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慧倫:《戀戀真言》

2021-02-09 阿豪音樂坊

大家好,我是阿豪,又來和大家見面了。今天給大家講的是2001年12月25日蘇慧倫發行的專輯《戀戀真言》。

《戀戀真言》是蘇慧倫第13張國語專輯,由王治平、盧昌明、林暐哲、李雨寰製作。這張專輯將蘇慧倫的歌曲風格回歸平淡,也是她和滾石唱片合約期內最後一張專輯。在從1990蘇慧倫開始出道,到2001年,11年的音樂生涯,在歲末剪了一頭短髮的蘇慧倫,打算為這樣的自我回歸到更真誠更真心的音樂的本質。重點不在於造型化妝,也不是流行時尚,而是徹徹底底的音樂,我唱給你聽的單純。就如她自己所說:剪去一頭長髮像是剪掉了一種標誌、一種習慣。面對工作有了新的心情、新的態度的她,希望能讓大家感受到,那是一種離開過去的決心,也是一種出發的堅持。

專輯《戀戀真言》,王治平、盧昌明、林暐哲、李雨寰製作(上圖)

專輯內頁(上圖,以下圖片均由許哥提供)

那麼以蘇慧倫的生命展現實況來看,蘇慧倫的音樂是什麼呢?聽起來是單純的,想起來是複雜的,唱起來是淡淡的,停下來是深深的。忘了是不是R&B,也不記得有沒有用到電子,更不確定有沒有插電,只知道感動你。這不是一張炫耀拼盤式的專輯,這是一張圍繞著「心」為中心點的地圖,每個愛音樂的人都會在這張地圖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輕柔抒情的搖滾配上好聽舒服的旋律,沒有不知所云的歌詞,蘇慧倫用她獨特的直音唱腔,表達了我們在愛情生活中共同體認到的真理,柔軟卻堅持的態度正如同沒有鼓的搖滾音樂,真心的人不只追求人生的表面而更是裡層的精神。

第一主打歌《因為》,盧昌明作詞、作曲,英國吉他大師Laurence Ivor Juber編曲、木吉他演奏,王治平、盧昌明製作,林暐哲配唱製作。這裡先介紹一下盧昌明,他是一位臺灣廣告、音樂錄影帶導演,同時也身為廣告創意人、詞曲創作者以及唱片製作人。1981 年,盧昌明與同學林信男兩人以《自然之忘》拿下金穗獎第四屆(1981年)16mm 短片佳作,從此開啟影像與音樂創作之路。1988年出了一張個人專輯,以非賣品的型式流傳,之後由於可登唱片不願正式的製作專輯所以跳槽,在1990年給何方寫了一首主打歌后,於1991年出了一張《熱戀傷痕》,歌寫得好,但歌聲實在抱歉。伊能靜的《星期六的下午》、鄭怡的《心情》《櫥窗》《離家出走》《不得不想你》《點點滴滴》、曲佑良的《你了解自己嗎》《一無所有》、黃小琥的《藍色漸層》、藍心湄的《我給你》、徐懷鈺的《我又不是沒愛過》、《謎》、《我真的很愛你》,以及蘇慧倫後來的一首《有一天》都是盧昌明創作的,他還擔任了黃韻玲的《沒有你的聖誕節》、陳綺貞的《會不會》《讓我想一想》、蘇慧倫的《戀戀真言》MV導演(《會不會和《讓我想一想》》的MV為盧昌明化名為「非也」,幫當時仍是新人的陳綺貞拍攝的音樂錄影帶)。只可惜盧昌明在2008年就去世了,年僅52歲。Laurence Ivor Juber是英國的吉他手,曾經是The Beatles成員Paul McCartney所領導的Wings樂隊的主音吉他手。在張信哲的專輯《信仰》裡,有5首李宗盛製作的歌曲《愛不留》《一定可以》《珍惜》《王子公主》《阿福》都是Laurence Ivor Juber和周國儀編曲的。滾石唱片在給蘇慧倫發行專輯《戀戀真言》的時候,首先拍攝了這首《因為》的MV,並作為預告宣傳片投給媒體。然而,這支影像作品裡完全沒有蘇慧倫的名字,沒有露臉,只是一些靜態照片穿成的細節展示,很具有文藝美,卻有些讓人訝異。盧昌明希望藉此方式讓聽眾拋開所有的外在和幹擾,重新將注意力都集中到音樂和演唱本身。宣傳的概念是「?」——沒錯,就是一個問號,即:以音樂猜想,以聲音感動,這位具有美好聲音的女主人到底是誰,繼而引出她「回歸音樂、摒除其他」的清新概念,一切重頭開始,昭示純粹。專輯《戀戀真言》不再有熱鬧喧囂的電音,不再有旋轉圈圈的舞曲,不過,輕搖滾倒是保留了一點。質樸的木吉他伴奏與蘇慧倫乾淨的嗓音相得益彰,傳遞出愛情中的溫暖與安定。

歌詞《因為》(上圖)

第二主打歌《戀戀真言》,也是盧昌明作詞、作曲,王治平編曲,王治平、盧昌明製作,林暐哲配唱製作,Michael Thompson木吉他演奏,黃秀禎和聲編寫,蘇慧倫、黃秀禎和聲。時至今日,蘇慧倫這張專輯已經是唱片收藏圈內的絕版極品,一方面當然因為實體產品的稀少,但音樂製作上的高質量,必然也是廣大歌迷追求它的原因。自世紀末沸沸揚揚的流行三部曲後再次回歸音樂本質,蘇慧倫找來林暐哲擔當專輯製作,就是在魔巖唱片和楊乃文工作愛情兩不誤,然而早已分手、不惜賣掉房產一手捧紅蘇打綠,結果對簿公堂的林暐哲。他為自己事業的關鍵時刻製作了這張專輯《戀戀真言》。流行搖滾的風格依然純粹,不添加任何噓頭式的新元素,只認認真真歌頌一段感情,這也可謂是「走心」的原始形態。

歌詞《戀戀真言》(上圖)

第四主打歌《Final Home》,林暐哲作詞、作曲、編曲、製作、木吉他、電吉他演奏、和聲編寫、和聲一手包辦,蔡坤奇貝斯演奏,袁述中擔任鼓手。無論是英式搖滾的編曲還是歌詞中的「The Beatles」 、「香菇頭」和「Manchester」都散發著濃濃的英倫況味,這首看似歡快的歌曲表達的卻是對戀人和感情的不確定與安全感的缺失,表達方式值得玩味。在蘇慧倫即將離開滾石唱片的這一年、在她回歸音樂初始的專輯《戀戀真言》中,進行著節制而純粹的風格創新。不管蘇慧倫適不適合這類華語化、Indie(獨立音樂)化的輕搖滾風格,《Final Home》在各方面的表現終究可謂出色。林暐哲作為歌曲的創作者、製作者,在歌中的戲份著實很重,和聲部分簡直是「充滿激情」;同時作為專輯《戀戀真言》的功臣之一,他也為蘇慧倫的Indie(獨立音樂)蛻變立下汗馬功勞。

歌詞《Final Home》(上圖)

第三主打歌《我離開》,蘇慧倫作詞,蘇慧倫、劉思偉作曲,呂聖斐編曲、鋼琴演奏,林暐哲製作。專輯裡唯一一首蘇慧倫自己的詞曲創作,在此之前,蘇慧倫自己也創作過歌曲,像《甜蜜心事》(作詞)《相愛吧,河水和月光》(作曲)《心該走向何方》(作詞)《回頭再一起》(作詞),以及後來的《帶我走》《再唱一首歌》《知了》(都是作詞)也是如此。劉思偉也在之前為蘇慧倫創作過歌曲,《寂寞喧譁》《太怕寂寞》《七歲的影子》都是劉思偉作曲的。一道深情的鋼琴音軌,成為《我離開》之音樂基調——古典雅致、深情悵然、孤獨寂寞、放手豁達。「我離開你的地方,用你曾經給過我的力量」。這是一份關於失戀的積極態度,但在歌中還是唱出了很多難言苦痛。那是藏匿在每個轉音中的、掩蓋於每個哭腔中的微妙顫動,不易察覺,卻又在人之心中顯而易見的。蘇慧倫在這首歌中的演唱,不僅是演繹了一首失戀情歌,而是表演了一個失去愛情的人,所經歷的、所煎熬過的真實過程。在我看來,這首歌是整張專輯中旋律最優美的一首,在緩緩流淌的音符和娓娓道來的吟唱中,失戀的遺憾與悲傷最終都化為釋然與希望,令人動容。

歌詞《我離開》(上圖)

《Dying》,還是盧昌明作詞、作曲,王治平編曲,王治平、盧昌明製作,盧昌明、陳世娟、林暐哲配唱製作,Michael Thompson木吉他演奏,李欣芸弦樂編寫,廖維琪、侯勇光、姜智譯、陳逸農小提琴演奏,何君恆中提琴演奏,吳世傑大提琴演奏。據說錄製這首歌的時候,盧昌明開玩笑讓蘇慧倫一定要好好唱,因為他以後會在自己的葬禮上播放這首歌。這無疑是專輯中藝術性最強的一首歌,「像一朵雲躲藏在黑夜裡,像一顆星消失在陽光裡,像大海中吞沒了一絲的雨,而我正消失在你懷裡」,灰暗的歌詞、疏離的Vocal處理加上冷色調的弦樂編排,像極了一部晦澀的法國文藝電影。蘇慧倫在《Dying》中遇見王治平與李欣芸,所以這首歌,充滿了交響樂的典雅澎湃與流行樂的動人坦誠,遊弋在古典與現代之間的抽象地帶,表達著Indie(獨立音樂)式的自我情緒與溫柔沉醉的抒情感懷,是行於雲上、又毫無曲高和寡的自然姿態。第一段英文演唱自然是歌曲的亮點,蘇慧倫從未做此嘗試,帶來的驚喜意外難以言喻。《Dying》讓人甘願沉溺於愛的幸福,如歌詞所說,就像大海吞沒一絲雨線——哪怕即將消失,也無所畏懼。

歌詞《Dying》(上圖)

《最後一次感動》,盧昌明作詞,李欣芸作曲、編曲、弦樂編寫,林暐哲製作,王治平吉他編程,廖維琪、侯勇光、姜智譯、陳逸農小提琴演奏,何君恆中提琴演奏,吳世傑大提琴演奏,黃秀禎和聲編寫,蘇慧倫和聲,蘇慧倫、張永智、吳立琪、林佑威、程琇瑛、羅北安主演的電影《心戀》插曲。這首歌的原曲的名字有點奇怪,叫《大日》,可惜我找不到任何有關它的資料,也許是李欣芸Demo的名字吧。這首歌展示了蘇慧倫已然成熟的唱腔質感。弦樂的美與聲音的美融匯聚合,逐漸形成無法分離的一線,載著故事的沉甸情感,進行宛若最後一次的深深感動。「風不曾停止的吹,我也跟著你開心的笑,但是我心中明白,無須疼愛我,這是最後的感動」一句搭配了極其豐富的和聲,引發的共鳴微微顫動心靈。這首歌可以一直循環,不會膩煩。當聽覺最終融化在弦樂中的一刻,便是這份感動的真實達成。

歌詞《最後一次感動》(上圖)

《錯覺》,JRB(盧昌明)作詞、作曲,林暐哲、徐千秀、蔡坤奇、任柏璋編曲,林暐哲製作、木吉他演奏,徐千秀電吉他演奏,蔡坤奇貝斯演奏,任柏璋擔任鼓手,黃秀禎和聲編寫,蘇慧倫和聲。我也是頭一回知道盧昌明還會起這樣奇特的名字。這首歌除了流暢的旋律和節奏外,歌詞也非常巧妙,「遙遠的天空閃著光的屋頂,紅著燈的車尾在滑行」、「沒有止境的這條高速公路,想要和天相連」,開篇營造出的恣意灑脫,與後面「所以我懷疑我的感覺,所有看到的一切只是錯覺,所以我懷疑人去樓空,所有燦爛的笑容只是錯覺」形成強烈的反差,一張一弛的對比更加彰顯了內心的孤寂和落寞。《錯覺》是那種比較靠近Indie(獨立音樂)風格的作品,很像何欣穗後來為蘇慧倫創作的一些歌——反過來說,它應該是蘇慧倫後來邀請何欣穗的預感前奏。大師林暐哲演奏木吉他、蔡坤奇(魏如萱曾經「自然卷樂團」中的奇哥)彈貝斯、徐千秀(曾經是骨肉皮樂團、瓢蟲樂團、濁水溪公社的吉他手)負責電吉他、任柏璋(曾經是濁水溪公社、五月天、MOJO樂團、範曉萱的「100%樂團」鼓手)打鼓,幾位一線口碑音樂大師不但編曲,還為蘇慧倫親自上陣組成幕後樂團,《錯覺》真是想不好聽都難。

歌詞《錯覺》(上圖)

《太快》,大熊(盧昌明)作詞、作曲,林暐哲、徐千秀、蔡坤奇、任柏璋編曲,林暐哲製作、木吉他演奏,徐千秀電吉他演奏,蔡坤奇貝斯演奏,任柏璋擔任鼓手,黃秀禎和聲編寫,蘇慧倫和聲。盧昌明又一次換了別名「大熊」來創作歌曲,這首歌是專輯《戀戀真言》中唯一的快歌,也在英倫搖滾、小眾音樂的風格道路上走出更遠、更深。《太快》幾乎就是蘇打綠、陳綺貞、黃小楨才會演繹的那類作品,而從潮流流行走來的蘇慧倫,表現得令人格外滿意。她非常適合這樣的風格,也許大家在專輯《戀戀真言》才終於意識到;也許她自己、甚至製作人們也是在專輯《戀戀真言》才終於認識到。這一刻應該早點到來,或許在精選輯《失戀萬歲》後就該大力投入——當然,專輯《懶人日記》也是一次出色的嘗試。蘇慧倫在新世紀初的創新步伐,走得都十分不錯。

歌詞《太快》(上圖)

《秋天的海》,姚謙作詞,周傳雄作曲,李雨寰編曲、製作,黃秀禎配唱製作、和聲編寫,鍾成虎木吉他演奏,徐千秀電吉他演奏,蔡坤奇貝斯演奏,王昱人(1976樂團的鼓手)擔任鼓手,蘇慧倫、黃秀禎和聲,吳奇隆、嚴屹寬、蘇慧倫、張茜主演的電視劇《追夢》片頭曲。周傳雄曾經為蘇慧倫創作過《其實你懂》,《秋天的海》並不是專輯宣傳期的主打歌,在曲目編排上也被放到倒數第二首這個容易被忽視的位置,但事實證明這是專輯中後勁最強的一首歌,成為無數電臺DJ和樂迷的心頭好。「大海不明白弄潮的人啊,夏天過去了就不會再回來」,一句歌詞寫盡多少失戀男女的感傷心境,姚謙以自己在冬季威尼斯海邊的旅行體驗為發想,試圖「從遺忘者的視角觀看這個世界」,而周傳雄擅長的悲情旋律在李雨寰的巧手編排下,化成一片灰藍色的海洋,迷濛而哀傷,平靜卻洶湧。《秋天的海》旋律婉轉纏綿,歌詞唯美深刻,是實實在在的流行佳作。雖然專輯《戀戀真言》創新意識濃鬱,但一首質量上乘的傳統流行依然必要,加上蘇慧倫鮮與姚謙、周傳雄合作,所以《秋天的海》也不失為一種創新角度。不過,這首歌的幕後班底依然由李雨寰、鍾成虎等人擔當,所以在配樂方面,也就沒有了以鋼琴為主體輸出的傳統路數。電音底蘊、流行搖滾,與周傳雄的曲子合在一起,還真是別有風情。

歌詞《秋天的海》(上圖)

《和雨跳舞》,向月娥作詞,陳冠蒨作曲,林暐哲、鍾成虎、陳建騏編曲,林暐哲製作,陳建騏鍵盤演奏,鍾成虎木吉他演奏,最早收錄在蘇慧倫的專輯《寂寞喧譁 給我愛》裡,Martin Tang(鄧志明)編曲。專輯《戀戀真言》裡的版本選擇了吉他伴奏,帶有Bossa Nova的韻味,平添了幾分輕鬆與愜意。這首歌並沒有採用傳統的錄音配唱方式,而是收錄了由蘇慧倫、鍾成虎和陳建騏在錄音室共同完成的Live Rehearsal(現場彩排)版本,雖然在收音上有瑕疵(比如Vocal收音不穩定),卻更加凸顯了音樂的本真。在我看來,2001版《和雨跳舞》的Demo感十分濃重,據說是蘇慧倫在一次彩排時錄下(鍾成虎彈奏木吉他),被林暐哲聽到其中的自然純粹,便打破傳統思維,不加後制直接收在新專輯中。《戀戀真言》實體唱片中有一張蘇慧倫與陳建騏、鍾成虎一起練唱的照片,就很像這首歌的情景再現。站在這一感受角度,歌中沒有修飾的實錄雜音,都仿佛充滿了個性意味。

歌詞《和雨跳舞》(上圖)

蘇慧倫、鍾成虎、陳建騏在一起(上圖,手拿吉他的是鍾成虎,彈電子琴的是陳建騏)

從上一張專輯《懶人日記》,再到2001年,沒有發片的這兩年,蘇慧倫說她過的很安靜,安靜的生活以及沉澱。她說很多事情真的是在停下來之後,細節才會變的清楚。之前幾張成功的唱片企劃模式打造了蘇慧倫的明星光環,卻也產生了繼續走下去的盲點與包袱,經過了唱片銷售量的起落,她停下來細想,自己真的是個愛唱歌的人,但是卻有不知為了什麼而唱的感嘆,她想重新找回最初唱歌的熱情,最初與音樂接觸單純而真實的感動,她想讓自己變的再勇敢利落一點。「我可以不要當大明星,但我想試著找到一種永恆,不論是對聽我歌的人或是對我自己,我多希望在多年後人們記起我這個人,會是一段曾經生命與音樂的交會,是一段記憶中的感動……」經過這兩年著實的生活,她有了更多的成長與自在,她體認到愛情不應該是全部,要好好的為自己留下其他更多生命的軌跡,在戀愛中學習成長的喜悅,在生命裡尋找每個新的起點。

感謝許哥所提供的照片。好了,就講到這裡吧,關於這篇文章,如果我講的有什麼不對的地方或者有遺漏的地方大家可以和我講。歡迎大家來關注「阿豪音樂坊」公眾號,阿豪會在這裡向你們講述關於港臺歌曲和藝人的故事,帶你們走進港臺音樂的海洋,再見!!!

相關焦點

  • 二十年前的秋天,聽蘇慧倫唱出《戀戀真言》……
    就好像蘇慧倫,在路人聽眾的認知中,她可能永遠是那個唱著「檸檬樹」的少女偶像,或是與成龍對唱《在我生命中的每一天》的那個清純少女。當然,不得不承認,這和蘇慧倫這麼多年還沒有變樣有關……今天是蘇慧倫的50歲生日,我來跟大家分享一張她30歲時推出的專輯,距離今天也有20年了。2000年發行的《戀戀真言》。
  • 蘇慧倫《戀戀真言》2020青春無憾版28日首播
    Yes娛樂6月29日訊「90s首席怪潮玉女」蘇慧倫30年青春花漾時光結成你我的生命, 30首生命觀景之作活成你我,每一首你我生命中最燦爛的那一朵花,30周年發行紀念精選大作《生命之花》,雋永好歌值得珍藏,28日暖身釋出《戀戀真言》「2020青春無憾」全新影像版本,即使《戀戀真言》專輯已推出19年
  • 蘇慧倫隔19年重拍《戀戀真言》MV 揪2新星再現回憶殺
    記者翁子涵/臺北報導蘇慧倫出道30周年,將推出精選輯《生命之花》,日前釋出歌曲《戀戀真言》2020青春無憾全新影像版本,由金曲導演徐筠軒操刀,並力邀曾榮獲金鐘獎男主角、入圍金馬獎男主角的巫建和以及新生代戲劇新星于晴深情演出,即使《戀戀真言》已推出
  • 蘇慧倫《戀戀真言》2020青春無憾版28日首播
    「90s首席怪潮玉女」蘇慧倫30年青春花漾時光結成你我的生命, 30首生命觀景之作活成你我,每一首你我生命中最燦爛的那一朵花,30周年發行紀念精選大作《生命之花》,雋永好歌值得珍藏,28日暖身釋出《戀戀真言》「2020青春無憾」全新影像版本,即使《戀戀真言》專輯已推出19年,不少網友留言籤到「到了2020年還是好聽」。
  • 蘇慧倫的十大經典歌曲(附視頻)
    蘇慧倫(Tarcy Su),1970年10月27日出生於臺灣省臺北市,中國臺灣女歌手、影視演員,畢業於華岡藝校戲劇科。1990年3月,蘇慧倫發行首張個人專輯《追得過一切》。1994年,籤約滾石唱片;同年,獲得中國香港叱吒樂壇流行榜過江龍銅獎。1995年,推出個人首本寫真集《戀戀慧倫》。
  • 蘇慧倫直播再唱《lemon tree》和粉絲聊生活趣事
    來源:新浪娛樂蘇慧倫新浪娛樂訊 3月1日下午,蘇慧倫[微博]來到由微博音樂、微博明星聯合發起的「有我陪你」線上音樂節直播間。直播開場蘇慧倫再唱《lemon tree》,回憶滿滿一下子將人拉回90年代,她還演唱了《溫柔》、《抱著你》、《戀戀真言》等多首歌曲。直播中,蘇慧倫攜新專輯《面面》製作人聊了聊出道30周年的巡演計劃、新專輯的製作感受和自己最近生活中的趣事。她還問吉他手「你們知道什麼是狼人殺嗎,那《Anysong》呢?」。
  • 蘇慧倫:「你會想念我嗎?」
    1970年出生的蘇慧倫今年50歲了,近日,50歲蘇慧倫罕見登臺,穿著螢光裙舉辦了她的30周年演唱會。從1990年到2020年,蘇慧倫出道30年青春花漾時光,極具回憶的歌曲都將成為值得收藏的時光盒。得益於出道時公司對蘇慧倫的包裝,她的外在形象清純而又甜美,用當時的話來說,她就是完美的「學生情人」。
  • 蘇慧倫,愛上飛鳥的微酸美人
    當時的滾石在光復南路的麥當勞樓上,我走上去看到的第一幅畫面是海報上的蘇慧倫躺在地上對著我笑(《寂寞喧譁》專輯)。另一頭襯著黃色的底貼著兩行鬥大的字----我在滾石,我很重要」……」想來劉若英和蘇慧倫的姐妹情深就源於那次的初遇,奶茶還曾扮作歌迷參加了蘇慧倫《戀戀真言》的籤售會,還在自己的「公主徹夜未眠」演唱會中請來蘇慧倫擔任嘉賓演出舞臺劇。
  • 蘇慧倫時隔13年後回歸,50歲依舊如少女?
    50歲的蘇慧倫帶著新專輯《畫面》再度回到了大眾視線,微博在感嘆蘇慧倫終於復出之餘,也炸出了一堆懷舊粉。記得上一次蘇慧倫引起這麼大討論度還是2017年,她參加《蒙面唱將猜猜猜》的時候,蘇慧倫的歌聲非常具有辨識度,不靠技巧,不飆鐵肺,簡簡單單又輕輕柔柔就能地唱進觀眾心底。
  • 聽蘇慧倫的《面面》,她不只顏值能打,音樂品味也依然
    聽著現在的蘇慧倫,她的新專輯《面面》帶出一點點同齡人般的文字口吻與音樂氣氛,仔細一算,蘇慧倫居然都有快十三年沒發專輯了。伴隨著《面面》的發行,滾石唱片官宣了要復刻《戀戀真言》黑膠和 CD 的消息。我不知比我更早 Get 到蘇慧倫迷人之處的歌迷,最愛 Tarcy 是哪一張大碟;但對於曾有點害羞,不善與人群狂歡的我而言,《戀戀真言》就是我最喜歡的 Tarcy 的專輯。少年時沉浸在《戀戀真言》每一首歌的旋律和歌詞中,那張唱片可播放的 41 分鐘,就是三石我一個人的 41 分狂歡。
  • 50歲歌手蘇慧倫近照曝光,昔日「玉女掌門人」如今變成這樣了
    蘇慧倫1990年發行首張專輯《追得過一切》正式出道,一出場就被人冠上了「玉女掌門人」的標籤。1994年她與滾石唱片籤約,其後發行了15張華語專輯,再以奇特前衛的《檸檬樹》、《鴨子》、《傻瓜》變身三部曲引領流行,全亞洲銷量突破300萬張的成績,能動能靜的她更以溫柔質樸的《戀戀真言》唱出體內的文藝靈魂,在眾聲喧譁的華語流行音樂圈裡,獨樹一格地存在著,純淨動人的嗓音陪伴至今。
  • 何必在乎我是誰真實身份揭曉 蘇慧倫個人資料作品介紹
    2001年推出戀戀真言專輯後,蘇慧倫將演藝重心轉向戲劇演出;在1993年第一次參與了電影《只要為你活一天》演出。並且在2002年公視人生劇展《童女之舞》中突破演出女同志的角色,而2003年公視人生劇展《終身大事》的演出亦入圍了該年度的金鐘獎單元劇女主角。
  • 「玉女掌門人」蘇慧倫重回樂壇 被傳婚姻亮紅燈
    來源:新浪娛樂臺灣首席玉女天后蘇慧倫重磅回歸樂壇。新浪娛樂訊 北京時間12月17日消息,據香港媒體報導,90年代,臺灣歌手蘇慧倫以「玉女掌門人」之姿橫空出世,發行過15張華語專輯,再以奇特前衛的《檸檬樹》、《鴨子》、《傻瓜》變身三部曲引領流行,全亞洲銷量突破300萬張的成績,能動能靜的她更以溫柔質樸的《戀戀真言》唱出體內的文藝靈魂,在眾聲喧譁的華語流行音樂圈裡,獨樹一格地存在著,純淨動人的嗓音陪伴至今。
  • 蘇慧倫將辦首場個人演唱會 「生命之花」30年,像極了愛情
    歌手蘇慧倫9月12日將在臺北流行音樂中心舉辦《生命之花》演唱會,這也是她出道30年,第一次舉辦大型售票演唱會。出道至今,蘇慧倫的很多經典歌曲都成了青春的烙印。8月1日,歌手蘇慧倫在臺北新光三越信義香堤大道廣場舉辦見面籤名會。同時,慶祝蘇慧倫出道30周年暨演唱會《生命之花》華麗綻放。現場,蘇慧倫為30年冰雕注入生命色彩,感謝歌迷豐富了自己的音樂生命。歌迷們則蜂擁而至擠爆香堤大道。
  • 蘇慧倫|首場個人大型售票演唱會 9/12《生命之花》票房開紅盤
    蘇慧倫首場個人大型售票演唱會 《生命之花》票房開紅盤「90s首席怪潮玉女」蘇慧倫2020年佳績連連!2020年對於蘇慧倫來說極具意義。睽違13年發行全新專輯《面面》,收割好口碑、實體、數位專輯榮登8大冠軍,發行30周年紀念精選大作《生命之花》,展開第一場大型售票演唱會《生命之花》,今見面籤名會是蘇慧倫和歌迷等待已久,距離上回籤名會已相隔13年,她笑說:「一直覺得辦籤名會已經是年輕一輩歌手的事了,這次要辦這個籤名會我自己也嚇了一跳!」
  • 不老玉女蘇慧倫:年近五旬依然美麗不可方物
    2001年推出《戀戀真言》專輯後,蘇慧倫將演藝重心轉向戲劇演出;在2002年公視人生劇展《童女之舞》中突破演出女同志的角色。2005年的《深海》飾演一名憂鬱症患者,在亞太影展上入圍了最佳女主角。2008年,蘇慧倫以電影《流浪神狗人》獲得羅馬亞洲電影節最佳女主角,成為從影15年來的第一個演技獎項。2010年舉辦《我們的青春啊!》演唱會,參與《滾石30快樂天堂》演唱會。
  • 蘇慧倫重磅回歸!各界大師傾心打造年末壓軸之作《為你變成他》
    ——蘇慧倫90年代,蘇慧倫以「玉女掌門人」之姿橫空出世,以怪奇前衛的《檸檬樹》、《鴨子》、《傻瓜》變身三部曲引領流行,後來她從華麗喧騰出走,喚醒體內的文藝靈魂,唱出溫柔質樸的《戀戀真言》。在華語流行音樂的光譜裡,她是無法複寫的時代之聲,獨樹一格的存在著…
  • 「90s首席怪潮玉女」蘇慧倫萬眾催「聲」 全新專輯《面面》2020.3...
    對於蘇慧倫的印象,她是玉女掌門人,或者頂著怪奇前衛頭髮唱著《傻瓜》,亦或是溫柔質樸的《戀戀真言》唱出體內的文藝靈魂,如今闊別樂壇許久,現階段的她更想以真實落地的姿態面向歌迷,不再片面、更加全面,頂尖音樂人陳君豪、黃韻玲、四分衛陳如山、葛大為、HUSH、張震嶽、艾怡良、TIZZY BAC陳惠婷、黃建為、黃韻仁、Yellow黃宣連手雕琢全面的蘇慧倫,求好心切的專輯製作人陳君豪
  • 蘇慧倫《生命之花》演唱會 跨越30年超過30首經典 大合唱引回憶殺
    「90s首席怪潮玉女」蘇慧倫12日終於在臺北流行音樂中心舉辦「生命之花」演唱會,成為首位站上全新專屬流行音樂表演大型場域正式開唱的歌手,生命中的第一場大型售票演唱會,從初生、探險、成長三大主題,蘇慧倫的經典歌曲,交織著無數的人生,隨著記憶倒帶,領略生命風情。
  • 蘇慧倫暌違13年天后回歸 全新專輯《面面》勇奪8冠王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向宇)「90s首席怪潮玉女」蘇慧倫暌違13年終於在近日發行全新專輯《面面》,新專輯一經上架,立即引起樂迷瘋狂,瘋狂收割好口碑,實體、數字專輯榮登8大冠軍宣告萬眾催「聲」,喜迎天后回歸,同時也為蘇慧倫出道30周年留下美好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