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三國演義裡「疑」字害了多少人

2020-11-22 騰訊網

司馬懿:「亮平生謹慎,不曾弄險。今大開城門,必有埋伏,我兵若近,中其計也。」一一《三國演義·空城計篇》

「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在三國所處的年代,群雄並起,戰亂不斷,處處充滿了懷疑。但懷疑是一把雙刃劍,可能保護自己,也可能傷到自己。

官渡之戰是三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典型戰役,也是《三國演義》中濃墨重彩的一個篇章,官渡之戰的勝利奠定了曹操雄霸北方的基礎,也讓承襲四世三公的袁紹從此一撅不振。以「疑」為重要內容的江湖規則在這場戰役中表現的淋漓盡致。

官渡之戰時,袁紹的謀臣許枚來投。剛一坐下,許枚開口便問:「請問貴軍還有多少糧草?」曹操碎不及防,隨口答道「起碼還能支撐一年」。許枚毫不客氣的說「不對!重講!」曹操改口說「還可以支撐半年」。許枚冷笑一聲:老朋友大概是不想打敗袁紹吧,怎麼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講實情。曹操是聰明人,便將自己的分析和解決辦法和盤託出,最後一仗打敗了袁紹。「疑」的背後是兵不厭詐的前提和基礎。決戰前夕,適當的懷疑,保持高度的警惕性,正如曹操所言「豈不聞兵不厭詐」,許枚雖是曹操故友,但兩軍對壘,謀臣各為其主,作為一方統帥的曹操,出於審慎的態度對於許枚來投一事保持應有的懷疑,這也是在軍事上防止詐降的權謀之術。

反觀袁紹陣營中,對於自己江湖陣營的過度懷疑導致了袁紹失去人心,眾叛親離。袁紹興兵進發官渡之前,謀士田豐從獄中上書「今且宜靜守,以待天時;不可妄興大兵,恐有不利」。袁紹卻聽信讒言,疑其有異心,欲治其罪。行軍到陽午,謀士沮授提出敵軍無糧,我方糧足,應該緩守、打持久戰的策略。袁紹又疑心沮授故意延慢軍心,要斬沮授,剛惶自用,一意孤行地盲目進軍。後來謀臣許枚搜到曹操催糧書信建議袁紹兵分兩路,一路夜襲許昌斷糧,一路攻擊曹操大營。袁紹卻因收到審配書信而懷疑許枚為曹操奸細把他趕出帳外。這個決策直接導致了許枚轉投曹操,成為了整個官渡之戰的轉折點。袁紹因為其太過多疑,不懂得把握江湖疑規則的分寸和要求,導致了其兵敗而亡的下場。

蜀軍大將馬謾痛失街亭之後,諸葛亮傳令大軍收拾行裝準備撤軍。各將軍兵馬都領命督辦去了,忽然探馬來報,司馬懿率十五萬大軍蜂擁而來,當事諸葛亮身邊無大將,只有文官若干,城中的五千軍士己有大半搬運糧草去了。在這個緊急關頭上,諸葛亮傳令將族旗隱匿,各守城鋪,打開四方城門,用軍士扮作百姓,沿街掃地。自己則「披鶴擎,戴綸巾」,帶著兩個書童,坐在城樓上,焚香撫琴。

司馬懿大軍到城下之時,見到這番景象都不敢輕易進軍。司馬懿親自到城前遠望,大疑,想諸葛亮平生謹慎,不曾弄險,這樣布陣肯定有埋伏。於是命令領路兵馬都往北山而退。司馬懿因此錯失了一次活捉孔明的良機。

三國演義中司馬懿也是多疑謹慎的代表,一生用兵謹慎,處處設疑的同時又善曉兵機,「武侯彈琴退仲達」一回,諸葛亮正是料到司馬懿必懷疑一生謹慎的自己不會弄險,故設下「空城計」,使其錯失了良機,而諸葛亮正是巧妙地利用了「疑」字,利用司馬懿的「疑心」取勝。

曹操患有頭疾,發作時頭痛難忍。找了很多名醫問診都不見好轉,於是經人推薦曹操找到了當時的神醫華佗診治。華佗查看曹操病情並初步診治,曹操病情好轉,後來曹操又發作,華佗認為曹操的病根在於頭中風誕所致,醫治的辦法就是讓他先喝下麻肺湯,之後用利斧劈開腦部,將風誕拿出。曹操大怒,疑心華佗加害於他,對其嚴刑拷打,致使華佗死於獄中。

曹操為何要至華佗於死地呢?古代以忠義為核心的,曹操明知把華佗打入大牢是不義的,為何還要為之?僅僅是因為華佗曾給關羽刮骨療毒就遷怒於他嗎?

顯然不是這麼簡單的。首先,在東漢末年,醫療技術和醫療條件並不是很發達的情況下,華佗作為一個外科醫生對於刀傷箭創等外科疾病應該是十分擅長的。但是曹操的頑疾在於腦中風誕,是一個內科手術。而華佗用醫治外科疾病的手段顯然是存在風險的。其次,當時的醫療條件有限,用利斧劈開頭顱更是在今天看來危險之極。再次,華佗曾治好過關羽的箭傷,對關羽有過救命之恩,在曹操看來這就是舊情,如若不加以懷疑和拷問有可能搭上自己的性命。對於華佗是敵是友的身份持有一種懷疑的態度。對於華佗的醫術及醫療條件秉承一種審慎的預判,其實是在情理之中的,只是華佗當時己是百歲高齡的老人了,那經得起這番折騰,於是一代神醫被迫冤死獄中了。

相關焦點

  • 鬼神之說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娛樂圈養小鬼是真是假?
    鬼神之說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娛樂圈養小鬼是真是假?哥哥張國榮在去世一年前,他一直將自己的不穩定歸結於撞了邪或者是被人給下了降頭,但是呢張國榮身邊的朋友,卻一直要求他去看精神科醫生,這些種種症狀都表明哥哥患上了抑鬱症,一直處於彷徨與迷惘中但哥哥自己卻一直堅持自己沒病。
  • 網絡謠言近半人「寧可信其有」 邊厭惡邊轉發成常態
    原標題:網絡謠言近半人「寧可信其有」 邊厭惡邊轉發成常態 「某快餐品牌的六翅怪雞你還敢吃嗎?」「我們支持販賣兒童判死刑」「急!高考準考證丟失請聯繫此號碼」……這些謠言正在無時無刻地侵蝕著網絡空間。速途研究院近日發布的《2015年上半年網絡謠言調查報告》顯示,有六成網友表示參與過謠言的轉發分享。
  • 十二生肖配對姻緣到底可信嗎
    「秦華:江蘇泰州人,北京皇極易經研究中心主任,秦華國學起名網創始人,是國內易經研究、命理預測、姓名運程、風水堪輿等方面的權威專家在古代的時候,大多數人們是利用生肖來看夫妻兩人之間的八字和大運,而這些如果有相剋的話,那麼這段姻緣就會不告而終,其實對於這點,古人這麼做也是有一定的依據哦
  • 朋友講述的靈異故事,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我曾經和他說過現在有職業乞丐,他的意見是寧可被騙10次,不能放過一次行善的機會。去年冬天,有一次我去他家。他告訴我在街上遛彎的時候看見一個乞丐。四十多歲,男性。穿一件破軍大衣,自稱出門在外,錢包丟了,求人幫個忙。當然了,幾乎沒人給錢。老爺子上去問他家鄉何處?大概要多少錢路費?最後,給了他80多塊,錢不多,將將夠此人回家了。  老爺子敘述完,我馬上反應過來。
  • 文化|進入「鬼」月,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那些風俗!
    這個月人們認為是不吉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搬家。為了讓陰陽二界的人鬼都平安,我國自古以來,便有在七月設醮普渡的習俗。民間在七月鬼月的第一天、第二天、第十五天和最後一天都要進行拜祭。18、不要靠牆走:有聽說過「摸壁鬼」嗎?是形容人走路不出聲丶突然嚇人一跳的意思。但是鬼月到了,網友也建議真的有「摸壁鬼」,因為鬼喜歡沿著冰涼的牆壁走路,所以鬼月千萬不要靠牆走,或隨便靠牆休息!
  • 農村俗語「農曆五月不剃頭」,真的可信嗎?有什麼道理
    但是有的風俗在我們不知情的人看來就會覺得很奇怪,開始自認為這是農村人不懂科學的盲目迷信,可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當然不是。今天小編就舉一個例子來分析這些俗語中的道理。俗語「農曆五月不能剪頭髮」為什麼有他的道理?在我國農村,我們習慣把農曆的五月稱為毒月,在這個月裡面有很多事情都是不被人們允許的。比如在這個月裡面人們是不被希望有房事的。當然了,我們的俗語也是跟這個毒月有關。
  • 雍正用人之道,可信者人,不可信者亦人,萬不可深信人之必不負己
    作為清朝最神秘的皇帝,雍正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可信者人,不可信者亦人,萬不可深信人之必不負己。因為他認為自古知人為難,人心難測,事事時時留心體察,方不被其愚惑。縱觀雍正的一生其信任的人只有兩位:一位是自己的十三弟允祥,一位就是自己的兒子弘曆。就是被外界認為雍正最寵幸的大臣鄂爾泰,也曾被懷疑為年羹堯和隆科多黨,而不能獲得升遷。
  • 通過面相解讀《三國演義》人物,各人命數已有天定,是否可信?
    引言中國古老相術從《易經》裡演化出來,最早關於相術、佔星的記錄應是周文王的八卦之術。所以,在後續很多文章裡都是通過對人面相的描述,來確定一個人是好還是壞,真正的臉譜化。羅貫中寫《三國演義》也脫不了俗。從《演義》的宗旨是揚劉抑曹,所以在《三國演義》對劉備、曹操、司馬懿等人面相描述是不相同的。很容易引起讀者對小說人物的好惡。
  • 可信時間戳固定的證據是否採信的司法認定
    法院對時間戳保全的證據應進行形式和實質審查,在無相反證據情況下,對其效力應予以認可。可信時間戳的技術原理與功能可信時間戳技術是數字電子籤名技術與權威時間源相結合的一種應用,其系第三方證據保全,將用戶的電子數據Hash值和權威時間源綁定,在此基礎上通過時間戳服務中心數字籤名,產生不可偽造的時間戳文件。可信時間戳的出現解決了電子證據易被篡改偽造、產生時間不確定的問題。
  • 《三國演義》除了複姓有多少三字名字的人?是不是歷史真實存在?
    單名的傳統自周代時期就流傳下來了,其中雖不乏雙名,但基本上還是以單名居多,漢朝獨尊儒術後,更是以單名為尊,可是世間萬物都有例外,在三國時期中的雙名者也是有不少的。當然,少數民族的名字不列,如胡車兒、阿會喃、兀突骨、徹裡吉、沙摩柯等。雙名者的演義描寫和正史記載。黃承彥。
  • 電影裡真實可信的間諜形象原來是這樣的
    然而,一些諜戰片經常過度拔高間諜、特工的形象,將其塑造成一個無所不能的人槍林彈雨裡泰然自若,車戰跑酷中如履平地,拋妻棄子時毫不猶豫……他們強悍卻冷血,能力超群卻離觀眾太遠,太不可信。最近小諜扒到這樣一部諜戰片——《華沙諜戰》,它以真實歷史為基礎,不放大不誇張,將從事間諜職業的人更加全面且真實的呈現給觀眾
  • 《三國演義》,在鎮江人王扶林的鏡頭下,在柏文的歌聲裡……
    塑造歷史人物形象,不能用百分之百的真實去要求藝術,但藝術所反映的歷史基本事實總要和客觀存在的「史實」(《三國演義》)大致不差。羅貫中吸取了民間傳說,對史書一些內容也是進行了藝術誇張的。如「空城計」這一充分反映了孔明智慧的情節,在《三國志》、《資治通鑑》等正史中均無記載。這種將人物典型化的精彩描寫,在歷史書裡是不存在的。
  • tutorabc到底騙了多少人?網友的爆料可信嗎?
    前段時間在知乎上看到有人問:tutorabc到底騙了多少人?並爆料了自己在tutorabc被騙的經歷。
  • 「安全可信城市雲」 首次發布
    內容提要:我國信息技術產業企業中科曙光發布「曙光安全可信城市雲」,這也是行業內首個「全國產雲」。曙光安全可信城市雲全面兼容各類主流架構國產處理器,具備從底層處理器到上層應用的完整技術產品棧,具有安全可信、全棧服務、無憂交付、生態豐富4大核心特點。
  • 《斷裂》主題#人的記憶不可靠不可信#
    #人的記憶不可靠不可信#這位治療師問多娜是否受到過其父親的性虐待,多娜對此予以否定,在隨後的幾個月中,治療師反覆問多娜是否受到父親的虐待,最終,多娜對治療師說了謊,聲稱她的父親曾經「觸碰」過她,她希望這樣做能讓治療繼續下去。這個治療師立刻向當地警方和社會服務部進行了舉報,其結果是,父親被警察帶走,整個家庭的經濟狀況崩潰。父親後來被當庭開釋,多娜隨養父母移居到了密西根。
  • vTrus |可信網站安全認證
    「解決網站誠信,由安全認證開始」是天威誠信人創立品牌之初就已根植於心的堅實信念。2000年網際網路在中國方興未艾,網民數量尚未達到1億人,在國人對網際網路是什麼,還茫然不知時,天威誠信已將眼光投向了網站安全認證產業,並且首次把VeriSign品牌證書引入國內,為國內網際網路用戶提供SSL 證書服務。
  • 龐德之子龐會復仇,滅絕關羽後裔的說法為什麼不可信?
    中國史學傳統上有「孤證不引」的規範,所謂「孤證不立,偏難概全」,孤證立論乃史家之大忌,郭沫若《史學論集》中說:「孤證單行,難以置信」。此為其一。裴松之在《上三國志注表》中稱:「其壽所不載,事宜存錄者,則罔不畢取以補其闕。或同說一事,而辭有乖雜,或出事本異,疑不能判,並皆鈔內以備異聞。若乃紕繆顯然,言不附理,則隨違矯正,以懲其妄,其時事當否及壽之小失,頗以愚意有所論辯。」 這是裴松之為《三國志》作補註的基本原則:補缺、備異、懲妄、論辯。
  • 鄭和下西洋的寶船究竟有多大?長150米,排水量3萬噸可信嗎?
    有學者認為,鄭和下西洋的寶船長四十四丈,廣十八丈這個數字乍看起來不覺得怎麼,不少人也就加以引用了。當將這個數位化為公制時,四十四丈合150米,十八丈合61米,一條這樣尺度的木船,其排水量估計在三萬噸左右,即比現代遠航的萬噸貨輪還要大得多,這確實大得使人吃驚。
  • 梅根比凱特可信,金卡戴珊最可靠,最不可信的你猜不到
    就連項目專家也不無尷尬地解釋:「梅根·馬克爾可能不是一個值得信賴的人。我們的算法是關於對面相的印象,而無關他們的實際行為。不過,很明顯,平均而論,梅根的形象表現出更值得信賴。」
  • 生發產品可信嗎?揭秘網上生發產品是否靠譜
    脫髮雖然對身體的影響並不大,但這個小病卻因影響外表,讓不少人缺乏自信,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壓力。於是在市場上,有關脫髮、生發的產品,應有盡有,那麼網上生發產品靠譜嗎?生發產品到底可信還是不可信?生發產品可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