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小編誠懇的對大家道個歉。
昨天的小編在「乾脆麵君」的文章推送中,前幾張誤放了「小熊貓」的圖。也收到了大家的關注和指正。
大概也有很多人對於「乾脆麵君」和「小熊貓」傻傻分不清楚。其實從顏色就很容易區分:乾脆麵是灰色的,小熊貓是紅色的。就像這樣:
【大寫的乾脆麵君——浣熊】
【大寫的小熊貓】
嗯,更好記的是:一個是黑胡椒牛肉味,一個是紅燒雞翅味;小熊貓可以拍彩色照片,浣熊只能拍黑白照片。
也非常感謝那些指正錯誤的讀者們,你們都是最棒的,鞠躬!
仔細想想,既然如此,那就正好藉此機會,來向分不清楚它們的大家科普一下浣熊,小熊貓,還有更容易跟浣熊混淆的動物——貉,這三者之間的區別。
首先,拯救臉盲症,如何區分小熊貓與浣熊?
從氣質上來說,浣熊這廝的長相賊眉鼠眼:尖鼻子細嘴,眼睛上蒙著黑色眼罩,活脫脫蒙面小強盜。和小熊貓一比,這氣質上就不一樣,怎麼看浣熊怎麼像小流氓。
再者來說,小熊貓是負責賣萌的,浣熊是負責耍流氓的。一個是萌貨,一個是二貨。
這樣似乎是很明顯了吧?
其實大家忽視了一種更容易跟浣熊混淆的動物——貉。
貉(音hé),犬科,學名Nyctereutes procyonoides,英文名raccoon dog(翻譯過來就是浣熊狗),別名貉子,狸貓,狸,椿尾巴,毛狗。日本傳說裡可以成精的動物。宮崎駿《平成狸合戰》裡面的狸就是它。
光看臉它和浣熊簡直就像親兄弟,不過貉子的「臉譜」沒有那麼黑白分明,貉子的尾巴也沒有環紋。貉子的外形也很有特色:貉體型短而肥壯,腿不成比例的短並且呈黑色,尾巴又粗又短。
貉是東亞特有動物,原產於俄羅斯和亞洲的朝鮮、日本、中國、蒙古等國。在水邊捕魚為食,也吃小動物和果實,行為上跟浣熊很像。被當成毛皮獸而飼養。
像網上瘋傳的什麼「浣熊被活活剝皮」的視頻裡的動物其實都是貉子。作為一種重要的毛皮獸,貉子在養殖業佔據了相當重要的地位。其實每個人都知道一個成語「一丘之貉」,說的就是這個東西。
總結來說,小熊貓、浣熊、貉這三個動物:
【 小熊貓:臉圓可愛萌】
【浣熊:臉尖猥瑣萌】
【貉:狸貓君,灰不溜秋皮毛控】
希望這篇文章能讓傻傻分不清楚這三者的讀者對它們更加了解。也感謝大家的支持,都是出於對萌物的愛,我們會更加努力的。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