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服就是照搬的明朝服飾」,真的是這樣嗎?

2020-12-19 澎湃新聞

原創 美麗也是技術活 美麗也是技術活 收錄於話題#服飾考據2個

韓服與明代服飾的關係,每隔幾年就可以佔據一時熱點。

我個人印象比較深刻的說法就有,「韓服就是明代服飾的山寨版」,「明朝遺風在韓國」(這句話的另一個版本叫「唐朝遺風在日本」),以及這次的熱評,「韓服沿用明代服飾」與被抵制的「漢服抄襲韓服」論調。

儘管這些論調表達出來的情緒各不相同,比如「XX遺風在XX」就更像是一句懷有善意的話,但它們的內核都指向同一處——韓服(朝鮮服飾)和明代服飾說不清理還亂的關係。

要理清楚這其中的關係,首先得把「角色」分清楚。

一般人會覺得,這裡面不就是兩個「角色」——韓服和明代服飾麼?實際上,之所以可以吵得如此不可開交,不考慮情緒的原因,就服飾論服飾而言,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在於沒有分清楚彼此講的都是什麼。

時間撥回到中國的明朝時期。彼時朝鮮半島上的政權是「朝鮮王朝」,王室姓李,也稱「李氏王朝」或「李朝」。

李朝是一個國祚很長的王朝。它的建立略晚於明朝,更替略早於清朝滅亡,足足超過了五百年。我們通過韓國古裝劇看到的,絕大多數演繹的都是李朝的故事,甚至於一些架空小說題材,也會默認設定在李朝。

李朝背景的架空小說改編韓劇《擁抱太陽的月亮》

人物虛擬但有明確年代指向的李朝喪屍片《王國》

正是因為李朝幾乎經歷了中國的明朝與清朝,所以從中國的朝代視角看出去,我們也可以將它劃分成兩個不同的時期。

目前,網上大量提到對李朝賜服、再造「小中華」的時期僅僅只限於明朝時期。清朝開始,朝廷就不再對李朝賜服(不過還是會送一些珍貴面料)。

賜服本身,也不是包辦李朝上下所有人的所有裝扮。而是通過服飾,幫助李朝建立相關的冠服禮制,同時也是一份自上而下的恩寵。

這個很好理解,明朝是去給李朝當宗主國的,而不是給李朝做形象設計師的。所以,李朝所稱的「衣冠文物,悉遵華制」,重點在於制度。

《明實錄》記載賜賞朝鮮服飾統計表,出自《一衣帶水 異邦華服——從<明實錄>朝鮮賜服看明朝與朝鮮服飾外交》

朝鮮太祖李成桂畫像

明太祖朱元璋畫像

那平民百姓的服飾呢?

儘管缺乏這方面的足夠資料,但在很多地方可以看出,應該是有差異的。

比如,1488年,因海難流落在江南地區的李朝官員崔溥,在他記載中國經歷的《漂海錄》中,關於冠服的回答僅是「凡朝服、公服、深衣、圓領,一遵華服;唯帖裡、襞積,少異」。但對於沿途江南江北的服飾風俗卻記載得極為詳細,包括穿什麼顏色的衣服、用的什麼布料、首飾的風格等等。

很顯然,如果與當時的李朝相近,他便不需要如此細緻地記錄了。而且,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以中國之地域遼闊,要統一不同地區的服飾本身就是不可能的事,即便李朝與明朝相似,至少也應該存在著地域差異。

明朝滅亡之後,李朝便失去了賜服來源,它的禮制服飾開始自我發展。這個過程被稱作「國俗化」(有些「國俗化」甚至發生在明朝滅亡之前)。

這個過程發展變化的速度之快,其實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像。比如,在韓劇以及韓國旅遊活動裡出鏡率還算高的祭服,幾乎是在明朝滅亡的100年裡,迅速地從接近山東孔府舊藏明代服飾裡的模樣,變成了如今看起來十分侷促的樣子。

孔府舊藏衍聖公朝服

朝鮮高宗赤綃衣

國俗化不僅僅有服飾看似自然的演變,也有禮制服飾上的混亂,從而發展出一種獨屬於李朝的體系(天下的錯誤和異變都自帶防偽基因)。

比如,看韓劇時看到的一些古怪首飾,大首和舉頭美都算是翟冠的替代品。據說李朝工匠無法製作翟冠,一旦明朝不給他們,就只能做出這些奇特的成品。

左圖:大首 右圖:舉頭美

所以,即便以最粗略的劃分方式,依然可以從李朝身上劃分出兩個「角色」,明朝還「健在」時期的李朝服飾,以及國俗化以後的李朝服飾。

與天下大多數國家的古裝劇一樣,韓國的古裝劇還原程度也十分堪憂。

他們不僅把不同時期的李朝服飾都拍成李朝末年-大韓帝國時期的樣子,甚至於直接等同於現代韓服,還毫不意外地加入了各種美化。

由於韓劇的傳播影響,我們對於韓服的印象基本都來自於這些韓國古裝劇裡的影視劇戲服。這導致了很多人甚至對現代韓服本身都了解不多。

胸口不頂蝴蝶結的現代韓服女裝很多。男裝也多是短上衣與褲子的搭配,而不是搖著扇子被帽簷遮住一半臉的歐巴。

2005年,韓國承辦APEC峰會時,拿出來的服飾叫「圖魯馬吉」。對於很多中國網友而言,它就很陌生。實際上,它其實是很常用的韓服外套。

2005年APEC峰會上,各國領導人穿的圖魯馬吉

穿著韓服圖魯馬吉的男女

這裡其實又可以劃分出兩個「角色」,來自韓劇的李朝古裝戲服和現代韓服。而且現代韓服還會和北朝鮮服飾作以區分。

中國這端,在明朝的整個歷程裡,明朝服飾本身也發生著變化。不過以本文的篇幅,已經經不起更複雜的「角色」區分了。既然明朝健在時的李朝時期服飾算作一個「角色」,那麼,明朝也只能極不學術地算作一方「角色」了。

另外便是現代漢服中仿製明代服飾的部分。

現代漢服本身是一個比較龐雜且沒人說得清的體系,所以,仿明漢服最多算現代漢服的子集(也有一些做仿明服飾的人並不認同自己屬於現代漢服的一員)。又因為帶了一個仿字,各自的仿製水平與仿製心態有差異,所以仿明服飾自然也不能等同於明代服飾。

以上這些「角色」之間的關係就可以來梳理一下了。雖然因為分類比較粗略,只能將一些特例忽略了——

#

明朝還健在時的李朝服飾

受到了明朝服飾的影響,尤其是禮制服飾主要來源於明代賜服。在其他服飾上,還是保有自己的習俗。

#

國俗化以後的李朝禮制服飾

依然可以看到受到明代服飾影響的痕跡,但它並不等同於明朝服飾。

#

韓劇中的李朝古裝

對於真實的李朝服飾還原度值得商榷,也不等同於現代韓服,不應通過看韓劇的方式學習李朝服飾和現代韓服。

#

仿明漢服

如果仿製的還原程度較高,它應該是不會與韓劇相似的。畢竟,我們可以從上文看出,兩者之間還是存在比較曲折的關係的。

但問題就出在韓劇的影響力上。很多人會把韓劇裡的戲服等同於現代韓服,也難免將這些錯誤的認知延續到仿明漢服上。

比如這次處在輿論漩渦中央的帽子。

畫師本來畫的是古風混搭,比較難以評價。但是他後來給出的參考圖裡,有一張是今年某漢服秀裡的照片,就可以明顯看出帽子的問題。

首先,這個帽子的樣式就不太符合現有明代資料裡「大帽」或其他相似帽款的形象。其次,在帽子兩側插羽毛的做法顯然是受到了韓劇的影響。而僅僅那個秀場裡,這種設計就出現了多次。這就是迴避不了的問題。

畫師old先給出的參考圖例

韓服朱笠還原圖

大帽本身在仿明漢服裡流行起來也比較「蹊蹺」。明朝人遠沒有李朝人那麼喜歡戴這個,並且經典搭配也不太一樣。

李朝的搭配就像我們在韓劇裡面看到的那樣,交領道袍配黑笠。由於一般用的是李朝末期的形態,黑笠呈現出帽簷寬大、帽筒緊小的樣式。

朝鮮風俗畫中戴黑笠草笠的男子

而明朝大帽多見一些舉人標準像上,如唐伯虎的經典形象,圓領袍配大帽。

蘇州博物館唐寅展的海報

國家博物館藏《王瓊事跡圖》中的大帽圓領形象

網友浴蘭腐色的示範:左韓服,右仿明

(大帽比例參考魯荒王墓出土品,但尺寸模特不合,偏小)

關於帽子的爭論裡,還有一位隱藏的「角色」,那就是元朝。

儘管這類帽子本身並不具備獨特性,元朝服飾並不享有這類帽子的獨創發明權,但它的影響深深烙印在早期的明朝服飾與李朝服飾上。

明代曾經以「垂纓插翎」為胡俗而加以廢除,但當時的李朝(明朝健在時的李朝)卻認為「我朝不遵華制者頗多, 不必盡改也」。

從朝鮮中宗的這句話也可以印證到,所謂「衣冠文物悉同中國」,不能僅從字面就理解成Ctrl C + Ctrl V的關係。不代入情感地去看服飾,就會發現,服飾之間的繼承與發展、演變與禁絕,其實遠遠超出想像中的複雜。

韓劇本身作為影視產品,它的表達是具有美化色彩的。

比如,讓網巾貼著眉毛的上沿戴,使男演員的眉眼更加突出。但網巾本身是歸攏頭髮用的。影視劇就不需要像真正的古人那樣考慮它的功能性了。

再去看一些仿明漢服,在穿戴時竟然十分熱衷於模仿這種錯誤卻美觀的形態,甚至於網巾直接採購的就是韓式。這類打著仿明旗號、身體卻誠實仿韓的做法,顯然就不怎麼值得同情。

影視劇中的網巾和真實的網巾,PS效果,圖源韓網

這些「角色」從年代上可以繼續細分,不同的服飾也可以一物一議。

比起單純地宣洩情緒,這些燒腦的部分就顯得無趣枯燥多了。這點其實對任何一個國家的年輕人而言都是。

那些連基本歷史都沒學好的韓國網友,是可笑可悲的;但另一些覺得現代韓服、韓劇古裝就可以直接拿來當做明朝服飾使用的網友,也不遑多讓(我甚至覺得這個「拿來主義」從日本蔓延到韓國,有種抬咖的錯覺)。

多了解一點,多較真一點,讓自己的輸出更有的放矢、也更有火力,順便還能攔著自家那些仿明仿韓傻傻分不清楚的人去「送人頭」,豈不更好?

活兒姐

同樣的思考方式,也可以用來回答「日本和服是照搬的唐朝服飾嗎?」這個問題。

本文來自果殼,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如有需要請聯繫ao.chai@guokr.com

原標題:《「韓服就是照搬的明朝服飾」,真的是這樣嗎?》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閃耀暖暖韓服惹爭議,疊紙又出大問題,明朝服飾韓服分不清楚,玩家...
    這次的韓服開服除了跟大家分享過的,一些bug可以卡動作的保留和競技場排名人性化,以及白嫖出閃耀這種令人羨慕的模式之外,這次的卡面的韓服引起了不小爭議。 不過這套紅綠配色的韓服卻被不少玩家認為張冠李戴,因為從服裝的設計風格到細節都更偏向於我國明朝時期的服飾。所以不少玩家因為此格外氣憤。
  • 韓國網友指責中國畫師「抄襲」韓服,作者「這是明朝服飾」
    #漢服是指漢民族傳統服飾,並非是單指某種服飾,又或者有種風格,是一種古時候人們的穿著打扮,經過多年的沉澱甚至是沉寂後,到了現代它重新出現在人們的生活當中,作為一種美觀的服飾被人們所喜愛,這也是對民族文化的自信表現。
  • 韓國網友diss中國人抄襲韓服?於正:你們才是延用明朝服飾吧
    ,所以頭戴大簷帽搭配經典年代服飾,在我們看來很正常,可這在韓國人眼裡,卻變了味兒,直接說這身打扮是抄襲了韓服。要抄襲我們韓服!反正沒一句好聽的。,高麗的很多服飾,都以明朝所賜章服為基礎,所以當時高麗王朝的服飾與明代服飾基本一樣;
  • 韓國網友diss中國人抄襲韓服?於正:你們才是延用明朝服飾吧
    事情起因也很簡單,許凱前幾天曬出了自己在新劇中的造型,因為這次是出演的明朝時代劇,所以頭戴大簷帽搭配經典年代服飾,在我們看來很正常,可這在韓國人眼裡,卻變了味兒,直接說這身打扮是抄襲了韓服。甚至韓國網友還大罵:自己沒文化嗎!要抄襲我們韓服!反正沒一句好聽的。
  • 為啥明朝服飾和韓服那麼像?看完原因的我傲嬌了
    無論怎樣的韓服都能完美消化的秘訣,大概就是樸寶劍這張充滿了東方美的面孔吧?還有最近因《梨泰院class》而大火的樸敘俊,在《花郎》中飾演流落民間的王室遺孤「無名」,所以前期的造型是這個樣子的。但是後面收拾完髮型之後還是非常帥氣的!
  • 韓國網友聲稱明朝服飾抄襲韓服,看完中國網友的評論,我笑了
    最近,我在網上看到一則新聞說:中國一位名叫Old的漫畫家在推上發了一組關於明朝人服飾的圖片,但卻被韓國網友說成是抄襲韓服。引發境外熱議後,Old先是給出了自己圖片的參考出處——明朝藍氏畫像軸。
  • 搬板凳等看真明朝服飾,拉滿《尚食》期待值!
    由一張插畫引發的漢服VS韓服battle已經持續發酵了好幾天。起因是畫手@old先 11月1日在推特上發布了一組古風混搭圖,被部分韓國網民認為設計抄襲了韓服……@old先 第二天就在回應長文裡列出自己的靈感和參考來源。這頂被韓國人重點質疑抄襲韓服的「大帽」參考的是藏於山東博物館的中國明朝藍氏畫像軸。
  • 漢服,韓服?傻傻分不清楚?那就對了,韓服本來就是漢服
    現代女性韓服的普通著叫做「赤古裡裙(/chima jeogori)」,包括赤古裡和高腰背心裙。男性韓服的普通著叫做「赤古裡巴基(/paji jeogori)」,包括赤古裡和褲。普通百姓再正式點的女性韓服還在赤古裡裙外唐衣,男性則在赤古裡巴基外增加周衣。傳統高級韓服通常用明紬(明朝製法的絹絲)製作。老百姓的韓服通常用大麻、薴麻或者棉製作。
  • 中國明朝傳統服飾,又變成韓國人的了?於正在ins上瘋狂diss!
    韓國人認為畫師抄襲韓國人的古代服飾,事實是這樣嗎?畫師當即又發了一個推特,標明每一個作品的靈感來源是哪裡?有現代的文化活動的靈感,有歷史古蹟畫卷的靈感,有電影的靈感,與韓服一點關係也沒有。參考的是明朝的服飾,並且有歷史名畫作為證據。
  • 聚焦 服飾抄襲韓國?明朝元老們被氣活了!
    NO真相是這樣的▽不是《女醫明妃傳》的服飾抄襲了韓服,而是韓國服飾一直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明朝和朝鮮(古代韓國)的服飾相似,嚴格說來其實朝鮮是沿用明朝的衣冠制度,朝鮮皇族的服飾都是大明天子賜予的,他們本沒有自己的衣冠制度。
  • 漢服韓服之爭,韓媒下場:明朝漢服來自於高麗樣
    談及明朝的衣服,主持人用中國網劇《成化十四年》為例,指出其中一個侍女穿的衣服和韓服很相似,並直言「這其實是高麗樣,而高麗服飾和飲食早在元朝就開始流行了,並且一直持續到明朝。」接下來,主持人又放出了兩張圖,稱中國的漢服其實是左邊這樣,而韓服是右邊這樣,「比較一下,就能發現確實很相似。」
  • 於正新劇《尚食》中許凱的明朝服裝遭質疑為「韓服」
    於正 轉發許凱soso 新劇造型自拍,回應服裝爭議,稱「這妥妥的明朝漢服,不能因為當時作為大明屬國的高麗沿用了,就被沒文化的說成「韓服」了!」剛剛,於正又更新了ins和綠洲:「韓國在明朝時就是中國的屬國,服裝就是沿用明朝的」,「韓國以前一直是中國的屬國,哪有自己的東西」,於正好剛啊!
  • 漢服「抄襲」了韓服嗎?
    近日,一些韓國人在某境外社交平臺上發起「韓服挑戰漢服」的活動,眾多畫師紛紛加入。
  • 許凱新劇服裝被認成韓服?於正回應:這妥妥的明朝漢服
    話說任誰看了不說許凱的服飾就是我們古代服飾的一種中國網友也是一臉懵逼:韓國網友沒事兒吧,我們明朝的服飾是抄你們的韓服實際上,韓國網友指責我們抄襲韓服已經有幾天了,原因就是咱們的一個畫師畫了古風混搭的畫上傳了外網。
  • 《女醫》服飾抄韓劇?朝鮮用明朝衣冠制度
    有觀眾認為這是明朝戲中服飾最考究的一部;也有觀眾認為《女醫》的服飾是源自古裝韓劇。  《女醫》服飾最接近史實  電視劇《女醫明妃傳》取材自真實歷史人物,所以在服飾上,劇組也充分考證了歷史事實。據製片人黃瀾介紹,「《女醫明妃傳》在道具、美術、服裝、造型方面,均參考了很多史書,力求還原明代生活之美。
  • 「漢服起源於韓服」?真相其實是這樣的……
    近日,一些韓國人在推特上發起「韓服挑戰漢服」的活動,眾多畫師紛紛加入。他們還指責,中國人竊取韓服設計,稱「漢服起源於韓服」。說漢服模仿韓服?這簡直是天大的笑話!真相就是,包括「朝服」在內的「衣冠文物」「悉同中國」!
  • 不懂漢服被鄙視,漢服、韓服以及和服有什麼區別
    前幾日看到一個新聞說一個人因為不認識漢服而誤認是韓國服裝而被漢服愛好者鄙視,那麼漢服、韓服以及和服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首先不論是韓國的韓服還是日本的和服都是從中國的漢服發展而成。
  • 【闢謠】「漢服起源於韓服」?真相其實是這樣的……
    近日,一些韓國人在推特上發起「韓服挑戰漢服」的活動,眾多畫師紛紛加入。他們還指責,中國人竊取韓服設計,稱「漢服起源於韓服」。說漢服模仿韓服?這簡直是天大的笑話!真相就是,包括「朝服」在內的「衣冠文物」「悉同中國」!
  • 明制漢服與韓服之間究竟有怎樣的淵源?為什麼二者會如此相似呢?
    就比如前段時間,關於漢服和韓服的爭議,也是博取了很多人的眼球。不得不說,漢服的話題熱度,在這樣的一番爭議中,也是提高了不少的。那麼,大家可能就會產生許多疑問了,難道漢服真的是來源於韓服嗎?漢服和韓服為什麼看起來那麼的相似?明朝服飾,真的是起源於韓國的高麗嗎?別急,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看看,關於漢服和韓服的這些問題吧!
  • 【網絡闢謠】「漢服起源於韓服」?真相其實是這樣的……
    韓服形成於朝鮮李氏王朝,對應於中國的明朝時期。朝鮮皇族的服飾都是明朝天子賜予的,稱為大明「賜服」。在文化交流中,韓服學習、借鑑了很多明朝服飾的特點。也就是說,古代韓國本沒有自己的衣冠制度,根據明朝服飾進行改良,才形成了後來大家看到的古裝韓劇中的服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