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普遍的技術規格特點來看,常用的廣角鏡頭是指焦距比標準鏡頭短,視角比標準鏡頭更為寬廣的鏡頭。以135單反系統為例,廣角鏡頭包括以下焦距參數,如35mm、28mm、24mm等,它們大多會以標準變焦鏡頭的身份出現,比如24-70mm,24-105mm規格等等。而當鏡頭焦距在17mm以下時,焦距更短,視覺特別寬廣,因此被稱為超廣角鏡頭。
其中,超廣角鏡頭的最大特點除了物理焦距(等效拍攝焦距)之外,它的寬廣的取景視野也是一大優勢。這時因為用這類鏡頭拍攝,畫面中的場景空間感被嚴重壓縮,能出現較為強大的視覺衝擊力,經常被用於拍攝風光照片及人文照片中。當然,對於那些很有器材使用經驗的用戶來說,他們也使用超廣角鏡頭拍攝微距及人像,可謂用途多多。下面,讓我們通過相關的產品分類來進行分別盤點,看看相關的發展史以及產品線排列。
標準變焦鏡頭,往往會覆蓋我們常需要的幾個焦段,用變焦的形式將它們串聯起來是常見設計特色。而佳能目前在這一規格的全畫幅鏡頭上,至少配置了四款產品,而且它們幾乎都是中高端定位的產品。
首先,24-70mm規格鏡頭在拍攝範圍上更廣一些,基本上日常生活中的最基本事物都可以進行記錄。佳能對於這一焦段的鏡頭進行了好幾次升級,產品性能越來越好,但是售價方面似乎也有一路走高的趨勢。
佳能在2012年9月發布了EF 24-70mm F2.8L II USM鏡頭,市場參考報價為11000元左右。它是佳能官方為EOS 5DS推薦的鏡頭之一,可見這款鏡頭的綜合實力是比較強大的。之前的產品對比,鏡頭濾鏡口徑增大到了82mm,但鏡身縮短了約10.5毫米並減輕約145克,實現了相對便攜的目標與機動性。其通過配置多片非球面鏡片和罕見的超級UD(超級超低色散)鏡片等特殊鏡片,實現了整個變焦範圍內的更高畫質。並且改善了鏡身的部分結構,實現了即使長久、反覆使用也能實現高穩定性的高耐久設計。
2佳能EF 24-70mm f/4L IS USM鏡頭
而EF 24-70mm f/4L IS USM鏡頭是在之後的半年內發布的,目前市場報價約為6000元左右,兩者差價為4000元。
相對來說,它是一款相對較新的標變鏡頭。它通過有效配置了2種非球面鏡片和2片UD(超低色散)鏡片,良好地補償了多種像差。在最前端和最後端鏡片的外側表面還採用了防汙氟鍍膜,與鏡頭的防水滴防塵構造相配合,獲得了高耐久性。該提供了約4級快門速度的手抖動補償效果外,在微距模式下將切換為雙重IS影像穩定器模式,可以應對傾斜抖動和平移抖動,在最大放大倍率下可獲得相當於約2.5級快門速度的手抖動補償效果。
該鏡頭還具備強大的微距拍攝性能,在約0.2米的最近對焦距離下實現了約0.7倍的最大放大倍率,進入了真正的微距攝影領域。
3佳能EF 24-105mm f/4L IS USM鏡頭
24-105mm焦段是單反鏡頭製造商,設計高端全畫幅套機鏡頭時基本都會涉及到的熱門焦段。它的拍攝範圍比較廣,可以拍攝風光、人像以及人文題材。個別此焦段的鏡頭,還兼具了微距拍攝功能。佳能在2005年發布了EF 24-105mm f/4L IS USM鏡頭,當時的身份是5D系單反的套機鏡頭,目前單獨售價約為4000元左右。
佳能EF 24-105mm f/4L IS USM是目前售價比較低,但是普及率比較高的一款產品,它體積為83.5mm×107mm,重量為650克,濾鏡口徑77mm。它在鏡頭接環、縫隙及鏡筒的伸縮之處也加入防水滴防塵設計,支持三腳架腳檢測功能,也可避免用戶因忘了關閉IS系統而令影像模糊。該鏡頭內部設計了多片多層超級光譜鍍膜優化的鏡片,可以有效抑制鬼影和眩光。內置的USM超聲波馬達與IS防抖系統,光線不足的環境中拍攝的效率與穩定性。
EF超廣角變焦鏡頭
相對於之前的廣角標準變焦鏡頭,超廣角變焦鏡頭更適合搭配全畫幅數碼單眼相機使用,它們組合之後可以實現真正的超廣拍攝視角,容納進更多的被攝物體。同時,畫面會由於視角與構圖發生變化,而實現更強的視覺衝擊力。
4佳能EF 17-40mm f/4L USM鏡頭
佳能在2003年發布EF 17-40mm f/4L USM鏡頭,至今依然被稱為最經典超廣角紅圈L鏡頭,4000元左右的售價顯露了極高的性價比。
它同時適用於135膠片相機和與數碼單眼相機,對於使用全副數碼單反的玩家來說,是個好消息。其內部包含了3片非球面鏡片和一片UD玻璃鏡片,兩種非球面透鏡配合可以全面校正光學系統的球面像差、影像扭曲、畸變與色散;第10片為超級UD低色散透鏡,能有效消除數位相機常見的橫向色差,鏡頭前端在調焦時不旋轉、能使用濾鏡,鏡頭廣角端兼容EF12近攝延長管,40毫米焦距端兼容EF25近攝延長管。
5佳能EF 16-35mm f/2.8L II USM鏡頭
我們在考慮拍攝超大場景風光、室內環境裝飾以及室內人像,基本上可選擇具備超廣角焦段與視角的鏡頭。而在16-35mm這典型的超廣角規格焦段中,佳能在2007年內首先發布了EF 16-35mm f/2.8L II USM,目前市場參考報價約為8800元左右。
該產品鏡身設計依然採用了高級別的防塵防水滴的設計,整體重量則比上一代產品增加了35克左右,而且還設計了全新開發的82mm口徑保護濾鏡。
該鏡頭使用了2片UD超低色散鏡片以及3片非球面鏡,優化的鏡片鍍膜和鏡片位置有效抑制鬼影和眩光。圓形光圈帶來出色的焦外成像,環形超聲波馬達、高速CPU和優化的自動對焦算法使對焦安靜快速準確,實現全時手動對焦功能。鏡身具有出色的防水滴防塵性能,光學系統全部採用無鉛玻璃。
6佳能EF 16-35mm f/4L USM鏡頭
而在2014年5月,佳能發布了EF 16-35mm f/4L IS USM新型鏡頭,再度為EF鏡頭系統增強了陣容,讓用戶也有了一個更具性價比的選擇。
佳能EF 16-35mm f/4L IS USM同樣實現了小型化、輕量化設計,其重約615克,鏡頭高度及最大直徑分別為約112.8mm和約82.6mm,可使用77mm規格濾鏡。而從技術配置上看,它採用12組16片光學結構,包含3片Gmo大口徑玻璃模鑄非球面鏡片和2片UD鏡片,用料十足。而它的光圈葉片數目達到了9片,最近對焦距離0.28m。新增的IS防抖系統符合最新的技術標準,實現相當於4級快門速度的補償效果。
7佳能EF 11-24mm f/4L USM鏡頭
最後,EF 11-24mm f/4L USM是今年春天與EOS 5DS系列產品同步發售的強大超廣角鏡頭,它具備了幾乎160度的拍攝視角與F4恆定光圈的配置,比較適合具備大場景設計的風光圖片。雖然它目前的價位依然高達19000元左右,但考慮到它的「極致參數」還算是能夠令人接受的。
佳能EF 11-24mm f/4L USM沿承傳統,其卡口、開關面板、變焦環和對焦環等位置採用了防塵防水滴結構,能夠滿足專業攝影師在嚴酷環境中進行拍攝的需求。同時,在前後端鏡片外側均覆以具有優秀的憎水憎油性能的防汙氟鍍膜技術,附著在鏡頭上的油漬更容易被去除。鏡頭光學結構最前部的大口徑研磨非球面鏡片不論是設計規格還是精度,都創造了目前「大燈泡型鏡頭」的最極致設計。
它是EF鏡頭中首次在兩片鏡片的曲面應用了SWC亞波長結構鍍膜的產品,對抑制光線反射,減少眩光和鬼影現象發生會起到顯著的作用。該鏡頭還應用了佳能最新的ASC空氣球形鍍膜,特別是當入射光幾乎垂直進入時,該技術也將有效抑制眩光及鬼影現象的出現,確保畫面的清晰呈現。
佳能在其11組16片鏡片結構中,使用多達4片非球面鏡片(包括第一組鏡片中的大口徑研磨非球面鏡片),以及一片超級UD鏡片和一片UD鏡片,創造出了始於11mm的超廣角變焦鏡頭,並在整個變焦範圍內實現高畫質。
EF-S超廣角變焦鏡頭
在眾多EF-S卡口鏡頭中,還有少量款式產品的折算等效焦距接近超廣角焦段,而且相對來說體積比較輕便。從實用性上看,這類鏡頭的最大光圈都不大,但在焦段設計上比較理想。
8佳能EF-S 10-22mm F3.5-4.5 USM鏡頭
佳能EF-S 10-22mm F3.5-4.5 USM是經典款超廣角鏡頭,具體發布時間為2004年。它與之後發布的10-18STM對比,光圈更大,長焦端更長。而且最近此鏡頭的市場報價正在逐步下降中,市場報價約為3300元左右。
佳能 EF-S 10-22mm F/3.5-4.5 USM鏡頭專為APS-C畫幅EOS數碼單鏡頭反光相機設計開發,是一款超廣角變焦鏡頭,等效焦距約為16-35mm,適合拍攝大場景的風光等等題材。
它的最近對焦距離只有0.24米,而且其中包含了EMD(電磁圓形光圈)以及超聲波對焦馬達,使得它綜合實力達到了一個較高的水平上。而它內含兩種3片非球面鏡片和一片超級超低色散鏡片的光學設計,超越了同級別產品。
9佳能EF-S 10-18mm F4.5-5.6 IS STM鏡頭 佳能EF-S 10-18mm F4.5-5.6 IS STM內置STM馬達與IS防抖系統,綜合實力不容小視。然而,它的售價只需要2000元左右,是目前佳能超廣角鏡頭中售價最低的。 這款鏡頭看上去結構很緊湊,搭配了一枚蓮花型的遮光罩。該產品為APS-C畫幅專用鏡頭,等效拍攝焦距16-29mm,採用11組14片光學結構,並借用大口徑非球面鏡片和1片UD鏡片提供高畫質成像,最近對焦距離0.22m,IS防抖功能可提供4級快門補償。另外,該鏡頭配備的STM步進馬達提供了快速、精確的靜態照片拍攝對焦能力,在短片拍攝過程中也可以發揮效能。
EF超廣角定焦鏡頭
與超廣角變焦鏡頭不同的是,超廣角定焦鏡頭不但具備了大光圈設計,還具備了更為出色的畸變控制性能,多款產品也幾乎覆蓋了經典焦段。2007年佳能發布了EF 14mm F2.8L II USM,目前參考報價約為14000元左右。
10佳能EF 14mm F2.8L II USM鏡頭
這款產品雖然是升級版鏡頭,但是體積較之前的版本更加威猛。體積參數從77×89mm(最大直徑×全長) 擴大到了80×94mm,自重也從560克增加到了645克。因為它是最高端的專業級鏡頭,因此在鏡頭接環、開關面板、開關以及對焦環等都採用了防水滴防塵結構,可滿足嚴酷環境下的拍攝要求。
它內部採用了強力的USM對焦馬達驅動,對角線視角達約114°,可將廣闊的風景收入一張照片,還能近距離拍攝超高層建築的全景。它在AF的速度和靜音性能都比較出色。用戶還可以通過全套手動對焦系統進行對焦微調。
該鏡頭在光學結構上也有所改進,鏡片結構從10組14枚鏡片變成11組14枚,其中使用了兩枚UD玻璃非球面鏡片,實現了失真少的高畫質表現,鏡片組上的表面特殊塗層更抑制光斑的產生。另外,它的最近拍攝距離也從0.25m縮短到0.2m。用戶能更加靠近被拍的對象。
11佳能EF 24mm F1.4L II USM鏡頭
具備24mm廣角焦段且大光圈設計的高端鏡頭,是每一個單反鏡頭製造商所熱衷於研發的產品。而佳能在2008年發布的EF 24/1.4 L II USM,更是這一黃金規格的產物。目前,該鏡頭的市場報價約為9800元左右。
這款鏡頭設計結構緊湊,其卡口,開關,調焦環均採用了防水設計,還支持防塵和防水滴構造,具備了一定的「全天候」拍攝性能。 作為一款內對焦鏡頭,前後兩種對焦系統都容納了小巧的對焦鏡組,減少了驅動時的負擔。因此,自動對焦的速度更快。而且,由於鏡頭前段在對焦時不會轉動,圓形濾光鏡及明膠濾光鏡均可使用。
該鏡頭的光學結構為10組13枚鏡片,包括兩枚高精度的非球面鏡片和兩枚UD鏡片,而且還搭配了SWC(Subwavelength Structure Coating)塗層技術,在畫質表現以及抗汙損性能上有所保證。
它內置USM超聲波馬達,操作快速而且寧靜,令EF鏡頭的自動對焦操作快速、精確和接近無聲。此直接驅動式的結構非常簡單,提高了耐用性和工作效率。
以上是筆者根據佳能廣角與超廣角鏡頭,按照發布時間以及性能特點而進行的產品發展回顧。目前,佳能EF鏡頭系統中的此類鏡頭種類豐富,總體的數量大約在10多款左右,能夠從不足2000元價位一直覆蓋到大約20000元的價位,滿足各層次消費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