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銀河:她的愛情從來不落俗套

2021-03-02 南都周刊

從1977年,她就深深地愛著一個叫王小波的男人,而1997年之後,她選擇和一個叫「大俠」的跨性別者相守了十七年,這兩個人,對李銀河來說,都是男人,這也是她堅持自己是異性戀的原因,她從來不會否認自己的愛情,而她的愛情,從來都不落俗套。

特約撰稿_黃佟佟 北京報導

「有沒有發現一件有趣的事,您的前後兩任愛人都可以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您對愛人從來沒有賺錢養家的要求,對麼?」

女學者愣住了,過了好一會她才緩緩說道:「以前小波有一次問我,萬一將來我在文學上不成功你怎麼辦,那你會不會特別失望?我想了想,我說只要咱們倆能特別快樂就夠了,我覺得這個可能跟我從小看的那些名著什麼的有關,愛情至上。」

這是2014年12月19日晚上採訪李銀河的兩個半小時中的一個小瞬間,這位中國著名社會學家、女權主義者在面對這個對普通中國女人來說十分重要的問題時,臉上露出的茫然和困惑讓我悚然心動,也格外慚愧,我知道,這個問題對李銀河來說,的確是太庸俗了。

李銀河從來不談錢,對於一切物質,她似乎都有一種拒之於千裡的漠然,別的女人趨之若鶩的華衣珠寶全部不在她的思想範疇之內——我面前的她,是一個無比樸素的女性,樸素到漫不經心。匆匆從家裡趕來的她,在北京的嚴寒裡穿著一件嫩黃的羽絨襖,戴著一頂早些年時興的紅黑相間毛線帽子,沒有化妝,因為眼晴剛剛動了手術,她自嘲現在跟一「烏眼雞」似的,但是只要一坐定,一談到她的專業領域,她就滔滔不絕,行雲流水,「LGBT」,「transgender」,「transsexual」,各種專業術語不斷出現,她有老練的一面,對於她不想答或者不想了解的事情,她會「嗯」「啊」「哈」帶過,這麼多年和媒體打交道,她鍛鍊得耳聰目明,但絕不讓對方為難。

而一旦離開公眾領域,涉及生活層面,她的臉上就會慣常地出現迷茫的表情,她不知道「刷屏」和「腹黑」的含義,一個勁兒打聽,渴望的神情像個剛從城堡裡走出來的小女孩。對於她欣賞的人,她有著無比的善意,某名人為她的書寫序,有百分之九十是談自己,網友們紛紛指責那人自戀,但李銀河卻厚道地替他辯解:「我的小說確實是寫得不好啊,讓人家怎麼說呢,是不是。」編劇趙趙對她的評價是「我見過的最單純最真誠的人之一」,而出版商路金波說她「這個人文字的特點是少有的老實。」用單純和老實來形容小女孩比較合適,但用來形容名滿天下年過六十的學者似乎總有一點彆扭,但如果你真正和李銀河待上半天,你又會覺得除了這兩個形容詞沒有別的詞可以形容她。

可是就是這麼一個單純到有點不諳世事的人,在自己的博客上公開自己的隱私,自承在失去丈夫王小波三個月後,她就遇到了人生的第二位伴侶,一位「生理女性、心理男性的「transsexual(變性者)」,兩人相守十七年,還領養了一個小男孩。

這篇《對所謂拉拉身份曝光的回應》震驚海內外,而輿論風暴中心的她,樣子和平時沒有什麼區別,就算面對中外媒體,她也絲毫沒有打一場硬仗的準備,身上有一種勝似閒庭信步的輕鬆和隨意,「我確實就是這麼生活的,公開了有什麼危險呢,我做錯了什麼呢?」她十分困惑地反問我。

兩個身份

是啊,她沒有做錯什麼,從1977年,她就深深地愛著一個叫王小波的男人,而1997年之後,她選擇和一個叫「大俠」的跨性別者相守了十七年,這兩個人,對李銀河來說,都是男人,這也是她堅持自己是異性戀的原因,她從來不會否認自己的愛情,而她的愛情,從來都不落俗套。

1977年,她和王小波認識,第一次和他單獨見面是在《光明日報》社,聊了沒多久,王小波突然問她:「你有朋友沒有?」接著又單刀直入地問了一句:「你看我怎麼樣?」緊接著他們就開始通信和交往,浪漫的王小波把情書寫在五線譜上,寫下打動無數人心的情話「做夢也想不到我會把信寫在五線譜上吧。五線譜是偶然來的,你也是偶然來的。不過我給你的信值得寫五線譜裡呢。但願我和你,是一支唱不完的歌。」

他們的相戀在王小波的哥哥王小平看來是個紅拂夜奔式的故事,「當時小波在街道廠當一個小工人,處在社會底層,而李銀河已然從山西大學畢業,分到國務院政研室工作,在中南海裡上班。」前途似錦的李銀河對隱身蒿萊之中的王小波從來不吝欣賞,誇他是不世出的人才。結婚之後,兩人自願不育,過上了物質最簡單精神最豐富的生活,兩個人都不擅俗務,李銀河就擔當了主要的家庭勞動力,有時回了娘家還要電話搖控王小波在冰箱裡找吃的,家人說她太寵他,她的回答是「我不忍心讓那樣智慧的頭腦去幹粗活」。不幸的是,1997年4月10日,王小波給李銀河發了一封電子郵件:「北京風和日麗,我要到郊區的房子去看看了。」次日凌晨,他突發心臟病辭世。

王小波去世之後,李銀河有了兩個身份,一個是「性學專家」,關於李銀河在社會學領域的地位,一位國內相當知名的社會學者曾經誠懇地說:「她當然是當之無愧的先行者,中國現在幾乎所有性別研究者都曾受惠於她,是她把許多社會學理論引進了中國。」1992年,李銀河出版了學術生涯中的一部重要作品《他們的世界——中國男同性戀群落透視》。6年之後,她重要的性學三部曲《中國女性的感情與性》、《同性戀亞文化》、《虐戀亞文化》問世,被稱為中國第一部性社會學系列專著。當然,專業領域畢竟小眾,普遍人更感興趣的是她的另一身份:著名作家王小波的遺孀。

王小波這位生前不得志的作家在身後贏得了巨大的聲望,被稱為中國自由主義啟蒙者,而作為他的遺孀,李銀河當然成為他和這個世界惟一的聯結。與此同時,李銀河在性學領域持續不斷的發言也讓她一再成為媒體爭相邀請的寵兒,「賣淫去罪化」、「同性戀婚姻合法化」以及對「一夜情」、「換偶」等敏感問題的評價使她爭議不斷,李銀河成為一個大眾意義上的名人。人們一直以為柔弱質樸的她為王小波而單身,但這篇博客,讓他們發現她早已開始「知行合一」,和人生中的第二位伴侶雙宿雙棲,而這位名叫「大俠」的人居然是一名易性者。

採蜜哲學

許多人詫異李銀河的選擇,不提易性者這種邊緣身份,大俠是一位的士司機,不會寫文章,也不愛讀書,性格愛好與李銀河迥異,對這個問題,李銀河早有答案,「從戀愛心理學上來說,一種是高度契合的,另外有一種就是差異特大的,他也有他的吸引力。就比如說他酷愛打麻將,打得興高採烈,你也覺得他活得特別高興,他是那種特別生活型的人,比如說我喜歡的音樂,我看的小說,他從來不看,我寫的東西他也從來不看,這個也沒什麼,幹嗎非得一樣呢,我又不是找一個同事。他活得真實,專業上的事,從來也不假裝他懂,而且他也真的不關心,比如說你在學術上有多高的成就……這些他一點都不關心。」

「就關心您個人?」

「嗯。」

很多人都見過李銀河被大俠照顧的樣子,「像照顧一個小朋友無微不至」,出差時他們倆通常同住一屋,當然也有人竊竊私語過他們的關係,但這也很自然,因為當時大俠的身份是經紀人,而且在大部分陌生人眼裡,他的自然屬性仍然是女性,女性和女性住一屋可不正常麼?

而人們眼中這位神秘的大俠,終於也第一次公開面對媒體,坦率地把自己對於李銀河的作用定位在「拐棍」上,「王小波是才子,是過硬的文學家。李銀河是勇士,是稱職的知識分子。而我只不過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普通人。」

他說,「17年來我從來不讓她做家務,我不願她在這些方面浪費時間。」這句話和當年李銀河對王小波說的那句「我不忍心讓那樣智慧的頭腦去幹粗活」相映成趣,異路同途。

很多年前,王小波曾對李銀河說:「你知道我在世界上最珍視的東西嗎?那就是我自己的性格,也就是我自己思想的自由。」在至情至性這一點上,大俠似乎和王小波不相伯仲,大俠對於自己的性傾向「從沒有怨天尤人,我一直高調地堅持著自己,不悲哀不隱瞞,我很快樂,因為我活的是自己。」看上去,李銀河愛的是不同的兩個人,甚至可以說太不同的兩個人,可是從某個意義上,她愛的又是同一類男人,都是有著浪漫情懷和極度自由不羈靈魂,這正證明了李銀河的不俗之處,她能慧眼識才,不拘凡俗,然而更不俗的一點在於,每一個男人和她在一起之後,都會變成更好的人。

王小波曾讚美李銀河「你有一個完美的靈魂,它是一個錦標」。是的,這個錦標只頒給最自由的靈魂,從過去到現在,她都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沒有太多的物質要求,只沉浸在自己喜歡的世界裡,看美好的電影,聽美好的音樂,想自己樂意想的問題,種花遛彎,自得其樂,因為人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他還需要一個詩意的世界。

「那你李銀河的詩意是什麼樣子?」

她臉上又浮現出小女孩般呆萌的表情:「詩意的世界裡頭,我覺得一個就是愛,一個就是美。我的人生哲學,就是採蜜哲學,就像小蜜蜂似的,在花叢裡頭,採集那一點精華,其他的都不追求,也不去看,那些醜的東西就把它躲開就行了,只需要生活中的一點甜美、一點精華就完了。」

「這些甜蜜和精華對你來說是什麼?」

「就是美。」

記者手記、專訪李銀河、大俠等精彩內容請見2015年第一期南都周刊!請點擊下方「閱讀原文」購買電子雜誌!


相關焦點

  • 李銀河:最好的愛情全在天上
    李銀河一直在用文字尋找一個答案:愛情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在經歷與王小波的「高度契合」、和大俠的「完全互補」後,她似乎找到了答案:最好的愛情原來都在雲端。——————第一次對王小波產生「觸電的感覺」時,李銀河手裡拿著一本封面漂亮的橫格本。本子左右不留白,字跡密密麻麻的,「但其中有什麼東西深深地撥動了我的心弦」。
  • 專訪李銀河愛情伴侶「大俠」:他讓李銀河生命開啟了另一維度
    和她同居了十七年的神秘伴侶,就這樣開著一輛深棕色的桑塔納緩緩進入了公眾的視線。「他是誰?」這十七年來,許多公開半公開的場合,他都會出現,李銀河會淡淡地介紹這是她的經紀人「Z老師」。當他是李銀河經紀人的時候,他通常是很沉默的,面無表情,有一種蓄勢待發的冷靜。這氣場讓許多採訪過李銀河的記者都感到壓力山大。
  • 李銀河:我覺得完美的愛情還是應該結婚的
    洗馬君很榮幸地邀請到了社會學家李銀河老師,來談談她的看法,下面先看兩期她的分享
  • 李銀河:相較於金錢和權力,愛情能給人最大的快樂
    在聊起愛情、性別平權與知識分子身份這些話題時,她用的是一種不虛飾、不留餘地的方式,例如在談到愛情的忠貞時,她說:「人生的最高價值在於追求快樂,而不是追求從一而終。」這不禁讓人想起前段時間社交媒體上熱轉的一段王小波對李銀河的「吐槽」。兩人在影院看《霸王別姬》時,到關師傅用刀片責打徒弟那一幕,在場觀眾無不感動,李銀河卻直愣愣地大吼:「大刀片子不夠性感!」
  • 王小波的愛情奇蹟:長相醜陋,卻追上大美女李銀河,兩人相守20年
    一次偶然的機會,讓他接觸到了王小波,自己和朋友去拜訪王方名先生,也就是王小波的父親,李銀河只聊了一會變去王小波的房間了,她迫切想知道,王小波是一個怎樣的人,但是第一次見王小波,卻有點讓自己大跌眼鏡,因為他長得太醜了,雖然如此,但是後來兩人還是相愛了。
  • 王小波:你好哇李銀河,6個字寫盡愛情的模樣
    「你好哇李銀河,一想到你啊,我的醜臉上就泛起了微笑。」這句話出自王小波給李銀河的情書,在眾所周知的那本《愛你就像愛生命》這本書裡同樣可以找到。讀本書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在王小波寫給李銀河的一封封的情書裡,在開篇總是以這樣的一句話開始的-----你好哇,李銀河。
  • 李銀河談愛情:能否找到靈魂伴侶,關鍵看這兩點
    02他與她一起品嘗歡喜的雀躍,品嘗人生的苦澀,品嘗生命的偉大,品嘗生活的心酸,他們彼此堅定地相信對方,並且想盡辦法維護對方。03在《李銀河說愛情》這本書裡,李銀河老師將靈魂伴侶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情投意合的戀人。一種是相互欣賞的知己。
  • 李銀河 」——這是我見過最浪漫的愛情
    引子:泰戈爾曾說,「相信愛情,即使它給你帶來悲哀也要相信愛情。」這原本是一篇我想寫在知乎的問答,但我在寫過程中,卻漸漸地陷入了那個時代他們的愛情,為他們的完滿感到欣喜,也為他們的無奈感到惋惜。生於動亂的年代,這是他們無法改變的命運。
  • 李銀河初見王小波:沒想到這麼醜,王小波一句話,讓她淪陷了一生
    李銀河初見王小波:沒想到這麼醜,王小波一句話,讓她淪陷了一生有一天,王小波把剛寫的《綠毛水怪》寄去《光明日報》,經手的女編輯是李銀河的同事。沒出幾分鐘,看得她直掉眼淚。李銀河在旁邊納悶兒,接過來一讀,登時心中一緊,30年後,她還清晰記得那一瞬的感覺:「寫作手法雖然稚嫩,但卻有什麼東西深深撥動了我的心弦。」很多人乍一看王小波,都會覺得醜!就連他的妻子李銀河在初見王小波的時候,沒想到這麼醜!
  • 李銀河初見王小波:你好醜!王小波氣得罵一句話,卻讓她淪陷了
    1977年,王小波的手抄本小說《綠毛水怪》,無意間傳到李銀河手中,李銀河看得津津有味,一字不漏。她被書中描述情竇初開的少男少女戀情,及對直白的「性」描述,撥動了心弦。李銀河那時,她心裡便有了「王小波」這個名字,並對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後來,李銀河通過一個共同的朋友終於見到了王小波本人。
  • 王小波因長得醜被李銀河分手,王小波一句話,讓李銀河再次淪陷
    年輕的時候,李銀河是光明日報的編輯,美貌與才華並存,身邊很多追求者。而王小波,不僅長得醜,還不修邊幅,邋裡邋遢,沒人看得上。有一次,王小波去雜誌社交稿,無意中看到了李銀河,內心想:沒想到人間還有這般美貌的女子,頓時對她一見鍾情。
  • 王小波去世後,遺孀李銀河愛上「跨性別者」,真愛與性別無關!
    然而李銀河作為一個文青,嚮往的是浪漫的、甜蜜的愛情。對方卻是個直男,根本不符合李銀河的標準。李銀河和對方磨合無果,最終這段感情無疾而終。失戀後的李銀河沒有再談戀愛,她直言,對於愛情,她要等那個靈魂契合的人。在那之前,哪怕單著,也絕不將就。
  • 王小波去世後,李銀河愛上「跨性別者」,坦言會步入婚姻殿堂
    人們對於感性的文學家總有著不切實際、天馬行空、為所欲為等等的形容詞,李銀河就是這眾人議論紛紛下的一員,但是讓人們感興趣的並不是她的文學作品,而是她與一位計程車司機的「跨性別愛戀」,但是她卻從不後悔,也曾坦言或許會和愛人一起步入婚姻殿堂。李銀河與王小波的相守之約李銀河1952年從北京出生,對於愛情她是非常執著和純粹的,很多年後李銀河和人們談起她的初戀經歷。
  • 王小波與李銀河的20年:你要是願意,我就永遠愛你
    1977年,二十五歲的王小波與在《光明日報》做編輯的李銀河相識並戀愛。1980年1月21日,王小波和李銀河登記結婚。1997年4月11日,四十五歲的王小波因心臟病突發辭世。王小波和李銀河享受了20年的浪漫愛情,直至王小波撒手而去。
  • 李銀河:真愛發生的概率並不高,但我一生遇到了兩次
    李銀河說愛情現在,李銀河66歲了。在威海,她過著「寫作、看書、觀影「的詩意生活。 這個被一代人傳頌的愛情故事裡的女主角,終於也上了年紀。但她的外表和心靈仍然年輕,任何與李銀河相處稍久的人,都會被她身上的永恆寧靜之光所療愈。李銀河說,自己是「一生浸淫在愛之中」的人:「人一旦經歷了一次愛情,就會覺得,跟其他一切生活中的快樂相比,這個是最快樂的。」
  • 回顧李銀河「出櫃」事件 解讀何為跨性別戀
    李銀河:王小波如果還活著 也不會有後面的事了  李銀河,社會學家,性學家,前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研究員
  • 李銀河否認出櫃強調自己異性戀 同居伴侶照片曝光
    近日,網上開始流傳一篇《李銀河「拉拉」身份曝光》的文章,指責李銀河多年來與一名中年婦女同居十餘年卻蓄意隱瞞自己的「同性戀身份」,披著「為性少數群體維權」的光環,欺騙和利用中國同性戀,隱瞞全國人民。文章言辭惡毒,討伐李銀河「在男男同性戀愛滋感染大軍日增的今天,引導、暗示無數人成為同性戀的李銀河同志,怎麼給中國的「同志們」一個交代?
  • 李銀河和李亞鵬攀親戚?其處世風格與洪晃有一比?
    如果是我們可能是沒有出五服的親戚,我隨母親姓,我的外祖父叫李超千……」李銀河和李亞鵬攀親,卻毛毛躁躁地留言在王菲微博,被好心網友轉發給李亞鵬,李亞鵬還是很客氣地回了她:「我父親去世安葬於葉縣,因我生於新疆,對老家的事知道不多,等回老家祭祀時打聽一下,不過,老鄉無疑,先問候一下。」李銀河跟進:「加關注。」於是,熱搜上有了他倆的段子。李銀河太逗了。
  • 李銀河 外表有多規矩, 內心就有多不羈 溫故
    李銀河承認王小波離世後自己有一位已相伴17年的伴侶,「他」生理上是女性,心理上是男性。李銀河講述了跟伴侶相識相知相戀的故事。這是本刊2006年的專訪,講述了她的經歷、她的研究、她的性情。其實,其中的任何一項都夠她交差的了,但她的研究衝動是發自內心的,不是為了交差。這10項研究的結果是10篇論文,每篇15000字上下。題目依次是:擇偶標準,青春期戀愛,浪漫愛情,獨身,婚前性行為規範,婚姻支付,自願不育,婚外戀,離婚,同性戀。回國之前,她還做了個「社會學百題」的備忘錄,現在有時還會翻看,覺得自己比當時的氣魄小了很多。
  • 李銀河:與跨性別者同居17年,坦言也許會步入婚姻殿堂
    「不管是同性戀,還是異性戀,對愛情的忠貞不渝總是讓人敬重」雖然王小波已經離世多年,但他的文字依舊活躍在我們的世界裡。王小波的有趣,他的不羈和他自由的精神,給了我們一代人精神上的啟發,就連他給李銀河寫的情書都被廣大「學子」奉為經典。很多人都是在王小波的書火了以後才知道這麼個人,跟風去看他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