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報訊 「現在什麼都不去想,只想好好陪著她,盡全力治療,不留遺憾。」63歲的沈毅(化名)眼神堅定。
自從妻子李華(化名)被確診胰腺癌後,這位軍人出身的大男人顯露出他的細膩和無微不至,大到治療方案的選擇,小到幹家務洗衣做飯,他都一手包下,扛起家庭所有重擔。
12月27日,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普外科,沈毅正陪著李華住院複診,記者和他聊了聊。
老婆退休後確診胰腺癌
那時我連胰腺癌是什麼都不知道
沈毅比妻子李華大2歲,退休後,夫妻二人平時管管外孫,偶爾出去旅遊,日子過得平淡幸福。
去年10月,沈毅和李華剛從外地旅遊回來,李華突然覺得胃隱隱約約疼,以為是胃病犯了,吃了點藥。
之後,疼痛還是斷斷續續,不吃飯就不痛,一吃飯就痛得厲害,並且小便的顏色由之前的淡黃色變成深黃色。持續了一周多,沈毅拉著妻子到邵逸夫醫院普外科就診。
醫生給李華開了腹部B超檢查,結果出來後,醫生眉頭皺了起來。「本以為就是一次簡單的門診,開點藥就好了,但片子結果出來,醫生說讓我老婆儘量不要動,趕緊住院。」沈毅回憶。
B超提示,李華的膽囊脹得很大,導致膽汁淤積無法正常排出,也正因此,她會出現腹痛,特別是吃飯後膽汁排不出腹痛會加劇。
收治入院,進一步做了加強CT和PETCT,之後,醫生把沈毅叫到談話室單獨談話。
「胰腺癌,晚期,侵犯到胰頭,看腫瘤大小和位置,手術沒辦法做……」醫生的話如一把利刃直戳沈毅心底,大腦裡湧進無數以前都未曾聽過的新名詞。
當天傍晚回到家,沈毅恍神了好一會兒。天色漸漸暗去,他沒有去開燈,蹲在黑漆漆的房間一角,打開手機搜索,打下了這幾個字:什麼是胰腺癌?長在胰頭嚴重嗎,患者能活多久?
新輔助治療後腫瘤縮小了 要不要手術?我考慮了很久
沈毅說,當網上跳出關於胰腺癌的一些科普後,他心裡咯噔一下,身體不由自主打了個寒戰。「哪怕是乳腺癌、胃癌、肝癌,治療也要比胰腺癌要容易些,胰腺癌太兇險了,生存率太低。」
與其哀怨命運不公,不如勇敢面對現實。收拾好心情,沈毅找到邵逸夫醫院普外科曹利平教授,一起商量妻子的治療方案。
曹教授發起了邵逸夫醫院胰腺惡性腫瘤多學科討論,專家們一致認為,按照李華目前的情況,腫瘤完全包繞了大血管,屬於外科手術中「不可切除狀態」,但可以通過新輔助治療方式,讓腫瘤先縮小,等待時機成熟,再行外科手術將腫瘤切除。
曹教授為李華制訂了新輔助治療方案,先通過5個周期的AG方案化療,複查腹部CT,發現腫瘤較以前明顯縮小,血管侵犯也有很大改善,達到了降期手術指徵。
可當手術機會來的時候,沈毅卻有些猶豫。「要不要手術,考慮了有半個月,心裡還是有點擔心。我千方百計諮詢了好幾個開過刀和沒開過刀的胰腺癌病人,也了解到曹教授在治療胰腺癌方面比較權威,最後還是做了手術。」沈毅說道。
洗衣做飯幹家務
只要老婆身體好 一切都值得
今年2月,由曹利平教授主刀,為李華做了腹腔鏡胰腺癌根治術,術後,李華又接受了5個周期的AG方案化療,最近一次複診,各項指標都恢復得不錯。
自從李華生病後,沈毅變得更「黏人」了,幾乎和妻子形影不離。他還擔起了家務重擔,洗衣做飯一肩挑。連李華都打趣說,「老沈就像變了個人。」
「等到她身體穩定後,我想帶著她到處去走走,她這個人喜歡旅遊,以前工作忙沒時間去,總說等退休後要多玩玩的。」臨別前,沈毅突然和我說了這樣一句話。
如何精準打擊 「癌王」胰腺癌?
曹利平教授介紹,胰腺癌是惡性程度最高的惡性腫瘤之一,80%以上的患者確診時即是晚期無法手術,五年生存率不到10%。
近年來,胰腺癌的發病率逐年提升,成為危害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頑疾。而精準綜合治療已逐步成為胰腺癌的首選診療模式,通過多學科討論制訂全面、規範、精準的治療策略,為患者帶來新希望。
手術是胰腺癌唯一可能治癒的手段,但除了手術,胰腺癌還可以有放療、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支持治療等多種手段。
簡單來說,對於胰腺癌:
能手術的要儘快手術;
不能手術的,要通過新輔助治療努力轉化成可切除的胰腺癌;
對於遠處轉移或者轉化失敗的胰腺癌,還可以通過化療、放療等手段儘可能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
在患者放療或化療耐藥無效後,還可以通過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手段儘可能延長患者生存時間;
或者通過營養支持、鎮痛、改善消化功能、增強免疫狀況等手段改善晚期胰腺癌患者的精神狀況和生活質量,這些都稱為胰腺癌的綜合治療。
「以往胰腺癌的化療方案單一,只延長了晚期胰腺癌患者2-3月的時間。隨著新的化療方案和靶向藥物的出現,採用新的化療方案,可以顯著延長一部分患者的生存時間,同時副反應更小,生活質量也更好。更為重要的是,通過新輔助化療,部分患者可以由不可切除轉為可以根治性切除,從而使患者獲得了長期生存。」曹利平教授解釋。
很多人確診胰腺癌後覺得治不好,想放棄,曹教授說, 「現在胰腺癌的治療已進入精準的個體化和綜合化治療時代,很多不可切除的胰腺癌經過新輔助治療也能達到根治性切除,所以大家千萬不要輕言放棄,一定要選擇大的胰腺癌診治中心就診。」
【來源:杭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