cafe的「天台不插電」系列演出,還有在JZ Club的現場表演直播。可能吉術齋的每位成員對這些合作都有各自最難忘的部分吧,綜合來說應該是2015年的爵士上海音樂節,那次我們北京、上海兩地的大部隊都到了現場,同時直播兩個舞臺,還在現場做了一個展位,雖然工作很累很辛苦,但是大家都特別開心滿足!
Q:拍攝2016爵士上海音樂節,
最困難和最好玩的分別是什麼?
爵士音樂節的場地是上海世博園,非常豐富的演出和各種活動分布於整個呈帶狀的場地中,要想捕捉每一刻精彩的畫面需要攝像師默契的配合,有時候需要根據時間表上的安排去等那個事件發生的「最佳時間」,有時候需要較好的體力和反應能力奔赴於各個舞臺之間,這條片子素材的豐富程度可以看出同事們真的特別給力。另外還有一點,就是要找到願意配合又特別有型的觀眾,很不容易。好多看起來很酷的觀眾,人真得很酷,可完全不願意上鏡!
好玩的也很多,其中有一個裝滿白色海洋球,天花板上吊著好多小木頭椅子,放著上海復興計劃製作的童謠,讓所有的人都釋放童心,遊了一個海洋球泳。還特別喜歡小吃街那邊充滿了日本夏日祭的氣息,掛滿了和風燈籠和串燈,特別美。對了另外還有,導演因為這次拍攝在現場認識了不少姑娘。
Q:今年的剪輯方式很特別,
是怎麼想到這種表現手法的?
剪輯手法是一開始我們就想做一個回顧片從未有過的形式,但如何能把現場的感受和氣氛 最直接、最貼切的還原出來,仍舊是我們的最根本的目的,後來在聊到大家對爵士音樂節的風格印象時,我們就突然想到,不如乾脆讓觀眾來替我們講?於是我們自己先想了好多好多關鍵詞,但沒想到的是,現場觀眾想到的和我們還挺不一樣的……
這六年裡,感覺爵士音樂節變得越來越親民了,越來越多元,並不再是那種有距離感的高大上。也有越來越多酷酷的年輕人會來,其實自己的心態也有很大的變化,曾經是那種羨慕、嚮往,感覺怎麼會有這麼好聽而優雅的音樂,大家都很閃閃發光,又真的很享受其中,慢慢的隨著越來越熟悉,就像從一個新朋友變成一個老朋友,雖然有的時候也會看到不太熟悉的一面,但我知道,它總會有讓我沉浸到忘我的時刻。
我自己就參加了15年和16年的爵士音樂節,感覺除了看演出本身以外,周邊活動的種類選擇更豐富也更精緻了。對今年音樂節上的即興戲劇表演非常喜歡,對於剛剛開始喜歡爵士的朋友們是一次很棒的了解和梳理爵士音樂發展脈絡的體驗。也很喜歡JZ School小朋友的演奏,颱風很是沉穩,水準也很高。
印象最深刻的觀眾是那位說「嗯!」的越南小哥,他在片中露了三次臉,每次都很嗨,每次都很享受的狀態。我採訪他的時候他其實說了很多很多,說他第一次來這個音樂節,第一次感覺到如此享受,一切都是那麼自由,以後一定要每年都來。那一刻可能感覺是看到了六年前的自己,特別欣慰。但最後放了他這麼一個「嗯」,可能覺得比起詞彙,他的狀態更能說明一切。 另外其實還有「高興」、「舒服」、「滿足」我都很喜歡,雖然並不是很特別的詞,但他們每一個人的狀態都是最真實、最發自內心的。他們幾個也都是老朋友,也都常來,屬於自己知道一定不會錯,但也一定會有喜出望外的時刻和狀態。
今年最喜歡的毫無疑問是Corinne Bailey Rae,以前並沒有聽過她很多歌,但聽完現場後馬上路人轉粉。她和往年的大牌最不一樣的是,她不是特別要搶你眼睛耳朵的那種,而是始終一種特別舒服、特別遊刃有餘的狀態,你覺得你像在家裡的客廳,躺在沙發上,身邊有一群好朋友和你一起享受,更驚喜的是她的新專輯編曲和現場版本截然不同,極簡,乾淨,特別時髦。此外,Nils Landgren也很喜歡,舒服,驚喜,忙裡偷閒中難得放飛自我的時刻(拿著攝影機在舞臺下面閉著眼睛搖晃了許久)。
Q:觀眾用一個詞形容了爵士,
換你會用哪個詞?為什麼?
搖擺!爵士樂應該是最自由最表達情緒和狀態的音樂,一聽爵士樂身體的Bounce就出來了,用舞蹈來回應表達音樂最棒了!
我不會用一個詞去形容,因為一個詞對我來說肯定不夠,太難選了,所以我做了這個片子(笑)。
你與JZ Festival的故事 又該用怎樣的詞句來形容?
—————————————————
最後的最後 放幾個素材裡讓導演和剪輯師笑到變身的鏡頭
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裡開開心心 :)
chǎo sǐ le
吵 死 了
bù rú tiào wǔ
不 如 跳 舞
OH
MY
GO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