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在無人駕駛領域擴大領先優勢 合作夥伴名單越來越長

2021-01-12 電子產品世界

  英偉達多年來一直致力讓半自動駕駛汽車真正上路的研究,而該公司剛剛公布了自己的最新成果,那就是在最新一代2018款奧迪A8上,首次展示了自己全球領先的自動駕駛技術。奧迪表示,旗下最新的這款豪華駕車已經實現了3級自動駕駛功能,在特定的條件下,駕駛員可以將雙手脫離方向盤。不過駕駛員依然需要隨時關注自己的駕駛環境,並且保持注意力集中,在必要的時候隨時收回對汽車的控制權。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07/361904.htm

  最近一兩年,幾乎每個汽車廠商都開始研發自家的自動駕駛技術,但是目前並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因此雖然特斯拉Model S的僅能實現2級自動駕駛,但是這次奧迪A8上使用的技術也並沒有領先太多。

  但是為什麼對於英偉達來說,這依然是個好消息呢?因為無論哪家汽車廠商使用何種等級的自動駕駛技術,這家晶片廠商的技術和產品都已經被使用在了不同廠商的產品中。

  合作夥伴名單不斷更新

  英偉達與奧迪的合作已經有一段時間了,而二者的合作關係在今年年初得到了進一步升級。當時奧迪表示,將在未來的汽車產品中使用英偉達的Drive PX2平臺硬體和軟體。而奧迪的zFAS系統就是兩家公司合作的成果,這套系統允許一輛汽車在以60公裡的時速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時,如果遇到交通擁堵或緩行問題,也無需駕駛員將雙手放到方向盤上。

  英偉達在一篇博客中表示,公司的技術將對A8傳感器收集的收據進行整理,並且傳輸速度為25億次/秒。而奧迪A8也是第一輛配備雷射雷達的量產車型,而雷射系統可以對汽車周圍的環境進行不間斷掃描。

  除了與奧迪合作之外,英偉達還宣布與瑞典汽車廠商沃爾沃達成了共識,幫助沃爾沃在2021年前生產出能夠上路的全自動無人駕駛汽車。另外,英偉達的合作夥伴還包括了梅賽德斯·奔馳和豐田。

  豐田將使用英偉達的Drive PX2超級計算機平臺作為未來公司半自動駕駛汽車的「大腦」,而兩家公司的合作非常引人關注,因為豐田一直以來都是日本最大的汽車廠商。

  當然,包括去年與因為事故與無人駕駛技術公司Mobileye終止合作的特斯拉,也決定開始使用英偉達的技術,用於公司半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特斯拉一直都擁有打造無人駕駛汽車的野心,並且目前來看,與英偉達的合作是實現這一目標最佳途徑。

  這些合作關係,無論是對英偉達還是汽車廠商來說都非常重要。目前大部分的汽車廠商都將實現無人駕駛汽車上路的目標制定在了2020年或2021年。而選擇最合適的合作夥伴,將有助於雙方達成雙贏的局面。

  無人駕駛汽車正不斷增長

  其實在英偉達目前的營收組成中,汽車業務只佔據很小的比例。在今年第一季度的財報中,汽車業務為公司帶來了1.4億美元的收入,而這個數字僅佔其總收入的7%。

  不過這一點投資者們無需更多擔心。畢竟這輛搭載最新半自動駕駛技術的奧迪A8還沒有上市銷售,而大部分的汽車廠商才剛剛開始推出配備半自動駕駛技術的車型。

  波士頓諮詢公司預估,到2035年,無人駕駛汽車市場的市值將達到770億美元。而現在給英偉達留下了足夠的時間來尋找更多的合作夥伴,並且通過提供技術獲得更多的收入。而這只是開始,隨著各種搭載英偉達技術的車型陸續上市,對於投資者來說,英偉達依然是一個值得關注的目標。


相關焦點

  • 美國自動駕駛晶片霸主英偉達的中國朋友圈能維持多久?
    11月21日,全球人工智慧龍頭、自動駕駛晶片霸主的英偉達,在中國蘇州舉辦了年度最後一場GTC大會。作為年度收官之戰,大會並沒有重磅新品推出,但是,英偉達亮出了自動駕駛領域的中國合作夥伴。在公布英偉達中國合作夥伴的時候,尤其是自動駕駛領域合作夥伴的時候,一汽集團、沃爾沃、滿幫集團、京東、美團、菜鳥、小鵬汽車、奇點汽車、SFMotors等一連串熟悉的名字,讓人吃驚不已。是的,這就是英偉達在乘用車、商用車、移動服務、一級供應商和地圖供應商的強大統治力,更為驚訝的數字是,全球自動駕駛領域中有超過370家公司,使用了NVIDIA DRIVE平臺。
  • 自動駕駛領域的成就 特斯拉稱得上全球領先
    自動駕駛領域的成就 特斯拉稱得上全球領先 陳曦 發表於 2020-03-12 11:28:34 現如今說到自動駕駛,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自然是馬斯克的特斯拉。
  • 宏景智駕攜多家合作夥伴共建開放式自動駕駛生態圈
    他表示這個自動駕駛生態圈有兩個突出特點:一是「面向量產」,生態圈要瞄準大規模商業化,從車規級傳感器、車規級軟硬體融合的自動駕駛系統、全冗餘的線控底盤系統、到閉環商業模式等各個方面打造真正安全、可落地、可持續發展的完整解決方案;二是「開放式」,是希望聯動更多企業發揮各自所長,攜手將安全可靠的自動駕駛出行及物流服務推向社會,造福社會,而宏景在產業鏈中扮演自動駕駛「技術中樞」的角色,將充分開放自身能力,深度定製化賦能合作夥伴
  • 助力5G:肖特被芯思傑授予最佳合作夥伴獎
    ·         芯思傑,中國領先的光晶片和光器件製造商,舉行了盛大的全球合作夥伴共贏盛典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910
  • 騰訊「殺入」無人駕駛賽道 百度能否保住「領頭羊」地位?
    百度(納斯達克:BIDU),中國最大的搜尋引擎提供商,被認為是無人駕駛市場的主要參與者。它的開源項目阿波羅軟體平臺已經吸引了大約140個主要合作夥伴,包括英特爾、微軟、福特和本田。百度還在中國和美國的道路上測試其無人駕駛汽車,該公司在美國矽谷設有一個研究實驗室。
  • 中美「芯」戰場,自動駕駛新十年血戰揭幕
    Orin 的算力達到了 200TOPS,大幅領先 Autopilot硬體 3.0 的 144TOPS,但功耗只有硬體 3.0 的 1/4 不到。比起前代 Xavier,Orin 的性能更是達到了 6.7 倍(Xavier 為 30TOPS)。從產品節奏上看, 英偉達和特斯拉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會是「輪流吊打」的關係 。
  • 百度官宣造車帶火無人駕駛板塊,業績高增長股名單來了
    受利好消息刺激,無人駕駛板塊開盤大漲,截至午間收盤,聯創電子、華陽集團、四維圖新、德賽西威等6股漲停,長城汽車大漲8%,永新光學、萬集科技、北方股份等紛紛大漲。百度吉利造車定了!將共同打造智能汽車百度發文稱,將正式組建一家智能汽車公司,以整車製造商的身份進軍汽車行業。吉利控股集團將成為新公司的戰略合作夥伴。
  • 2020半導體驚天收購,英偉達收購ARM,AMD收購賽靈思,還記得嗎?
    和其他的任何一個行業一樣,半導體行業內的資源和技術,正在變得越來越集中。高科技公司想要維持在技術、市場上面的領先優勢,除了自己持續投入研發之外,另外一條更加快速的選擇就是併購,通過併購,大公司不僅僅消滅了自己潛在的對手,更是拉高了技術的門檻,讓後來的挑戰者變得更加艱難。
  • 【星際每周關鍵詞】谷歌發布會&引力波&英偉達GTC&麒麟970&量子通信
    >英偉達GTC China 2017於2017年9月26日在北京召開,大會展示了當今計算行業最重要的研究成果,同時也介紹了英偉達的一系列產業合作。藉助英偉達的硬體優勢,TensorRT 可將神經網絡計算的延遲降低至業內最低水平。
  • 黑芝麻智能CMO楊宇欣:自動駕駛人工智慧晶片競爭,不僅要拼算力,更...
    在自動駕駛技術領域,中國是有機會能夠領先全球的。同時,因為中國除了單車智能發展以外,也在推動車路協同發展,政府在統一搭建基建,非常容易形成統一的標準,所以中國的自動駕駛社會很快就會到來。 談及行業機會,楊宇欣認為,未來十年最重要的一個產業就是智能汽車產業,特別是自動駕駛領域,有機會催生出包括晶片、整個供應鏈的新機會;其中,核心晶片是軟體定義汽車基礎,這是國內急需攻克的領域。現在,自動駕駛晶片和算力平臺主要依賴英特爾、英偉達來提供,這是非常好的創新機會。 進入無人駕駛時期後,汽車電子架構更加成熟後,駕駛要涉及整個交通系統。
  • 自動駕駛公司Waymo宣布融資22.5億美元:運營僅1年時間,估值或超...
    資金用途「我們一直以團隊運動的方式對待我們的使命,與我們的原始設備製造商和供應商合作夥伴、我們的運營合作夥伴以及我們所服務的社區合作,打造和部署世界上最有經驗的自動駕駛系統,」Waymo執行長約翰·克拉夫西克(John Krafcik)在一篇博客文章中表示。
  • 零售商布局自動駕駛:亞馬遜投資沃爾瑪合作
    亞馬遜已經收購了該領域幾家不同公司的股權,並在內部努力。相比之下,沃爾瑪正專注於與多個自動駕駛送貨服務合作。每種方法都有收益和成本,並可能反映出每家公司的能力和自我概念。 亞馬遜 這家西雅圖的科技巨頭已經在機器人領域進行了諸多嘗試,光是跟蹤這些嘗試就成了一項挑戰。
  • 朗坤物聯網成為華為在農業領域籤約合作夥伴!
    他表示,華為是全球領先的ICT(信息與通信)基礎設施和智能終端提供商,致力於把數字世界帶入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組織,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朗坤物聯網作為國內智慧三農領航者,有平臺資源整合的優勢,在智慧三農領域技術實力雄厚、經驗豐富,華為高度重視同朗坤物聯網的合作。
  • 【智能電動汽車專題】跨界篇:谷歌(NASDAQ:GOOGL),科技巨頭進軍汽車領域,Waymo自動駕駛技術全球領先
    這也是之前與谷歌在自動駕駛路線類似的百度,會與吉利深度合作,親自下場造車的原因之一;對谷歌來說,Waymo實現更大價值的商業化變現,很難僅僅通過採購外部車輛進行改造來實現,未來還需要與車企探索更多更深入的創新合作模式,畢竟自動駕駛價值實現,首先需要依託於大量車輛終端本身,要在車輛終端佔據更大市場份額,才能讓自動駕駛實現更快速的迭代與進化,實現贏家通吃。
  • 無人駕駛汽車為什麼說離我們越來越近?專家是這麼說的!
    沿著這條路徑,在各方力量的努力下,無人駕駛汽車的成本也在迅速降低。國內正逐步形成了一個完全成型的解決方案,無人駕駛距離國人的生活越來越近了!大量無人駕駛的運營數據2、大量鬧市區數據積累,惡劣天氣下也能正常運營在完全無人駕駛領域,要用到大量AI技術,而運用AI技術又需要大量數據。
  • 先機已佔,無人駕駛離我們還有多遠?這一次,答案越來越清晰!
    導言:在當前的汽車行業,無人駕駛無疑是一次顛覆性的改革創新和嘗試。畢竟,著眼當前「軟體定義汽車」的潮流已成,汽車產業的邊界逐漸被打破,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向出行服務商跨界。不管是汽車廠商還是供應鏈,亦或者是消費者,可以說幾乎行業裡的所有人,都在期待一個全新的出行生態。
  • 汽車自動駕駛產業鏈深度報告:晶片及軟體專題
    終端軟體解決方案提供商的盈利模式也有望發生轉變 大部分傳統汽車廠商缺少軟體基因,在軟體定義汽車領域需要尋求外部 供應商的合作,且需求範圍逐步擴大。CPU 可以輕鬆處理一個數據量大、時間長而且比較複雜的任務,而 GPU 處理這類任務時就會吃力;而當有較多簡單的任務時,GPU 優勢凸顯。 英偉達在其自動駕駛套件中使用的晶片使用了基於神經網絡的 AI 深度學習技 術。
  • 自動駕駛,百度、騰訊和阿里的「速度與激情」
    緊隨其後的是騰訊,去年11月份,在騰訊全球合作夥伴大會上,騰訊自動駕駛業務首次公開亮相。今年4月2日,騰訊無人車被發現在北京四環進行路測。此前阿里巴巴一直以車載OS作為智能汽車領域的主攻點,在「阿里ET城市大腦」等項目中將計算機識別技術打磨成熟後,才宣布進軍無人駕駛領域。
  • 東風公司、中遠海運、中國移動跨界合作 5G+無人駕駛賦能智慧港口...
    「『5G+無人駕駛賦能智慧港口』戰略合作項目的發布及籤約,是中遠海運、中國移動與東風公司面向智能化時代開展戰略合作的一項重要成果,也是落實國家戰略的一項重要舉措」,竺延風表示。  此外,中遠海運港口有限公司、中遠海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廈門遠海貨櫃碼頭有限公司、中移(上海)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中國移動通信集團福建有限公司廈門分公司、東風商用車、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上海振華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元戎啟行科技有限公司還聯合發布了《5G智慧港口全業務場景落地白皮書》,行業合作夥伴根據廈門遠海碼頭的現狀
  • 江淮馮梁森:現階段發展無人駕駛是不成熟的
    那麼,對於時下大熱的無人駕駛概念,公司是怎樣看待的?公司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優勢是什麼?未來的發展方向又在哪裡?此外,對目前行業內的技術路線之爭,公司是如何看待的?補貼「退坡」等問題對公司又影響幾何呢?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採訪了公司董秘馮梁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