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作為2017年韓國政治驚悚片《鐵雨》的續作,於今年疫情期間上映,在韓國票房表現搶眼,但是在國內由於本片的過度意淫和整體水準的缺失,評價較低,儼然由嚴肅的政治題材電影變成了一部喜劇電影,誠如文章標題所說,三傻大鬧核潛艇。但是,透過本片,我們會驚訝的發現,當前中美局勢之惡化,以及新保守主義對我國之敵視,竟到如此地步。
《鐵雨2:首腦峰會》由楊宇碩指導,鄭雨盛,郭度沅主演。本片講述美國妄圖同中國開戰,於是中美日韓朝五國在東亞這一舞臺上輪番角力。看到這裡想必大家會以為這是一部背景宏大的政治題材影片。但是請再次看我的標題,其實這是一部立意尚可卻又無能為力的鬧劇。本片是導演楊宇碩的第二部長片,他的第一部作品是獲獎無數的《辯護人》。誰曾想。。。
這是一部近年來較為流行的「標準」續作,即劇情上,續作同第一部沒有任何傳承,除了主演沒有變以外,同第一部之間沒有任何聯繫。第一部《鐵雨》劇情直接,講述朝鮮政變,金委員長遇刺,最終由朝鮮軍官和韓國特工共同瓦解政變陰謀,展現了南北兄弟情,期間涉及到背後大國的對峙。而本部《鐵雨2:首腦峰會》複雜程度令人髮指,但邏輯上又像是過家家。
關於劇情
美國:表面上決定同朝鮮籤訂和平協議,其實背地裡準備「影武者」計劃,即待和平協議生效,朝鮮全面棄核以後,鼓動日本同中國發生軍事衝突,進而爆發全面中日戰爭,美國端坐其後,坐收漁利,完成新保守主義對崛起的中國的全面絞殺。
日本:表面上作為「影武者」計劃的打手,背地裡希望藉此機會徹底擺脫美國對其控制。同中國合作,收買朝鮮作為打手,將美國勢力逐出亞太。代價是犧牲韓國利益。
中國:(一臉懵,電影此處有邏輯硬傷)面對日本給出的選項,在中日戰爭和日韓戰爭中果斷選擇後者,作為金主爸爸,安排血盟朝鮮衝鋒在前。對於日韓之間的衝突將不會過問,同日本瓜分朝鮮半島(What???)
朝鮮:委員長決定同美國合作,棄核並改革開放。國內反對勢力決定趁和談期間綁架美韓朝三國領導人,發動政變,作為中日打手衝鋒在前。
韓國:世界末日的拯救者,美國的知心朋友,朝鮮的知心大哥。世界中心,宇宙的主角。。。
雖然邏輯上各種硬傷,但是好在構思還算新奇。可影片之所以撲街,就如同本文標題一樣,影片後半部分及高潮,都是在一艘逼仄的核潛艇內進行的。美韓朝三國領導人,在被關押期間拋棄成見,建立了革命友誼,一舉搗毀了中日妄圖稱霸亞太的陰謀(....)
到最後,結合電影彩蛋似乎變成了一部朝鮮半島統一的政宣片。
關於人物
本片人物塑造還是有些驚喜的。韓國總統偉光正的形象未免臉譜化且不切實際,不提。朝鮮領導人,終於擺脫了刻板印象,塑造成了霸道總裁的模樣,暴躁,衝動,卻忠於祖國心繫人民,而且顏值在線。。
美國總統,大聰明(smart,真是高級黑),除了髮型和發色以外完全就是對標川普。總的來說把那種傲慢,無知的形象刻畫的活靈活現。
另外,三人在潛艇裡的各種插科打諢,和語言梗,是喜劇無疑了。韓國總統這英語聽力真得好好練練。
其中還有一條我很期待的人物線,就是日本右翼分子,大和財閥總裁森進上。作為典型日本右翼分子,軍國主義沉渣,卻選擇聯中抗美。可惜中日劇情在後半部分幾乎沒有提到太多,同樣令人疑惑的,即片中日本的思路在於,通過侵略韓國喚醒民族意識,但影片最後,眼看計劃落空,美韓總統即將逃離海域,日本派出海空軍不惜一切代價要擊沉潛艇,獵殺美韓總統,為了顯示出孤注一擲的決心和政治的殘酷,也是很努力了。
本片背後的一些信息,卻引人深思。片中美國對今日中國的態度,大概能代表西方精英階層的普遍觀點,那就是當今的新保守主義,已然將我國視為最大威脅,甚至對標上世紀三十年代的德國。
新保守主義,這說法還是太過晦澀,說直白點就是麥卡錫主義的死灰復燃。在這種語境下,中美之間除了零和,似乎已無其他選項,至於是否會發展為影片中聳人聽聞的世界普遍認知,即中美之間必有硬剛那一天,只能留待時間去驗證,並期待我們能最終實現復興。
2020或許是過去十年最爛的一年
2020或許也是未來十年最好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