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自述,歡迎關注
最近在讀老郭的《郭論》,有了不少感觸,最初識得郭先生其實是在電影了,我對相聲和評書的感覺沒那麼深厚,但是在聽的時候也是很樂在其中,想必這就是相聲藝術的魅力所在。每當有大道理來做總結的時候,總是覺得這些說相聲的先生很厲害,竟然能得出這麼多道理,由此才覺得相聲這門藝術確實不是誰都可以做到的。
郭德綱
郭德綱先生給我留下最大的印象就是扮醜和擁有一雙犀利的小眼神。說不出為什麼,就是感覺他的直視可以看透一個人。
讀完了這本《郭論》,帶我了解到了他眼神背後看到的是什麼、我眼中郭德綱的藝術特色,也給大家分享一下這份感觸。
《大話天仙》劇照
生活的情調官方的解釋是指:良好的令人愜意的生活氣氛、生活情調、生活滋味和生活感受,而獲得一種精神滿足。
我這裡生活的情調來源於郭先生的字裡行間生活的「煙火氣」,讀過長篇歷史書的夥伴都知道啃下一本厚重的歷史很挑戰耐心,學過戲曲的人也了解「臺下十年功,臺上一分鐘」的道理,上完了小學、初高中、大學的學生也懂了「十年寒窗苦讀」的辛勞。這些都是人們親身經歷的感受,所以人們會很清晰的感知到。
老郭本尊
郭先生字裡行間充斥的逗笑玩樂的氣味,但是也足可見他學識的厚重,這就是集數十年臺下功夫於一身換得的「守得雲開見月明」。我們都知道先生是一個小學生的水平,但是在行業和藝術的造詣上不得不說他是璀璨的。他的成就來源於生活和人與人之間的傳承,所以造就了這濃重不息的煙火氣味,讓人好留戀人間的冷暖。
我最近寫了一些經典的名言典故,也專門為杜十娘這樣的悽涼女子寫了篇文章,這都來源於郭先生的啟發,只恨自己言語淺陋沒辦法把最貼切的故事講述出來,關於寫作,主要學到了語言詼諧和內容豐富性,不得不說這本《郭論》給了我很多素材,也幫助自己的語言變得幽默詼諧。生活中只有演好喜劇,看得生活,才能重見光明呀!
歷史是一個令人捉摸不透的東西,又是一個客觀存在,即便史書中寫的言之鑿鑿,也不能避免這個東西是不是贗品。
郭先生的作品中很多都夾雜著歷史故事,歷史人物,但是他有一個特色就是一般都是為人所不知的內容,這也是古代藝人留下的智慧,因為觀眾想知道的就是大家都不知道的,八卦的心原來古代人就有。
藝術郭
我要說的是郭先生文章藝術的特色,在我眼中這個特色就是郭先生口中的:「歪批」歷史。我考究過他文章中一些歷史名人的典故,資料都詳備,也並非都是他說的那麼回事,但是你聽的時候就足足的信以為真,他故事中值得讓我在歷史獨特見解這裡寫道的就是這人世間的百態,為什麼獨到?就因為他你能思別人思不到的,說別人說不出的。這就驗證了這對歷史獨特的見解也揭示了藝人才藝傍身靠的是真本事這個千古不變的道理。
激動郭
很多人說郭德綱的作品就是俗,一點都不高雅,盡整些吃喝拉撒家長裡短。
其實郭先生也在《郭論》中論「俗」這個話題,不過他論的是中國的「俗」,也就是習俗。我今就他的習俗來論論俗。
什麼叫俗?什麼叫雅?俗就是穿衣打扮的土?還是穿著西裝吐口痰就是雅?其實答案自有分辨。單純的高雅會讓人腳尖再也觸碰不到地上的泥土,最後摔個大馬趴,單純的俗也讓人將自己把半個身子埋進土裡,行動不得。這麼說來能夠站在地上才是最踏實的,所以高雅和庸俗我們都要擁有,也就是相互融合。
生活的處處都是學問,人站在地上就是最好的解釋,因為人的穿鞋,要不他不舒服,因為人要吃飯,要不他就餓得難受,這就是俗,貫穿在吃喝拉撒之間的俗,建立在心態包容之上的雅,才成了這個完整的世界。
郭和於大大
《封神演義》中第二十三回說:「樵子撫掌大笑不止,對子牙點頭嘆曰:「有志不在年高,無謀空言百歲。」
有志不在年高,無謀空言百歲。《郭論》給我最大的感觸就是智慧貫穿在字裡行間,無論是行文還是寫作都點到為止,說法「談笑方寸之間」,這就是「無言空謀百歲」的最好證明,也是作者的大智慧。
人們老是把最淺顯的道理搞得複雜化,其實生活中的感悟既是大智慧。郭先生演繹的內容就是把生活搬上螢屏,把自己的生活展現在大眾眼中,讓每一個遇到困惑難以前行的人放聲笑一笑,用心感悟一下,這就緩解了心中的 壓力,也就達到了藝術的魅力。我認為的大智慧就在此。
郭
生活百事皆學問,談笑古今,品的是美醜善惡,造的是後世福氣。
歷史傳承有意思,多樣理解更有趣,少一點掙扎,多一分寬慰,這就是郭德綱的哲學,論別人不如論自己,學會去了解自己才是真正的學問。
ps.
不會看一個人,要看很多事,一件事代表不了什麼,時間會洗滌乾淨每個人心中的泥土。
,喜歡老郭的點個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