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資管賺錢能力大揭密!股票型產品收益率最高58%

2020-12-26 手機鳳凰網

原標題:保險資管賺錢能力大揭密!股票及混合型產品跑輸公募,債券、貨幣型勝出

2019年的結構性牛市為資產管理行業帶來了盛宴。

去年,上證綜指上漲22.3%,深證成指漲幅為44.08%,中小板指數上漲41.03%,創業板指數上漲43.79%。

據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數據,公募基金中,按照一級分類,2019年股票基金平均淨值增長率39.8%;混合基金35.04%,債券基金5.97%,其他基金18.37%,貨幣市場基金2.47%,QDII基金14.13%。

2019年也是保險資產管理行業的大年。券商中國記者根據wind數據統計,股票型、混合型、債券型、貨幣型、另類型五大類保險資管產品454隻,具有2019年度淨值增長數據的243隻,主要類別產品平均收益率分別為:股票型32.03%、混合型19.44%、債券型7.30%、貨幣型3.57%。

在納入統計的這200多產品中,股票和混合型產品收益率最高的分別為58%、64%,債券型最高24%,貨幣型5.85%。

值得說明的是,由於保險資管產品為私募產品,沒有強制信息披露要求,wind收錄的僅是各家保險資管產品的部分集合產品,專戶產品大多未收錄,因此上述保險資管產品遠非全部產品,上述業績也不代表全部產品的最高水平。以記者簡單了解的情況看,某保險資管公司即有收益率超80%的偏股型產品。(註:由於保險資管產品所屬分類存在變更可能,若文中產品有分類偏差等問題,歡迎與我們聯繫)

從有業績鑑證的數據來看,與公募產品相比,保險資管在股票型、混合型產品上均遜於公募基金,平均漲幅和最高收益率都低於公募產品。2019年,公募領域收益率排名前五的主動權益基金分別是廣發雙擎升級、廣發創新升級、廣發多元新興、華安媒體網際網路、銀華內需精選,這5隻產品的收益率均超過了100%。

債券型、貨幣型和另類型產品則是保險資管機構的強項。債券型保險資管產品的平均收益率高於公募基金1.33個百分點,貨幣型產品平均收益率相差1.10個百分點,另類產品(其他類基金)收益率領先3.17個百分點。

保險資管產品是保險資管公司率先參照市場化標準進行管理的產品,其業績充分展現了保險資管的穩健進取的特性。尤其是在保險資管多年深耕的債券市場上,資源稟賦和風控能力確有過人之處。

在一家中小險企投資業務相關負責人看來,去年購買的保險資管產品和基金整體收益很不錯,中位數在百分之十幾,各類產品收益高於公司的期望水平。具體來說,公司希望偏股型產品的收益不低於8%,混合產品不低於6%,純債的在5.5%以上,其購買的純債產品側重交易策略,以便對公司擅長的債券配置策略形成補充。

63隻股票型產品:平均收益32%,最高57.5%

根據現行規定《中國保監會關於加強組合類保險資產管理產品業務監管的通知》(保監資金〔2016〕104號),權益類產品是指60%以上的資產投資於權益類資產的產品。

有年度數據的股票型產品63隻,2019年平均漲幅32.03%,整體表現遜於股票型基金,後者2019年平均收益超過39%。

從業績最佳產品的比拼看,這63隻股票型保險資管產品2019年最高收益率57.5%,為陽光資產旗下成長精選產品。另外,多隻產品收益率在50%以上,包括陽光資產旗下行業靈活配置、研究精選2隻產品,以及太平洋資管公司的太平洋成長精選等。

上述股票型保險資管產品最高收益率表現,也要弱於同類型公募基金。數據顯示,股票型公募基金2019年的最高收益率超過100%。

時間拉長到三年,股票型保險資管產品的整體體現了穩健增長的特性,累計收益比較可觀。wind數據中,一共有39隻股票型保險資管產品成立三年以上,在2017-2019三年累計收益維度下,共有10隻產品累計收益率超過50%,收益在30%-50%的有14隻產品,15%-30%的有12隻產品,3隻收益率為負。

其中,三年累計收益表現最好的兩隻收益率達到75%左右,分別是陽光資產-研究精選、泰康資產-積極配置,這兩隻產品的三年淨值增長率分別為75.62%、74.02%。

據悉,產品淨值增長率也與規模有一定關係。相對來說,規模小的產品配置靈活,在業績好的年份表現更容易超過平均水平。

49隻混合型產品:平均漲幅19.44%,最高64%

在wind公布淨值的混合型保險資管產品一共49隻,其2019年平均漲幅為19.44%,最高收益率超過64%。

取得最高收益的兩隻產品均為平安資管旗下,分別為平安資管偏股靈活配置(如意28號)、平安資管醫療主題股票精選(如意10號),收益率比較接近,分別為64.16%、64.13%。排名第三的是新華資產-明道增值,收益率55.87%;平安資管新動力FOF(如意11號)收益率50.67%,排在混合類產品第四位。

混合型保險資管產品的整體業績也不及同類型公募基金。2019年,混合型公募基金平均漲幅32.04%,最高收益率也超過100%,並且有多隻混合基金收益率在100%以上。

從2017年-2019年三年業績看,混合類保險資管產品業績明顯分化,43隻產品中,有34隻為正收益、9隻負收益。收益最高的產品三年累計收益在50%以上,包括民生通惠通匯4號(54.58%)、平安資管偏股靈活配置(如意28號)收益率53.49%、平安資管醫療主題股票精選(如意10號) 51.42%;收益率最差的產品,累計收益率僅為-28.37%。混合類產品三年業績首尾相差達82個百分點。

92隻債券類產品:平均收益率7.30%,最高24.38%

wind跟蹤的債券類保險資管產品總數154隻,公布淨值的有92隻,債券類產品是保險資管產品的「大頭」,在各類型產品中數量最多。

固定收益類產品指的是80%以上的資產投資於固定收益類資產的產品,這是保險資管的優勢產品。2019年,債券型保險資管產品的整體表現好於同類型公募基金。

具體來說,這92隻債券類保險資管產品的2019年平均漲幅為7.30%,比債券型基金的平均收益5.97%高1.33個百分點。

債券類保險資管產品中表現最好的是陽光資產-可轉債優選產品,收益率為24.38%。此外還有2隻產品收益率高於20%,包括太平洋卓越轉債寶(21.40%)、華安財保安泰固定收益(21.26%)。不過,債券型基金業績最高的收益率達到38.95%,要高於表現最好的債券型保險資管產品。

從三年收益率看,有業績數據的58隻債券類保險資管產品中,業績最好的是人保資產高收益1號,三年累計淨值增長率為42.34%。華安財保安泰固定收益三年累計收益率34.93%,排在第二。此外,還有16隻產品收益率在20%~30%區間。

貨幣類產品:平均收益率3.57%,高出貨幣基金1個百分點

2019年15隻貨幣類保險資管產品的平均收益為3.57%,比貨幣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2.47%高出1個百分點。在「寶寶類」基金收益率走低至3%一線的市場中,貨幣型保險資管產品的收益率體現了一定優勢。

其中,最高收益率為民生通惠月月盈理財債券,收益率達到5.85%,較大幅度領先於同類保險資管產品。收益率較高的還有生命資產睿智9號、華安財保安鑫貨幣、陽光資產-安享1號,它們的收益都在4%以上。

2017-2019年三年累計收益率最高的貨幣類保險資管產品為生命資產睿智9號,累計收益率為15.29%,其次為陽光資產-安享1號,收益率為14.81%。

相關焦點

  • 保險資管產品2020年收益也翻倍
    不平凡的2020過去了,市場經歷從熊到牛的轉換,也讓資管市場迎來難得的火熱年。這一年,剛被允許面向高淨值個人客戶的保險資管,收益如何?據券商中國記者數據統計,5隻股票型、混合型保險資管產品在2020年的收益率超過100%,最高收益119%。由於保險資管產品為私募產品,收錄以及公開信息可見的並非全部產品,因此這可能並不代表保險資管產品最好收益。
  • 3萬億市場大變革!保險資管新規出爐 定位私募放開代銷
    目前,保險機構發行的保險資管產品主要有債權投資計劃、股權投資計劃和組合類保險資管產品三類。債權投資計劃和股權投資計劃主要投向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礎設施項目,成為保險資金等長期資金對接實體經濟的重要工具;組合類保險資管產品主要投向股票、債券等公開市場品種。
  • 曹琦:保險資管將加大權益投資力度
    三是作為財富管理領域新進者的角色進一步清晰,保險資管原先通過服務險資來間接參與財富管理,如今資管新規允許保險資管產品向合格個人投資者銷售,可把「資產管理」功能前置,發揮穩健投資特色,加快產品淨值化轉型,通過「固收+」、FOF(基金中基金)/MOM(管理人中管理人)、量化等產品設計,滿足特定風險偏好的客戶需求。
  • 太平洋資產總經理陳林:穩中求進、以進固穩構建保險資管發展新動能
    這就要求保險資管穩健審慎地運用保險資金,體現「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穩健投資」的特徵。近年來,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保險資管應該穩中求進,強化大類資產配置能力,完善投資策略和風險控制。同時,高度重視防範信用風險,提高風險定價能力;推動產品的市場化、產品化、體系化。
  • 高淨值人群理財新選擇 自然人可投資的首批保險資管要來了
    吳清、蔡建春、劉俏等監管層、學者等大咖齊聚。這些自然人可以買保險資管產品個人投資者購買保險資管產品指日可待,哪些人可以買?《保險資產管理產品管理暫行辦法》明確了保險資管產品的合格投資者條件。具體是指具備相應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擔能力,投資於單只產品不低於一定金額且符合下列條件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 保險資管協會張倩:以開放穩健、持續創新理念促進保險資管業發展
    作為大資管行業的重要參與者之一,保險資管機構應該如何應對新變局,邁出新發展步伐?在此次峰會上,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副秘書長張倩作主題演講時表示,保險資管業應做到四個「堅持」:堅持政策引導和依法管理並舉,堅持鼓勵創新和規範發展並行,堅持經濟效益和社會責任並重,堅持能力建設和合作共贏並進。
  • 保險資管新規來了 引導長期資金對接實體經濟
    多位保險資管機構掌門人在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採訪時坦言,近期受全球疫情的影響,股票、債券和大宗商品等市場波動加劇,市場利率加速下行,給保險資金投資及保險資產管理帶來了巨大挑戰。面對複雜多變的國內外宏觀環境,《辦法》的發布,如同為保險資管機構送來了一場「及時雨」。《辦法》豐富了保險資管產品的配置空間和投資渠道,拓寬了銷售對象和銷售渠道、簡化了發行機制。
  • 大家保險:保險資管解養老難題作用不容忽視
    近日,由中國養老金融 50 人論壇(CAFF50)主辦,大家養老承辦的「養老財富儲備系列公開講座——保險業專場」上,大家保險集團總經理徐敬惠給出了這樣的答案——保險資管機構在第三支柱的發展過程中,主要依託自身投資管理經驗承接養老金的管理,並協同保險公司其他業務部門開發相關養老帳戶產品,打通二三支柱。
  • 國華興益保險資管獲批籌建 天茂集團子公司國華人壽擬投資4億元
    天茂集團表示,設立國華興益資管將有利於提升國華人壽保險資產管理的專業水平,同時藉助國華人壽和新理益雙方股東在投資方面豐富的資源和人才儲備以及投資經驗,國華興益資管將進一步加強自身資產管理能力建設,積極拓展第三方資產管理及財富管理市場。
  • 誰是新「資管之王」?
    保險資管後來居上,截至2020年9月,保險資金運用餘額20.71萬億元,相較於2019年末的18.5萬億,增長11.76%。從規模和增速上看,公募基金在未來兩三年內有望超越銀行理財、保險、信託晉升為新「資管之王」。
  • 保險資管協會幾位專委會成員又開會了 行業正面利差損、資產荒挑戰
    平安資管董事長萬放指出,在低利率環境下,目前保險資管機構正面臨「內有利差損威脅,外有資產荒挑戰」的局面。2020年伴隨資產大量到期,疊加新增資金、利率下行、信用風險擴散,資產配置壓力巨大,保險資金面臨的資產荒可能更加嚴重。保險資管應立足當前,更應積極拓展長久期資產。
  • 中國保險資管協會曹德雲:保險資管產品具有四大發展方向
    □本報記者戴安琪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曹德雲表示,保險資管產品具有四大發展方向,即加快產品化進程、穩步推進產品創新、提升產品開發能力和完善相關運行機制。曹德雲認為,保險資管產品在當前已形成基本的產品種類體系,具體包括:債權投資計劃、股權投資計劃、組合類資管產品、資產支持計劃和私募基金等。在保險資管產品「1+3」制度規則發布和產品登記制實施的推動下,2020年1-10月份,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登記註冊的債權投資計劃、股權投資計劃和私募基金的合計規模達6487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47.15%。
  • QDII基金年內收益最高超90%,這類股票最賺錢
    基金又創新高!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24日,QDII基金今年以來收益率最高已超過90%,創下QDII基金史上最佳紀錄。自2007年QDII基金出海投資以來,QDII基金冠軍業績僅在2009年超過80%。自此之後,QDII基金產品連續11年的最佳年度業績未能超過60%,最低的一年,QDII年度冠軍收益率不足10%。
  • 保險資管產品餘額超3萬億,監管發布三則配投資套細則,力求與同類...
    監管部門方面表示,這三個細則的出臺是為了貫徹落實「資管新規」,規範保險資產管理產品業務發展,並力求與大資管市場同類私募產品規則拉平。目前保險資管產品規模已相當龐大。據了解,截至2020年6月末,保險資產管理產品餘額3.43萬億元,其中組合類產品1.98萬億元、債權投資計劃1.32萬億元、股權投資計劃0.13萬億元。
  • 阮健弘:資管產品有序轉型 形成直接融資+間接融資並重配置
    文章認為,在獲得明顯轉型成效的同時,資管產品發展仍然面臨挑戰:一是資管風險仍未完全消除,部分產品風險還需密切關注,其中,信託產品淨值化程度不高,不少底層資產投向非標債權,轉型壓力較大,若投資風格比較激進,流動性緊張,一旦遭遇外部衝擊,兌付出現問題的可能性比較大;二是金融市場容量和深度有限——債券市場交易不夠活躍,流動性不足,股票市場容量有待擴大,投資者結構有待完善
  • 保險資管多員工跳槽!去向公募、私募、銀行子公司 市場真的熱了?
    保險資管機構在資管大類中更加注重資金的穩健、長期性,風格上也相對保守,有投資經理對財聯社記者表示,保險資管公司數量有限,是否有機會進入是一回事,另外也有去更市場化機構歷練的想法。「保險資管人員大體上還是很穩定,最近的離職可能跟股市行情好起來有關,像2015年是保險資管跳槽最為頻繁的一年,牛市開始、中後期到結束期間都是跳槽最為頻繁的階段。」一位大型上市險企內部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一位中型財險公司投資部負責人亦指出,「除『特殊原因』外,目前保險資管並未形成『離職潮』,應該是個人離職情況居多。
  • 59家百億元級私募「賺錢榜」出爐 前11個月收益率最高超八成
    記者從私募排排網處最新獲悉,有統計數據的59家百億元級私募前11個月收益榜單已經出爐,最高收益率達80.61%。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其中,有41家百億元級私募年內收益率超過20%。近年來私募間的業績分化較為明顯,尤其是在新晉身百億元級規模的私募與老牌百億元級私募之間,分化表現更加突出。優美利投資總經理賀金龍表示,「私募行業向來存在所謂的『倖存者偏差』,存在業績分化是必然現象。」
  • 未央今日播報:投哪網啟動兌付方案投票工作 保險資管產品1+3規則將...
    來源:網貸之家保險資管協會:保險資管產品1+3規則將出臺近日,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保險機構投資者專委會召開資產配置主題工作會議,就保險資管行業而言要化危為機,從長計議。從股票市場看,無論與歷史還是與國際比較,市場估值仍較低,存在結構性配置機會;從債券市場看,長期債券發行規模的擴大值得關注;從項目投資看,目前至少有15個省推出共計20多萬億的投資計劃規模,投資計劃新消費、新技術、新基建、醫養健等領域投資仍有機會;從政策走向看,最近監管部門就保險資金參與金融衍生品交易的三項政策徵求意見,新修訂的股權投資辦法、保險資管產品「1+3」規則等也將陸續出臺。
  • 2019年最高賺了58%
    2019年最高賺了58%】2019年行情已經收官,相比A股指數的漲幅,公募基金可謂賺得盆滿缽溢,再次向投資者展現了公募基金專業的投資管理能力。而2017年下半年以來,基金髮行市場上不斷出現爆款產品,受到投資者的熱烈追捧,那麼,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這些爆款基金投資業績如何?
  • 收好這份「葵花寶典」,2020一定會「賺錢無憂」
    起購金額在1萬元及以內的理財產品佔比僅35.36%。小提示:銀行還有結構性理財產品,收益率更高,11月的平均收益率就達到了5.6%。不過,結構性理財產品引入了金融衍生產品,掛鈎股指、股票、黃金、外匯、利率等,收益規則較為複雜,不太適合投資理財能力偏弱,且風險承受能力不高的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