駝背、翹腳、盤腿6種不良姿勢,讓你產後骨盆歪斜、變大!

2021-01-18 鴿子醫生育兒

小琪自從半年前生完小孩就時常出現腰酸、腰痛、尿頻的毛病,有時還會感覺膝蓋緊緊的,但她總不以為意,認為這只是生產後遺症,過一段時間就會消失,直到一次和朋友聚餐尿失禁,她嚇得就醫檢查,才發現骨盆已經嚴重走位。

產後屁股變大,和荷爾蒙變化有關

不少人生完小孩以後都會發現屁股變大,走路時下盤也變得卡卡的,其實這和孕期的身體變化有關。懷孕時骨盆會隨著變大變重的子宮往前傾,也會因為身體分泌的鬆弛素變寬,產後雖然子宮壓力消失,但骨盆已經定型在前傾的位置,且鬆弛素的效應依然存在,通常需要半年的時間才能讓骨盆恢復到正常位置。

此外,無論是自然產或是剖腹產傷口,都會在癒合時形成拉力,當肌肉在癒合過程中張力不均(例如一側拉力較松、一側拉力較緊)就會牽動骨骼造成骨盆歪斜。由於孕期分泌的鬆弛素直到產後仍會持續發揮作用,這段期間如果姿勢不良,也會讓骨盆慢慢演變成歪斜的型態。

骨盆走位 恐尿頻、腰酸、腰痛

骨盆走位的人通常有圓肩、頭往前伸、脖子及腰部前凹、屁股翹高、膝蓋緊縮、呼吸時往上聳肩等幾個特徵。無論是骨盆前傾或歪斜,都會嚴重影響身體機能。以骨盆前傾來說,常見影響包含會陰酸痛、腰椎不適、尿頻、尿失禁,走路習慣內八的人膝蓋內側還會出現緊繃感;骨盆歪斜則有可能讓腰部出現併發症,或因為兩側肌肉一高一低而單側腰酸。

矯正骨盆,強化核心肌群是關鍵

怎麼做才能讓骨盆回歸原位、屁股縮小呢?骨盆矯正的重點在強化核心肌群,唯有讓腹部與骨盆肌肉建立均衡張力,骨盆才能回到正確位置。建議媽媽可以在家裡找一個堅固牆面,在牆邊鋪一塊軟墊,面對牆躺下,雙腳抬高,讓腳掌略高於膝蓋平貼牆面,後腦勺、肩胛骨、骶椎放在同一平面,呼吸時用雙手輔助將橫隔膜往下對應到骨盆底肌。髖關節的正確擺位可以幫助骨盆回到身體中線,正確的呼吸方式則可以讓骨盆張力變得平均,每天規律練習5~10分鐘,即可讓骨盆逐漸回到正位。

由於骨盆前傾會讓尾椎和骶椎凸出,平躺時如果感覺骨頭頂到地面,可以在尾椎墊一小塊毛巾或將屁股靠近牆面,緩和摩擦帶來的不適。

產後骨盆矯正操

步驟1.平躺,雙腳抬高,腳掌略高於膝蓋平貼牆面,一手放胸口、一手放胸下肋骨,邊呼吸邊用手引導肋骨往下沉,持續20秒。

步驟2.雙腳不動,雙手虎口張開平貼下腹(肚臍和恥骨中間),一面呼吸一面感覺下腹部膨脹,持續20秒。

步驟3.雙腳不動,雙手改放在側腰(插腰),一面呼吸一面感覺肋骨往下移動,持續20秒。

tips.做此練習應躺在具有良好支撐的軟墊上,使後腦勺、肩胛骨及骶椎呈水平直線,呼吸時感覺胸腔往屁股的方向移動。當胸腔不需藉助手的力量即可在呼吸時放在對的位置,下腹也能在吸氣、吐氣時維持膨脹,代表練習方式正確。

專家說:此動作可以讓橫膈膜往下對應到骨盆底肌,同時鍛鍊腹部肌群的力量,使骨盆張力獲得平衡,回到正確位置。

憋尿、腹部肥胖…都會加重症狀

產後6個月是骨盆矯正的黃金期,此時應該讓骨盆保持在身體中央,避免做翹腳、盤腿、駝背、偏一邊坐、一腳塞在屁股底下坐、三七步等會讓骨盆肌肉歪斜的動作;也不要憋尿、憋便以免骨盆底肌張力不均;同時也要控制體重,以免沉重的腹部脂肪把骨盆往前拉。

調整睡姿,讓這些部位與床墊平行

產後要預防骨盆走位、屁股變大,最好從調整生活作息開始做起。睡眠不足會讓肌肉緊繃疲乏,無法良好支撐骨盆,平常最好不要熬夜,讓自己獲得充足睡眠;睡前先確認身體擺在對的位置─平躺時後腦勺、肩膀與床墊平行,側躺時後腦勺、頸椎、胸椎呈一直線與床墊平行;若上班需要久站或穿高跟鞋,平躺時可在膝蓋下方墊一個枕頭或抱枕幫助腰椎放鬆,側躺時可在兩腿間夾一個枕頭或抱枕分散重量;太高、太低的枕頭或太硬、太軟的床墊都會讓脊椎歪斜,連帶牽扯骨盆肌肉,挑選寢具時應選擇適當高度的枕頭與軟硬適中的床墊。

平時養成良好排尿排便習慣,讓心情維持在輕鬆狀態,運動時針對核心肌群訓練,多多伸展髖關節、大腿前後、大腿內外側的骨骼肌肉也對預防骨盆走位很有幫助。

肌肉放對位置,骨骼就會正

骨骼的位置與肌肉息息相關,肌肉沒有放對位置,骨骼就會歪斜。平常一定要時時提醒自己避免做一些不良姿勢,抬頭挺胸,把肌肉放在正確位置,如此一來不僅骨盆,其他身體骨骼也可以獲得良好支撐。

正確坐姿&站姿

正確坐姿:屁股坐正,上半身緊貼椅背,雙腳平踩地面,耳朵、肩膀及腋中線維持在同一直線。

正確站姿:抬頭挺胸,雙腳打開與骨盆同寬,腳掌放在髖關節正下方,兩側腹股溝、大腿、膝蓋、小腿與第二和第三趾節中間呈一直線,大小拇趾趾球及腳跟內外側均勻施力。

坐的時候可以想像自己處於兩面玻璃牆中間(玻璃牆一面在前、一面在後),儘量讓上半身與椅背平行,避免駝背或凸肚,累的時候彈性調整姿勢,稍微往前坐或往後靠。站的時候將腳掌正對前方,不要往外(外八)或往內(內八),將身體重量平均分布在兩側。

專家說:正確的姿勢可以幫助身體各部位的肌肉均勻支撐脊椎,使脊椎和骨盆保持在對的位置。

6種讓骨盆走位的不良姿勢

駝背

這種前胸凹陷、背部後弓的動作會壓迫脊椎,使腹部無法正常施力支撐骨盆,導致骨盆歪斜。

翹腳

翹腳會讓上方的腳肌肉縮短,下方的腳肌肉拉長,當兩腳肌肉用力不平均,兩側骨盆便會歪斜。

偏一邊坐

身體重量放在同一側會造成骨盆一高一低,當骨盆定型在一高一低的位置,就會形成功能性長短腳。

盤腿

盤腿會讓髖關節外轉,讓骨盆定型在前傾的位置,並造成前後肌肉不平衡,使骨盆無法獲得良好支撐。

一腳塞在屁股底下坐

此動作會讓一邊骨盆關節外轉、一邊骨盆關節內轉,與偏一邊坐同樣會造成左右骨盆一高一低,進而形成功能性長短腳。

三七步

身體重量偏向單側會讓前腳腰方肌鬆弛、臀大肌緊繃,後腳腰方肌緊繃、臀大肌無力,進而導致骨盆扭轉。

相關焦點

  • 經常翹腳影響生殖能力?不良坐姿壞處多上班族要留神!
    不論男女都愛翹腳,是不少人的習慣。編者看見有些朋友每次坐下就慣性翹腳,我自己也會坐久了,都會左右輪流翹腳,但其實長期翹腳對身體有什麼影響?當你以為翹腳坐得很舒服,其實已對身體構成很大傷害!老實說,習慣翹腳是想戒也戒不了,即使你深知翹腳對身體毫無益處,但始終難以改變自己的坐姿。其實翹腳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不良坐姿,時間久了,容易導致骨盆歪斜及脊椎側彎,造成各種症狀,如感到酸、麻、痛,或者無力。翹腳是會上癮的,網上有個說法更指女生更加會翹腳。
  • 「盤腿坐」不僅傷膝,骨盆和腰背都會受到影響!
    #骨盆保養#很多人有盤腿坐的習慣:盤腿吃飯、盤腿看劇、盤腿坐在沙發上玩手機……反正只要一坐下,兩腿不自覺就盤起來了,甚至坐上好幾個小時都不挪一下。然而實際上,日常盤腿坐是個非常不好的姿勢,它不僅傷膝,甚至連骨盆和腰背都會受到影響!
  • 專業瑜伽師:「小腹凸、屁股大其實都是因為骨盆不正……」
    你知道嗎?當你感到全身酸痛,甚至是婦科疾病,其實都跟骨盆有很大的關係!日常的姿勢不正確,像是翹腳、駝背、聳肩都容易造成身體骨盆歪斜、肌筋膜緊繃,而「肌筋膜」是一種結締組織,包覆在全身的肌肉、內臟和神經血管上,其中有六條也都與骨盆相關,所以身體經常感到胸悶、背痛,甚至水腫、小腹十之八九是因為骨盆不正造成!這兩個瑜伽動作都能有針對腿部水腫、小腹凸問題,一起來看看...
  • 骨盆歪看走路就知道?矯正骨盆、瘦腿先練正確「走路姿勢」
    很多人走路姿勢不正確,不僅一直在對錯誤部位的肌肉施力,讓大小腿越來越粗壯,還可能讓腿部錯誤的施力而骨盆代償、讓骨盆越來越寬導致歪斜,一起看看骨盆歪斜自我檢測及模特兒親授「走路姿勢矯正」運動,練出正確的走路姿勢,光走路就可以瘦。
  • 駝背腰痛沒氣質,骨科醫生:「骨盆歪斜」才是幕後黑手
    長期的骨盆前傾,會增加腰椎間盤間壓力,而且使腰背部豎脊肌緊張,離「腰椎間盤突出」或「腰肌勞損」也就不遠了骨盆後傾骨盆後傾與骨盆前傾相反,其典型體態是含胸、駝背、伸頭、挺肚子。可以說,骨盆後傾的站姿、坐姿,甚至躺姿,原理都類似葛優癱。
  • 駝背、高低肩、八字腳 孩子的不良姿勢如何糾正?
    駝背、高低肩、扁平足、八字腳、脊柱側彎……孩子的不良姿勢「小毛病」如何糾正?昨日,,向家長傳授糾正5種不良姿勢的良策。
  • 早晚各做30秒這個動作,骨盆正了就會瘦
    於是,我歸納出「骨盆不正」的人有以下的共通點: ·一整天坐在辦公桌前使用計算機工作   ·長期姿勢不良,很少活動 姿勢不正確會讓骨盆歪斜,例如老是彎腰駝背會造成「骨盆後傾」。
  • 真正的骨盆修復如何分辨,今天就給大家詳細介紹,建議收藏
    真正的骨盆修復如何分辨,今天就給大家詳細介紹,建議收藏隨著現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對於產後修復,骨盆修復都有一個新的認知,都想去進行這方面的修復,卻不知道如何選擇,那首先我們要了解哪些專業方面的知識才能讓我們選擇專業正規的方式去進行骨盆修復呢,今天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著重這三點一定要收藏
  • 久坐導致體態不良,盲目訓練可能加劇駝背,5步給你好氣質
    導語很多肌肉男看似虎背熊腰、強壯高大,但都是「假象」;很多美女看似身材極佳、傾國傾城,但都是「偽裝」,因為他們常常會被圓肩駝背等不良體態困擾,而導致圓肩駝背的原因有很多種,只有對症下藥才能根治,從而提升氣質,甚至是讓你變得更高。如果盲目訓練,則可能會讓體態不良更加嚴重。首先來了解一下圓肩駝背的危害。
  • 產後骨盆寬大怎麼辦?4個簡單方法,讓「大屁股」變翹臀
    有的寶媽生完孩子就變成一個「大屁股」的媽媽,漂亮的衣服都不敢穿。這對於愛美的女士來說,確實很難接受。「恢復骨盆」難道僅僅只是因為「大屁股」生產後不去修復骨盆,影響的當然不止是美觀,還會導致其他的一些「隱疾」,比如會影響盆底肌的正常功能。
  • 探頸、圓肩、駝背、骨盆前傾……四種超管用糾正方法,在家就能練
    (健康時報記者 毛圓圓/文 張霞/製圖)每天對著電腦,很多人不經意間養成了圓肩探頸的不良體態。中國解剖學學會科普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醫科大學功能康復解剖學教師李哲提醒,不良姿態不但會毀了優雅還會傷了身。
  • 骨盆傾斜怎麼矯正幾招搞定歪骨盆
    如果你是這樣的情況,請看下面的分析。首先要確認一下,自己有沒有骨骼歪斜的情況發生。1、生理不順,生理痛。2、肩膀與頸部常常酸痛。3、常被人說寒背。4、下半身特別肥胖。5、運動與節食都瘦不下來。6、容易感到焦慮不安。7、面孔左右不對稱。8、常常翹腳。
  • 骨盆後傾、大腿前側突出自我檢測!教你四個動作矯正骨盆歪斜
    很多人因為坐姿、或是走路姿勢不良都有骨盆歪斜的問題,除了骨盆前傾、還有骨盆後傾,骨盆後傾歪斜會連帶導致大腿前側凸出、也就是所謂的膝超伸,臀部也會有垂感,看起來讓腿更加粗短。怎麼檢測骨盆歪斜問題?正好四指:骨盆正常大於四指:骨盆前傾小於四指:骨盆後傾接著就看一下,針對「骨盆後傾」導致的膝超伸矯正運動:矯正骨盆後傾、膝超伸運動1:拉伸大腿前側建議運動量:60
  • 產後小腹凸突出,胯變寬?那不是胖,是骨盆變形!
    卸貨之後,你是不是依舊小腹又松又凸出,屁屁又寬又扁,看不出一點女人味? 大多數人都會認為這是太胖的原因,並不是,產後出現小腹鬆弛和胯寬主要是因為骨盆發生了變形 骨盆變形種類 骨盆變形可以分成很多種,比如說骨盆前傾、骨盆後傾、骨盆旋移和恥骨分離,而產後出現小腹凸出大肚腩,假胯寬主要是由於出現了骨盆前傾
  • 產後寶媽你知道骨盆修復,背後的真相,你知道嗎?
    現在大街小街上都在宣傳做骨盆修復產後修復,這樣很多寶媽都想做的人感覺特別迷茫,不知該如何選擇今天這篇文章,就來揭露一下骨盆修復背後的真相是什麼,我們需要了解哪些專業的知識才能不要交智商稅第一懷孕前後骨盆發生了哪些變化?
  • 駝背,圓肩,假翹臀……5個最毀氣質的體態,手把手教你怎麼糾正
    圓肩顯胖、含胸顯矮、探頸像雞首、盆骨前傾顯肚大、盆骨後傾屁股塌,簡單粗暴,但又言之有理。上次主頁妞給大家整理了圓肩、駝背、探頸、這3個影響氣質和體型的不良體態。(點擊藍字即可查看)今天呢,就來跟大噶聊一聊盆骨前傾和後傾的這些事~01你不是翹臀 你是骨盆前傾骨盆前傾最明顯的就是臀部後凸,腰臀比丶BMI值和體重都在正常範圍,小腹仍舊前凸。一般很瘦但是有小肚子、平躺時腰椎離地距離很大、做仰臥起坐腰疼……等,可能就是盆骨前傾。
  • 骨盆調整到底有多重要?駝背、腰痛、肩周炎都離不開它!
    有些不適症狀,並不會因為進行骨盆調整運動就馬上得到改善。但只要必須堅持,做到持之以恆。這個過程就是蛻變的過程,需要一點一滴地感受姿勢的改變,駝背、腰痛、四十肩等症狀都能得到改善。姿勢不良肌肉萎縮、柔軟度差,身體自然就難以維持正確的姿勢。我們可以均衡地適當強化腹肌與背肌,有意識地使用拉於身體深處的腹橫肌;運動時,頭腦裡想像著線條優美的姿勢,能增加整體運動效果。運動後,別忘了扭轉軀幹,進行伸展運動,讓收縮的腹部肌群得到舒緩。
  • 明明很瘦但肚子大?小腹突出 5原因 骨盆前傾還會粗大腿
    ▲明明不胖肚子卻很大的人,可能是因為5種原因導致小腹突出。快來檢視一下會造成「小腹突出」的常見5個原因,看看你中了幾個? ▲坐姿歪斜、常翹腳都會導致骨盆前傾,進而顯得小腹凸出。
  • 產後胯變寬了,做骨盆修復就好?媽媽們又被騙了!
    前幾天,芽爸在朋友圈裡刷到一個骨盆修復的小廣告,說得非常玄乎,大概意思就是「不管生幾胎,生完孩子必須要做骨盆修復!」芽爸看了一眼配圖,徒手操作,修復骨盆,隔著屏幕都感覺到絲絲疼痛。對很多生完孩子的媽媽來說,胯變寬了,屁股變大,衣櫃裡的漂亮衣服上身不再美麗了。產後骨盆修復似乎必須要做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