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亂時期的愛情》:「愛情大全」中的18句話,每一句都能寫情書

2020-12-19 筱凡凡情感

《百年孤獨》的作者馬爾克斯,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又創作出《霍亂時期的愛情》,被譽為「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愛情小說」,是20世紀最重要的經典文學巨著之一。

而這本書最讓我喜歡的點就在於,比《百年孤獨》好懂多了!

這本《霍亂時期的愛情》又被稱為「愛情大全」,其中的20句話,改一改都能當情書了,建議有喜歡的人,想要表白的都看一看。

1、在此之前,一直支撐他的是一個假象,那就是世界在變,喜歡在變,風尚在變,一切都會變,唯獨她不變。

2、人不是從娘胎裡出來就一成不變的,相反,生活會逼迫他一次又一次地脫胎換骨。

3、誠實的生活方式其實是按照自己身體的意願行事,餓的時候才吃飯,愛的時候不必撒謊。

4、愛情,首先是一種本能,要麼生下來就會,要麼永遠都不會

5、趁年輕,好好利用這個機會,盡力去嘗遍所有痛苦,這種事可不是一輩子什麼時候都會遇到的。

6、我對死亡感到唯一的痛苦,是沒能為愛而死。

7、心靈的愛情在腰部以上,肉體的愛情在腰部往下。

8、易得的幸福無法持久,這點體會更多地是源自教訓而非經驗。

9、真正的愛情需要什麼?需要兩個人在一起是輕鬆快樂的,沒有壓力。

10、我們最常見的美德之一就是對自己的不幸逆來順受。

11、請用一枝玫瑰紀念我。

12、費爾明娜,我等待這個機會,已經有51年9個月零4天了,在這段時間裡,我一直愛著你,從我第一眼見到你,直到現在,我第一次向你表達我的誓言,我永遠愛你,忠貞不渝。

13、一個被愛的人,死去時應當把一切都帶走。

14、安全感、和諧和幸福,這些東西一旦相加,或許看似愛情,也幾乎等於愛情。但它們終究不是愛情。

15、社交生活的關鍵在於學會控制恐懼,夫妻生活的關鍵在於學會控制厭惡。

16、情書的價值並不在於它們準確的含義,而在於那種令人頭暈目眩的力量。

17、無論何時何地,愛情始終都是愛情,只不過距離死亡越近,愛就越濃鬱。

18、你要永遠記住,對於一對恩愛的夫妻,最重要的不是幸福,而是穩定。

這本書幾乎涵蓋了所有愛情的種類。除了主要描寫的黃昏戀和夫妻親情,還有很多其他類型的愛。

比如暗戀。阿里薩不知對方心意時的暗戀。他當時對自己沒有緣由的惶恐束手無策,只能時刻等待,後來還得了類似霍亂病症的相思病。

比如失戀。被喜歡的女孩當場提出分手,阿里薩悲痛之下找出母親的香水,一瓶又一瓶的喝。

書中的男主從少年時期就一直愛慕著女主,一直到女主結婚,再到51年之後她的丈夫去世,垂垂老矣的阿里薩終於再一次鼓起勇氣來到了費爾明娜面前:

「我等待這個機會,已經有51年9個月零4天了,在這段時間裡,我一直愛著你,從我第一眼見到你,直到現在,我第一次向你表達我的誓言,我永遠愛你,忠貞不渝。」

故事的最後,女主答應了男主,儘管兩個人都已經老了。

男主就邀請女主乘自己的船,船開到一半他就把其他乘客都趕下船(換乘別的船),船上飄了霍亂的旗,這樣這條船上只有他倆和必要的船員,船長問他,這船來來回回的要開多久?

男主說:一生一世。

為什麼書名是《霍亂時期的愛情》,因為「愛情終究是一場病。」

文學作品的價值就在於,你看過的故事,會刻在你的骨子裡,它帶你遊歷時空,你帶它走過五湖四海。

「如果我送你一本《霍亂時期的愛情》,那一定說明我愛你。如果我們終生不再相遇,那也沒有關係,賦予愛情以意義的是生命,我只要你的一生都溫暖豐盈。」

只需要49元,一張電影票的價錢讓你看到愛情真正的樣子。點擊下方連結就能購買:

相關焦點

  • 《霍亂時期的愛情》10句話,說出愛情核心:你可以愛一個人多久?
    說起《霍亂時期的愛情》這本書,相信大家大部分人都應該讀過,它的作者是偉大作者馬爾克斯,他寫的《百年孤獨》,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又創作出《霍亂時期的愛情》,被譽為「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愛情小說」,是20世紀最重要的經典文學巨著之一。而這本書最讓我喜歡的點就在於,比《百年孤獨》好懂多了!
  • 《霍亂時期的愛情》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愛情小說
    它堪稱是一部充滿啼哭、嘆息、渴望、挫折、不幸、歡樂和極度興奮的愛情大全。——哥倫比亞文學評論家安東尼奧·卡瓦耶羅很多人可能對《霍亂時期的愛情》並不熟悉,甚至是沒有聽說過,那麼或許你聽說過另一部作品——《百年孤獨》。因為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1967年出版)太過出名,以至於讓我們忘了1985年出版的這部描寫著半個世紀的愛情著作。
  • 《霍亂時期的愛情》讀後感:這才是頂級的愛情
    這兩天讀完了《霍亂時期的愛情》,剛讀完一臉懵,會想這樣的愛情怎麼會有人想擁有呢?仔細思索一番,才明白了這樣的愛情才是頂級的愛情。《霍亂時期的愛情》講得是一個叫弗洛倫蒂諾阿里薩的男人一見鍾情喜歡上了一個叫費爾明娜達薩,從此以後就像被勾走了魂兒一樣,每天寫情書表達愛意,想盡辦法想要見心愛的女子一面,正是那首歌中唱的「只是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沒能忘掉你容顏,夢想著偶然有一天再相見,從此我開始孤單思念。」
  • 《霍亂時期的愛情》,愛情,是少數人的霍亂,多數人的理想
    《霍亂時期的愛情》是作者加西亞繼《百年孤獨》之後的又一傳世之作。這部書不像《百年孤獨》那樣晦澀孤獨,它更加接地氣,人人都看得懂,人人也從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加西亞的作品宏大開闊,詩情畫意,又意義深遠。他筆下的愛情,生動又具體,深刻又複雜,是和生死,衰老,人性,人生緊緊聯繫在一起。
  • 分享:霍亂時期的愛情-馬爾克斯
    ——霍亂時期的愛情 ertert 《霍亂時期的愛情》是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創作的長篇小說,首次出版於1985年。 該小說講述了一段跨越半個多世紀的愛情故事:男女主人公在二十歲的時候沒能結婚,因為他們太年輕了;經過各種人生曲折之後,到了八十歲,他們還是沒能結婚,因為他們太老了。在五十年的時間跨度中,作者展示了所有愛情的可能性,所有的愛情方式。 該小說不僅表達了「經歷愛情的折磨是一種尊嚴」,更重要的是展現了哥倫比亞的歷史。
  • 《霍亂時期的愛情》:一個人能為愛情等多久
    這是一個男人用一生的時間追尋他愛的那個人,以及他心目中完美的愛情故事。少年和少女在二十歲的時候沒能結婚,因為他們太年輕了;經過各種人生曲折之後,到了七十歲,他們還是沒能結婚,因為他們太老了。在五十年的時間跨度中,作者展示了所有愛情的可能性,所有的愛情方式。
  • 《霍亂時期的愛情》:濫情而痴情,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愛情小說
    愛情,從來不止一種模樣,一種滋味。它充滿了痛苦、甜蜜、糾結、渴望、嘆息、種種複雜的情緒體驗。而《霍亂時期的愛情》記載的愛情卻是最全面,最經典的愛情。《霍亂時期的愛情》是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創作的的長篇小說,首次出版於1985年,自出版之日起,就受到評論界的高度關注與讀者的一致好評。被稱為「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愛情小說」很多文學大師在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之後,就再沒能寫出過偉大的作品,但加西亞·馬爾克斯打破了這個定律。
  • 讀完《霍亂時期的愛情》,我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愛情
    《百年孤獨》講述的是一個家族的故事,而《霍亂時期的愛情》講述的則是一個愛情的故事,所以兩者本身並沒有可比性。弗洛倫蒂諾·阿里薩選擇在這個時候向烏爾比諾的妻子費爾米娜·達薩表白心跡,但是她被他的唐突,以及自己所感到的內心深處觸發出的情感所嚇退,繼而引出了這個跨越了半個多世紀的愛情。小說中間部分則是完全在敘述這個愛情的產生以及走向。當他們都年輕的時候,男主弗洛倫蒂諾和女主費爾米娜互相交換了許多熾熱的情書,並且曾經決定結婚。
  • 《霍亂時期的愛情》:一生只愛一個人,一世只懷一種愁
    很多人經常會用「一生只愛一個人」來形容馬爾克斯的《霍亂時期的愛情》中有關愛情的永恆和真摯,就像木心在那首我們再熟悉不過的詩歌《從前慢》中寫道:「從前的日子過得夠慢,一輩子只夠愛一個人,一生只能做一件事」。
  • 霍亂時期的愛情
    該小說講述了一段跨越半個多世紀的愛情故事:男女主人公在二十歲的時候沒能結婚,因為他們太年輕了;經過各種人生曲折之後,到了八十歲,他們還是沒能結婚,因為他們太老了。在五十年的時間跨度中,作者展示了所有愛情的可能性,所有的愛情方式。 費爾明娜·達薩和弗洛倫蒂諾·阿里薩在餐桌前聽到了這一切,船長好像滿不在乎。
  • 《霍亂時期的愛情》:男人為什麼總忘不了初戀?
    這段話出自《霍亂時期的愛情》中男主角的表白,說這句話時,他已經是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人。然而,他雙手握著帽簷拘謹的樣子,跟他少年時一模一樣。半個多世紀的守候,半個多世紀的愛戀,讓人心疼,令人唏噓。《霍亂時期的愛情》中的少男阿里薩和少女費爾米娜也不例外。電報員阿里薩因為送一封電報,來到費爾米娜的家中。綠樹掩映的窗前,一位長發飄飄的白衣少女,吸引了阿里薩的目光。美麗的少女,讓他的心狂跳不已,他呆呆地凝望著她。
  • 《霍亂時期的愛情》:愛情幻影
    本文作者:狐小仙在讀《霍亂時期的愛情》這本書時,我腦海裡常常出現兩個人物,一位是法國作家瑪格麗特杜拉斯,一位是電影《了不起的蓋茨比》裡的蓋茨比。先說後者,書中弗洛倫蒂諾追求愛情的心理完全契合電影中的蓋茨比,窮盡一生的目標,就是為了得到心中的「女神」。弗洛倫蒂諾阿里薩是個私生子。
  • 電影《霍亂時期的愛情》,重啟了我對愛情的幻想
    因為久仰馬爾克斯《百年孤獨》的大名,看完了《百年孤獨》後,又對馬爾克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後的《霍亂時期的愛情》好奇 就看了這部同名電影。電影《霍亂時期的愛情在一次看病中女主的老爸認識了富有的醫生烏爾比諾,醫生開始追求女主,女主爸爸極力撮合。多年之後,男主阿里薩見到女主,女主卻被男主阿里薩的寒酸嚇退,對阿里薩說算了吧,她迷戀的只是關於愛情的幻覺,無法接受男主。女主隨後嫁給了醫生烏爾比諾。男主痛失所愛不能自拔。一度消沉。
  • 《霍亂時期的愛情》:這個世界有真正的愛情嗎?
    今晚9點任爸微博直播關於22考研專業院校選擇(不同於騰訊課堂)《霍亂時期的愛情》是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創作的長篇小說,首次出版於1985年。該小說講述了一段跨越半個多世紀的愛情故事:男女主人公在二十歲的時候沒能結婚,因為他們太年輕了;經過各種人生曲折之後,到了八十歲,他們還是沒能結婚,因為他們太老了。在整整五十年的時間跨度中,作者試圖向我們展示所有愛情的可能性,一切的愛情方式以及對愛與人生的深度思考。
  • 《霍亂時期的愛情》你會用一輩子去等待一個叫愛情的東西麼
    直到有一天,她在集市上看到了阿里薩,眼前這個一直給她寫情書的男人,長相瘦弱,雙目無神,衣衫簡陋,一副可憐楚楚的樣子。費爾明娜大失所望,原本在她心中光芒萬丈的阿里薩,一瞬間黯淡了下去,於是,費爾明娜果斷地拒絕了阿里薩。弗洛倫蒂洛阿里薩衝她笑了笑, 試圖對她說點什麼,想跟她一起走,但她揮了揮手,把他從自己的生活中抹掉了。
  • 《霍亂時期的愛情》:愛情是一種孤獨,一種有關執念和等待的孤獨
    在《百年孤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以後,很多人都以為他已經在這本書上耗盡了所有的心力,甚至有人說:《百年孤獨》隨便截取其中任何一段都足以令一個作家不朽了,可他卻偏偏賭徒般的寫出了360頁密不透風的文字。然而18年後,又一本驚世之作——《霍亂時期的愛情》問世了。
  • 《霍亂時期的愛情》|愛你一生不是奇蹟,是我與孤獨開戰的勝歌
    這時候看《霍亂時期的愛情》也許剛好。一本講述霍亂疫情下,愛和孤獨的作品,作者就是寫《百年孤獨》的馬爾克斯。不敢妄加評論,只覺得作者太通透,寫盡愛情的各種面貌,揭露了人類追求愛情的本質---對抗孤獨。一個人可以為愛等多久?
  • 霍亂般的愛 ——《霍亂時期的愛情》
    《霍亂時期的愛情》加西亞·馬爾克斯《霍亂時期的愛情》是作家馬爾克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的首篇作品,其內容毫不遜色於《百年孤獨》。小說娓娓道來一份持續了半個多世紀的愛情,讀罷整本書,也好似度過了男主人公 <弗洛倫蒂諾·阿里薩> 的一生。霍亂貫穿著整個時代,愛也貫穿著整個時代。
  • 馬爾克斯《霍亂時期的愛情》:原來這並不是愛情
    李健曾說《霍亂時期的愛情》這本書裡可以看到愛情的所有模樣,於是我對這本書產生了興趣。看這本書之前請大家思考這樣這樣一些問題:如果一個的男生說他十分愛你,但是卻和不同的女人有床第之歡,請問你還相信他愛你嗎?
  • 《霍亂時期的愛情》:活著不放棄,就永遠有指望
    《霍亂時期的愛情》很寫實。《一樁事先張揚的兇殺案》很沉靜。實際上,他也不算孤獨。他其實是個挺熱鬧的人。他是小說家裡罕見的,願意談自己故事的人。跟他一比,博爾赫斯那才是真孤獨。說《霍亂時期的愛情》。馬爾克斯的外公(是個曾經的上校,馬爾克斯寫過的所有上校,基本都以他為原型),反對他們談戀愛,但馬爾克斯的爸媽沒有屈服。開始,他們倆偷偷摸摸地在朋友家見面;遭到嚴加管束後,只能偷偷摸摸地鴻雁傳書。之後,馬爾克斯的外公決定帶她去巴蘭卡斯,遍遊各鎮,用非常手段治好她的相思病。馬爾克斯的爸爸和沿途七個鎮子的電報員都說好了:用電報傳遞情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