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脂肪肝到肝癌只有四步!醫生:這三類人最危險,做好2件事可逆轉

2020-12-25 騰訊網

每年體檢季,很多人發現自己有脂肪肝,但態度很是佛系:脂肪肝不癢不痛,沒有不舒服,不用當回事。

其實,我們的小肝臟特別堅強,被脂肪天天欺負還在默默忍受,但是哪天真的受不了,脂肪肝就可能成肝癌了。

脂肪肝還會發展成肝癌?真不是嚇你,我們一起了解一下。

脂肪性肝病,簡稱脂肪肝,是以肝細胞脂肪過度貯積和脂肪變性為特徵的臨床病理症候群,也就是說,肝臟太胖了。

如下圖,左邊的健康肝臟,暗紅色,光澤有彈性;右邊的紅中泛著黃,油膩膩的肝臟,就是脂肪肝了。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另外,根據有沒有長期過量喝酒的歷史,又分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這些年,我國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發病率越來越高,它包括了單純性脂肪肝,以及由其演變而成的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纖維化、肝硬化甚至肝癌,已經超過了病毒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病,成為最常見的慢性肝病[1,4]。

所以,遠離脂肪肝,已經不是戒酒這麼簡單了!

為什麼說非酒精性脂肪肝是最常見的慢性肝病?有數據為證。

全球普通成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高達25%,也就是每4個人當中有一個是脂肪肝[1]。而我國上海、北京等地區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2],普通成人B超診斷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10年期間從15%增加到31%以上,也是每三個人中有一個是脂肪肝。

在我國,還有一個城鄉差別,城市的患病率幾乎是農村2倍。

其實我們日常也會有所體會,每到體檢季,拿到報告後,發現周圍有脂肪肝的人真是越來越多。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不繞彎了,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2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的人群是脂肪肝高危人群[1]。

但是,長得瘦的人也不要幸災樂禍,西方國家人群患病率17%~46%,瘦人佔7%,亞太地區BMI正常瘦人患病率為25%以上。我國瘦人NAFLD患病率亦達到10%以上[1,6],還真是分不清胖瘦脂肪肝。

所以下次,也不要再殘忍地對瘦子說,你這麼瘦,還有脂肪肝!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1.單純性脂肪肝可發展成肝癌

一般來說,單純性脂肪肝可以經過四步——轉化成脂肪性肝炎(NASH)、肝纖維化、肝硬化,發展成肝癌。

但是最新研究表明,脂肪肝也有可能跳躍式發展。多項研究證實了這一可能性,一項回顧性數據分析顯示,16%的肝癌由單純性非酒精性脂肪肝轉變而來[3]。

也就是說,單純性脂肪肝或者脂肪性肝炎,不需四步,而是直接發展成肝癌!害不害怕?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2.糖尿病風險增加

脂肪肝和糖尿病,也是難兄難弟。

得了糖尿病的人,得脂肪肝機率更高,而且更容易發展為脂肪性肝炎和纖維化,意味著更容易轉化為肝癌[5,6]。而脂肪肝病人,得糖尿病機率也會增加,而且糖尿病治療會更困難。

這到底是幾生幾世修來的仇恨?

3.伴隨多種內分泌疾病

脂肪肝還常伴有多種內分泌病,如多囊卵巢症候群、皮質醇增多症、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甲狀腺功能減退、垂體前葉功能減退等,但很多醫院內分泌科醫生不研究肝臟,給治療帶來了困難[5,6]。

4.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在脂肪肝病人中,需要對心血管疾病風險進行評估,而且心血管疾病也是脂肪肝病人的首要死亡原因[4]。

一方面,脂肪肝起病隱蔽,很多人有脂肪肝,沒什麼不舒服,偶爾沒力氣,想不到肝臟出毛病了。大部分都是體檢做B超時才發現。

其次呢,脂肪肝總體來說,發展比較緩慢,可能今年去檢查,是脂肪肝,明年還是,沒太多變化,於是麻痺了,以為不會有大的影響。

所以,咱們總是不到萬不得已不看病,非要等到發現嚴重後果,真的晚了,晚了!

一定不能置之不理,看醫生。

不同醫院可能看脂肪肝的科室不一樣,比如肝病科、感染科、內分泌科、消化科,都有可能。

有些醫院成立了代謝性疾病中心,只要掛一個號,肝臟和代謝問題由多個學科醫生共同進行處理,很方便。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一般情況下,醫生會先詢問病史情況,有沒有糖尿病、高血壓、肥胖,了解飲食和運動習慣等,然後做影像學檢查,甚至一些新型檢查方式,比如FibroScan或FibroToch檢查對肝臟脂肪含量進一步量化。

此外,對於脂肪性肝炎和進展性纖維化的高危人群,就要做肝組織活檢了[5]

當然有!教你兩招——改變不良生活方式,控制體重和腰圍。

1.改變不良生活方式[1,2,4]

飲食調整:低糖(少吃精米麵,吃全穀類、粗糧、雜糧),低脂(油炸食品不吃了,色拉油少用,可以用橄欖油、亞麻籽油代替,用水煮、涼拌、清蒸的方式替代現在炒菜方式),平衡膳食,增加膳食纖維(蔬菜、水果)。

有些人會說,我吃素,為什麼還有脂肪肝,反思下,是不是糖分吃太多了,比如精米、面[6]。

歐洲非酒精性脂肪肝診療指南推薦根據地中海飲食結構對營養素比例進行調整,如圖所示:

有氧運動:採用中等量有氧運動,如騎自行車、遊泳、跳舞等,每周4次以上,每天運動半個小時,運動過程中注意監測心率,如果有心血管疾病,在醫生指導下運動,以免發生意外。

腸道菌群調理:勤勞的寶寶,可以自制酸奶,調節腸道菌群,減少毒素產生和能量的吸收。不願意做酸奶,也可以直接吃益生菌。(嗯,還是自己做酸奶吧!)

2.控制體重和腰圍[1,2,4]

對於超重和肥胖患者,最初6個月以內,減輕目前體重的5%-10%,每周下降0.5~1.0kg為宜,減重速度不宜過快,如體重下降過快,反而加重脂肪肝。

如果這兩招不好使,你可能需要找醫生來幫你了,比如藥物治療和減肥手術[7]。

所以,提醒大家,發現脂肪肝,千萬別視而不見不當回事,你的「小心肝」,一般都很乖,但發起病來要人命!

參考文獻

[1]孫超, 範建高. 中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診療指南解讀[J]. 中國實用內科雜誌, 39(03):35-38.

[2]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2018更新版)[J].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學組、中國醫師協會脂肪性肝病專家委員會.現代醫藥衛生, v.34(5):7-15.

[3]Fatty Liver Ups Risk for Liver Cancer,medpagetoday,November 13, 2012

[4]施軍平,範建高.脂肪性肝病診療規範化的專家建議(2019 年修訂版)[J/OL].臨床肝膽病雜誌.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22.1108.r.20191025.1716.004.html

[5]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與相關代謝紊亂診療共識(第二版)[J]. 中華內分泌代謝雜誌, 2018, 34(7):549-554.

[6]舒筠然,李俊琪,劉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流行病學和危險因素分析[J].臨床肝膽病雜誌,2019,35(09):2085-2090.

[7]Fan JG, Kim SU,Wong WS. New trends on obesity and NAFLD in Asia[J].J Hepatol 2017; 67:862-87

*本文配圖除作者提供外,均來自站酷海洛。

*本文內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本文版權歸騰訊醫典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違規轉載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相關焦點

  • 母女二人查出肝癌,相繼入院,醫生:常補1「酸」,或可逆轉
    醫生卻讓小晴轉院到市立醫院進行檢查,結果被查出肝癌症狀。主治醫師在了解相關情況之後,建議隨行的母親也做一個肝功檢查和病理分析,結果同樣被查出肝癌情況。這讓一家人頓時陷入一片絕望中,怎麼好端端的人說染癌就染癌了呢?經過詢問了解發現,這種嚴重肝病的始作俑者其實就在於小晴平時愛吃的零食上。
  • 脂肪肝是「吃」出來的?少碰二黃,做好三事,消脂保肝、少生病
    脂肪肝「最愛」這4類人長期喝酒的人長期喝酒會導致酒精性脂肪肝發生,也被稱為「酒精肝」。喝酒後酒精會在肝臟內進行分解代謝及分解產物,對肝細胞有明顯毒害作用。早期的肝臟損傷就可能表現為酒精性脂肪肝,長期飲酒會使得肝臟內脂肪分解和代謝發生障礙,最終引發肝功能受損,誘發酒精肝。脂肪肝「最愛」這4類人,希望你不在其中!
  • 39歲美女二胎媽媽才90多斤,體檢查出脂肪肝!專家:瘦子得脂肪肝並非...
    我才46.3公斤,怎麼會有脂肪肝?」 最近,杭州不少單位迎來了體檢季。一位39歲美女二胎媽媽在醫院體檢時,查出了脂肪肝。醫生告訴她,「你的身材很標準,但是有脂肪肝。」
  • 吳孟達確診肝癌!全球50%肝癌在中國|肝癌最「偏愛」哪些人,如何應對?
    由於肝癌隱匿性很強,一般早期、中期症狀較少不容易被發現,常見症狀為疲勞睏乏、消化功能減弱、無緣無故低燒、皮膚瘙癢發黃、腹脹腹痛等,很容易被誤認為其他疾病。 而一旦出現腹水、腹部包塊、嚴重黃疸等體徵,往往已經發展到晚期了. 在這些患者中,只有10%的人可以在確診後活過5年。
  • 醫生:B肝到肝癌,是個漫長的過程,若能做好3事,肝會很安全
    我國B肝的發生率在世界上也是有排名的,因為患有B肝的患者有可能會從B肝發展成肝癌,所以很多B肝患者擔心因為自己的不注意,病情的發展變得不受控制。其實大可不必擔心,B肝發展到肝癌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並不是得了B肝後就一定會發展到肝癌的。如何控制住肝臟情況,避免發生癌變呢?
  • 給高血壓患者提個醒:每天這2個時間段最危險!及時做好5件事
    什麼時候是高血壓的危險時間段?  2、16:00~18:00  16:00~18:00是高血壓第2個高危時間段,此時腎上腺素分泌較多,易引起血壓升高。  高血壓兩個危險時間段做哪幾件事好?  1、控制好起床速度  早晨是高血壓病人的第1個血壓高峰值。
  • 肝癌被誘發,原因不外乎這3個!肝不好10信號,有人全中!怎麼辦
    肝癌分為原發性肝癌與繼發性肝癌兩種,是由於肝臟內的細胞發生惡變,異常生長不受控制所致。原發性肝癌是由於肝臟自身受到損傷,如:B肝肝炎、肝硬化等因素導致。繼發性肝癌是由於其他器官癌變,轉移到肝臟,誘發肝臟內細胞惡變所致。
  • 患B肝10年,肝功一直正常,58歲大爺養肝方式,醫生服氣
    B肝在很多人眼中,就意味著肝臟完了,遲早要肝硬化和肝癌,但是這其實是不對的,患B肝並不意味著肝臟受損。很多的B肝患者在檢查的娃時候,肝功都是很正常的,只要在平時做好養護,其實是可以控制的。醫生對周大爺就有關於肝病的問題進行了詳細的講述,闡明了其中的利害關係。1、肝病不到末期,很難觀察發現無論是B肝、脂肪肝還是酒精肝,肝臟疾病有一個通病就是不會給人明顯的感覺。
  • 肝癌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危險因素有3個
    因此,在預防肝癌的過程中,要先了解疾病的發病機制是什麼,通過一些好的方式來達到預防疾病的效果,否則嚴重疾病產生,身體很難保持健康。那麼,肝臟癌變的發病原因是什麼呢?   肝臟之所以會出現惡性腫瘤,跟很多危險因素共同作用有關,其中環境、飲食的雙重影響,會導致肝臟惡性腫瘤發病率高。
  • 有這些習慣的,大多是肝癌高發人群
    目前四人中只有黃光亮還在世。不過,李兆基平時為人低調,近年來罹患肝癌、中風後,更是在大眾視野裡銷聲匿跡。李兆基於2018年確診患上肝癌,香港媒體此前報導稱,他曾一度有放棄治療的打算,不過在親友鼓勵之下最後成功切除肝臟腫瘤,康復進度理想。不過,2日,李兆基終不敵病魔,因肝癌擴散到肺部而去世。
  • 《使徒行者3》中卓太太肝硬化,出現吐血和昏迷,這是什麼病?
    但是,不要盲目認為肝硬化就是肝癌。事實是,肝硬化不是肝癌,肝硬化是肝炎發展到中後期形成的病變。肝硬化如果發現早,其實還是能夠得到有效的治療。 肝硬化早期為代償期,依靠部分正常的肝細胞仍可維持肝功能正常,此階段及時補救,恢復良好的作息習慣,做好肝臟保護,還有機會防止進一步惡化。
  • 肝癌初期「不痛不癢」?醫生坦言:身體這4個異常是給你的提示
    這主要是因為腫瘤增長迅速,撐到肝包膜從而給引起的拉扯痛,或是腫瘤壞死物對肝包膜刺激所致。異常2:莫名發熱這種症狀也是肝癌患者較為常見的一種,多表現為中低度發熱,少數會超過39°C,但並不伴有寒顫。2、B肝、C肝等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炎—肝硬化—肝癌,是「肝癌三部曲」。因此,肝炎患者應及時複查,以免病情發展。3、經常喝酒者:飲酒過多的人,發生酒精性肝病的機率很大,如果不加以治療,也不加以重視,那麼就很有可能發展成肝癌。
  • 如何逆轉脂肪肝?
    脂肪肝是因為脂肪過多的堆積在肝臟形成的一種疾病,它沒有傳染性,在早期發現疾病,及時採取治療措施,是可以逆轉的。脂肪在肝臟中代謝,當代謝中的任何環節出現問題,都可能出現脂肪堆積在肝細胞裡。因此攝入脂肪過多、過度攝入酒精、營養不良、素食、過度減肥、糖尿病等都可以導致脂肪肝。
  • 合肥工業大學探明「非酒精性脂肪肝」發病機理
    肥工業大學14日透露,該校科研團隊和美國科研機構合作,探明了「非酒精性脂肪肝」發病機理,發現了新的調控肝臟脂肪化基因。這一在細胞與分子水平上的最新研究成果,刊登在肝臟研究領域國際著名期刊《肝臟學》上。
  • 肝癌越來越頻繁?醫生提示:飲食三少吃走路兩堅持,肝臟會更健康
    任何一種結果的行程,都會有它所行程過程,任何一種疾病也都是如此,這就好比蒸大米飯,先需要淘米,再下鍋,再蒸,最終才能成為大米飯。而不會想到大米飯,就憑空直接出現。癌症的發生也是如此,任何一種癌症的發生,最初都是身體中的一些小病,經過時間的推移,小病變大病,大病變癌症。今天我們主要來談談肝癌。
  • 為什麼脂肪肝患病人群越來越多?肝科醫生:多半是3個因素作怪
    舅舅患脂肪肝真的不足為奇,聽舅媽說每天舅舅晚上都要吃點肉喝點兒酒,富貴病不就是自己作出來的,現在還不控制,估計病情就會變越嚴重。如果你無視脂肪肝的危害,沒有及時的進行治療,肝硬化甚至肝癌都可能找上門來。現代人身體的毛病越來越多了,別說是普通的感冒咳嗽了,脂肪肝在人群中一抓都是一大把。
  • 一家三口查出肝癌,醫生:什麼年代了,廚房這2物,記得更換
    讓人沒有想到的是,高先生一家三口竟然都被查出了肝癌,連剛剛8歲的女兒都沒能倖免,高先生很是疑惑,為什麼一家三口人都會患上肝癌,而且,也都沒有B肝病史,肝臟怎麼會發生病變。醫生嘆息:這都什麼年代了,廚房裡的這2物還留著醫生說的這2種物質,就是高先生家廚房裡的筷子和砧板,由於夫妻倆都很節約,筷子和和砧板都是用了好幾年的物品了,而且,由於廚房比較潮溼不通風,砧板的邊角上,隱隱還能看到發黴的痕跡,而且筷子的置物架上由於常年被水浸泡,上面也開始發黴了。
  • 醫生提醒:肝不好的人,身體會有2個信號,想調理肝臟做好3件事
    12月24號,王小姐吃完東西後突然肚子一陣陣絞痛,好友打了急診電話就送到了醫院,經過了一番堅持,得出的結論是王小姐得了肝癌,而且癌細胞已經擴散,聽到這一消息王小姐老公當場痛哭起來。王小姐的身上的胸前跟後背都有很多小小紅色的點,其實這就是肝癌來臨前發出的信號,加上王小姐經常肚子疼。
  • 35歲男子右肩疼痛診出肝癌,後悔大哭,都怪這「3件事」沒忍住
    這應該是每個人都所羨慕的,因為平時對於工作比較上心,會經常出現肩膀疼,但是他一直以為自己只是得了肩周炎,並沒有去醫院做詳細的檢查。但是最近他覺得疼痛力度越來越大,於是他的家人都在勸他去醫院做一下體檢。沒想到檢查結果是判他為肝癌晚期,這一噩耗,把原本幸福的家庭推向了深淵。肝癌是我們國家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而且肝癌後發於中年男性,而且肝癌的治癒率是非常低的。
  • 香港演員吳孟達患肝癌,此病早期無徵兆,怎麼防?
    提起「吳孟達」,大家心裡想到到一定是一個胖胖的、搞笑的中年人,還有他在電影中出演過的無數名場面。在星爺的電影裡,作為黃金配角的達叔,自帶喜劇效果,一出場就能讓大家哈哈哈,至今仍是很多人心裡的經典……印象中,依然那麼年輕的人怎麼就患上肝癌了呢?因為肝癌,往往一發現就是晚期!它被稱為「癌中之王」。這不是一個光榮的稱號,而是一個致命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