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日,在日曆上是普通的一天,但是,對於笑笑來說,這是個「三合一」的節日。首先,是正月十五元宵節;然後,我們提前為她慶祝16歲的生日,還是和另外一個女孩子一起慶祝的;另外,最重要的,這一天,爸爸媽媽很隆重地為她舉辦了「及笄禮」。
這事情,還得追溯到一個月以前了。學校有個「創新作文大賽」,要求所有的同學都要參加,主題是「和孔子的對話」。為此,笑笑查閱了一些資料,她不理解,為什麼孔子那麼重視「周禮」?生活為什麼需要儀式感?和我們進行了溝通討論之後,她寫了文章,大意是針對「成人禮」的討論。雖然文章寫得實在一般,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她查了成人禮----男子加冠禮和女子及笄禮的流程、祝詞、意義,有了她自己的想法和嚮往,並且理解到,「成人禮給孩子心理上的積極影響,能讓孩子更快地適應角色的轉變。」我就和笑爸商量,「過年回老家的時候,咱們去孟廟一趟,冬天人不多,咱們在孟母祠前給孩子辦個簡單的及笄禮。」可是真正去了,才知道,儘管春節天那麼冷,孟府、孟廟、孟母祠,到處都是滿滿的人。於是沒有實施。
真正開始籌劃這件事情,得感謝一個人-文媽。文和笑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小夥伴,出生時間只相差一個時辰。上了高中後,在某次朋友組織的露營活動中,我們才相識。後來,在另外一次活動中我和文媽再次相遇。聊起來才知道,我和文媽還是老鄉,而兩個孩子,都是漢服社的成員,都有漢服,也都喜歡中國傳統文化。於是,「一起過節一起慶祝生日」就變成特別自然、水到渠成的提議了。
前期的準備,幾乎都是文媽在張羅,文媽是行動派,想法又特別多特別好,各種忙活,寫祝詞、準備「聖旨」、準備簪子、準備送給孩子們的小禮物。。。。。。我們共同挑選,所有的禮物,兩個孩子都一模一樣。最難得的是,及笄禮需要換裝的兩套衣服,一套少女的襦裙,一套成年人的正裝,兩個孩子的衣服竟然非常搭配。這也許因為,兩個出生時間相近、興趣愛好相似的女孩子,審美眼光也非常接近的原因,不過,我更願意相信,上天想用這樣的方式,來告訴我們,將來兩個有緣的孩子必定會成為相知相伴的閨蜜,共同成長,哈哈。
周五下午,我們都請了假,等我們的主角放學。這天是元宵節,各家各戶都歡聚一堂。感謝發達的網絡,我們只需奶奶、姥姥家各拉一個代表進群,親戚們就都可以看到我們的直播了。哈哈,太方便了!孩子們終於回來了,我們的大幕拉開了!果然,兩位公主走到陽臺,看到整齊的掛在那裡的10套漢服,就驚訝地叫了起來,我們才告訴她倆:今天,是個特殊的日子,我們要給她倆舉辦「及 笄 禮 」,兩個孩子都非常開心!
儀式前,先玩一會。我帶過來了笑笑的5套漢服,文也有5套。孩子們先換了廣袖流仙裙,又換了格格裝。開心得不得了。以前拍照,都是孩子一個人,再怎麼擺pose,也是自己一個人玩,很快就玩膩了。可是,兩個人一起,一對姊妹花,就有了不同的感覺,各種拍照各種甜膩,確實比一個人的時候好看多了,孩子們也感興趣。文媽拿著單反,不停地咔嚓咔嚓,說,「有種拍紅樓夢的感覺。」哈哈。我這不會拍照的,拿著手機瞎摻和,也感覺非常好呢!
終於玩夠了,該進行我們的儀式了。兩個孩子都換了襦裙,然後梳髮型,化妝。笑笑梳了雙丫髻,就是頭髮分成兩個馬尾,轉個圈,就行了,笑爸笑話她梳的是小丫鬟頭,不過,帶上朱釵後還是不錯的。打扮好了,再開心地玩一會。室外,天黑了,元宵節的鞭炮開始響起來了,煙花放起來了!群裡,親戚們也差不多都到齊了。我們要正式開始我們的及笄禮了!
先換裝,笑笑換的是紅色的曲裾,在正式的場合下,曲裾更顯得端莊。然後,這次的髮型,應該是媽媽親手梳。考驗笨媽媽的時候到了。我梳的髮型非常簡單。先把頭髮分成差不多的上下兩個部分,再把上面的部分,左右各留出一縷。這樣,總共分成了4個部分。分別把4個部分紮上小黑皮筋,注意,只有中間上面的部分是從髮根紮緊的,原地繞成髮髻。剩下的三個部分,都是在接近發尾三分之一左右的地方用小黑皮筋扎住。然後,左右兩側的那兩個部分,從耳後松松的固定在中間挽好的髮髻旁邊。最下面的部分用髮帶紮緊裝飾好。瞬間就變成了成人髮型。
然後,我們來到了書房,這裡有個榻榻米,上面放著矮桌和圓墊。我和文媽要一起把「聖旨」送到孩子手中,讓她們倆記住一起成長的小夥伴。我們4人在矮桌兩側分別跪坐,我和文媽一起宣讀賀詞:「同年共長,蘭蕙齊香。天賜爾福,芳齡恆昌。父母掌珠,蕙質蘭心。是日及笄,再寫華章。」然後將「聖旨」送給兩個孩子作為永久的紀念,讓她們記住彼此,也祝願她們相伴一起成長。
然後,我們兩家再分別進行後續的過程。
笑爸念賀詞,如下:
「吉月令日,始加元服,棄爾幼志,順爾成德,壽考維祺,以介畢福。--一叩首。」
「吉月令辰,乃申爾服,謹爾威儀,淑順爾德,眉壽永年,享受胡福。--二叩首。」
「以歲之正,以月之令,鹹加爾服,兄弟具在,已成厥德,黃耇無疆,受天之慶。--三叩首。」
笑笑很認真地給我們三叩首。從小到大,包括過年的時候,都沒有讓她給我們叩首過。這三叩首,笑笑感謝我們的養育之恩,也感謝我們對她的祝福。
之後,是及笄,我走到笑笑身旁,把我挑選的梅簪幫她插上。這枝梅簪,是我和文媽一起挑選的,精細的花紋,紅色的流蘇,和今天兩個孩子穿的紅色的正裝非常搭配。
「旨酒既清,嘉薦令芳,拜受祭之,以定爾祥,承天之休,壽考不忘。」
我給笑笑端了一杯茶,以茶代酒了。笑笑答揖禮,我回揖禮。
「禮儀既備,令月吉日,昭告爾字,爰字孔嘉,髦士攸宜,宜之於睱,永受保之,曰雪霽。」
笑笑回答:「某雖不敏,敢不夙夜祗來。」 至此,禮畢。
這個流程不是固定的,是我們參考了一些流程後根據自己的情況簡化的,整個過程不到5分鐘就結束了。但是,我們都非常鄭重嚴肅,絕對不是「作秀」擺擺pose的。相信給孩子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我們的全過程,是文媽幫我們錄製的。文的及笄禮過程和我們的相似,是我和笑爸一起錄的,流程、內容、祝語都是一樣的。
笑笑的字是「雪霽」,是我給她取的,她出生那天一早,下了小雪,我就想,也許會是個女孩子吧,冰雪聰明、溫柔善良,果然天遂人願。笑笑上初中時,就曾經用「雪霽」當做自己的筆名。現在正好正式把這個名字給她公示了。文的字也是她媽媽給取的,叫「雅蕙」,她非常喜歡,我們也覺得這個字,特別符合她溫婉溫柔的氣質,也符合我們「蘭蕙齊香、蕙質蘭心」的祝詞,感覺特別好。而這兩個名字都得到了兩個孩子的高度認可。文送給笑一個萌萌的拍手燈作為禮物,還寫了賀卡,而賀卡上的題詞,就用了「雪霽」和「雅惠」的名字。
儀式結束,大家都非常感動。16歲的花季,孩子們確實已經有了很多的想法,也需要更加獨立,承擔自己的社會責任了。孩子終於長大了!我們都有點感慨,紅了眼圈。這時已經7:00多了,窗外的煙花更加密集絢爛,仿佛在為我們一起慶賀!
大家都餓了,再一起享受好吃的蛋糕,兩個孩子都許了很長時間的願,不知道是什麼,我想,也許是和他們的成長相關的吧,那一定是個很美好的願望。文媽的廚藝真是不錯,魚、排骨、蝦,滿滿一桌子的菜,個個好吃,我們都非常滿意、非常開心。
從下午2:00進門,我們一直玩到晚上10:30,真是太盡興了。一個很完美的及笄禮,一個很完美的生日,一個很完美的元宵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