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字體能否變大?APP還需簡化
「你是否經常苦惱,搭乘地鐵出行,但趕著上班或出差,來不及或忘記開發票報銷交通費用?現在起領取上海地鐵乘車發票有新姿勢了!」
上周六,升級到「Metro大都會」APP最新版本,就可以開具電子發票,線上刷碼乘車訂單交易即可開票,發票開具實現了全程網上辦,乘客可以先離站後開票,而不再需要像以往那樣在站內停留,向工作人員現場索取發票。
這樣的便捷舉措正是對乘客們建議的回應。也是在上周六下午,在上海地鐵人民廣場站的會議室內,召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吐槽大會」,十餘位乘客代表就上海地鐵的「刷碼過閘」技術以及「Metro大都會」App的用戶體驗等問題,與來自地鐵方面的技術達人面對面懇談。
青年報記者劉晶晶
老年人、青年人各有各需求
來「吐槽」的參與者中有乘坐地鐵十幾年的老「鐵絲」,有高校大學生,有普通上班族,也有地鐵工作人員,大家提的意見五花八門。「掃碼過閘前一定要開藍牙嗎? 很不方便。」「掃碼過閘的光亮度能提高下嗎? 有的人手機是防偷窺屏幕,掃了半天出不來。」「界面太複雜,老年人用起來還是有困難。」「優惠力度感覺還不如銀聯。」「現在實行新的乘客守則,那我們App上能增加舉報投訴功能嗎?」……近兩個小時的懇談會上,地鐵技術人員針對每個問題一一給予回答。
智能化應用如何照顧到老年群體是最近的一個熱點話題。在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工作的周女士就提出,上海地鐵的App在老年人群體中還是不太普及。「是不是可以讓應用軟體在適老化方面做一些改造? 比如字體更大一些,或是推出一個針對老年群體的『關懷版』或者『簡化版』,讓老年人更方便使用。」對此,上海申通地鐵集團信息管理中心主任金濤表示肯定:「我們的App既要有能夠吸引年輕人的板塊,也要兼顧老年人便捷操作的需求,要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讓上海地鐵的數位化服務受益面更廣。」
老年人有老年人的需求,年輕人也有年輕人的想法。上海交通大學的金同學是一名地鐵志願者,她帶來了身邊不少大學生同伴們的需求——當代年輕人最擔心手機內存不夠,「App太佔內存,能不能推出些購票小程序,解決佔內存問題又能方便購票。」上海地鐵的技術團隊也給出回應——在第三屆進博會期間,上海地鐵就推出了購票小程序,但僅限於二維碼電子單程票,但未來會考慮對小程序應用進行升級。
所有乘客「吐槽」都有回應
也有不少乘客吐槽,APP上支付優惠力度不夠大,尤其是支付寶優惠不如銀聯多,但要切換支付方式要等72小時,實在不夠「貼心」。都世都網絡科技公司副總經理金生華回應,從軟體上線至今,微信、銀聯、支付寶累計投入了3億多的乘車補貼,目前不同的支付渠道有不同的優惠,地鐵App也於12月9日起實現了一秒任意切換支付方式的功能,乘客如果發現有更優惠的支付方式,也可以隨時切換,不錯過特定支付方式的優惠。
而從App剛推出起,掃碼過閘前必須開藍牙是讓很多乘客都覺得麻煩的問題。金濤對此解釋道,開藍牙主要是為了解決沒有網絡情況下的脫機問題,目前技術部門也在進行更新試驗,未來有望實現不開藍牙就能過閘。
最近上海地鐵開始實施新的乘客守則,在地鐵車廂裡遇到不文明行為無法制止,要反映又必須等下車後,有乘客提出是不是能有即時投訴的功能。對此,技術人員也回應,今後,投訴功能有望整合到Metro大都會App中。
據介紹,隨著上海地鐵推出手機「刷碼過閘」技術,「Metro大都會」App平臺已經運行了三年多,累計下載超過4000多萬,日均活躍用戶超過160萬人次。三年來,「刷碼過閘」技術借助「Metro大都會」App的平臺為地鐵乘客的出行提供了新的進站和支付方式,平臺也進行了十幾次更新改版,目前軟體已具備查詢地鐵口罩購買點、最近的廁所位置等,還有最新的開電子發票等功能,在此次「吐槽大會」上乘客反映的「掃碼過閘的光亮度不夠」「車次號對不上」等問題,未來也會不斷優化。
上海地鐵相關負責人表示,除了「吐槽大會」,上海地鐵也始終在聽取用戶建議,了解乘客需求,希望能更好地提升用戶產品體驗,優化用戶使用感受,不斷優化服務,進一步提升乘客的滿意度。
(文章來源:上海青年報)
(責任編輯:DF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