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笄禮

2021-03-05 寫給親愛的YOU

2018年3月2日,在日曆上是普通的一天,但是,對於笑笑來說,這是個「三合一」的節日。首先,是正月十五元宵節;然後,我們提前為她慶祝16歲的生日,還是和另外一個女孩子一起慶祝的;另外,最重要的,這一天,爸爸媽媽很隆重地為她舉辦了「及笄禮」。

 

這事情,還得追溯到一個月以前了。學校有個「創新作文大賽」,要求所有的同學都要參加,主題是「和孔子的對話」。為此,笑笑查閱了一些資料,她不理解,為什麼孔子那麼重視「周禮」?生活為什麼需要儀式感?和我們進行了溝通討論之後,她寫了文章,大意是針對「成人禮」的討論。雖然文章寫得實在一般,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她查了成人禮----男子加冠禮和女子及笄禮的流程、祝詞、意義,有了她自己的想法和嚮往,並且理解到,「成人禮給孩子心理上的積極影響,能讓孩子更快地適應角色的轉變。」我就和笑爸商量,「過年回老家的時候,咱們去孟廟一趟,冬天人不多,咱們在孟母祠前給孩子辦個簡單的及笄禮。」可是真正去了,才知道,儘管春節天那麼冷,孟府、孟廟、孟母祠,到處都是滿滿的人。於是沒有實施。

 

真正開始籌劃這件事情,得感謝一個人-文媽。文和笑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小夥伴,出生時間只相差一個時辰。上了高中後,在某次朋友組織的露營活動中,我們才相識。後來,在另外一次活動中我和文媽再次相遇。聊起來才知道,我和文媽還是老鄉,而兩個孩子,都是漢服社的成員,都有漢服,也都喜歡中國傳統文化。於是,「一起過節一起慶祝生日」就變成特別自然、水到渠成的提議了。

 

前期的準備,幾乎都是文媽在張羅,文媽是行動派,想法又特別多特別好,各種忙活,寫祝詞、準備「聖旨」、準備簪子、準備送給孩子們的小禮物。。。。。。我們共同挑選,所有的禮物,兩個孩子都一模一樣。最難得的是,及笄禮需要換裝的兩套衣服,一套少女的襦裙,一套成年人的正裝,兩個孩子的衣服竟然非常搭配。這也許因為,兩個出生時間相近、興趣愛好相似的女孩子,審美眼光也非常接近的原因,不過,我更願意相信,上天想用這樣的方式,來告訴我們,將來兩個有緣的孩子必定會成為相知相伴的閨蜜,共同成長,哈哈。

周五下午,我們都請了假,等我們的主角放學。這天是元宵節,各家各戶都歡聚一堂。感謝發達的網絡,我們只需奶奶、姥姥家各拉一個代表進群,親戚們就都可以看到我們的直播了。哈哈,太方便了!孩子們終於回來了,我們的大幕拉開了!果然,兩位公主走到陽臺,看到整齊的掛在那裡的10套漢服,就驚訝地叫了起來,我們才告訴她倆:今天,是個特殊的日子,我們要給她倆舉辦「及 笄 禮 」,兩個孩子都非常開心!

儀式前,先玩一會。我帶過來了笑笑的5套漢服,文也有5套。孩子們先換了廣袖流仙裙,又換了格格裝。開心得不得了。以前拍照,都是孩子一個人,再怎麼擺pose,也是自己一個人玩,很快就玩膩了。可是,兩個人一起,一對姊妹花,就有了不同的感覺,各種拍照各種甜膩,確實比一個人的時候好看多了,孩子們也感興趣。文媽拿著單反,不停地咔嚓咔嚓,說,「有種拍紅樓夢的感覺。」哈哈。我這不會拍照的,拿著手機瞎摻和,也感覺非常好呢!

終於玩夠了,該進行我們的儀式了。兩個孩子都換了襦裙,然後梳髮型,化妝。笑笑梳了雙丫髻,就是頭髮分成兩個馬尾,轉個圈,就行了,笑爸笑話她梳的是小丫鬟頭,不過,帶上朱釵後還是不錯的。打扮好了,再開心地玩一會。室外,天黑了,元宵節的鞭炮開始響起來了,煙花放起來了!群裡,親戚們也差不多都到齊了。我們要正式開始我們的及笄禮了!

先換裝,笑笑換的是紅色的曲裾,在正式的場合下,曲裾更顯得端莊。然後,這次的髮型,應該是媽媽親手梳。考驗笨媽媽的時候到了。我梳的髮型非常簡單。先把頭髮分成差不多的上下兩個部分,再把上面的部分,左右各留出一縷。這樣,總共分成了4個部分。分別把4個部分紮上小黑皮筋,注意,只有中間上面的部分是從髮根紮緊的,原地繞成髮髻。剩下的三個部分,都是在接近發尾三分之一左右的地方用小黑皮筋扎住。然後,左右兩側的那兩個部分,從耳後松松的固定在中間挽好的髮髻旁邊。最下面的部分用髮帶紮緊裝飾好。瞬間就變成了成人髮型。

然後,我們來到了書房,這裡有個榻榻米,上面放著矮桌和圓墊。我和文媽要一起把「聖旨」送到孩子手中,讓她們倆記住一起成長的小夥伴。我們4人在矮桌兩側分別跪坐,我和文媽一起宣讀賀詞:「同年共長,蘭蕙齊香。天賜爾福,芳齡恆昌。父母掌珠,蕙質蘭心。是日及笄,再寫華章。」然後將「聖旨」送給兩個孩子作為永久的紀念,讓她們記住彼此,也祝願她們相伴一起成長。

然後,我們兩家再分別進行後續的過程。

 

笑爸念賀詞,如下:

「吉月令日,始加元服,棄爾幼志,順爾成德,壽考維祺,以介畢福。--一叩首。」

「吉月令辰,乃申爾服,謹爾威儀,淑順爾德,眉壽永年,享受胡福。--二叩首。」

「以歲之正,以月之令,鹹加爾服,兄弟具在,已成厥德,黃耇無疆,受天之慶。--三叩首。」

笑笑很認真地給我們三叩首。從小到大,包括過年的時候,都沒有讓她給我們叩首過。這三叩首,笑笑感謝我們的養育之恩,也感謝我們對她的祝福。

 

之後,是及笄,我走到笑笑身旁,把我挑選的梅簪幫她插上。這枝梅簪,是我和文媽一起挑選的,精細的花紋,紅色的流蘇,和今天兩個孩子穿的紅色的正裝非常搭配。

 

「旨酒既清,嘉薦令芳,拜受祭之,以定爾祥,承天之休,壽考不忘。」

我給笑笑端了一杯茶,以茶代酒了。笑笑答揖禮,我回揖禮。

 

「禮儀既備,令月吉日,昭告爾字,爰字孔嘉,髦士攸宜,宜之於睱,永受保之,曰雪霽。」

 

笑笑回答:「某雖不敏,敢不夙夜祗來。」 至此,禮畢。

這個流程不是固定的,是我們參考了一些流程後根據自己的情況簡化的,整個過程不到5分鐘就結束了。但是,我們都非常鄭重嚴肅,絕對不是「作秀」擺擺pose的。相信給孩子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我們的全過程,是文媽幫我們錄製的。文的及笄禮過程和我們的相似,是我和笑爸一起錄的,流程、內容、祝語都是一樣的。

笑笑的字是「雪霽」,是我給她取的,她出生那天一早,下了小雪,我就想,也許會是個女孩子吧,冰雪聰明、溫柔善良,果然天遂人願。笑笑上初中時,就曾經用「雪霽」當做自己的筆名。現在正好正式把這個名字給她公示了。文的字也是她媽媽給取的,叫「雅蕙」,她非常喜歡,我們也覺得這個字,特別符合她溫婉溫柔的氣質,也符合我們「蘭蕙齊香、蕙質蘭心」的祝詞,感覺特別好。而這兩個名字都得到了兩個孩子的高度認可。文送給笑一個萌萌的拍手燈作為禮物,還寫了賀卡,而賀卡上的題詞,就用了「雪霽」和「雅惠」的名字。

儀式結束,大家都非常感動。16歲的花季,孩子們確實已經有了很多的想法,也需要更加獨立,承擔自己的社會責任了。孩子終於長大了!我們都有點感慨,紅了眼圈。這時已經7:00多了,窗外的煙花更加密集絢爛,仿佛在為我們一起慶賀!

 

大家都餓了,再一起享受好吃的蛋糕,兩個孩子都許了很長時間的願,不知道是什麼,我想,也許是和他們的成長相關的吧,那一定是個很美好的願望。文媽的廚藝真是不錯,魚、排骨、蝦,滿滿一桌子的菜,個個好吃,我們都非常滿意、非常開心。

 

從下午2:00進門,我們一直玩到晚上10:30,真是太盡興了。一個很完美的及笄禮,一個很完美的生日,一個很完美的元宵節。

相關焦點

  • 古代女子的成人禮——「笄禮」
    笄禮,又叫加笄、及笄,也是我國傳統的成人禮,特指漢民族女性的成人之禮。它並非嚴格意義上的成年禮,而是從屬於婚姻、是許嫁之後的一種儀式,與婚嫁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在《說文解字》中解釋道:「笄,簪也。」女子在十五歲到二十歲之間行笄禮,只要許嫁便可加笄,若是一直待嫁沒有許人,最遲也要在二十歲時行笄禮。所以流傳下來許多關於及笄禮的詩句:《禮記·曲禮》十有五年而笄,二十而嫁。《禮記·內則》女子許嫁,笄而醴之,稱字。《儀禮·士昏禮》昏姻冠笄,所以別男女也。《禮記·樂記》女子幼,嫁必笄。
  • 國學|及笄禮流程
    古代女子成年禮,稱之為:笄禮。【及笄 讀音:jí jī 亦作「既笄」。】 是古代嘉禮的一種。為漢族女子的成年禮。俗稱「上頭」、「上頭禮」。古代女子滿15歲結髮,用笄貫之,因稱女子滿15歲為及笄。也指已到了結婚的年齡,如「年已及笄」。 現代女子成年年齡是十八周歲,法定結婚年齡是20周歲。 對於女子加笄的年齡,《禮記·內則》:「十有五年而笄。」
  • 楚喬傳元淳公主舉行笄禮是什麼?古代笄禮多少歲舉行
    楚喬傳元淳公主舉行笄禮是什麼?《特工皇妃楚喬傳》元淳公主舉行笄禮是什麼笄禮呢!我們一起了解下吧。笄禮,即漢民族女孩成人禮,古代嘉禮的一種。笄,即簪子。因此劇裡面公主說選簪子很重要,一般在十五歲舉行最遲二十歲,是我國漢民族傳統的成人儀禮,是漢民族重要的人文遺產。自周代起,女子年過15,如已許嫁,便得舉行笄禮,將髮辮盤至頭頂,用簪子插住,以示成年及身有所屬。
  • 笄禮:古代女子成年之禮,「笄」又是何物?
    笄禮:古代女子成年之禮,「笄」又是何物?古代男子有冠禮,女子成年則是笄禮。《禮記·曲禮》有云:「女子許嫁,笄而字。」可見女子在15歲就可以許嫁成人,嫁作人婦便不能使從前的丫髻,而要梳挽作成人的髮髻,這個時候就需要使用發笄。
  • 從古人的及笄禮開始,了解儀式感這件事,這些儀式背後承載了什麼
    在很多古代小說中都有有關女子及笄禮場景的描寫,在電視劇《楚喬傳》中也有關於元淳公主及笄禮的場景,那麼大家對及笄禮有多少了解呢?及笄,也稱「既笄」。「及」字有達到的意思,「笄(ji)」讀作一聲,是古代女子用以來裝飾發耳的一種簪子,用來插住挽起的頭髮。因此及笄就是指古代漢族女子滿15周歲結髮,用笄貫之,也指已經到了適宜婚嫁的年齡。
  • 古代女子十五歲行笄禮,可你知道具體的過程嗎?
    古代女子的笄禮是很重要的,可以說是她一生中的關鍵轉折點。到了十五歲,行了笄禮,就意味著你已經成年,不再是小女孩子了,可以嫁人成家了。《禮記.雜記》記載:「女子十有五年許嫁,笄而字」。也就是說女孩子到了十五歲,可以嫁人,就可以用簪子把頭髮盤起來,可以取表字,也就是正式的名字,以前在娘家的名字一般稱為乳名或者小名。
  • 實拍濟南舉辦古代成人禮 男子「冠禮」女子「笄禮」
    來源:山東廣播電視臺山東衛視《早安山東》濟南:冠禮、笄禮標誌成人  日前,山東大學國學社舉辦傳統成人禮活動,參與者是舉行成人儀式的成年者本人以及父母賓客,儀式依照傳統的冠禮、笄禮規則舉行。在濟南府學文廟,一場春季祭孔大典隆重舉行,典禮採取了明代祭孔禮儀。  山東大學國學社社長李數超說,祭祀,包括音樂,整個儀式上都非常肅穆,讓人發自內心會升起一種感動,對前人的一種敬意,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崇敬。
  • 古代笄禮是怎樣的?快來一起看看吧
    (笄禮) (商代骨笄) 凡是舉行過及笄禮的女子,不論她是否嫁人,都可以享受作為成人的待遇,總之就是長大了。
  • 笄禮歸來︱花季女子成人禮 吾家有女初長成
    「笄禮開始,請笄者入場。」隨著主持人一聲高呼,優雅的旋律響起,3月16日,「眉州女子成人大典」在眉山櫻花博覽園拉開了帷幕。百名花季少女身著漢服,在盛開的櫻花樹下,舉行了一場中國傳統式的女子成人禮——笄禮。
  • 古言寵文:笄禮上,小公主跑到冷戾攝政王面前吧唧一口,群臣譁然
    三七本期整理了的是古言寵文:笄禮上,小公主跑到冷戾攝政王面前吧唧一口,群臣譁然。一、《醫妃妖嬈:攝政王爺別惹火》作者:水靈靈簡介:痴傻十年,一朝轉醒,她從天才醫生淪為京城笑柄!爹爹不喜,哥哥厭惡,娘親病重,庶姐偽善!更糟心的是,還有一個花心未婚夫,當著她的面就敢和庶姐在一起!不過好在專業對口,一把手術刀,專治各種疑難雜症!花心?沒關係,從根本拔除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