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裡和100000人一起
每天讀點有用、有趣、有態度的舞蹈乾貨
舞蹈的地面技巧是指人體軀幹與地面接觸的技術動作運動方式,它多舞者的腰部柔韌度及控制力要求較高,講究肢體落地或滾地時的邏輯順序和輕柔感,同時也突出速度、爆發力等素質能力運用。地面技巧合理運用能為肢體語言的空間層次感表達擴寬領域,提升舞蹈的整體藝術性。
腳柱是一種圍繞「圓軸」為重心點、連續進行的地面技巧過程中經由「片腿」及「蓋腿」來完成
1
2
首先一點方向豎叉(左腿在前、右腿在後,雙手放兩側,指尖輕點地板,目視前方)或平躺準備
右腳腳尖貼地向前劃弧線,做片腿動作,形成雙腿貼地交叉90位置,同時上肢平躺在地面上,雙手打開貼在地面上,手心朝下。
3
4
右腳腳尖繼續貼著地面片腿,向上劃弧線,貼近臉部,和左腳形成180度直線
右腿繼續向右旁片腿,形成雙腿平行,打開和開胯的位置。
5
6
右腿貼地片腿,往圈的中心打回,儘可能打過(如果這時候右腿,也就是下面的腿不往回打的話,就不是一個正圓),同時左腿蓋回,左手小臂折回到胸前,準備翻身。
左手穿手,跟著身體向右轉,左小臂貼地,上身儘量壓低,左腿打迴圈的重心去找右腿
連續的腳柱應該是按照以上步驟連續做一圈,
回到原點後起身
結束動作:做完最後一個腳柱時,完成片蓋腿動作,不加轉身和滾動,身體順勢做起,右腳跪地,左腳踩地,之後推地站直。
注意:
1 在做片腿和蓋腿時候下肢腿部一定要儘可能
的貼緊地面,膝蓋伸直,繃腳背
2 右腳在片腿時,一定要往圈裡打回
來,右腳尖緊緊圍繞圓的中心點。
3 轉身接下一個的時候,上身儘可能低一點,
貼近地面,避免產生上身的拙力,才能更好
的提升這個動作的質量
課後練習舞蹈的重要性
現如今,學生普遍認為課後作業不重要,沒必要花費時間和精力在課後作業上,其實不然。課後作業是為鞏固學習效果而安排的作業,是課堂教學過程中的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是鞏固新授知識形成技能技巧,培養良好的思維品質,發展學生智力的重要途徑,是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可跨越的一環,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
究竟為什麼要做作業呢?在我看來,作業的作用主要有:
1、檢查學習效果;
2、加深對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記憶;
3、提高技能的熟練能力;
4、為孩子爭取寶貴的學習時間,(進入到初高中更沒有時間進行練習)
如果你是老師,還在為孩子複習動作不標準發愁嗎?
如果你是家長,還在擔心回家不知道怎樣複習嗎?
如果你是上班族,還在擔心想學舞蹈又沒時間嗎?
只要你熱愛舞蹈,跟著我們每天學一點會讓你從零基礎變成小達人!
感謝您的閱讀 更多精彩 明天再見
問:怎麼才能每天收到這種好的舞蹈呢?
答:只要長摁下面二維碼識別關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