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全局高度,從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實現黨的執政使命的戰略高度,通過參加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給高校師生寫信或回信、到高校考察與師生座談交流等方式,對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創見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深刻回答了「培養什麼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形成了思想深邃、內涵豐富、科學完整的重要論述,是指導高校做好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遵循。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論述的主要內容可以概括為五個方面:
一是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把立德樹人作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務」,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於立德樹人」。他在全國教育大會的重要講話和同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時,多次提到我們黨的教育方針就是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是教師育人和家庭育人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兩翼驅動。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總書記指出:「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承載著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時代重任。」他在北京師範大學考察時號召全國教師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在全國高校思政會上,他強調要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堅持教書和育人相統一,堅持言傳和身教相統一,堅持潛心問道和關注社會相統一,堅持學術自由和學術規範相統一」。今年教師節來臨之際,總書記寄語廣大教師「不忘立德樹人初心,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同時,總書記多次強調「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認為家庭的生活依託不可替代,家庭的社會功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不可替代,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
三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三大任務:理想信念教育、價值養成教育、文化傳承教育。理想信念是青年大學生思想行動的「總開關」,總書記多次對理想信念的高度、硬度、純度、深度等進行深入論述;價值養成是青年大學生人生起航的「定盤星」,總書記要求青年大學生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忠實踐行者,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文化傳承是青年大學生成長成才的「營養劑」,總書記在建黨95周年慶祝大會上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層、更持久的力量」;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上重申堅定文化自信,建設文化強國。
四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四種途徑:課程育人、實踐育人、網絡育人、組織育人。總書記指出:「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加強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建設;要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既多讀有字之書,也多讀無字之書;要依法加強網絡空間治理,加強網絡內容建設,為廣大網民特別是青少年營造一個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把組織建設與教育引領結合起來,強化高校各類組織的育人職責。
五是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五項原則:堅持黨的領導。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總書記強調指出,「堅持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這是辦好我國教育事業的政治保障。」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須注重發揮學校黨委的領導核心作用、院系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基層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師生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堅持問題導向。無論是在全國高校思政會上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風險挑戰,還是在全國教育大會上講五育並舉的重要價值,總書記從來不迴避矛盾和問題。堅持遵循規律。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政會等多種場合強調,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遵循教書育人規律,遵循學生成長規律」。堅持與時俱進。總書記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沿用好辦法,改進老辦法,探索新辦法,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推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創新。堅持協同育人。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政會上指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總書記反覆強調,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充分調動各級政府、各類學校、家庭和社會的積極性,形成育人合力。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論述,作為一個內容豐富、科學完整、開放發展的思想體系,有其內在的嚴謹邏輯與思想脈絡。它深刻闡述了青年學生成長成才必須肩負的使命擔當,深刻指明了青年學生成長成才必須堅持的正確方向,深刻分析了青年學生成長成才必須依循的科學路徑,具有鮮明的時代性、戰略性、創新性、實踐性等特徵。習總書記關於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論述,是引導青年大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成才的行動指南,是指導高校做好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法寶,是各級黨委政府制定青年工作規劃決策的根本遵循。各高校一定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論述,準確把握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形勢與新任務,充分利用編制學校「十四五」規劃的重要契機,努力構建全員育人的利益調控機制、全過程育人的內部整合機制、全方位育人的外部協同機制,不斷完善高校三全育人機制和十大育人體系,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和教育強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作者為北京師範大學發展規劃處處長、政府管理學院教授)
王洛忠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