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人人都是民謠狗的時代
去過迷笛草莓已經不算事兒了
但是如果你趕上了第一屆豐收藝術節
往後必定有的吹
因為它既不在北京上海也不在深圳廣州
而是在銀川
中國搖滾民謠策源地之一的大西北
在這裡,你能聽到中國最純粹的民謠之聲
▼
/豐收藝術節是個什麼鬼?/
一.聽策劃人怎麼說
豐收與奇遇之歌
策劃人:塗飛
黃河流經之處,「花兒」嘹亮,民歌滾燙。銀川,千百年來從不缺少動人心魄的歌謠。而今,我們以豐收的名義在此相聚,讚美勞作的脊背,膜拜穀物與月亮的飽滿。
把一切想像與奇遇都託付給音樂!這神秘而抽象的介質,天地人共有的原始密碼,將引領我們眺望中亞草原,翻越克什米爾,翻越駱駝與牛羊,攤開一幅嶄新的聲音地圖。
九月的華夏河圖,笛聲為號,神遊物外,靜聽世界之音。
二.看預告片怎麼說
三.看演出簡介怎麼說
9月24至27日,連續四天,12場獨具風格的音樂會將在華夏河圖銀川藝術小鎮的豐收藝術節上演。屆時將有來自世界各地的12支頂級樂團及音樂家,為樂迷奉上精彩的演出。
開幕表演將由德國音樂家Stephan Micus帶來,他在世界知名當代音樂廠牌ECM出版過眾多專輯,以其深邃極致的創作和演奏享有世界性的聲譽。屆時他將演奏世界各地的多種民族樂器,帶領大家暢遊世界。國外樂團還有來自阿富汗的雷巴布琴二重奏和哈薩克斯坦的經典樂隊Roksonaki,這兩支樂隊都是當今世界音樂樂壇炙手可熱的名團,阿富汗的雷巴布琴二重奏更是第一次來華演出,相信他們極具異域風情的個性化表演一定會讓樂迷大呼過癮。而來自臺灣的殿堂級民歌手胡德夫,亦將於豐收的季節在塞上江南銀川吟唱美麗的稻穗。
國內音樂家方面,本次藝術節也將最高級別的陣容收納其中:經典西北民謠樂隊野孩子、民謠詩人周雲蓬、老牌搖滾樂隊舌頭(不插電)、多樂器演奏家李帶菓與歡慶、廣東方言民謠搖滾樂隊五條人、上海朋克樂隊頂樓的馬戲團、哈薩克前衛搖滾樂隊IZ、跨界鬼才小河、古琴演奏家巫娜——這些音樂家代表了當今中國樂壇最為活躍的中堅力量,以他們的獨特性和藝術性屹立於世界音樂之林。
本次藝術節的音樂單元秉承個性開放包容的藝術精神,力圖結合華夏河圖藝術小鎮以及銀川當代美術館的獨特氣質,以全新的視野建構「藝術化音樂」的新版圖。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場獨樹一幟的音樂盛宴一定會給寧夏乃至全國帶來一股清涼脫俗的新空氣。
/參演藝術家介紹及演出安排/
Day 1
▶Stephan Micus出生於1953年1月19日,是德國的音樂家和作曲家,同時也是一位偉大的創造者和先行者,影響了這個世界上眾多的音樂家。
從16歲開始,Stephan Micus就一直週遊世界,瘋狂學習各種性格各異的民族音樂文化,並且收羅名目繁多的異國樂器。在他的音樂世界裡,你可以聽到由他親自演奏的各種奇妙的樂器聲響,使你置身於非洲雨林、印度神廟或是日本庭院……
除了The Music of Stones(1989)這張專輯外,在他在錄音中,幾乎彈奏了所有的樂器,每一張專輯,都將不同國家的樂器以全新的方式來表達。他經常用單樂器的面板創作與眾不同的聲音組合,他還經常會用自創的語言來演唱。他也是ECM中唯一一個不需要由Manfred Eicher監製錄製專輯的藝人。
他是一位身心合一的遊吟詩人,唯有傾聽才是對他最真的讚美。
▶五條人是中國近年來最受矚目的民謠樂團,來自廣東海豐,長居廣州,主要成員有仁科、茂濤、鄧博宇。
五條人堪稱中國民謠的得獎專業戶。2009年發行首張專輯《縣城記》,憑此唱片獲該年度中國「華語傳媒音樂大獎/最佳民謠藝人」、「《南方周末》年度致敬音樂大獎」等7個獎項。2012年發行雙CD唱片《一些風景》,獲第十三屆華語傳媒音樂大獎「最佳樂隊及最佳民謠藝人」等一系列音樂獎的嘉獎。2015年推出新專輯《廣東姑娘》並展開全國巡演。
五條人的音樂創作大多以母語——福佬話(閩南語系)為唱詞,樂曲風格多元。以吉他、手風琴,加母語的方式,真切地表達了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曾被媒體形容為「音樂版的侯孝賢電影」。但在新專輯中他們的創作視野向珠三角大都市轉移,《廣東姑娘》、《晚上好,春天小姐》等普通話歌曲為他們贏得了新的讚譽,成為他們新的上榜金曲。
▶熟識胡德夫的人稱他為Kimbo,父親來自臺東的卑南族,母親來自排灣族。
由高中時期北上求學思念故鄉的《牛背上的小孩》、寫給在外求學山地孩子們的《最最遙遠的路》,到晃眼滿頭白髮的《匆匆》、感嘆時光的《流星》、溫暖憧憬的《記憶》,胡德夫走過了逾50年唱歌的日子。
作為一名民謠歌手,胡德夫已經影響了民謠整整30年。1970年代他和楊弦、李雙澤等人共同創造「民歌運動」,本著「要唱就要唱自己的歌,不然就唱祖先留下來的」原則,胡德夫的創作中融合許多原住民的歌謠及原住民祖先流傳的故事。褪去商業流行的束縛和塵俗,這些逐漸被遺忘的聲音及生命的原動力,讓他的音樂作品,更顯真實與人性。
2005年,集合30年來的創作,胡德夫首張個人專輯《匆匆》終於問世,立即勇奪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所頒發的年度十大專輯之一;入圍第17屆金曲獎六項大獎,並獲得最佳作詞人獎、最佳年度歌曲獎。隨後在香港華語傳媒音樂大賞,再度獲得最佳國語男演唱人獎、最佳民謠歌手兩項大獎。
2011年,胡德夫的第二張個人專輯《大武山藍調》,遠赴美國靈魂藍調之鄉Nashville錄製,跳脫民謠/民歌風格的框架,展現胡德夫音樂的無限可能性。 2013年,胡德夫首次在大陸舉行個人巡迴音樂會,亦藉此機會介紹年輕的原住民音樂工作者給內地觀眾認識。2014年,應臺灣國際藝術節邀請,胡德夫在臺北國家音樂廳舉行個人音樂會。
Day 2
Roksonaki
▶Roksonaki是一支組建二十多年的哈薩克斯坦老牌樂隊。早期以搖滾風為主,曾獲得哈薩克斯坦著名音樂節「Azia Dawsi」(亞洲之聲)大獎,在哈薩克斯坦音樂市場急劇萎縮之後,一度陷入困境。樂隊成員在穩定為Ruslan(主唱兼吉他)、Galemjan(傑特根、呼麥及和聲)、Yerlan(庫布孜)的三人組合之後,轉而改編傳統哈薩克民謠和融入薩滿因素的新式民族音樂,但並不拘泥於根源的哈薩克民族音樂。就像樂隊靈魂人物Ruslan所說,他們只是根據自己對哈薩克民族文化的理解來做音樂。
不做宣傳採訪,不赴婚宴邀約,樂隊成員靠個人的工作生活,音樂只為滿足自己。2013年庫布孜手Yerlan離隊,樂隊進入半地下的狀態,演出以在阿拉木圖本地的live house為主。樂隊在北美的經紀人Hellen Faller女士創立的獨立音樂廠牌Mosaiqa Records曾出品過兩張音樂專輯 「Evolution」和「nauryz」,並開展了橫跨美國的巡演。他們是引領哈薩克當代民族音樂的老將,25年來到訪過20多個國家,起起伏伏,如今老而彌堅。
▶1970年出生於遼寧瀋陽,9歲失明,留在視覺中的最後印象是上海動物園的大象表演吹口琴。
1991年周雲蓬考入長春大學特教學院中文專業,在校期間主編過校園文學油印刊物《失眠者》;1994年畢業,背著吉他去北京改行唱歌,從街邊到地鐵到酒吧,不斷跳槽,從園明園到樹村到香山,不停搬家。1999年主編民刊《命與門》;2001年主編民刊《低岸》;2003年出版自己的第一首單曲《我聽到某人在唱一首憂傷的歌》;2004年出版第一張個人唱片《沉默如迷的呼吸》;2007出版自己的第二張唱片《中國孩子》,並以此唱片獲得第八屆華語傳媒音樂大獎「最佳民謠藝人」、「最佳作詞人」。
2010年出版個人詩文集《春天責備》;同年出版第三張唱片《牛羊下山》,再次獲得華語傳媒音樂大獎「最佳民謠藝人」獎項;2011年獲得人民文學「年度詩歌獎」;2012年出版個人雜文集《綠皮火車》;2014年出版個人第四張唱片《四月舊州》。
▶野孩子是西北黃土地,是黃河的忠誠孩子,將近二十年來,他們創作和演繹了眾多膾炙人口的民謠作品,他們是公認的足以確立中國新民謠的高度和標準的一支樂隊,他們以獨特的音樂語言和嚴謹的創作態度,為中國新音樂留下了不可忽視的一路血脈。
Day 3
▶雙慶和李帶菓組合從2014年開始,兩人以裡拉琴(7根弦豎琴)、蕭、大提琴、琵琶和人聲演奏原創後極簡新世界音樂。
歡慶以製作手工樂器、唱片為生。2000年,歡慶開始了對中國西南地區民間音樂的收集整理工作。他在進行田野錄音及民間音樂收集整理工作的過程中一直在尋找不同的元素,從它們的結構和音色中發現創作的可能性,由此對民間音樂產生了感情。無論是他的專輯還是現場表演都呈現出自然的民族氣息與濃厚的地域色彩。
李帶菓的演出融合先鋒派傳統和古典音樂傳統,像是一場通過文化混血身份進行的前衛音樂藝術移植實驗。李帶菓是美籍華人,5歲開始學習鋼琴和小提琴。少年時期學習二胡、琵琶和大提琴,後在加州州立大學學習音樂,並對二十世紀的文學和哲學、宗教進行了研究,觀摩了很多關於東方主義、心理學和政治學的資料,同時在洛杉磯繼續學習二胡、琵琶以及關於中國音樂的美感、歷史、樂器等。擅長的樂器有小提琴,大提琴,二胡,琵琶,辛巴威的彈撥樂器Mbira。
▶IZ樂隊絕對是是中國音樂史上的異類。他們是中國樂迷們口耳相傳的神秘人物,也是一群沿著哈薩克傳統音樂血脈一路狂奔的野馬。
十年以來,從早期的「哈薩克民謠」,「民族音樂」,「世界音樂」到後來的「哈薩克工業搖滾」,IZ樂隊不斷地重新定義著自己的疆界,最終踏上了義無反顧的孤獨之旅。
他們的音樂充滿著午夜的囈語,被解構的古哈薩克史詩碎片;雄渾乾裂的貝斯音效和一堆被用作打擊樂器的電風扇、氧氣瓶、汽油桶編織出來神秘節奏裹挾著半夢半醒的野性,推動著他們朝著未知的黑暗低頭潛行。「IZ」是哈薩克語 「腳印」的意思,語義雖然簡單,卻預示著這支天才樂團的宿命:不斷探索,不斷改變,但永遠都不會抵達。
▶舌頭樂隊是一支有口皆碑的老牌樂隊,不管是崔健還是李志,都將他們視為中國最好的搖滾樂隊之一。他們一向以排山倒海的嚴酷節奏和悲劇英雄主義的錚錚鐵骨出現在舞臺上。但是還有另一個舌頭,一個傾向於民謠傾向於故鄉傾向於大地的舌頭,他們放慢了腳步,將險象環生的城市一步步拉向地平線。
舌頭樂隊於1994年成立,目前常住雲南大理。成員為主唱兼歌詞作者吳吞,吉他手朱小龍、貝斯手吳俊德、鍵盤手郭大剛、鼓手文烽。出版過三張專輯。
作為一支經驗和技術卓絕的樂隊,舌頭以現場表現力著稱,他們的不插電現場同樣傑出。朱小龍和吳俊德作為優秀的演奏家還擅長形形色色的彈撥樂器,而吳吞作為詩人,也為樂隊拓展了豐富的題材和敘事抒情方式。不插電的舌頭,是重返大地的民謠歸途,更是搖滾的再出發。
Day 4
▶Homayounsakhi是當今最有影響力的阿富汗雷巴布琴(rubab)演奏者之一。Homayoun於1976年出生於喀布爾的一個音樂世家,父親Ghulam Sakhi是一位雷巴布琴演奏大師,Homayoun十歲便跟隨父親學習。
雷巴布琴起源於中亞,植根於印度北部,流傳於中亞、西亞,後傳播至阿富汗。因為樂器本身的歷史,以及阿富汗自身的文化,Homayoun從父親學來的雷巴布琴演奏包含了許多波斯元素。如今雷巴布琴被視為阿富汗的民族樂器。
1992年,Homayoun舉家遷往巴基斯坦白沙瓦,在那裡,Homayoun成為了著名的演奏家,與多位阿富汗藝術家密切交流,也接觸到許多阿富汗以外的樂器和音樂,並將這些聲音、技巧、旋律融入自己的雷巴布琴演奏中,這也使得他的演奏獨樹一幟。
Homayoun目前居住於加州弗裡蒙特,是美國擁有最大的阿富汗社群的城市之一。他是當地音樂社群的主力,並開設了一間學校教授孩子阿富汗音樂,同時也週遊世界演出,讓更多的人認識雷巴布琴和阿富汗音樂。
Omed Noori於1983年出生於喀布爾,現在德國法蘭克福定居。Omed的父親很早就發現他在彈奏印度塔布拉鼓上極具天賦。9歲時,他開始與Pandit Nandkishor Moley學習塔布拉鼓,而Pandit Nandkishor Moley是世界大師Pandit Shivkumar Sharma的學生。2001年,他拜塔布拉鼓大師Pandit Anindoo Chatterjee為師。
Noori的多才多藝廣受讚賞,擅長多種類型的音樂,包括Thumri, Khayal, Bhajan和Ghazal。他曾與多位印度、巴基斯坦及阿富汗的藝術家合作,包括Ghulam Ali,Hussain Bukhsh Gullo,Pt. Khushal Das,Pt. Partha Bose等。
▶小河,原名何國鋒,1975年出生於河北邯鄲,田巧雲和何萍所生的第三個兒子。
巫娜,最為大眾樂迷所知的身份是音樂人竇唯的古琴老師,但其實在此之前她早已是中國現代民樂中非常重要的音樂人。她是優秀的青年古琴演奏家,致力於延續和煥發古琴在當代生活的生命力。近幾年,她活躍在跨界演出的舞臺上,積極地與新音樂、爵士樂、搖滾樂及多種藝術活動進行合作,其中包括在2005年與音樂人竇唯合作「暮良文王」專輯和演出,參與「撒把芥末」系列實驗音樂活動。2010年創辦「古琴劇場」,與茶道、崑曲、書畫等藝術形式合作演出。巫娜自2003年創辦了自己的古琴工作室,堅持以獨立身份進行古琴教育和推廣活動。
▶頂樓的馬戲團是活躍在上海文藝戰線上的一支奇葩,是上海馬戲界的年輕生力軍,被群眾們稱為「文藝界的活雷鋒」。
樂隊成立於2001年10月,至今已有14年的歷史,樂隊成立之初的音樂風格為實驗音樂,後改為民謠,2005年再次改變風格為朋克,2007年改為流行搖滾,現在風格為小清新獨立搖滾。
樂隊成立至今共自主發行五張唱片,分別為《EP》、《最低級的小市民趣味》、《蒂米重訪零陵路93號》、《上海市流行搖滾金曲十三首》和2013年最新的唱片《談鈔票傷感情談感情又傷鈔票又傷感情》。
頂樓的馬戲團是上海唯一一支用上海本土方言演唱演唱的搖滾樂隊,樂隊堅持以草根的方向和立場去創作歌曲,始終以上海本地市民的故事和生活作為創作的根本。自成立後參加過迷笛、草莓、熱波等國內著名音樂節,在全國各地巡演過上百場。
排期表 Schedule
日期
時間
樂隊
9/24
14:00-15:30
德國多樂器演奏家
Stephan Micus
16:00-17:30
五條人
Wu Tiao Ren
20:00-21:30
胡德夫
Ara Kimbo
9/25
14:00-15:30
哈薩克民謠
Roksonaki
16:00-17:30
周雲蓬
Zhou Yunpeng
20:00-21:30
野孩子
Wild Children
9/26
14:00-15:30
歡慶與李帶菓
Huan Qing And Li Daiguo
16:00-17:30
IZ樂隊
IZ Band
20:00-21:30
舌頭樂隊
Shuh Tou
9/27
14:00-15:30
阿富汗雷巴布琴二重奏
Homayoun Sakhi
16:00-17:30
小河與巫娜(特邀:馬木爾)
Xiao He And Wu Na(Guest: Mamer)
20:00-21:30
頂樓的馬戲團
The Top Floor Circus
/購票指南/
一.門票說明:
首屆豐收藝術節出售單日單場票及單日套票。
單日單場票:120元/張
單日套票:300元/張
華夏河圖官方微信支持在線購票,您可以在華夏河圖官方微信在線服務中選擇藝術節購票進行購買。
註:1、單日單場票可觀看當日一場演出,單日套票可觀看當日三場演出。
2、憑藝術節任意單場票或套票,可進入華夏河圖銀川藝術小鎮景區,並參觀銀川當代美術館全部展覽。
二.購票方式:
1、 關注「華夏河圖」官方微信,在微信公眾號中的在線服務裡選擇藝術節購票。請憑藉微信支付後的支付憑證及憑證中的商戶單號於9月24日-9月27日到華夏河圖銀川藝術小鎮售票處換票。
(註:點此購票通道可直接購買。請注意保留您的微信支付憑證,華夏河圖銀川藝術小鎮憑藉微信支付憑證為您換票。)
2、 選擇「拉手網」、「美團網」、「攜程網」、「大眾點評」、「同程網」購買豐收藝術節門票。
現場購票:
3、9月24日-9月27日,您可以選擇到華夏河圖銀川藝術小鎮現場進行購買
三.票務諮詢電話:
0951-8426114
四.特別說明:
1、豐收藝術節期間,銀川藝術小鎮開放露營區並提供露營服務,樂迷們可以在園區租用帳篷或者自帶帳篷進行露營。每日提供100頂帳篷,需提前通過團購網站進行購買並預定。
2、銀川藝術小鎮每日僅售600張當場演出票,每場500個座位,無選座服務,先到先得。
3、小鎮豐收藝術節僅出售成人票,無兒童票及其他類特殊票種出售。
4、藝術節演出16歲以下謝絕入場。
5、藝術節門票一經出售概不退換。
6、每張門票僅限1人使用。
五、銀川藝術小鎮直通車乘車信息
9月24日-9月27日,華夏河圖銀川藝術小鎮開通了市內前往園區的藝術節直通車服務,具體乘車信息如下:
1、藝術節直通車乘車點
A 、新月廣場
發車時間:13:00,返回時間:22:00
乘車諮詢電話: 0951-3865710/3865720
B、國貿假日酒店門前
發車時間:13:00,返回時間:22:00
乘車諮詢電話:0951-4111121
2、豐收藝術節銀川藝術小鎮營業時間
9月24日上午9時-9月28日上午9時
3、銀川當代美術館開放時間
每周二至周日:10:00-17:30
9月24日-9月27日,銀川當代美術館閉館時間延至21:30
/藝術節暢遊攻略/
9月24至27日,連續四天,除了12支來自世界各地的頂級樂團及音樂家的精彩表演,藝術節還有更多其他值得期待的活動,大學生小鮮肉的音樂PK賽,精彩紛呈的國際小丑馬戲節,銀川當代美術館豐富的展覽,以及歡樂無限的露營項目,等你來high。
一.大學生PK賽火熱競技
為鼓勵更多有夢想的年輕人在音樂道路上勇敢前進,華夏河圖提供豐厚的音樂夢想啟動資金,開闢大學生戶外音樂專場,邀請大學生樂隊到華夏河圖現場PK,最後獲勝者將獲得音樂導師現場指導及更多夢想基金資助!
二.國際小丑馬戲節精彩不斷
向日葵花田中的馬戲棚
西北規格最高的一次國際小丑馬戲節,精彩將持續直到10月10日!本次表演的嘉賓,都是曾經為沙皇御用的馬戲後代傳人們。無論是從舞臺搭建、舞美燈光,還是演員陣容,亦或是表演內容,都絕對是國際專業級別。「驚、奇、險、豔」之間,精彩連軸轉不停,還未親臨到現場的朋友們一定不可錯過。
三.銀川當代美術館展覽連連
銀川當代美術館實景圖
藝文殿堂——銀川當代美術館作為國際性的專業美術館,將精心呈上「視覺的調適」、「疆域的輪廓」、「東西風之間」、「非常民俗」、「當代約旦」和「娃娃外傳」六大主題的展覽,給你沐浴世界至美的絕佳體驗。為配合豐收藝術節,銀川當代美術館閉館時間延遲為晚上9:30,絕對不能錯過。
四.遊園、集市、露營、親子DIY樂趣無限
魚塘溼地公園實景圖、露營區實景圖、手工豆腐坊實景圖
遊覽之餘,您還可乘坐觀光車到國際藝術家村、魚塘溼地公園、惠農渠公園任意遊玩。可在專門闢出的創意集市,任性淘貨。T恤、環保袋、音樂家CD等藝術節延伸商品等,在用誠心和新意打造的小物品中,感受美好與善意。還可以盡情融入,帶著家人在這裡燒烤露營,感受大自然氣息、增進家人間的感情。饒有趣味的DIY創意區,寓教於樂,開展豆腐坊、DIY陶藝製作、塗鴉,多種饒有趣味的兒童教學,成就最有愛的親子活動。
以愛為名,讓生活絢爛;
豐收為笛,聆聽世界之音;
藝術為馬,馳騁華夏金秋
銀川藝術小鎮區位路線圖
地址:銀川市望通路與濱河大道交匯處向北兩公裡
諮詢電話:0951-8426114
*更多豐收藝術節信息,敬請關注:
網站 Wesitewww.hxht-ecotown.com
電話 Tel0951-8426114
地點 Address寧夏 銀川 華夏河圖藝術小鎮
日期 Date2015年9月24日 - 9月27日
主辦方 Organizer
寧夏演藝集團演出有限公司
承辦方 Organizer
寧夏華夏河圖文化旅遊運營管理有限公司
策劃 Curator
塗飛
木刻作品 Artwork
劉慶元
視覺設計 Designer
魏籽
禾立廣告
華夏河圖銀川藝術小鎮是寧夏民生集團在中國西北小鎮展開的一場大地理想實踐。秉持天人共美的東方傳統哲學與可持續發展的共生城市理念,讓藝術、生態、教育、生活在此共棲共生。
小鎮內集銀川當代美術館、國際藝術家村、雕塑公園、藝術史公園、稻田公園,魚塘溼地公園、禾樂村、國際學校等場所於一體。在未來的10-15年內,將發展成為一個居住約8萬人口,以藝術、生態、文旅、新農業及新興產業為特色的可持續發展的藝術小鎮。
點擊【閱讀原文】進行購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