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歲阿姨胃不舒服以為胃疼 卻意外遭遇「癌王」胰腺癌 醫生說手術...

2021-01-09 瀟湘晨報

都市快報訊 「現在什麼都不去想,只想好好陪著她,盡全力治療,不留遺憾。」63歲的沈毅(化名)眼神堅定。

自從妻子李華(化名)被確診胰腺癌後,這位軍人出身的大男人顯露出他的細膩和無微不至,大到治療方案的選擇,小到幹家務洗衣做飯,他都一手包下,扛起家庭所有重擔。

12月27日,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普外科,沈毅正陪著李華住院複診,記者和他聊了聊。

老婆退休後確診胰腺癌

那時我連胰腺癌是什麼都不知道

沈毅比妻子李華大2歲,退休後,夫妻二人平時管管外孫,偶爾出去旅遊,日子過得平淡幸福。

去年10月,沈毅和李華剛從外地旅遊回來,李華突然覺得胃隱隱約約疼,以為是胃病犯了,吃了點藥。

之後,疼痛還是斷斷續續,不吃飯就不痛,一吃飯就痛得厲害,並且小便的顏色由之前的淡黃色變成深黃色。持續了一周多,沈毅拉著妻子到邵逸夫醫院普外科就診。

醫生給李華開了腹部B超檢查,結果出來後,醫生眉頭皺了起來。「本以為就是一次簡單的門診,開點藥就好了,但片子結果出來,醫生說讓我老婆儘量不要動,趕緊住院。」沈毅回憶。

B超提示,李華的膽囊脹得很大,導致膽汁淤積無法正常排出,也正因此,她會出現腹痛,特別是吃飯後膽汁排不出腹痛會加劇。

收治入院,進一步做了加強CT和PETCT,之後,醫生把沈毅叫到談話室單獨談話。

「胰腺癌,晚期,侵犯到胰頭,看腫瘤大小和位置,手術沒辦法做……」醫生的話如一把利刃直戳沈毅心底,大腦裡湧進無數以前都未曾聽過的新名詞。

當天傍晚回到家,沈毅恍神了好一會兒。天色漸漸暗去,他沒有去開燈,蹲在黑漆漆的房間一角,打開手機搜索,打下了這幾個字:什麼是胰腺癌?長在胰頭嚴重嗎,患者能活多久?

新輔助治療後腫瘤縮小了 要不要手術?我考慮了很久

沈毅說,當網上跳出關於胰腺癌的一些科普後,他心裡咯噔一下,身體不由自主打了個寒戰。「哪怕是乳腺癌、胃癌、肝癌,治療也要比胰腺癌要容易些,胰腺癌太兇險了,生存率太低。」

與其哀怨命運不公,不如勇敢面對現實。收拾好心情,沈毅找到邵逸夫醫院普外科曹利平教授,一起商量妻子的治療方案。

曹教授發起了邵逸夫醫院胰腺惡性腫瘤多學科討論,專家們一致認為,按照李華目前的情況,腫瘤完全包繞了大血管,屬於外科手術中「不可切除狀態」,但可以通過新輔助治療方式,讓腫瘤先縮小,等待時機成熟,再行外科手術將腫瘤切除。

曹教授為李華制訂了新輔助治療方案,先通過5個周期的AG方案化療,複查腹部CT,發現腫瘤較以前明顯縮小,血管侵犯也有很大改善,達到了降期手術指徵。

可當手術機會來的時候,沈毅卻有些猶豫。「要不要手術,考慮了有半個月,心裡還是有點擔心。我千方百計諮詢了好幾個開過刀和沒開過刀的胰腺癌病人,也了解到曹教授在治療胰腺癌方面比較權威,最後還是做了手術。」沈毅說道。

洗衣做飯幹家務

只要老婆身體好 一切都值得

今年2月,由曹利平教授主刀,為李華做了腹腔鏡胰腺癌根治術,術後,李華又接受了5個周期的AG方案化療,最近一次複診,各項指標都恢復得不錯。

自從李華生病後,沈毅變得更「黏人」了,幾乎和妻子形影不離。他還擔起了家務重擔,洗衣做飯一肩挑。連李華都打趣說,「老沈就像變了個人。」

「等到她身體穩定後,我想帶著她到處去走走,她這個人喜歡旅遊,以前工作忙沒時間去,總說等退休後要多玩玩的。」臨別前,沈毅突然和我說了這樣一句話。

如何精準打擊 「癌王」胰腺癌?

曹利平教授介紹,胰腺癌是惡性程度最高的惡性腫瘤之一,80%以上的患者確診時即是晚期無法手術,五年生存率不到10%。

近年來,胰腺癌的發病率逐年提升,成為危害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頑疾。而精準綜合治療已逐步成為胰腺癌的首選診療模式,通過多學科討論制訂全面、規範、精準的治療策略,為患者帶來新希望。

手術是胰腺癌唯一可能治癒的手段,但除了手術,胰腺癌還可以有放療、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支持治療等多種手段。

簡單來說,對於胰腺癌:

能手術的要儘快手術;

不能手術的,要通過新輔助治療努力轉化成可切除的胰腺癌;

對於遠處轉移或者轉化失敗的胰腺癌,還可以通過化療、放療等手段儘可能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

在患者放療或化療耐藥無效後,還可以通過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手段儘可能延長患者生存時間;

或者通過營養支持、鎮痛、改善消化功能、增強免疫狀況等手段改善晚期胰腺癌患者的精神狀況和生活質量,這些都稱為胰腺癌的綜合治療。

「以往胰腺癌的化療方案單一,只延長了晚期胰腺癌患者2-3月的時間。隨著新的化療方案和靶向藥物的出現,採用新的化療方案,可以顯著延長一部分患者的生存時間,同時副反應更小,生活質量也更好。更為重要的是,通過新輔助化療,部分患者可以由不可切除轉為可以根治性切除,從而使患者獲得了長期生存。」曹利平教授解釋。

很多人確診胰腺癌後覺得治不好,想放棄,曹教授說, 「現在胰腺癌的治療已進入精準的個體化和綜合化治療時代,很多不可切除的胰腺癌經過新輔助治療也能達到根治性切除,所以大家千萬不要輕言放棄,一定要選擇大的胰腺癌診治中心就診。」

【來源:杭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經常胃疼,原來是偽裝高手——胰腺癌在作怪
    胰腺癌是一種消化道惡性腫瘤,因為其診斷、治療困難,惡性程度很高。數據顯示,胰腺癌的中位生存期僅為6個月左右,5年生存率不足5%,是預後最差的惡性腫瘤之一,被稱為「癌中之王」。 由於胰腺的位置很特殊,位於腹部左上方,部位隱秘,如果出現病症,就很容易被誤以為是腸胃病。
  • 治癌27年,腫瘤專家患上胰腺癌晚期,從確診到死亡僅15個月
    胰腺癌,癌中之王,來勢洶洶,患者的生存期很短,是唯一一種發病率:死亡率接近1∶1的癌症。談及患上胰腺癌的感受,外人難以想像有多麼痛苦。一、「癌中之王」纏上了抗癌專家王磊,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副院長、結直腸外科主任,研究癌症27年。
  • 為何胰腺癌被稱為「癌中之王」?醫生:三個主要因素,需了解
    但是,肝癌和一種癌症比起來,卻要遜色得多;這類癌症患者五年內生存率還不足5%,絕大部分都在確診後的1年內死亡,確診即晚期的患者5年內生存率等於0,它就是真正的「癌王」:胰腺癌!我們日常所說的癌症,指的都是起源於上皮組織的癌變。而胰腺癌是所有上皮組織癌變、實體惡性腫瘤中,死亡和病發率唯一接近1:1的存在。它就像是一個武藝高超的劍客,只要出手往往就箭無虛發!
  • 胰腺癌,被稱為「癌中之王」!這3個表現是胰腺癌給你的警示!
    胰腺癌是一種消化系統的惡性腫瘤,多發於中老年人,男性高於女性,發病隱匿,手術切除率低,發展迅速,死亡率高,被稱為癌中之王,病死率已躍居所有腫瘤的前5位。不健康的飲食習慣:經常食用高脂肪、高熱量、高鹽、燻烤、煎炸、醃製類食品,經常喝咖啡的人極易患胰腺癌。
  • 胃痛竟是胰腺癌
    今年63歲的湯先生上個月「胃痛」越來越厲害,上腹部常常出現隱痛,還出現了食慾下降,人也越來越消瘦、臉色變黃,起初以為是胃病,上周,在兒子的勸說下,來到南京市第一醫院檢查,CT檢查結果發現是胰腺癌。「這麼兇險的疾病,本以為自己真的沒治了。」即將出院的湯先生說。
  • 「癌王」胰腺癌!能做手術切除嗎?醫生直言:只有這種情況可以
    曾經我國的癌症之王為「肝癌」,它憑藉患者五年內生存率僅只有12.5%獲勝!所以,別說是胰腺癌早期沒有症狀,就算是有症狀出現,由於其位置和功能影響,大部分患者也往往會認為自己就是普通胃病,進而忽視了檢查!就我國胰腺癌現狀而言,在患者發現病情時,有超過60%以上都已經進入了晚期階段。再受到胰腺癌惡性程度高、發展速度較快的影響,患者五年內生存率非常低迷。晚期後的患者,五年內生存率基本等於0,所以它也是最讓腫瘤科醫生頭痛的惡性腫瘤!
  • 胰腺癌憑什麼能成為「癌症之王」?醫生:早期異常別總忽略
    胰腺癌之所以「癌中之王」,可怕之處在於發展的迅速,每年以2%的速度增加,80%發現的時候已經是晚期了,五年生存率不到10%,早期很難發現,胰腺位於胃的後面,身體的最深處,超聲波等檢查手段非常難於發現,胰腺的位置非常特別,把胰腺癌切乾淨是非常大的手術,七個吻合口,手術難度大,復發率比較高
  • 從確診到死亡,不足五個月,醫生提醒:胰腺癌的早期症狀,很隱蔽
    老張今年已經57歲,雖然已經步入老年但平時的身體看起來還是很健康,常年喜歡散步鍛鍊身體,基本沒有見過老張喊過身體不舒服,就算是小病小痛也可以快速緩解,平時鄰居們經常開玩笑說可定能長壽,沒想到今年六月份突感不適去醫院檢查被確診胰腺癌,經過手術治療沒成想剛過了五個月就聽到離世的消息,著實令人惋惜
  • 它被稱為「癌中之王」,早期很難發現,6類人群要高度警惕
    原創 田孝東 好大夫本文作者:田孝東醫生胰腺癌,有個可怕的外號:【癌中之王】很多人一聽到這個病,往往會不寒而慄。
  • 胰腺癌易「偽裝」成胃病,3個症狀需重視,或是胰腺癌來敲門
    大夫:您不能再盲目吃胃藥了,建議你進行一個胰腺健康篩查! 患者:大夫,我明明是胃病,怎麼可能會是胰腺癌?我就是消化不良、胃疼而已啊!
  • 直播預告:食管胃結合部癌微創手術治療的關鍵問題
    人體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小腸、大腸和肛管。其中,胃可以分為胃食管結合部、胃底、胃體、胃竇和幽門部等。賁門癌是既往使用的名詞概念,目前已劃入食管胃結合部癌範疇,又稱胃食管結合部癌。近幾十年來,胃食管結合部癌在世界各地的發病率都呈上升趨勢。
  • 為何胰腺癌被稱為「萬癌之王」?醫生:了解4點,大概心中有數了
    癌症的種類較多,身體的很多器官都會長出腫瘤,給大家的身體帶來危險,在大家眼裡,只要是癌症就不是好東西,在這些癌症中,最厲害的就是胰腺癌,被人們稱為「萬癌之王」,當然這個稱王並不是好事情為何胰腺癌被稱為「萬癌之王」?
  • 胰腺癌,症狀有點類似胃病,提醒:4個症狀不能單純以為是胃不好
    胰腺從外觀上來看像一個小紅薯,喜歡躲藏在胃部後面,周圍還有腸道掩護,所以發生什麼問題不容易被發現。雖然看起來不起眼,但是威力卻不小,世界著名男高音帕瓦羅蒂就是患上胰腺癌去世的。 說到消化系統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腸胃,其實消化作用最強的是胰腺。
  • 治癌27年,卻突然查出自己癌症晚期!這位醫生決定…
    他在工作崗位上為病人與癌症「搏鬥」了27年,卻最終被診斷為胰腺癌晚期……胰腺癌被稱為癌中之「王」,患者的生存期很短,是唯一一種發病人數與死亡人數接近1∶1的疾病!這時他才年僅49歲。2018年4月1日,在手術室躺下十多個小時,王磊的脾臟、80%胰腺、大部分胃以及控制腸道的神經被大規模切除。
  • 63歲阿姨上腹部疼痛入院 竟是十二指腸乳頭長了腫瘤 以為要動...
    上周,浙江省中醫院湖濱院區肝膽外科病房,63歲的龐阿姨(化名)正與家人一起整理東西,準備出院。遇到來查房的李寧教授,她有些激動,忙讓家人給她和醫生們拍個合照。回想十幾天前,自己陷在剛發現腫瘤的恐懼和糾結是否做手術的煩亂情緒裡,龐阿姨忍不住對醫生們說:「沒想到這麼大的手術,這麼快就能出院了。」
  • 胰腺癌善於偽裝,確診到離世速度驚人!了解萬癌之王背後的秘密
    給大家講個身邊的故事:60歲的王大爺平時身子骨非常硬朗,沒事還能跟著老伴一起去小區廣場上跳個舞,要說身體這唯一的毛病怕就是腹部隱痛了。王大爺一直都以為是年輕時候幹體力活留下來的後遺症,最近愈發疼痛難耐。王大爺的孩子非常孝順,立馬帶著父親去醫院做了詳細全面的檢查。
  • 65歲胰腺癌患者,無法手術,中藥治療後腫塊縮小,她是怎麼做到的
    胰腺癌因其預後差、病程發展快、死亡率高,被稱為「癌中之王」。面對這種「人狠話不多」的癌種,我們就要繳械投降?一65歲胰腺癌患者,沒有手術條件,經過3個月的固攝扶正治療後,腫瘤得到控制,體重增加10斤。她是如何做到的?我們來看一看她的故事。
  • 尿血2個月不重視,61歲阿姨查出膀胱癌,專家:出現血尿不可大意
    圖文無關,僅為配圖61 歲的陳阿姨(化名)是廣東梅州人,因為陰道出血 2 個多月,來中山一院東院婦產科就診。據陳阿姨介紹,對於出血一開始並沒有太上心,認為只是簡單的婦科問題,並期待其「自愈」,結果一天天過去,非但沒有「自愈」,而且出血越來越嚴重。經過東院婦產科張彩副主任問診和檢查後診斷為血尿, 便為她做了盆腔 CT 檢查,檢查後驚訝發現膀胱右側壁不規則增厚,並見到有菜花狀軟組織突入膀胱,增強有不均勻強化,考慮為膀胱癌。這個時候,就怕陳阿姨給嚇著了。
  • 6姐弟3人同患一種癌!家人長這種「喉結」要當心,特別是女性!
    今年49歲的張阿姨,除了近4年體檢時,發現有顆小「結節」一直蠶伏在脖子上,最近一次體檢中,醫生發現她的結節「樣子不大好」。 張阿姨找到了深圳市人民醫院甲乳外科做進一步檢查,據醫生王元陽介紹,這種情況覺得很可疑,就給大姐的可疑結節再做了個「細針穿刺」,用於鑑別甲狀腺結節是惡性還是良性。
  • 一家6人中3人同患一種癌!家人長這東西要特別當心,可能會遺傳!
    王元陽說。沒想到第二天,結果竟然是惡性,張阿姨覺得自己「天塌了」。考慮到甲狀腺癌首當其衝的高危因素就是家族遺傳,王元陽邊安慰張阿姨,邊和她打聽:「家裡有人得過甲狀腺結節嗎?」張阿姨很快就回答道:「我家6姐弟,全都有結節。」這一聽,王元陽不禁眉頭一皺,便讓張阿姨發動其他兄弟姐妹,一起來醫院做個詳細檢查。結果通過穿刺發現,張阿姨的52歲姐姐和47歲的妹妹也被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