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乎乎的餃子,暖洋洋的心|天佑集團「迎冬至 包餃子」

2020-12-26 天佑好醫生

冬至,又稱「冬節」、「賀冬」,華夏二十四節氣之一、八大天象類節氣之一,與夏至相對。冬至在太陽到達黃經270°時開始,時於每年公曆12月22日左右。

中國人對冬至的重視使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

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每年農曆冬至這天

餃子是北方人必不可少的節日飯

12月21日11點半,天佑餐廳儼然成了「歡樂大廚房」。天佑集團機關和天佑兒童醫院的員工齊聚一堂,大家熱情高漲、分工協作、忙得不亦樂乎,個個動作嫻熟,時不時還相互切磋一下「手藝」,比拼餃子的「顏值」,現場歡聲笑語此起彼伏。

冬至的餃子不論什麼形式,吃在嘴裡都是溫暖和喜悅,讓人久久回味。情暖冬至,幸福相伴;餃子雖小,真情無限。餃子象徵團圓,就好比人心聚在一起,天佑集團組織此次活動,就是要讓大家品嘗到集體大家庭的幸福滋味,同時也為全體幹部職工送上冬至的祝福與關懷。

歡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2020年的「迎冬至 包餃子」活動在歡聲笑語中圓滿結束。在這辭舊迎新的季節裡,願每一個天佑人的2021都如同今天的餃子一樣,心中有數,無所不包,更加熱情、更加飽滿!

相關焦點

  • 冬至吃素菜餃子,鮮嫩爽滑還多汁,一口一個全身暖洋洋
    昨天是冬至,不知道你們的習俗是吃餃子還是吃湯圓?原來餃子的由來是東漢時期的醫聖張仲景,看到很多貧窮的百姓,在每年冬天都會冷到耳朵都凍壞了,於是在冬至的那天,他煮出了祛寒嬌耳湯給貧窮百姓喝,希望以後不會再凍壞耳朵了。之後,「嬌耳」這稱呼就變成現代人叫「餃子」之稱,所以現在還有冬至不吃餃子會凍壞耳朵說法呢!在冬至北方習慣吃餃子,而南方人習慣吃湯圓,可不是嘛!
  • 河北石家莊:包餃子 畫民俗 迎冬至
    新華社照片,石家莊,2020年12月20日 河北石家莊:包餃子 畫民俗 迎冬至 12月20日,石家莊市第一實驗幼兒園的孩子們在學習包餃子。臨近冬至,河北省石家莊市第一實驗幼兒園組織開展「冬已至、盼春來、品傳統、享幸福」主題活動,小朋友們在老師和家長的陪同下包餃子、畫民俗,體驗傳統文化的魅力。 新華社發(陳其保 攝)新華社照片,石家莊,2020年12月20日 河北石家莊:包餃子 畫民俗 迎冬至 12月20日,石家莊市第一實驗幼兒園的孩子們在學習包餃子。
  • 開心包餃子 情暖迎冬至
    冬至又名「冬節」,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冬至有包餃子、吃餃子的習俗,取團圓之意,象徵著全家團團圓圓、和睦幸福,寄託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在冬至來臨之際,高新區(新市區)各基層單位紛紛開展喜迎冬至系列活動,進一步弘揚了中華傳統文化。
  • 烏魯木齊高新區(新市區):開心包餃子 情暖迎冬至
    冬至又名「冬節」,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冬至有包餃子、吃餃子的習俗,取團圓之意,象徵著全家團團圓圓、和睦幸福,寄託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在冬至來臨之際,高新區(新市區)各基層單位紛紛開展喜迎冬至系列活動,進一步弘揚了中華傳統文化。
  • 商丘車管所組織開展「迎冬至包餃子」警營活動
    ​映象網訊(記者 尚海東)「冬至到,吃餃子。」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之一,為進一步加強從優待警工作,提升民警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冬至來臨之際,商丘交警支隊車管所提前安排、精心準備,開展「迎冬至吃餃子 送關愛暖警心」活動。
  • 熱騰騰的餃子 暖洋洋的日子
    為弘揚民俗文化,繼承傳統習俗,彰顯傳統文化魅力,讓轄區的居民感受冬至的祝福和溫暖,12月21日,包頭市萬青路街道五一社區舉辦了「熱餃子暖慶冬至,黨群共話鄰裡情」主題活動。上午9點,活動在大家的歡聲笑語中開始,五一社區的黨群服務中心活動室內儼然變身成了社區廚房,工作人員、志願者和居民齊上陣,和面、擀皮、調餡、包餃子……分工有序、配合默契,居民阿姨們都是包餃子的好手,一會兒工夫,大小均勻、美觀飽滿的餃子就包滿了一桌。隨後,社區志願者們把包好的餃子分別送到了轄區高齡老人、困難家庭和殘疾居民手中。
  • 這碗冬至餃子,別有風味!
    奮鬥餡兒在西安-亞馬遜AWS聯合創新中心,企業與入駐小夥伴一起包餃子,吃餃子、談創業、共奮鬥。從繁忙工作中抽出時間來的小夥伴們,在此刻,滿滿的煙火氣縈繞周身, 大家分工協作幹勁十足,一起包著餃子,一起談著創業路上的點點滴滴。冬至吃餃子,早已不單單是為了吃一頓飯,而是吃一種情懷,一種志同道合的夢想。創業路上,加速器是各位夢想家背後最堅實的護盾,傾聽一路上的酸甜苦辣,為企業制定各種優質服務。
  • 組圖:迎冬至 武漢一高校大學生自辦「包餃子」大賽
    12月21日是冬至,為弘揚我國傳統飲食文化——包餃子,同時促進學生間的溝通交流,增強同學們的動手能力,讓大家用輕鬆的心態來對待即將到來的期末考試,武昌理工學院在桂園食堂三樓組織開展了「迎冬至,過新年」活動。
  • 將圍社區開展「迎冬至、包餃子」活動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鄧紅麗 通訊員 麥肖興日前,光明區馬田街道將圍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開展了一場溫情的「暖陽冬至,DIY餃子」冬至包餃子活動,活動吸引了16名社區居民參與。緊接著社工展示今天準備包餃子的肉餡、韭菜、玉米、芥菜等不同口味。大家幹勁十足,紛紛表示要「露一手」。一切準備工作就緒後,大家分成多個小組分工協作:切劑子、擀皮、包餃子,個個動作嫻熟,不一會兒的功夫,面前的盤子裡就擺滿了餃子。活動中大家有說有笑,相互切磋包餃子的技巧,彼此比較著餃子的形狀,活動現場氣氛熱烈。社工通過現場觀察,對製作餃子造型獨特好看的居民,邀請其分享指導。
  • 冬至將至 暖心餃子包起來
    情暖冬至節 黨群一家親12月15日,太原市迎澤街道并州路二社區、青年路一社區舉辦了「情暖冬至節,黨群一家親」包餃子活動,邀請駐地單位及轄區居民和社區工作人員一起包餃子,並把煮好的餃子送到社區老黨員家中。
  • 富德生命阜平支公司開展「迎冬至 暖人心」包餃子團康活動
    12月20日冬至前,富德生命人壽保定中支阜平支公司組織公司夥伴開展了主題為――「迎冬至 暖人心」包餃子團隊活動。活動前,阜平支公司的員工們都熱情高漲、踴躍參加,大家齊心協力,提前精心選制餡料,充分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在活動過程中,大家分成若干組,井然有序、各展所長:有揉面的、有擀皮兒的、有包餃子的,分工明確。
  • 冬至這天說一說志臻的餃子
    今天是冬至,在中國北方有冬至吃餃子的風俗。俗話說:「冬至到,吃水餃。」學校食堂也早早地開始準備食材,為同學們和老師們包冬至餃子。冬至這天一大早,安平志臻的同學們就吃上了熱氣騰騰的餃子。孩子們端著熱騰騰的餃子,邊吃邊笑,開心地說:「學校真好,冬至為我們包餃子吃,吃了心裡感覺暖暖的。」下午,孫佳校長帶著孩子們一起去食堂包了暖心餃子,之後將同學們親手製作的餃子作為秘密驚喜為一直帶傷堅持上課的賈杉杉老師送了過去。
  • 「歲寒隆冬至·煮餃話團圓」和家康橋華居開展迎冬至包餃子活動
    #俗話說「冬至餃子,夏至面 」,冬至吃餃子是中國人的傳統習俗。12月20日上午,康橋華居樂善會客廳裡一片歡樂,和家康橋華居生活服務中心邀請社區居民開展了冬至包水餃活動,帶領社區居民過了一個溫暖的冬至。活動現場秩序井然,參加活動的居民有條不紊,和面、調餡、擀餃子皮、包餃子,大家分工明確,熱情滿滿。大家一邊包餃子一邊拉家常,一張張燦爛的笑臉,一顆顆真摯的心靈,體驗著一起包餃子的樂趣,現場洋溢著溫情濃濃的節日氛圍。
  • 情暖冬至 餃子當鮮!家樂福與大家一起過冬至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時間如白駒過隙,轉眼就到了冬至,這也就意味著,過了今天,北半球的白天會越來越長,而最冷的日子也即將來臨。
  • 濰坊學院校長馮濱魯參加安順校區「歡樂包餃子,溫暖過冬至」校園...
    冬至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在中國北方,冬至吃餃子是固定習俗。12月20日下午,為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習俗,豐富西校區師生校園生活,濰坊學院大學生自律委員會安順校區分會主辦的「歡樂包餃子,溫暖過冬至」活動在吉他社成員的開場曲中拉開帷幕,校長馮濱魯參加了活動。師生們各顯身手,領麵團、取餃餡、揉面擀皮、包的、擺的,元寶餃子、混沌餃子、柳葉餃子......
  • 績溪抽水蓄能公司組織開展「包餃子 迎冬至」活動
    12月20日,在庚子年冬至來臨之際,績溪抽水蓄能公司利用周末之餘,在職工食堂精心組織開展「包餃子 迎冬至」活動。冬至,俗稱「數九」,意味著一年中最寒冷的時節到來。活動中,和面、擀皮兒、調餡分工負責,月牙、鎖邊、柳葉、元寶各種形狀特色鮮明……最後,大家齊聚一堂,品餃子、話家常,頓時暖意升騰、寒意全無。今年以來,績溪抽水蓄能公司工會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積極服務中心工作,充分發揮各類興趣小組作業,組織形式多樣、職工喜聞樂見的業餘活動,大力豐富職工業餘生活,不斷增強企業凝聚力向心力。
  • 【頭條】過冬至,吃餃子!@嵩縣人今年冬至,你在哪裡度過?
    嵩縣行政服務中心 開展「迎冬至暖人心」活動 冬 至 為了進一步弘揚民俗文化,豐富中心文化生活, 營造「歡樂、祥和、團結、溫情」的節日氛圍,2020年12月21日上午, 嵩縣行政服務中心組織開展 「迎冬至、暖人心」包餃子活動。
  • 西安高新一中師生匯聚食堂喜迎冬至,舉行包餃子活動
    同學們立即消毒洗手,圍在一起,在餐廳師傅的示範指導下,拿起餃子皮,包出形態各異的五彩餃子。同學們說,今天終於學會包餃子了!在餐廳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學習包餃子當一盤盤熱乎乎的餃子端上桌,家的氣息瞬間瀰漫了整個餐廳,一股股暖流注入同學們的心間。
  • 情暖冬至,愛在校園,鄭州市第十四高級中學開展教職工冬至包餃子活動
    老師們有的切面、有的擀皮、有的包餃子。老師們吃著熱騰騰的餃子,心裡暖暖的。冬至到,吃水餃。冬至這一天,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風俗,南方地區則有吃冬至米糰、吃冬至長線面的習慣。原來是在冬至來臨之際,為弘揚中華傳統飲食文化,學校工會和後勤處組織策劃的"迎冬至 包餃子"活動。包餃子前,食堂提前精心選制餡料,充分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在活動中,老師們井然有序的分成組,配合密切,有的切面、有的擀皮、有的包餃子,相互之間大家傳授著包餃子的經驗,在歡樂、溫馨的氣氛中大家個個大顯身手,現場氣氛熱烈。
  • 滎陽市喬樓鎮:齊包餃子迎冬至 幸福食堂暖意濃
    映象網記者 李夢嬌 通訊員 張夢珂 文/圖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冬至吃餃子」是中華民族傳統習俗,為豐富職工們文化生活,12月21日,滎陽市喬樓鎮政府職工食堂開展以「回憶傳統 喜迎冬至」為主題的包餃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