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邁之情 激越之聲

2020-12-24 法制網


■王爭亞

在浩瀚的中國古詩詞海洋中,反映邊塞徵戰題材的詩詞是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類詩篇鮮明地突出了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主題,熱情謳歌了古代戍邊將士立志報國、建功邊陲的戰鬥精神。時至今日,當我們再次閱讀那些慷慨激昂的邊塞詩時,依然會熱血沸騰、心潮澎湃。

王昌齡是唐代著名邊塞詩人,《出塞》是他早年赴西域時所作的一首七言詩: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徵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這首詩雖只有28個字,卻氣勢恢宏地表達了徵戰將士們熾熱的戰鬥情懷、對和平生活的渴望和愛國主義精神。「明月」和「關」是邊塞詩中常見的元素,無論徵人思鄉還是思婦懷遠,都離不開這兩個詞。詩的妙處在於,加了「秦」「漢」兩個時間限定詞在「明月」和「關」之前,從千年之前、萬裡之外下筆,自然就形成了一種雄渾蒼茫的獨特意境。如此一來,「萬裡長徵人未還」就不僅是當時的民眾,而且是自秦漢以來祖祖輩輩人們的共同悲劇;希望邊境有「不教胡馬度陰山」的「龍城飛將」,不僅僅是漢代人的希冀,而且是世世代代百姓共同的願望。平凡的悲劇,平凡的希望,都隨著首句「秦」「漢」兩個時間限定詞的出現而顯示出很不平凡的意義。

《從軍行七首·其四》是王昌齡的另一篇邊塞詩傑作: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詩的前兩句以大寫意的手法描繪了西域橫亙東西、大漠千裡的景象,集中概括了當時西北邊塞戍邊將士生活和戰鬥的典型環境。這兩句在寫景的同時滲透了豐富複雜的思想感情:戍邊將士對邊防戰局的關注,對自身所擔負任務的自豪感、責任感,以及戍邊生活的孤寂、艱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壯、開闊而又迷濛暗淡的景色裡。

「黃沙百戰穿金甲」一句有著極強的表現力和概括力。邊境環境的荒涼與艱苦、徵戰歲月的漫長與難耐、戍邊戰事的頻繁與激烈,都在這七個字裡集中概括。「百戰」是比較抽象的,冠以「黃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戰場的特徵,令人如見「日暮雲沙古戰場」的景象;「百戰」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見戰鬥之艱苦慘烈,也可想見這漫長的時間中有無數「白骨掩蓬蒿」式的壯烈犧牲。但是,金甲儘管磨穿,將士的報國之志卻並沒有消退,而是在大漠風沙的磨礪中變得更加堅定。「不破樓蘭終不還」便是戍邊將士的錚錚誓言。

盛唐時期優秀邊塞詩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在抒寫戍邊將士豪情壯志的同時,並不迴避戰爭的艱苦。正因為直面戰爭的慘烈,才更加凸顯邊塞將士頑強的戰鬥意志。

與王昌齡同時期的唐代另一著名邊塞詩人王翰的《涼州詞》同樣寫得綺麗耀眼且鏗鏘激越: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徵戰幾人回?

這首詩寫得直白而又悲涼。前兩句是說,在美玉製成的夜光杯內倒滿葡萄美酒,正要舉杯痛飲,那催人出發的琵琶聲卻已在馬上一聲聲地響起。後兩句更有一種視死如歸、馬革裹屍的豪氣:我就是醉臥在沙場上,也請諸君不要笑話,自古以來,殺敵徵戰的將士能有幾個人返回家鄉?閉目凝想,我們的眼前仿佛出現了一個捨生忘死的英雄形象,展示了「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那樣一種既豪邁又有幾分悲壯的情懷。

《涼州詞》是王翰的代表作,也是唐代表現邊塞主題的浪漫主義詩歌中的典型作品之一。這首詩真實地表達了當時徵戰邊塞的士兵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的壯志豪情,同時也曲折含蓄地流露出詩人對戰爭的怨恨。千百年來,這首詩一直為人們所傳誦。

曾與李白、李商隱並稱「唐代三李」的浪漫主義詩人李賀的《雁門太守行》,則用濃豔斑駁的色彩描繪了悲壯慘烈的戰鬥場面: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詩共八句,前四句寫日落前的情景,首句「黑雲壓城城欲摧」,把敵軍人馬眾多、來勢兇猛的場面淋漓盡致地揭示出來。次句寫到,一縷日光從雲縫裡透射在正嚴陣以待的守城士兵甲衣上,金光閃爍,耀人眼目。三、四句分別從聽覺和視覺兩方面鋪寫陰寒慘切的戰地氣氛。後四句寫馳援部隊的行動和敵我雙方激戰的場面。一般說來,寫悲壯慘烈的戰鬥場面不宜使用濃豔色彩的詞語,而李賀這首詩幾乎句句都有鮮明的色彩。如金色、胭脂色和紫紅色。詩人以色示物、以色感人,從而構成了色彩斑斕的奇異畫面。

縱觀諸多的邊塞詩篇,其中既有宏大戰爭場面的大寫意,也有描寫人物心理活動的小篇什。「初唐四傑」之一楊炯的《從軍行》就是這樣一篇詩作: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這首詩從一位書生的心理活動寫起,以小見大地反映了國運與個人命運之間的關係,體現了古代讀書人棄筆從戎、立志報效國家的宏大志向。詩的最後兩句「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堪稱此詩作的亮點,它直接抒發了「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這一華夏兒女認同的宏大主題。

在與唐詩爭奇鬥豔的宋詞中,表現邊塞烽煙的詞作亦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北宋到仁宗即位之後,社會表面上歌舞昇平,實際上危機四伏。在文學創作方面,文風、詞風仍在沿襲晚唐、五代的餘習發展。有遠見的政治家、文學家大膽改革詞風,一變低沉婉轉之音為慷慨雄放之聲,豪放詞開始興起,國家、社會的重大問題逐漸成為詞人關注的焦點,「豪放派」詞人的異軍突起,為曾經以婉約著稱的宋詞注入了一股豪邁剛健的氣息。

開「豪放派」詞作先聲的當屬具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博大胸懷的北宋政治家、文學家範仲淹,他的《漁家傲》算是這方面的代表作: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裡,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徵夫淚。

這首詞是作者鎮守西北邊疆時所作。上闋著重寫景,千嶂、孤城、長煙、落日,這是所見;邊聲、號角聲,這是所聞。把所見所聞綜合起來,展現在人們眼前的是一幅充滿肅殺之氣的邊塞戰地風光。下闋著重抒情。處在萬裡之外的將軍和徵夫盼望早日收復失地、結束徵戰,盼望回到家鄉與妻兒團聚。愛國激情與思歸鄉情由此表達得淋漓盡致。詞作寫景抒懷,意境渾融。沉鬱頓挫,意味深長。

被譽為抗金名將的嶽飛所寫的《滿江紅》,更是壯懷激烈,氣衝霄漢: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這首詞千百年來始終是響徹神州的正氣歌。全詞充滿戰鬥豪情,洋溢著精忠報國的家國情懷。全篇寫得振聾發聵,感人肺腑。字裡行間浩氣充溢,高亢激越,表達了嶽飛無比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不愧為一首氣壯山河、傳誦千古的名篇。

南宋豪放派詞人辛棄疾的《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風格沉雄且豪邁:

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將這首詞題為「壯詞」的確名副其實。該詞以十分生動的語言描繪了一位壯士的形象:夜深人靜之時,壯士難以入睡,便挑亮油燈,在燈光下將自己的寶劍看了又看。好不容易入睡了,卻又在夢境中回到了軍號聲聲的軍營。詞人以這樣的典型動作和環境,表現了這位壯士強烈的報國之情。此詞是作者處於落職閒居期間寫就的,抒發了作者壯志未酬的悲憤。因為仗劍報國,抗金北伐是作者夢寐不忘的夙願。

作者打破了傳統填詞上闋寫景、下闋抒情的一般規律。前九句可以概括為一層意思,所寫的軍容、場景、雄心是作者的想像之辭,頗具浪漫色彩。結尾一句詞意陡然轉折,從夢境回到現實,發出了「可憐白髮生」的喟嘆,盡吐壯志未酬的無限慨嘆,使讀者不能不為詩人無法釋懷的英雄情結一灑同情之淚。


相關焦點

  • 漢調桄桄:唱腔兼顧了高亢激越與優雅柔和之美
    漢調桄桄的唱腔既有秦腔的高亢激越之美,又有陝南地方音樂優雅柔和之美。 清朝乾隆年間(1736-1795年),洋縣一帶的秦腔藝人借用當地的方言、山歌、小調等,豐富了原來的唱腔曲調,使老秦腔的音調、風格不再像秦腔那樣高昂激越,那樣強烈急促,而變得柔和細膩、纏綿悠揚,自此形成了漢調桄桄這個富有地方特色的劇種。
  • 李白在銅陵寫下的一首詩,既不飄逸也不豪邁,有的只有誠摯之情
    說起詩仙李白,大家對他可不陌生,印象中,那個把酒問月、力士脫靴、貴妃研墨的詩仙,詩歌中總是透露著那一股子豪邁和飄逸勁兒,但是今天小編要和大家介紹的這首李白的詩,卻是和他以往的風格迥然不同,既不飄逸也不豪邁,有的只有他對一個老婦人的誠摯感恩之情。
  • 高適為志士壯行,寫下一首千古豪邁之作,讀後令人熱血沸騰
    無論是李白《贈汪倫》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謝別,還是王維《送元二使安西》中「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戀別,亦或是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闊別,都無不具有感動激發人意的力量。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送李侍御赴安西》,便是古典詩歌中一首經典的送別詩。它出自唐代著名邊塞詩人高適之手,是高適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
  • 駐馬店:2021「天中之聲」新年音樂會舉行
    12月30日晚,由中共駐馬店市委宣傳部、駐馬店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主辦,駐馬店市文化館承辦,駐馬店市音樂家協會協辦的2021駐馬店市「天中之聲」新年音樂會在市文化館群星劇場舉行。 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戚存傑,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志華,副市長何晞,市政協副主席鄭玉林與全市各界人士代表齊聚一堂,在美好音樂聲中與2020年告別,向2021年致敬。
  •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音樂之聲MusicRadio開通「音樂國際線」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音樂之聲MusicRadio開通「音樂國際線」(/6) 2013-03-27 14:40
  • 《夢之聲》徐若瑄幫朱興東求情 韓紅收其為徒
    《夢之聲》徐若瑄幫朱興東求情 韓紅收其為徒    經歷了近三個月的激烈鏖戰,東方衛視第二季《中國夢之聲》(以下簡稱《夢之聲》)前晚落下帷幕。總決選最後一輪PK,鄭興琦獲得四位導師的一致青睞,以壓倒性優勢問鼎第二季《夢之聲》年度偶像的桂冠,並被導師韓紅收入麾下。
  • 米籮中學「巴朗之聲」合唱團唱出黔山骨氣
    在貴州山水深處,有這麼一支如蘭品格的合唱團——巴朗之聲,從2018年至今,在米籮,巴朗之聲合唱團是徹底火了,原創歌曲《三變之源》拿下第十一屆「貴青杯」唱響校園好聲音歌詠比賽中學組一等獎;雲南彝族《敬酒歌》與《燭光裡的媽媽》再次榮獲第十二屆「貴青杯」唱響校園好聲音歌詠比賽中學組一等獎。
  • 朗誦:海之韻,情之魂
    海,似一個尤物,令我愛之極;海,若一本禪書,讓我悟之極。面對潮起潮落,在心間,咀嚼海之韻,品味海之魂。我的腦海中存在著這樣的字眼:海納百川、縱橫四海、海立雲垂、海晏河清。我的記憶裡跳動著這樣的詩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三萬裡河東入海,五千仞嶽上摩天」;我的耳邊迴響著這樣的語言:「海水鹹,似眼淚」、還有「豪門深似海」……無論什麼,海,就像一個迷宮,怎麼走都走不出去;海,就像一幅多彩的畫卷,怎麼看都看不夠!豐富,迷幻,浪漫,多情……從讀過著名作家魯彥的文章《聽潮》開始,我就對海情有獨鍾了。
  • 【雲中之聲】第十四期.
    你佇立在西北如美女一樣亭亭玉立          你飛翔在江南如大鵬一般神採奕奕          齊魯大地你坐守天下太平傲然獨立 說:  蓮花峰,玉皇頂,天下奇觀懸空寺          祝融峰,十八盤,武林功夫少林寺          落雁峰,太室山,第一古剎福嚴寺          翠屏峰,水簾洞,華山之險數第一
  • 這千古佳作的詞句,開篇豪邁,結尾醉人,他的性情豪爽,沉醉至今
    直到了明末清初,詞壇才有了興起之象,填詞之風再次開始,所以縱觀中華詩詞,特別有「清詞」一說。清詞的詞作家中,我們最為熟知的就是納蘭性德了,因為他的身世和情感經歷,他的悼亡詞十分著名。經常聽詞家評論,長短調並工者,難哉。國朝唯容若以情並工長短調乎。
  • 前無援兵,後無退路,悲壯激越、氣壯山河的大魚山之戰
    人們都說:「北有狼牙山,南有大魚山」,這次戰鬥被譽為「海上狼牙山之戰」。此戰規模雖小,書上記載不多,但其悲壯激烈卻是14年抗戰的一個縮影。這是一次氣壯山河、悲壯激越的戰鬥。關注我,致敬英雄,傳播正能量。
  • 《夢之聲》10進8羽泉現場挖牆腳 徐若瑄灑淚
    11月23日,樂視獨播的第二季《中國夢之聲》掀起了一場異常殘酷的「10進8」爭霸戰。比賽中每一位選手都個性鮮明,特點突出,讓觀眾和導師們難以抉擇,淘汰誰都感覺是一個巨大的遺憾。韓紅更是不滿主持人總讓她點評,高呼「總不能因為我是胖子就老讓我評論吧」。
  • 父親心間哨笛聲:《音樂之聲》之三
    父親心間哨笛聲 :《音樂之聲》之三—— 視覺經典《音樂之聲》[一]影片《音樂之聲》中 , 那種的親人的感覺 ,是最能感動我心底的地方 。有個女人願意一堆孩子攏到個人膝下 ,她把孩子們 ,視同巳出 , 情同骨肉 。 這應當是 ,上校馮 特拉普的運氣 。 這也是孩子們的福氣 。[三]影片《音樂之聲》屬於柔情似水的那一型音樂劇 。 對愛人,對情感 。 其實在瑪麗婭之前 ,上校似乎巳經有了自巳的愛人艾爾莎 。擁有前夫一份破落家業的艾爾莎精明無限 , 她及時挑明了上校經常遠離家園的原因 :害怕並且逃避回憶舊情 。
  • 誰家玉笛暗飛聲——唐玄宗的「中國好聲音」大會與李白的思鄉之情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這首詩的名字叫作《春夜洛城聞笛》或《春夜洛陽城聞笛》,作者是唐代鼎鼎有名的大詩人、「詩仙」李白。詩寫於唐玄宗開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的春天,地點當然就是洛陽了。洛陽,看名字就知道,是一座建在一條名叫洛水的河邊的城市。
  • 【中國夢之聲】65強偶像戰隊誕生! 「四大門派」周日再掀「夢之戰」
  • 【南方之聲】歌聲融情閃耀南院 音愛十年與你同行
    微信ID:nfzsradio南方之聲,精彩共鳴激情澎湃的旋律響起,DMC舞蹈協會精彩的舞蹈表演之後,主持人介紹了到場評委,他們是:城建學院音樂導師王文春老師、團委藝術指導徐海龍老師、校園文化管理唐詩老師。蒞臨本場比賽的嘉賓有學院黨委書記、副院長唐燕老師。第三屆南方之聲十大歌手決賽正式拉開帷幕。
  • 音樂劇《音樂之聲》
    音樂劇《音樂之聲》 http://www.hteacher.net 2019-06-11 09:09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聲之感觸 | 我心中的金庸十大影視配樂
    9年前,筆者曾作《聲之感觸 | 我心中的金庸十大影視金曲》一文,在網絡上獲得了出乎意料的反響。當時本有意接著撰寫「十大配樂」,未曾想竟耽擱了9年,於近日才又想起將其完成。全文近9000字,包含1個視頻和13個音頻。今後若有閒暇,筆者還會陸續寫一些關於影視劇音樂的文字,但願能夠匯總成一組「聲之感觸」的系列文章。
  • 《牛鈴之聲》:陪伴是你我之間最長情的告白
    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牛鈴之聲》,這部由韓國導演李忠烈導演的歷時79分鐘的紀錄片曾感動了無數人,也震憾了無數人,曾讓許多人淚奔。連導演李忠烈自己也被觸動了放棄了自殺傾向,影片中的牛死了,而他卻真正活了過來。
  • 《音樂之聲》:瑪麗亞帶來音樂之聲,而上校卻為音樂賦予了靈魂
    但是正是這一首《雪絨花》,儘管過去十多年,卻在腦海中揮之不去,情不自禁地輕輕哼唱,可以說,這是音樂的力量,不枉」音樂之聲「之名。雪絨花,雪絨花,小而白,純又美,伴隨著輕柔的曲調,淺聲吟唱,描繪出雪絨花聖潔美麗,能讓心靈重歸於平靜的形象。正是這麼一首描繪雪絨花的民謠,依舊是用它那柔美的曲調,卻話鋒一轉,願你永遠守護我的家鄉,飽含了多少人深深的依戀與憂傷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