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偉
網際網路的迅猛發展,衝擊著傳統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改變著人們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對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造成全面影響。在新的網絡時代來臨的前提下,必須正確分析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機遇與挑戰,不斷適應新形勢,研究新方法,才能真正抓好網際網路時代的思想政治工作。
一、客觀應對網絡時代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挑戰
客觀地說,網絡對思想政治工作的影響,既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即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在新形勢搞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須深入分析其新特點。
(一)網絡發展為思想政治工作開闢了新領域、新陣地。網絡作為繼廣播、報紙、電視之後的新興媒體,不僅已經發展成為一個新興的產業,而且成為思想文化交流的一個新的領域。網絡的物理空間為人們創造了虛擬的世界,在這個虛擬世界中,每一個網絡終端既是一個利用、採集、發布、傳輸信息的主體,又是整個網絡世界中的一個細胞。網絡成為人們思想交匯、情感碰撞、信息傳播、情緒宣洩的平臺。無論從形式,還是從量與質的規定性來說,網絡都已經成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領域、新陣地。網絡發展使思想政治工作面臨嚴峻挑戰:各種思想政治文化滲透交織,各種信息真假難辨,工作形態從有形擴展到無形,工作範圍從有限發展到無限,思想政治工作的領域不斷擴大,陣地不斷延伸,工作的難度進一步加大,面臨的形勢更加複雜。
(二)網絡發展有力地推進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現代化。網絡的快速發展及其特點,使思想政治工作在內容、形式、方式方法、手段等諸多方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網絡所具有的開放性和民主性等特點,要求網上思想政治工作既要堅持網上宣傳的主旋律,又要研究宣傳形式的多樣化問題,以適應網上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改進方式方法,努力增強說服力、影響力和戰鬥力。網上思想政治工作的變化,從集中統一的「一刀切」模式,轉變為分散的多樣化形式;從自上而下的單向灌輸和被動接受,轉變為雙向、多向的直接交流和互動;從單調的指示、命令、說教,轉變為圖文並茂、多媒體並用、生動活潑的思想和情感的交流;從工作周期較長、效果反饋較慢,轉變為跨越時空障礙,即時性較強,周期短,見效快。一篇有說服力的好文章,在幾分鐘內可以得到網民的認可,並很快在網上隨即在民眾中傳播開來;相反,一句不得體的話,立刻就會得到網民的攻擊。隨著網絡的廣泛應用,思想政治工作的科技含量、文化含量以及管理含量都明顯增強。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現代意識也得到了相應的提高。
(三)從負面效應來說,某些網絡政治性假新聞危害社會和政治穩定。有的在網絡上發表聳人新聞、混淆是非的政治性假新聞,其傳播速度快、空間廣,對社會健康和政治穩定產生消極影響。網絡可能成為西方意識滲透的主要渠道。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以「人權」、「自由」、「名主」為幌子,肆意歪曲事實,顛倒是非,對他國進行惡意攻擊和誹謗,不遺餘力地在全球兜售自己的價值觀念、意識形態、思想文化等,極力推銷資本主義的價值標準,在網絡中搶佔政治信息空間。再次,網絡對優秀傳統、正當的思想文化造成巨大衝擊。由於網絡的開放性、流動性,一些西方國家敵對勢力在網上宣傳不符合我國國情的政治思想文化,其中充斥著大量的反動、邪教、暴力、淫穢內容,對代表社會進步方向的道德標準和價值觀念產生不良影響。此外,包括我國在內的多數網民主體是青少年,網絡不知不覺地滲透到他們的思想意識之中,一些不健康、甚至頹廢腐朽的東西在網絡自由空間影響青少年,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道德觀和價值觀,誘發思想混亂。
二、牢牢把握網絡條件下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旋律
(一)藉助網絡速度,強化思想政治工作的時效性。思想政治工作最講究時機,如果錯過了最佳時機,思想政治工作就難以取得應有的效果。目前政治教育的節奏普遍較慢,幾乎每項大的教育都要經過了解被教育者的思想情況、制定具體的計劃、編寫可用的教材直至開會部署等若干個環節,這就使思想政治工作者失去了對被教育者及時進行教育的有利時機,弱化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時效性。網絡可以克服這一弱點,它能把信息瞬間傳遍各個網點,為政治教育的快速反映提供了可能。政治機關要善於利用網絡,通過電子郵件將教育通知、教育計劃、講課教材直接發往基層。將教材直接上網,不僅可以大大減少經費開支,還可以大大縮短教材的發放時間。可以在網上開辦「說句心裡話」等欄目,及時了解掌握被教育者的思想反映,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及時性、針對性和時效性。
(二)利用網絡資源,增強思想政治工作內容的豐富性。豐富的知識內涵是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效率的有效保障,這些思想政治工作的素材,在傳統的思想政治工作中,主要依靠報刊雜誌等工具,收集速度慢,資料零亂分散,極大地制約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而這些問題在網絡時代則可迎刃而解。因為網絡資源具有共事性,它打破了地域和空間限制,只要在微機前輕點滑鼠,檢索方便快捷,為學習教育創造了良好條件。要引導政工幹部善於開發利用網上資源,努力增強政治教育授課的知識性、趣味性。新穎性和吸引力。
(三)抓住網絡特點,強化思想政治工作方式的靈活性。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強調正面突破,進行大規模和隨機性的面對面的思想教育,這種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在網絡時代仍然可以藉助於網絡優勢來 進行,但我們在進行大規模"陣地戰"的過程中,還應抓住網絡的特點,運用網絡中可以採取匿名的方式,對不健康的東西和反動言論進行駁斥,並根據具體 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引導,在教育中我們可以發揮網絡聲、像、圖、文並重的優勢,以提高政治思想教育的效果。
三、探索創新網絡條件下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
一是建設網絡精神文明。我們要立足與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踐,著眼於世界文化發展的前沿,發揚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長處,在內容和形式上積極創新,堅決制止網絡違規和網絡不道德行為,在吸取各種外來思想文化之精髓的同時,結合我國實際在網絡上儘快建立更多更高質量的中文信息,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主旋律,在網絡空間中使人們克服舊思想,舊習俗,抵禦內外侵襲和文化腐蝕,戰勝各種衝擊和挑戰,消釋困惑和疑問,不斷向思想道德的新境界邁進,使網絡更好地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二是以實現現代遠程教育工程來促進思想道德建設,現代遠程教育以多媒體技術,計算機網絡為主體,以自主的個別學習與交互式集體協同學習相結合,能充分開發,組合和零用友益的信息服務,有利於全方位培養人才,有利於學習者全面發展,被喻為「沒有圍牆的網上學校」,把網絡作為對公眾加強思想教育和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徑,培養和激勵人們對偉大祖國執著,深厚的愛國主義情節,提高人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把中華民族的愛國熱情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融化」和」滲透」到公眾中去,使之成為整個社會公眾同行為準則和道德規範,特別要注意從小培養青少年形成民族思想文化的熱愛,獨立思考能力和成熟的道德標準,幫助他們樹立科學的價值觀和道德觀,以增強其抵抗外來腐朽思想文化侵蝕的能力。
三是注重防範管理。網上的思想政治工作,既要重視佔領陣地,豐富和完善教育的內容和方式,又要注重鞏固陣地,抑制和克服網絡的負面影響,只有負面的東西受到抑制和克服,正面的,積極健康的東西才能更好的發揮作用。一是通過建章立制,規範網上言行。二是築牢」防火牆」,堵住」入侵者」,既對境外有害網站通過系統內部的規則加強管理,同時,要增強抵禦」黑客」攻擊的能力。三是明確責任,加強監督管理,如實行版主責任制,明確版主的權利和義務,責成版主切實維護好每版的內容,對不良信息進行及時刪除,制訂供張貼者自律的規則:調控,平衡網上信息等等,真正使網上思想政治工作達到「效果好,覆蓋廣,影響力大」的目的。(桑植縣交通建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辦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