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綱七句大實話:乍一聽是相聲,再一聽是人生

2020-08-28 熹熹侃娛樂

「人生的終極價值在於覺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於生存和麵包。」「偶爾笑笑人家,也被人家笑笑。人生不過如此,何必斤斤計較。」

人可以無學歷,不能無學識。可以無學歷,不能無學識。知乎上有個問題:如何評價郭德綱這個人?高贊回答說:「有天賦,有本事,有經歷,根子上是個文人。」

相聲江湖裡摸爬滾打三十餘載,郭德綱在節目裡談過往、品人生,金句頻出。輕描淡寫、嬉笑怒罵之間,藏著豐饒的生活智慧。01登天難,求人更難;黃連苦,無錢更苦。江湖險,人心更險;春冰薄,人情更薄。

這句話,出自郭德綱在兒子郭麒麟十八歲之際寫下的一封家書。從當初天橋角落無人問津的落魄小子,到如今聲名累累的德雲班主。吃過苦,挨過罵,遭過同行排擠,遇過眾叛親離,沒人比郭德綱更懂什麼叫人情涼薄。

一句「人心彎彎曲曲水,世路重重疊疊山」,道盡人心變幻、世情常態。人活到一定年歲就會發現,生命其實是場冷暖自知的旅程。風光時,所到之處,皆是和顏悅色;一旦落魄了,孤立無援才是常態。有些人,這一秒還和你深情款款,下一秒就可能翻臉無情。

這世上,向來是煙花易冷,人情易散。念念不忘的,未必會有迴響。人活一世,與其等風來,不如自己逐風去。小人不會因為你的客氣而改變,世上的惡人都是被慫人給慣出來的。相聲大師侯耀文曾評價郭德綱:「他一路坎坷,勢必嫉惡如仇。」早年間,郭德綱沒少懟同行,批亂象。魯豫曾問他是否擔憂遭人報復,他只是微微搖頭:「世界上的惡人都是慫人慣出來的。」


一句話,戳醒了無數老好人。有些善良,其實是慫。毫無邊界的寬容,消耗的是自己的人生。

多年來,「大衣哥」朱之文面對鄉親們的予取予求,不吭一聲。他逆來順受,等來的不是收斂,而是更加肆無忌的入侵。

《生活大爆炸》裡有句話:「如果你太善良,這個世界遲早會讓你遍體鱗傷。」刺蝟有刺,核桃有殼。生而為人,既要有菩薩心腸,也要有獅子般的力量。我不怕自己沒能耐,我怕自己以為自己有能耐。不熟悉郭德綱的人,總覺得他「懟人金句」張口就來,必定孤傲無比。稍微了解一下,就會發現他身上除了耿介,更多的是一份謙恭。

從藝數十載,臺前卻總是自稱「相聲界的小學生」。即使德雲社已經走向海外,依然覺得自己不過是個小人物。「非著名相聲演員」郭德綱,始終懷著謙卑之心。人性七宗罪裡,「傲慢」兩個大字赫然居於首位。滿清名臣曾國藩,也曾在家屬書告誡子孫「家敗皆因奢,事敗皆因傲」。人這輩子,最大的敵人不是無知,而是傲慢。

世界山長水闊,我們涉足的不過方寸之間。你的所謂成就,其實不值一提;你的見識,亦不足以撐起整個人生。靜水流深,熟穗彎腰,時刻保持謙遜。蘇格拉底說:「我唯一知道的,就是自己的無知。」人活著要用心,不用臉。17年前,郭德綱曾參加過一檔綜藝,挑戰在鬧市櫥窗裡生活48小時。不僅吃睡都被直播,行人們還把他當猴子一樣參觀,讓他表演才藝、打拳。


中途幾欲崩潰,但郭德綱還是咬著牙完成了挑戰。因為,成功了就能進棚主持,一期節目4000塊錢。這對當時生死飄搖的德雲社來說,是救命錢。後來,他把這段經歷搬到了臺上,往日種種,皆付諸一笑:「人活著要用心,不用臉。」

年輕時,我們認為人活著,最要緊的是體面。俗世裡摸爬滾打一番,我更願意相信任正非的那句「面子不是飯,它是給狗吃的」。生活的洪水猛獸面前,謀生事大,尊嚴事小。看看那些街頭擺攤的年輕女孩、在朋友圈吆喝土特產的朋友、轉行開滴滴的白領......

生活從來不易,為了肩上的責任,多的是低頭彎腰往前衝的人。北風也有轉南時,瓦片尚有翻身日;逆多順將至,失久得必來。成名之後的郭德綱,曾在很多場合回憶起自己的北漂經歷。那些年裡,他有過臺下只有一個觀眾的落寞;有過身無分文,大蔥就麵條吃了大半年的心酸;也有過被房東催租,躲在房間不敢吭聲的窘迫。生活晦暗無光,一貧如洗的年輕人卻樂觀得出奇:「瓦片尚有翻身日,何況我郭德綱呢。」就是靠著這股子信念,他創建德雲社、跑劇組、重回劇場,一步步苦熬。人生如潮,起起落落。

生活的困窘和失意,常常不期而至。但縱使身處泥濘,也不要輕易認輸。成熟的人,受得起豐年的饋贈,也能經得住荒年的煎熬。眾所周知,郭德綱初中沒畢業,就進了相聲圈。沒有文憑的他,其實肚子裡不乏「墨水」。無論是在臺上引經據典,出口成章,還是在《郭論》中談歷史、道文化,都跟他愛讀書脫不了關係。家裡的書房,比劇場還大,一個空人就往裡鑽。二十四史,民間傳奇,四大名著,他都有涉獵。

郭德綱曾教育郭麒麟:「藝人到最後拼的是文化,可以無學歷,不能無學識。」這句話,放之四海也是皆準。年紀愈長,愈能明白那句:詩書非藥能醫俗,開卷有幸可養顏。人活在世上,總要有一些高於柴米油鹽的品相。心中有事天地小,心中無事一床寬。紅塵鬧市爭熱飯,何懼閒人語二三。德雲社剛紅時,曾經歷過一段惡評不斷的歲月。在一次訪談中,主持人提起那些謾罵,郭德綱卻顯得異常雲淡風輕:「誰人人前不說人,哪個人後不被說,這都不是事兒。」


被生活抽筋扒皮了好幾遭,他早已活得通透豁達。身處紅塵,人聲嘈雜,沒有人能活得讓所有人滿意。有時候,我們活得不快樂,是因為我們太容易為外界的評價所累。成熟的人,不會活在別人的口中。人這一輩子,就像大曾老師的那首打油詩所說:跟誰計較,都是跟自己計較;放過別人,其實也是在成全自己。百年不過彈指,若能一切隨他去,便是人間自在人。

回首一路走來的風風雨雨,郭德綱曾感慨: 「活得明白需要的不是時間,是經歷。」深以為然。段子之中,都是辛酸;金句妙語,字字血淚。迷茫的時候,不妨聽聽郭德綱的幾句話。那些臺上的雲淡風輕,乍一聽是相聲,再一聽是人生

相關焦點

  • 為什麼郭德綱相聲聽的人越來越少?
    但如今,站在北展的舞臺上,看著身後一眾的弟子,47歲的郭德綱滿眼都是自己27歲時的影子。郭德綱的相聲成為許多人的睡前必備,給無數人帶去了歡樂,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和閱歷的增長。再次聽到郭德綱相聲的時候,才能慢慢體會其中的酸甜苦辣,味如人生,催人淚下。
  • 郭德綱于謙相聲高清全集聽_郭德綱于謙相聲全集在線收聽_18183軟體...
    喜馬拉雅為你提供郭德綱于謙相聲高清全集聽,喜馬拉雅擁有海量小說、評書、娛樂、教育、廣播劇、資訊、電臺節目等正版有聲內容,是國內深受歡迎的有聲閱讀應用。
  • 相聲大蔓郭德綱為什麼會火
    儘管有人在他的京劇唱腔裡聽出了梆子味,但你也不得不佩服這個相聲藝人的博學多才。正因為會得多,說相聲時唱幾句已經滿足不了郭老闆了,所以他特願意跟專業院團一起唱整本的大戲。咱是外行,老郭的戲劇表演好不好咱也就是看熱鬧,但是一個相聲演員能上京劇大舞臺表演,不用說在現有的相聲演員裡,就是在相聲歷史上也挑不出幾個來了。
  • 聽相聲不能帶螢光棒?看如今郭德綱與德雲社 還得從侯寶林說起
    郭德綱最早收的這些徒弟還是很重視基本功的訓練,傳統段子、貫口、太平歌詞這些都有根底。現在多少著名主流相聲演員連《報菜名》這樣的傳統貫口活兒都說不下來。所以「雲」字輩的徒弟能靠唱歌唱曲走紅圈粉,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力,有大批的觀眾喜歡聽,也在情理之中。其實,要說唱那還要數德雲社大當家的郭德綱,如果我說我因為聽郭德綱相聲才喜歡上了京劇、評劇、大鼓和太平歌詞,有人信嗎?
  • 有人說郭德綱不被主流相聲接納,到底誰是主流相聲?
    在一些網絡的文章中,我們總是看到有一些作者說郭德綱所帶領的德雲社不被主流相聲所接納,被排除在外。包括近期有一篇文章還指出郭德綱參加央視節目的錄製,海報上沒有郭德綱,因為他的相聲不被主流相聲所接納。那麼什麼是主流相聲?
  • 窮小子郭德綱 從買不起饅頭到身價15億 哭過4次才悟透了人生
    為了少花錢郭德綱還發明了一種頂餓食譜:到市場買一捆大蔥,再買點掛麵,然後用鍋燒點水煮麵,等麵條都煮爛了,成了一鍋糊糊了,再往裡面放點大醬。以後每天把這鍋糊糊熱一熱,拿蔥就著吃。苦海難尋慈悲岸,窮穴埋沒大英雄。二哭,師徒緣淺相聲素來講究師承門第,但郭德綱的拜師之路卻異常曲折,沒有師門意味著永遠融不進相聲主流圈。
  • 窮小子郭德綱 從買不起饅頭到身價15億 哭過4次才悟透了人生
    為了少花錢郭德綱還發明了一種頂餓食譜:到市場買一捆大蔥,再買點掛麵,然後用鍋燒點水煮麵,等麵條都煮爛了,成了一鍋糊糊了,再往裡面放點大醬。以後每天把這鍋糊糊熱一熱,拿蔥就著吃。吃住解決了,還得解決「行」的問題。住處到劇團40多公裡,郭德綱每天騎個破自行車上班,車帶上有個眼,捨不得補,騎一趟要打三回氣。後來徹底沒法騎了,就改坐公交車。
  • 郭德綱:相聲大師的孤獨人生
    于謙:我身邊最孤獨的可能就是郭德綱了,我們吃飯都不叫他,他也不會來,他沒事就喜歡在家裡沏杯茶,就在書房待著一坐就是一天。臺上的郭德綱生龍活虎,拿著于謙打趣,說著各種各樣的俏皮話,像極了有文化的流氓。老百姓對於郭德綱,也是因此褒貶不一,喜歡他的人,說他相聲說的不錯,特別好笑,不喜歡他的,說他低俗,說他是流氓。我想說,藝術這種東西,本來就是源於生活,相聲藝術更是起於街頭的文化,它不可能會像是歌劇一樣高雅,它就是屬於每位普通老百姓的,貫穿到每位老百姓日常的生活當中。
  • 郭德綱老師,還是少和于謙說相聲吧
    再者,我從小聽傳統相聲長大的,我覺得他很用功。很多事說出來了也就痛快了,其實人生也沒什麼大不了,一笑而過就行了!郭德綱用自嘲的方式幫助大家開解,因為他知道:說出來就痛快了,你不說我幫你說。再談郭老師改編的傳統相聲,可以說是應有盡有,他將自己多年紮實的基本功完全展現,因為傳統相聲幾乎全有相聲的四門功課:說學逗唱。
  • 郭德綱相聲,失眠者的福音,催眠的良藥。
    有人說現在郭德綱的段子,都是說于謙的媳婦、于謙的父親,新瓶裝舊酒沒有新意。要知道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現在郭德綱要做主持、錄節目、要拍電視劇,要唱京劇過戲癮,有時還要去電影中客串一下來還人情。現在相聲說得少,舞臺大多給了徒弟們,老郭就壓軸時說上一段,質量下降也可以理解。
  • 【相聲第十一話】郭德綱是受害妄想症嗎?
    多年的人生體驗,我深深的感受到,現在最難的一件事就是用自己的道理去說服別人。因為你說的話入了別人的耳,你辦的事進了別人的眼,再由他傳出去,加上自己的理解,不一定就變成了什麼樣。所謂「三人成虎」,「眾口鑠金,積毀銷骨」就是這麼個道理吧。
  • 姜昆相聲和郭德綱相聲究竟區別在哪兒?
    一提到相聲演員姜昆,大家就不約而同地聯想到郭德綱,這真是一個有趣的現象哈。有時我在想,出現這種現象到底是為什麼呢?不過,直到自稱「非著名相聲演員郭德綱」的出現,讓觀眾又重新燃起了聽相聲的熱情,回到小劇場去聽相聲,而且還得花錢買票去聽。
  • 郭德綱回應嶽雲鵬請醫護聽相聲:必須的!將會在多個城市義演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郭德綱回應了請醫護人員聽相聲一事。郭德綱回應了請醫護人員聽相聲一事,直言,「這個是必須的」。郭德綱還表示自己看見了嶽雲鵬與護士小姑娘的聊天。郭德綱也透過媒體表示,讓護士小姐姐再稍微等一等。
  • 「專訪」郭德綱:揮著螢光棒聽相聲?這是復古
    彼時的中國文藝圈,除了「超級女聲」,就是郭德綱。那兩年,輿論分為兩路:「挺郭派」和「批郭派」。兩派人都偏激得很,「挺郭派」代表人物是北京文藝廣播電臺主持人康大鵬。當時,作為外圍採訪評價德雲社時,他說:「保住一個郭德綱,相聲可以晚死50年。」這句話被無數媒體當作標題,明晃晃地出現在各大論壇、門戶網站上。
  • 從無名之輩到相聲皇帝:47歲郭德綱,過得剛好
    郭麒麟參加一綜藝節目,要求當著鏡頭得面打開行李箱。可當他不經意翻出睡褲後,導演嚇得臉色大變。花色是挺可愛的,但都不如他可愛。郭麒麟這活寶氣質,一方面是相聲演員的職業病,另一方面就是遺傳。遺傳他爹,郭德綱。你可能沒聽過郭德綱的相聲,但你肯定聽說過「抽菸、喝酒、燙頭」這個梗。
  • 郭麒麟說找對象可以大10歲,要不聽相聲的,郭德綱怎麼看?
    10月21日,在昨晚播出的《心動的信號3》中郭麒麟透露擇偶標準,郭麒麟大家都知道,他是郭德綱的兒子,也是德雲社的少班主,這幾年在娛樂圈的熱度居高不下,各種綜藝層出不窮。並且是一個從來不聽相聲的!第三是找個完全不聽相聲的女孩
  • 郭德綱相聲為什麼受歡迎?
    ——孟慶延咱們平時聽郭德綱,更多是把他和德雲社的相聲當成搞笑段子或人生哲理來看的。搞笑之處在於,郭德綱在相聲中抖的各種包袱,金句頻出的「墊話兒」部分以及讓人直呼過癮的各種葷段子和倫理哏。富有哲理之處在於,郭德綱的金句中,處處道盡了人生百態和世間百味。
  • 郭德綱的相聲沒以前好笑了,其實是必然,且聽且珍惜
    相聲有新人曾經的「李鶴元」被淘汰臨別時深情的對郭德綱說,多懷念那個在臺上玩命說相聲的郭德綱啊!作為一名資深鋼絲,深有所感,05年剛參加工作,每日下班回到租住的小屋裡,每日聽著郭德綱的相聲入眠,相信有很多很多人和我一樣的,那時候的郭德綱說的相聲經典,說相聲也賣力氣,隨著網絡的傳播全國人民都知道有這麼個叫郭德綱的說著和電視裡不一樣的相聲,所以他走紅也是理所當然的了,他不走紅簡直天理難容。
  • 第一個為郭德綱捧哏的相聲演員 兩人共了患難卻難共富貴
    學生時代,王玥波就開始和李菁等幾個朋友在琉璃廠的京味茶館裡說相聲。茶館的樓上是一個賣舊書的,王玥波總能看見一個身材同樣很胖的人老去買舊書,慢慢地,這個愛買舊書的胖子對樓下幾個小學生表演的相聲發生了濃厚的興趣,有一段時間不去買書了,改到茶館聽相聲了,這個人就是郭德綱。
  • 又一相聲大師吐槽郭德綱,那個曾批評郭德綱的姜昆,如今怎樣了?
    再後來就是他當了曲協主席,「反三俗」的事情。 從那之後,他和郭德綱、德雲社爭論的聲音,幾乎要蓋過他的作品。 那時候為了發展,有一些相聲的尺度確實大。 就算是如今,不少人聽郭德綱調侃于謙家人的段子,還會「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