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德,被評為羽毛球界四大天王之一,他是四大天王中唯一的歐洲人。在97年的德國公開賽上獲得了冠軍,當時年齡僅為21歲的的蓋德被世人所知。那時候的他就是個孩子,有這短短的金髮,看著滿臉青澀,就像一個從電視劇走出來的白馬王子。
像蓋德這麼優秀的羽毛球運動員,怎麼才能培養出來呢?如果說培養出和蓋德一樣的人,那可以說不可能的存在。因為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包括天賦和運氣。只能說可以和蓋德相似,不能一模一樣。論技術,皮特蓋德確實是全能。尤其是他的進攻方面,非常犀利,沒有什麼破綻讓別人發現,非常全面。但是要說他自身的問題也有,就是戰術方面屬於那種不撞南牆不回頭,一條路走到黑的那種,不懂得合理地分配。經常在比賽中出現後面體力不支的情況,這也是他的弱點。一位進攻型球員可能總要面臨一個問題,和對方是純防守的對手交手,怎麼才能保持體力。蓋德就是這種問題,防守型的對手目的十分明確,就是消耗你的體力,讓你在最後因體力不支輸掉比賽。
丹麥錢總教練拉斯烏爾曾和蓋德討論過,並研究出一套方法。他講到:「對手因為要消耗他的體力,每一拍打完,他的注意力都是下降,到最後很顯然被耗到體力不支。」蓋德的訓練方式是什麼呢?就是讓他去1V2,雙方保持在平衡的狀態,雙方在僵持幾分鐘後,變成1V1,但是強度還是在保持這開始的一打二,再讓他發出強勢進攻,爭取在幾秒鐘結束戰鬥。這個方法對於蓋德來說,是比較適合的。其實也是一場心理戰術,當他適應對打兩個人的時候,突然只剩下一人,那就代表他會有機會去贏得這場比賽。這個方法不僅提升水平,還能在未來中遇到情況不慌張,能夠坦然的去面對各種情況,尋找機會。
烏爾找來三個羽毛球運動員按照所講的,去做了示範。「球員去1V2不是說讓他注意力集中,是讓為了他維持住1V2的強度,控制住。然後當去掉一人後,他就是有機會主宰比賽,把握住機會變主動進攻,就有更大的把握取得比賽的勝利。」
經常看羽毛球比賽的人都知道,蓋德的技術是不弱,但是他有時候一些做法很難讓人接受。在2004年全英公開賽男單決賽上,當第三局林丹3:0領先時,林丹因為球是否出界向裁判提出質疑。說實話,在這麼重要的比賽中,提出一點質疑是個很常見的事情。一般情況主裁判和副裁判交換意見,給出結論。但是蓋德的做法讓人大跌眼鏡,他竟然用手指著林丹,喊「shut up!」竟然讓林丹閉嘴,如果對林丹的質疑有疑問,應該是去跟裁判理論,而不是對著對手吵吵。
不管是普通人還是明星,我們都應該尊重每一個人。不能上來就對人指手畫腳,相信心平氣和地跟別人講話,人家也會尊重。也希望蓋德越來越好,能取得更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