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的神話意義。首先,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神話故事眾多。女媧補天的傳說,美麗動人,耳熟能詳。其次女媧補天用的是石頭,石頭就特別符合中國傳統神話體系元素,進而使得神學體系也全都可以用於西遊記故事的展開。所以天地之間孕育一塊神石,這塊神石有可能是女媧補天掉落的,留給讀著無限的想像空間。所以吸收天地精華,鴻蒙初開,一日迸裂,生出一石猴。極其有內涵和吸引力。
作者的寫作背景。《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生活的時代,正是王陽明心學誕生並強烈震撼社會的時代,而吳承恩又非墨守成規之人,他自然容易接受反對程朱理學束縛的心學。
本來《西遊記》是以佛教故事為題材;免不了要宣揚些佛理,但《西遊記》中的佛理是揉合了儒釋道三家的,並不是純粹的佛理,它與王陽明心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王學認為「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即知道知天。」而《西遊記》強調「修心」正與王學相契合。為了強調修心的重要,作者巧為經營,安排了一系列修心的情節。
猴王誕生,便是其中之一。人的強大意志力,天地精華,孕育而生。一個鴻蒙狀態的意志,便有了此後整部書孫悟空的成長和調整。這便是我們天地之間的意志及正氣。
所以,西遊記不管原著還是電視劇,開場就是孫悟空從石頭裡蹦出來。一部關於大明社會,關於人性,關於儒釋道三家學說,關於心學的長篇巨製便順其自然的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