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能快速提升手臂肌肉密度,一定要練習啊!
1總體安排:
臂部為小肌肉群,一般建議在大肌肉群後面訓練,可以單獨安排一天的訓練,也可以與胸、肱三頭肌、背、肱二頭肌等大肌肉群一起訓練。
為了快速提升手臂強度,我建議把手臂單獨安排在訓練日,如果條件許可,甚至是一周兩練。
臂部可大致分為肱二頭肌,肱三頭肌,肱橈肌和肱前臂的腕部相關小肌群,通常不需要花費太多的時間單獨訓練,而需要在其他訓練中使用。
先從體積上講,肱三頭肌是整個臂肌中體積最大的一塊,其次是肱二頭肌,接著是兩臂之間的肌肉。在日常訓練中,建議大家選擇不同的角度或不同的手柄動作。
例如三頭胸前下壓,不論是單臂或雙臂,正手或反手,窄握推,或某些手臂屈伸動作都需要嘗試。
第二個人,則是正常的站姿槓鈴彎舉和啞鈴交替彎舉,或者是使用一些固定器械訓練,比如牧師椅的啞鈴彎舉和仰臥式斜椅的啞鈴彎舉。
但是,無論教士椅還是上斜椅,都是通過頭枕的一次縮短和延長來增加訓練難度,從而使我們獲得更好的充血效果。
就肱肌而言,練習時通常使用反握彎舉法,練習時使用垂式彎舉,不管是啞鈴還是繩索,但是不要忽視這兩種練習。
第二階段安排:
在制定了全面的計劃後,我們將安排手臂訓練日。
在訓練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時,我建議先練習自己比較弱的肌肉,比如肱二頭肌比較弱,或者發力感不好,可以先練習肱二頭肌再練習肱三。
而且在排練具體動作時,建議先選擇自己感覺最好的動作,可以多做幾組。
舉個例子
例如我喜歡槓鈴彎舉這個動作練習肱二頭肌,血液充盈很好,也能上提一定重量。
那個動作我可以多做幾組,做到5組,甚至6組,也可以由小重量逐漸增加,一直做到肱二頭肌完全充血。
再選下一個動作,我比較喜歡啞鈴彎舉,啞鈴彎舉變化很大,站姿,坐姿,交替等,做動作時,一定要按最有抽動感的方法做,而不是為了完成動作。
根據肱二頭肌的功能,最簡單的方法是先屈肘,再屈肩,還有小臂外旋。
根據自己的狀態和訓練感覺,第三個動作可以選擇。
教士凳也要彎起相同的啞鈴、槓鈴、單臂、雙臂等。
或是蜘蛛的彎腰。
這種運動需要一些控制,如果做得不好,可以選擇其它方法。
又如集中彎舉,龍門架上各種變彎等。
第4種動作可以選擇固定器械,我建議使用錘式彎曲。
除啞鈴外,當然還有雙頭繩等變體。
錘擊彎曲的優點是能更多地刺激肱橈肌,使手臂的整體感覺恰到好處。
肱二頭肌訓練時選擇4個左右的動作,然後是肱三頭肌,為大家推薦幾個動作,自己選擇,要領和肱二頭肌訓練時類似,仰臥槓鈴臂、俯身單臂啞鈴臂、龍門架屈肘下壓。
也有更經典的下壓繩,頸後臂屈伸,窄距離臥推。
等一下,動作也是比較多的,選擇自己感覺較好的4個動作,每個動作做4組左右,每組建議8~15個,根據自己的感覺,放慢心率。
三、飲食安排:
為了快速提升手臂力量,不僅要合理訓練,還要補充足夠的能量,這種純肌肉的飲食,建議每天每公斤體重應攝取6~8克的碳水,2~2.5克的蛋白質。
放手吃,別怕!
四、其他安排:
除飲食外,還有充足的睡眠,鍛鍊,飲食,睡眠是增肌的基本要素,這三點都做好了還可以適當選擇使用補劑。
我比較推薦魚油和維他命,雖然不算是運動補充品,但確實很重要。
蛋白質粉只是蛋白質的補充形式,如果你每天攝入足夠的蛋白質,你就可以不吃它。
另外還有 BCAA,能保護肌肉,可用於訓練前後或訓練期間。
這些補品雖然對增肌訓練有一定幫助,但都是根據自己的訓練情況而定的,訓練程度較低的話,建議不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