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西社火——財神圖

2021-02-13 隴西視野

圖/雨點

隴西社火——財神圖

  王  健 

《財神圖》是社火玩龍後的第一折。財神民間敬奉的很多,商家多敬奉號稱「陶朱公」的範蠡,一般敬奉關雲長和劉海等。而「財神圖」是依據明代許仲琳的神話小說娃《封神演義》第九十九回「姜子牙歸國封神」而改編,它封趙公明為金龍正一龍虎玄壇之神,下有四位正神:一曰招寶天曹蕭升,二日納祥天尊曹寶,三日招財使者陳九公,四日利市仙官姚少司。


在民間習俗上老百姓對招寶、納祥、招財、利市,這四種功能特別崇拜,人人希望在新一年裡,得到他們的恩賜,給自己帶來吉祥,人壽年豐,開張大吉,財源茂盛,吉祥如意。

 「財神圖」從字面上講:圖者畫也,標誌也,有古代圖騰之意。古代圖騰是選自己喜愛的動物為伴,作為這一部落或氏族地域血脈相承的標誌。而隴西財神圖是把一個人作為招財,進寶,納祥,利市的象徵,以滿足人們的美好願望。 

隴西秧歌中所演《財神圖》,是趙公明在四川峨嵋山浮羅洞修煉時降伏成道的黑虎,並收為自己坐騎的故事,和神話小說《封神演義》情節大有出入。 

  

 

 趙公明上場時,先放一把煙火,說明出場者並非俗人,是人們嚮往和崇拜的神靈。他的臉是黑中帶紅的黑花臉,佩發滿鬢須,眉中心畫一點火焰,上至額頂,中有一紅色寶珠。因為他身藏一粒寶珠名「訂海珠」,可傷人。金箍束髮,耳伴以黃色紙摺疊三角形飛焰,並札兩個抓髻,垂於胸前左右。頭頂白色牡丹花,身穿四開襟青道袍,上披綠馬夾,左右肩上用綠馬夾紮成小花。合稱三花獻頂,表現他已是得道人物。胸前有黃色護心境,腰系黃絲帶,挽有虎豹頭結,飄帶一長一短。背有紅綾挽成的大紅花,下飄一長一短紅綾。下穿丟襠大褲,腳蹬芒鞋,幹散麻利,威武雄健。

 趙公明上場後,以民間打擊樂器,鑼、鼓、鈸和嗩吶伴奏,所奏曲牌名為「將軍令」,音調高昂,雄壯。他拿的器械,民間叫「纏海鞭」或「纏海神鞭」,長三尺餘,上扎五色紙作的花三朵,腰二尖一,五彩繽紛,光焰奪目。

 趙公明和黑虎,民間又稱「黑虎朝爺」。每晚出場,黑虎裝扮不變,但趙公明的臉色要變,遂漸由黑變紅,說明他已開殺戒,再由黑紅變為黑中有紅,紅中有白,說明他氣數已盡,要歸天了。在每次演完「財神圖」後,主家要把演員請到財神像前招待,並要把他的鞭和鬍鬚供在財神像前,焚香叩拜,還要給扮演者賞錢,以求吉利。但演員從神裝上身便不能和其他人說話聊天,以表示對「神」的敬仰與崇敬。

 隴西「財神圖」所演的是趙公明降伏坐騎黑虎的故事,但耍的武術套路是地方上流傳的「二十四路單手、雙手鞭杆」套路中的精華,由地方愛好家自編自演。趙公明是遒家人物,在峨嵋山浮羅洞外,採集天地日月山川光華之氣,吐故納新,煉精化氣,觀星望月,踏罡步鬥。黑虎則用武術中的弓、馬、縱、撲、竭等步法,結合跳、躍、挪、騰和套路鞭杆,融匯貫通,自創一套人們喜聞樂見的武術功法。

 開場之時,黑虎是隱藏在草叢中,它也是得道的虎仙,它在詳細觀察動靜,尋找進攻機會。趙公明發覺草叢中有異樣時,停下了踏罡步鬥之勢,以一手拄鞭,一手搭在額前向草叢瞭望,名日:「遮雲望月」。當發現草中有異時,又用「拔草尋蛇」的動作,急掃鋼鞭扑打草叢,想發現什麼,當黑虎突襲後背,他用了武術中的「隔山打虎」式,掃出一鞭,當未擊中時,他用「纏身花兒」護定本身,尋找破綻,經過奮力搏鬥,最後騎上虎背,一把火煙籠罩全場。 

 「財神圖」的套路是靈活的,因人而異。因接社火人身份、地位、愛好、信仰之不同,隨機應變,才能得到人們推愛和喜歡。比如給官方上演,文官須加「胸前掛印」的姿勢,武官必加「蘇秦背劍」姿勢,在信佛信道的家中,必須要有「朝天一炷香」,「童子拜觀音」、「行者出洞」,「仙人指路」,「湘子吹笛」的姿勢,在武術愛好者家中上演要耍的更多,如:「白鶴亮翅」、「鐵門扇」、「槤枷扇子」、「金雞獨立」、「燕子銜泥」、「古樹盤根」、「二郎擔山」、「夜叉探海」以及「擺莊腿」、「迎門腿」、「背根子」等等腿法,還要講究拳術中的手、眼、身、法、步和器械中的扳、札、扭、扣。這樣才能得到人們的喝彩。

 俗話說:「五裡一個地方,十裡一個鄉俗(隨)」,因地方習俗的不同,文化底蘊的差異,隴西城關村、社、街的「財神圖」的套路,雖大同小異,但各有千秋。


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確有幾位名冠鞏昌的姣姣者,如北門外的梁明娃和梁志德;北關的何玉堂;西堡園藝社的汪德厚、西大街的劉正卿;他們是隴西扮演「財神圖」的驕子。可惜,有些套路的耍法隨著時代的演進已漸趨消逝。


         註:本文節選自《隴西文化》第11、12期,王健《淺談「隴西社火」中的啞劇》一文。


作者簡介:

        王健(1935.12--2016.2),號聞雨軒主、隴上散人,甘肅省隴西縣鞏昌鎮西街村人。畢業於隴西師範學校,執教於秦安縣,後回家務農。善書法,以隸書為上。酷愛音樂,以三弦為佳。1985年與其他老藝人一起舉辦了包產到戶以來的第一次朝山會,是隴西縣曲藝家協會的創辦人之一,2005年參與《甘肅民俗總覽》資料收集整理和部分篇目的撰寫,2007年編輯完成《隴西小曲小調集》並出版,2013年被評為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隴西民歌傳承人。

相關焦點

  • 漳縣特色——鹽川社火
    「社火」起源較早,《辭海》解釋「社火」:「①舊時在節日扮演的各種雜戲。李鬥《揚州畫舫錄•卷九》:『立春前一日,太守迎春於城東蕃釐觀,令官0扮社火:春夢婆一、春姐二、春吏一、皂隸二、春官一。』
  • 【兩當慢城創建】紅紅火火社火 熱熱鬧鬧新年
    兩當長期在秦、楚、蜀文化交流碰撞中形成南北交匯地帶的地域文化,每逢過年過節,農村搭臺唱戲、舞龍、耍獅、社火、高蹺、劃旱船,熱鬧非凡。社火作為兩當民間歌舞的重頭戲,是過年節不可缺少的大眾娛樂節目。兩當社火由鄉村文化能人自行組織,從臘月初開始排練,正月裡開始表演。基本上每個自然村都有社火隊,每年各鄉鎮都有1-2個村莊排演社火。
  • 虢鎮街上看社火
    那時,正是文革紅火處,所表演的社火,是紅燈記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紅色娘子軍海港杜梋山奇襲白虎團等等革命樣板戲一類的社火。每一時代都有每一時代的社火風景和社火特色。 那年月,正處在公社生產隊盛行時,所以其行演的社火,也富有其時代獨特美感。那時期,裝演社火,人們沒有功利金錢誘惑,每一生產大隊,都是在政治掛帥下的自發積極而為。
  • 神秘的民間祭祀——血社火
    隨即,以一聲孩子響亮的哭聲作為開場,血社火開場了……友情提示:前方圖片高能預警,暈血的朋友請速速划過。01讓人心跳加速的血社火陝西隴縣人,幾乎都有一個被血社火嚇哭過的童年。在普天同慶歡樂中國年的氛圍下,血社火就像一股社火界的泥石流一般讓人無法呼吸。02由來已久的民間祭祀儘管在外人看來血社火過於血腥恐怖,但在陝西隴縣這個「中國社火之鄉」,這是再正常不過的表演了。
  • 那些年我們曾經跟過的社火
    社火演出最後的程式是戲曲節目,社火戲一般為小曲,也叫老眉戶曲,劃地為臺,名為「地攤」,樂器簡單,有二胡、板胡、三弦、笛子即可。
  • 漳縣民俗文化之——社火秧歌
    「社火」起源較早,《辭海》解釋「社火」:「①舊時在節日扮演的各種雜戲。李鬥《揚州畫舫錄·卷九》:『立春前一日,太守迎春於城東蕃釐觀,令官妓扮社火:春夢婆一、春姐二、春吏一、皂隸二、春官一。』自註:『民間鼓樂謂之社火,不可悉記,大抵以滑稽取笑。』②猶言同夥。《水滸傳》第五十八回:『但是來尋山寨頭領,必然是社火中人故舊交友」。《辭海》所解釋的社火為「舊時在節日扮演的各種雜戲」,恐怕指的是中古以來的情況,至於範成大說為民間鼓樂更不能成立,因為春官、春婆、春吏已為神,且有人物怎能單以鼓樂來解釋。其②「猶言同夥」。
  • 寶雞社火臉譜的淵源及其藝術魅力
    寶雞社火臉譜是在漫長的歷史和傳統文化中,逐步形成的民間人臉彩繪藝術。寶雞社火臉譜是從古代「假面」、「塗臉」發展而來的,因而堪稱我國最古老的臉譜之一。《周禮》中方相氏頭戴的「黃金四目」面具就是社火臉譜的最初原形,唐代的儺祭中已經出現了「染面」,明清時期的寶雞社火臉譜則走向了成熟和完善階段。寶雞社火臉譜以大紅、大綠、大黑為基調,每一種顏色都有自己獨特的象徵意義。
  • 財神生日快樂,送上招財的財神圖,引來無數金元寶,快接收
    財神生日快樂,送上招財的財神圖,引來無數金元寶,快接收點擊播放 GIF 0.4M這是我送來的發財祝福祝你【東路招財】財源滾滾進來【西路進寶】寶貝來來得早【南路利市】市場好好提氣【北路納珍】珍貴歡歡滿身【中路玄壇】壇罐滿滿金錢財神生日發大財
  • 慢談榜羅社火(三)|南彥江
    社火壇外鑼鼓喧天,號角陣陣,樂手們鑼、鼓、鑔、相互配合,擊打出鏗鏘有力,節奏明快的「鳳凰三點頭","韓信亂點兵"。提燈籠引社火的老漢也早早來到社火壇,一面點著專用的紅燈籠,一面和頭人落實著接神燒馬的時辰,喜神的方位,一臉的莊重虔誠。頭人們此時是最忙的時候,個個手忙腳亂,查東看西,生怕有啥遺漏。燒馬接神的時辰終於到了,只聽得大頭人一聲招呼:"起社火了!提燈的,引上演!"
  • 初五換個姿勢迎財神,2019一定發發發
    你要不要去接財神?接財神可是有講究的——這幾年西安人都要到一個地方去迎接財神爺,那就是位於正財神趙公明故裡的趙公明文化景區。畢竟,財神故裡,就是財氣最旺的地方,為了來年生意興隆、財源廣進,初五一定要接財神!正月初五這一天,景區會通過一系列莊嚴肅穆的傳統儀式迎接財神趙公明回鄉。
  • 文創屋 隴西中草藥與色彩的「邂逅」
    ◆ ◆ ◆ ◆ ◆  古法染色 潮流設計  隴西中草藥與色彩的
  • 記者隨機採訪 了解市民心中的元宵節 小時候猜燈謎耍社火 長大後...
    從原蘭州長新電錶廠退休的今年66歲王先生說,前些年,每到元宵節前兩三天時間裡,家家戶戶都要準備上煙花迎接太平鼓、舞龍舞獅子的隊伍前來小區院落裡鬧元宵,有講究的人家還會請社火到家裡鬧騰一下,將一年來的晦氣衝走,以示來年吉祥平安。「還有,就是單位裡也會擺上桌椅,請社火隊伍到單位院子裡打太平鼓、舞龍舞獅子。舞獅活動中寄託著民眾消災除害、求吉納福的美好意願。」
  • 《財神到》今日公映 明星「財神」賀歲集結(圖)
    《財神到》海報    由阮世生執導、黃嶽泰監製,譚詠麟、楊千嬅、張震、張雨綺、小陶虹、林子聰領銜主演的群星賀歲喜劇《財神到》於今日正式亮相大銀幕。  最慷慨財神:譚詠麟  時隔24年之後再演「財神」的譚詠麟無疑是所有角色中最有錢的人,各路神仙金童玉女都要聽命於他。而被眾星捧月的譚校長並沒有因此飄飄然,仍然心系凡間的黎民百姓並率領眾財神下界派錢,給予凡間無盡的歡樂與驚喜,可謂虎年開年最慷慨之人。
  • 麥積區2017年「金雞迎春」社火匯演非常精彩 「DF-41」震撼亮相
    龍騰舞獅鬧新春,社火聯歡拜大年。2月9日,正月十三,麥積區2017年「金雞迎春」社火匯演在鏗鏘有力的鑼鼓聲中熱鬧舉行,把濃濃的過年氣氛再次推向高潮,獻上了一道豐盛的節日文化大餐,為全區人民送上了一場最精彩、最有味兒的新春祝福。從四面八方蜂擁而來的城鄉群眾,個個笑逐顏開、喜氣洋洋、鼓勁助威,爭相觀看一年一度的大型民俗社火匯演。
  • 海內望族——「隴西李」——李氏文化
    在眾多的李氏衍派中,以隴西為郡望,以盛唐為標誌的隴西李氏最為著稱,是中華李氏的主流支派。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隴西李氏,英賢輩出,代有偉人,播遷各地,享譽中外,為人類文明的進化,作出了卓越貢獻。是華夏諸多姓氏宗族中根深葉茂、源遠流長的豪族大姓。一、以官為氏  源遠流長據史書所載,李氏得姓,源於皋陶,迄今已有五千年的歷史。
  • 隴西 李氏文化發源地 千年藥鄉養生地
    隴西,西出長安第一郡;隴西,古絲綢之路上的名城重鎮,璀璨明珠!隴西,天下李氏發祥地,四大郡望居其首!隴西,曾因一度是隴右政治、文化、軍事中心而聲聞四達!
  • 疫情期間宅家裡,元宵佳節帶您走進蓮花看社火
    庚子年正月十五在即,追憶已亥年(2019年)甘肅省秦安縣蓮花鎮社火盛況,歷歷在目。如今我們製作了《蓮花社火》紀錄片,以供大家在家裡領略民俗文化,聊度元宵佳節。 蓮花峰,舊稱「三臺堡」,雄遐於蓮花終南山。郭令儀(教師,秦安蓮花人,百歲老人,以書法見長,曾為縣政協第三屆委員。)
  • 財神甘露撒天下 最美女財神戴予桐性感寫真
    財神甘露撒天下 最美女財神戴予桐性感寫真 時間:2014-02-19 16:03:30 來源:3DM 作者:liyunfei
  • 隴西李氏必知的九大常識,請李收藏!
    安順市 - 楊柳衝宗祠宣傳片【陝西】榆林市 - 懷遠宗親祭祖【陝西】定西市 - 李家龍宮【廣西】玉林市 - 隴西紀念堂慶典,六靖鎮大坡村宗祠盛會,北流大宗祠落成,【李氏總會】隴西李氏必知的九大常識隴西李氏,是中國古代以隴西郡為郡望的一個李氏家族。秦漢時期設置隴西郡,是李姓的郡望之一。隴西郡,秦漢至隋唐行政區劃,秦漢時轄地範圍較大,一度包括今甘肅省天水、蘭州等地區,是古絲綢之路必經之地,地處渭水上遊,地理位置很重要,兵家必爭之地。
  • 塔提讓鎮迎新春社火文藝演出圓滿落幕
    近日,塔提讓鎮2019年迎新春社火文藝演出在鎮政府大院拉開了帷幕,鎮黨政班子成員、第一書記以及鎮村全體幹部、各族群眾觀看了此次演出。村民麥麥提·巴拉提說:「我非常高興觀看鎮黨委組織的這次社火文藝演出,我們全家人都來了,這次節目非常精彩,通過社火,讓我更加了解到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也是增加我們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同,讓我們新疆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實現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