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奇|逾期股票私募還款竟靠耳東影業票房 品今系資金「黑洞

2021-02-07 衡銳法援

「2020年,耳東影業受影響較大,好在網劇《逃獄兄弟》表現不錯,但回款需要時間……」這一幕發生在2020年12月26日耳東文化產業園的辦公樓內,多名購買品今(北京)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簡稱「品今基金」)私募產品的投資者為追討逾期本金而來,卻被告知要等到耳東影業投資的電影上映才能回款。

  耳東影業近五年可謂風生水起,參投《紅海行動》《邪不壓正》《西虹市首富》《反貪風暴》等熱門電影,兩次籌劃赴港上市,不過申請均被駁回。

  最令投資者費解的是,當初購買品今基金私募產品,合同註明投資範圍是二級市場股票等證券資產,如今與耳東影業有何干係?


回款需待電影上映

  2020年3月,大量品今基金私募產品出現逾期。投資者盧女士稱,此前想取出100萬元本金,但公司已無法走正常贖回程序,部分回款甚至為銷售人員以貸款墊付。

  品今基金曾為北京品今控股有限公司(簡稱「品今控股」)100%控股子公司。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資料顯示,2012年12月21日,品今基金唯一股東由品今控股變更為自然人楊珖,而楊珖現為品今資管、品今投資等品今系公司法定代表人。此後,品今基金髮生4次法人變更。天眼查信息顯示,最近一次變更發生在2020年12月31日,最新法定代表人景小娟僅持股0.03%,新增控股股東王金榮持股99.97%。

  將品今基金私募產品銷售給投資者的,是一家名為北京源石創世財富資產管理(簡稱「源石財富」)的品今系公司。天眼查資料顯示,源石財富監事吳傑同時任品今控股、品今資管等品今系公司監事。數名員工證實,源石財富與品今控股、品今基金員工都在耳東文化產業園的三棟大樓內辦公,人員、業務聯繫緊密。

  2020年12月30日,品今基金客戶溝通會上,足以容納50多人的會議室座無虛席。中國證券報記者感受到會場瀰漫著詭異的氣氛:在場者除品今系工作人員,還有多位疑似「託兒」的人不時鼓掌叫好。

  源石財富副總裁趙梓龍在會上表示,因耳東影業受疫情影響,無法為客戶辦理轉出資金,投資者只能籤署18個月的展期協議,等到一批電影上映後回款,一年半後按月逐步返還本金。

  對於品今基金私募產品與耳東影業之間的關聯,趙梓龍表示:「實際控制人都一樣,投資方向也是一樣的。如果有影片獲得利潤,難道就不能給客戶提前兌付嗎?」

  耳東影業與品今控股法定代表人同為陳碩罡,耳東影業曾兩次向港交所提交IPO申請,均被駁回。2019年,耳東影業宣布完成數千萬美元A輪、A+輪融資,未披露A+輪具體投資方。

  此前,耳東影業的「資本運作」引發爭議,其以跟投形式參與影視投資,再向投資者銷售部分電影投資份額。根據2020年2月26日港交所披露的耳東影業上市申請文件,耳東影業核心業務電影及連續劇投資製作管理2019年營收7.18億元。其中,佔比最高的是出售電影投資收入,即向跟投投資者溢價出售電影及連續劇投資份額。


團隊超2000人

  對於資金缺口問題,趙梓龍表示不清楚。不過,一名2018年入職的前銷售人員表示,她的客戶有十人左右,累計投資2000餘萬元,目前資金存量500萬元左右,「在公司裡業績算一般」。一名2019年入職的銷售人員稱,自己帶的三名客戶共計投資250萬元,「這算比較少的」。

  中國證券報記者在一個品今基金客戶群裡統計,有62名投資者主動報出信息,每名投資者逾期本金從10萬元至1700萬元不等,合計1.53億元。這僅為一個小群統計結果,品今基金總涉及金額難以估量。

  關於巨額資金去向,品今系方面至今沒有給投資人回應。中國證券報記者致電品今控股市場事業部總經理趙某,在表明身份後對方掛斷電話。陳碩罡、趙梓龍等多位品今控股、源石財富高管手機號、微信已無法取得聯繫。

  品今系旗下基金融資鏈條上的重要環節是公司員工。近年來,品今系持續招兵買馬,靠不停吸收新血液撐起基金「融資盛宴」。多位源石財富前員工反映,公司打著品今控股、耳東影業等名號招人,但入職後基本都是負責基金銷售工作。源石財富官網顯示,公司擁有近2000名人員。

  多位前員工介紹,公司設置2至3個月考核期,到期沒有業績就面臨淘汰。新員工為保住飯碗,不僅自己買公司產品,還要拉家人、親友投資。這些員工則以「拼單」、承諾保本高收益的套路招攬投資者。根據規定,投資於單只私募基金的金額不低於100萬元。為拉來更多客戶,銷售人員鼓勵投資人通過「拼單代持」變相達到起投線。投資者唐萍(化名)說,2015年,品今基金銷售人員主動提出與唐女士籤署「拼單代持」合同,最終唐女士投資50萬元湊單購入品今基金私募產品。

  中國證券報記者查詢發現,投資者購買的由品今基金管理的品今·月增益4號、騰安·銳鋒等多款證券投資基金均未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備案。

  北京某大型律師所出具的法律審查意見顯示,品今·月增益4號基金等產品並非私募基金管理人發起的合規私募基金產品。基金合同顯示,該基金以有限合夥形式募集設立,並制定《入夥協議書》。但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登記資料顯示,品今基金與各位投資者並不在所謂合夥企業的合伙人名單中,現有資料也無法證明合夥企業的執行事務合伙人將該合夥企業委託給品今投資管理,因此涉嫌欺詐。


私募監管從嚴

  上述律師表示,品今系事件中,存在未履行「特定對象確定」「投資者適當性匹配」程序、向非合格投資者募集資金、承諾保本保收益、未按照要求進行私募基金備案等情形,且資金存在未投資到金融工具中的嫌疑。

  品今系事件並非個案,其在私募基金募集資金環節和運作環節中的問題是私募行業較常見的違規行為。2020年12月23日,北京朝陽區檢察院發布通報稱,涉私募基金亂象嚴重,突破合格投資者限制、變相利誘、濫用資金等情況頻現。

  睿揚律師事務所律師孫龍龍表示,私募基金行業最常見的犯罪行為之一就是集資詐騙,其中兩種運作模式比較常見,分別是虛構合法身份及虛構投資項目,達到侵佔私募基金財產的目的。第一種,未在中基協登記為私募基金管理人,假借私募基金管理人身份非法吸收資金並非法侵佔、揮霍、濫用。第二種,雖是私募基金管理人,但發起設立未在中基協備案的產品或者是備案產品在運作中違規,虛構投資項目或者沒有投資項目直接非法吸收資金並侵佔、揮霍、濫用。

  隨著私募監管體系日益完善,針對違規私募的行政處罰和行政監管日益增多,私募監管依法從嚴趨勢明顯。證監會日前發布《關於加強私募投資基金監管的若干規定》,強化私募基金行業規範。

  證監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證監會將按照「建制度、不幹預、零容忍」總體要求,進一步完善私募基金法律法規體系,夯實加強私募基金監管的制度基礎。


來源:中國證券報

相關焦點

  • 品今系私募理財被曝逾期無法兌付:上月工商失聯 關聯耳東影業
    金融虎訊 12月15日消息,據央廣網報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記者近日從多個信源獲悉,品今(北京)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品今(北京)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涉嫌以私募之名違規募集資金,侵佔、挪用基金財產,導致巨額資金去向不明,大量理財產品逾期無法兌付。
  • 原新三板PE品今控股現兌付逾期,關聯耳東影業跟投影視作品獲利,為...
    近日,多方媒體報導,品今(北京)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品今投資」)、品今(北京)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品今資產」)涉嫌以私募之名違規募集資金,侵佔、挪用基金財產,導致巨額資金去向不明,大量理財產品逾期無法兌付。品今公司多位業務員均向投資者表示,今年公司現金流緊張,需等投資影視作品上映以後才能獲得回款。
  • 多部熱門電影資方耳東影業關聯品今系私募產品違約
    來源:網際網路金融電訊不久前,央廣網等多家媒體曝出品今系涉嫌違規募集、挪用、逾期兌付以及「拼單代持」等問題,一度站上風口浪尖。如今,該公司在搜索平臺的輿情多為公益類宣傳。近日,有品今資管投資者反映,所持三隻產品違約,其中不乏月度報告績優項目。直至1月,品今理財產品逾期類投訴不斷,要求產品兌付。品今系的兌付危機仍在持續。
  • 多部熱門電影資方耳東影業關聯品今系私募產品違約,實控人控股企業...
    不久前,央廣網等多家媒體曝出品今系涉嫌違規募集、挪用、逾期兌付以及「拼單代持」等問題,一度站上風口浪尖。如今,該公司在搜索平臺的輿情多為公益類宣傳。近日,有品今資管投資者反映,所持三隻產品違約,其中不乏月度報告績優項目。直至1月,品今理財產品逾期類投訴不斷,要求產品兌付。品今系的兌付危機仍在持續。
  • ...逾期,關聯耳東影業跟投影視作品獲利,為紅海行動等電影聯合出品人
    近日,多方媒體報導,品今(北京)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品今投資」)、品今(北京)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品今資產」)涉嫌以私募之名違規募集資金,侵佔、挪用基金財產,導致巨額資金去向不明,大量理財產品逾期無法兌付。品今公司多位業務員均向投資者表示,今年公司現金流緊張,需等投資影視作品上映以後才能獲得回款。
  • 王思聰投資的耳東影業,涉龐氏詐騙
    作為耳東影業"親爹"的品今控股。被傳出資金鍊斷裂、理財產品兌付逾期、拖欠員工工資、財務高管頻繁離職……等多項負面消息。慘澹的基金業績下,為償還允諾客戶的高額利息,品今控股不僅涉嫌虛假宣傳業績,還違規發行產品,招募更多新投資人,以借新還舊的模式填補資金窟窿,直到2020年2月,品今控股資金鍊徹底崩裂,無法兌付投資人的資金。甚至連自己的2000員工和家庭,都有很多被深深套牢,抽身不能……"——《網易財經》當然,這鍋不該古天樂背,他可能一直蒙在鼓裡。
  • 資本遊戲、龐氏騙局 流淌金融血液的耳東影業將何去何從
    2  IPO不順的耳東影業能否走出困境?  很顯然,耳東影業迅速從一家不知名影視公司,變身一家影視投資、製作、院線、藝人經紀等全產業鏈影視公司,背後離不開品今控股的供養。  雖然目前尚不得而知清流報導真實與否,但金妹兒已經在網上搜索到多位投資者曝光品今控股理財產品到期不兌付的消息。
  • 耳東影業還能上市嗎?成立五年的耳東影業 寒冬逆勢欲闖赴港上市
    影視公司上市,已成為探索未來發展的必經之路,這對於成立了5年的耳東影業來說,自然也不例外。而此次耳東影業赴港上市,很顯然已經提前做好了準備。耳東影業成立於 2015 年,主要業務包括 :電影、電視劇投資及製作管理,影院運營、管理,以及藝人管理。
  • 耳東影業擬赴港上市 出品《老師·好》《反貪風暴4》等爆款電影
    耳東影業以2018年中國電影娛樂公司投資的影片數量來看,排在第七位;以2018年中國十大電影娛樂公司投資的電影數量來看,排在第九位。在以往投資過的影片裡,耳東影業集團所投資的一些影片都獲得了極高的票房。
  • 票房與口碑齊飛,耳東影業加推《葉問4》獲贊
    從年初口碑炸裂的科幻大片到暑期檔裡的引來全民關注的動畫電影,再到國慶檔為祖國生日巨獻的主旋律大作,一部部爆款電影讓越來越多的觀眾感嘆中國電影的工業化如今已經十分成熟,其中,耳東影業也在為電影市場的健康發展持續努力。耳東影業在2019年參與出品了多部優質電影,2019年底聯合出品的的電影《葉問4:完結篇》,更是延續了之前三部的經典風格,創造了票房與口碑雙豐收的好成績,目前票房已經突破9億。
  • 耳東影業赴港上市 致力於搭建全產業鏈文娛生態
    耳東影業赴港上市,2月26日在港交所提交了IPO招股書。成立於2015年的耳東影業核心業務部門涵蓋了影視文化產業鏈的上下遊領域,包括:電影及連續劇投資和製作管理;影院經營和管理;以及藝人管理。據耳東影業上市資料顯示,耳東影業此次 IPO所募集資金,將用於以下4個方面。第一,用於由公司發起及製作,且現處於項目開發及規劃階段的電影、電視劇的製作管理。第二,用於公司電影、電視劇的持續跟投,以及結算公司所跟投項目的餘下階段付款。第三,用作建立公司目前處於不同準備階段的四家電影院的準備資金。
  • 耳東影業布局影視文化產業鏈 擬赴港上市
    耳東影業2015年成立之初,耳東影業一直在不斷努力向前,2017年耳東影業與「珠江影業」達成大影娛產業戰略合作;2018年耳東影業藍色港灣VR影廳正式開業;2019年耳東影業榮獲《財經》新媒體舉辦的第一屆新金融、新消費評選「最具投資價值的文娛消費品牌」獎。
  • 成立五年的耳東影業 寒冬逆勢欲闖赴港上市
    影視公司上市,已成為探索未來發展的必經之路,這對於成立了5年的耳東影業來說,自然也不例外。而此次耳東影業赴港上市,很顯然已經提前做好了準備。耳東影業成立於 2015 年,主要業務包括 :電影、電視劇投資及製作管理,影院運營、管理,以及藝人管理。
  • 【案例】「股票大師」原是家庭婦女,鄂州警方打掉3個薦股投資詐騙團夥
    【深度】像炒股一樣炒電影:耳東影業,品今系與投行人的另類電影投資「流水線」(上)【深度】像炒股一樣炒電影:耳東影業,「既賺錢又不賺錢」的商業矛盾體(下)【聚焦】一個當事人家屬被騙240萬用親身經歷告訴你:千萬別去信什麼有關係的律師
  • 影視行業「破冰」回暖 耳東影業遞交招股書、擬香港主板上市
    2015年成立至今耳東影業一直在努力向前,在今年2月26日,耳東影業向港遞交招股書,擬香港主板上市。耳東影業總部位於北京,在中國影視文化產業鏈中擁有綜合能力。公司的核心業務分部涵蓋影視文化產業鏈的上下遊領域。
  • 耳東影業成績亮眼 新作《葉問4》票房破3億
    耳東影業憑藉在行業內的亮眼成績,備受行業肯定。耳東影業自成立以來,連續兩年蟬聯金河豚獎頒發的「最具投資價值院線電影公司」,並獲得了「2018年度最具潛力創新企業」獎、「中國商界年度領軍品牌30強」獎、「最佳影視投資機構」獎等。耳東影業出品的電影《老師·好》也在「勻芽獎」一舉摘得了「最佳新銳導演」和「最佳編劇」兩項大獎。
  • 私募詳解博納影業回「A」路徑:啟動15億融資
    上述私募投資總監透露。不過,對上述信息,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當天未能聯繫到博納影業、騰訊、阿里相關人士對此給予置評。2015年6月12日,博納影業公告私有化,對應博納影業私有化價格為每股美國存託股票(ADS)13.70美元或者每股普通股27.40美元。2015年12月15日,阿里影業與於冬、紅杉資本及復星國際籤訂協定,加入博納影業的私有化買方財團。
  • 文娛產業「後浪」耳東影業正式提交港股上市申請
    文娛產業「後浪」耳東影業正式提交港股上市申請 作為文娛產業中的「後浪」,耳東影業憑藉創新的發展思路,在創立5年後終於迎來自己的上市之路。2月26日,耳東影業在港交所正式遞交了港股上市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