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不清小熊貓和小浣熊,導致了一場網際網路「乾脆麵」之爭

2021-02-18 地球人研究報告

在網絡上,你經常能看到網友對某種生物「指鹿為馬」的操作,此類迷惑情節比較典型的代表,當屬小熊貓與浣熊間「真假美猴王」的恩恩怨怨。

打開B站或是微博,在小熊貓與浣熊相關的內容裡,「乾脆麵」都是個常出現的詞彙。

學校門口小賣部一元錢一包,把麵餅捏碎伴著調料可以直接吃,今天喜歡收集「敬業福」的你或許當年也有一大盒從乾脆麵裡開出的三國或是水滸人物卡...「小浣熊」牌乾脆麵,是許多人口袋裡裝著兩元錢就敢稱寬裕的年紀裡,最簡單最實惠的快樂。

久而久之,「乾脆麵」反過來成為了小浣熊的代名詞。

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不知到底是什麼緣故,小熊貓被捲入這場跟它沒有半點關係的集體懷舊中去。

在社交網絡有小熊貓的地方,彈幕或是評論往往是滿屏的「乾脆麵」,和拼命想把小熊貓和「乾脆麵」劃清界限的言論混雜交織,如果你也分不清「乾脆麵」究竟是誰,那麼看到這,你可能還是摸不清到底誰掌握了真理。

在現實世界中,情況通常沒有這麼混亂。一年前我在成都大熊貓基地的小熊貓園裡跟拍一隻竄到人行棧道上來的小熊貓,圍觀群眾「乾脆麵」的驚嘆聲此起彼伏。這裡又沒有彈幕和評論的幹擾,「乾脆麵」的叫法在空氣中傳播速度極快。

拿出兩者來好好比對,小熊貓與浣熊其實並不難辨別。從最直觀的角度上講,小熊貓毛色呈紅褐色,而浣熊則以灰褐色為主,雖然體型相似,且尾巴上都有環狀花紋,但從顏色上說他們仍然是很好辨認的。

可讓人匪夷所思的地方在於,要網友們搞清楚「乾脆麵」真面目似乎並不那麼容易。甚至在某些「乾脆麵」正主浣熊的相關內容下,這三個字出現的概率還不如漫威的「火箭浣熊」。

關於小熊貓為何能和「乾脆麵」被混為一談這個問題,一度困擾了很多人。這兩個看上去真沒那麼容易弄錯的動物,到底為何被混為一談了呢?

其實小熊貓和小浣熊這檔事,最早連專業人士都沒搞得太明白。

從形態上,生物學家認為小熊貓與浣熊體型相似,也具有一定的相似特徵,並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將小熊貓劃分在了浣熊科下。據網友反映,這種說法甚至被寫進義務教育課本中,一度成為常識。

在最近十多年裡這樣的說法又被推翻,生物學家通過利用分子遺傳學的研究後得出結論,小熊貓從基因上更接近鼬科,因此可以被認為是廣義上的鼬超科動物。

簡單來說,就是具有鼬科動物基因,可能是遠古時期從鼬科動物中分化而來,但如今已經不屬於鼬科了。隨後小熊貓被專門「拎」出來自成一體,誕生了小熊貓科小熊貓屬。綜上來說「乾脆麵」這頂帽子也不算憑空而來。

「乾脆麵」身份不明,很可能源自無數個公共場合的誤解

不過相比科學方面的觀點,「小浣熊」乾脆麵可能就更配得上「罪魁禍首」這樣的名頭。網友為翻出乾脆麵的包裝圖來尋找線索,結果恍然大悟:原來絕大部分人們的誤解,都出自於這裡。

你說包裝上這個生物是小熊貓吧,從顏色看來的確像是,可這並不能成為絕對的判斷依據,因為浣熊也有淺色偏棕個體的存在,且它還具有與浣熊極為類似的深色「眼罩」;可你要你說這個生物是浣熊,如果從其非常模糊的生物特徵來判斷,它也沒有浣熊那樣尖尖的鼻子和嘴巴。

思前想後,大概就是這包裝上的動物唬了大家這麼多年,至今乾脆麵袋子上這個生物到底是誰,網友們依然是爭吵不休,而作為生產了「小浣熊」乾脆麵的廠商統一企業,也從未對此給出過正確答案。

這是狸貓吧

既然從源頭很難解決問題,那我們也只好來理清現下的狀況。關於小熊貓被認作「乾脆麵」,很多人對另一件事感到疑惑——歸根究底,這也不過就是個稱謂,為什麼網絡上想要讓小熊貓與小浣熊劃清界限的人眼裡,總揉不得半點沙子呢?

這一切還要從二者本身的「品行」說起。

「乾脆麵」浣熊原名北美浣熊,主要生活在加拿大美國等地區。成為大家童年回憶的同時,真正的「乾脆麵」正在大洋彼岸興風作浪。

浣熊有種獨特的習慣,他們會在吃東西時揉搓食物表面,有時還會將食物放在手裡揉搓,看起來像在浣洗,這種習慣也是他們名字「浣」的由來。

這種獨特的習性讓浣熊一度也成為了網紅生物。一些浣熊洗手或是撫摸貓狗的視頻往往轉發過千,那雙與渾圓身體呈鮮明對比的小小前爪,憑藉「愛乾淨」和「愛撫摸」的名聲抓住了很多網友的心,引得許多人重金求購「乾脆麵」作寵物。

然而事實上,野生浣熊那雙靈活的前爪可不是什麼勤勞的「雙手」,而是用來偷盜和破壞的武器。

早在7年前,浣熊就一度以網紅寵物「新勢力」的苗頭進入內地,引得好奇的網友紛紛詢問在國內養浣熊是否違法。雖然作為非重點保護動物的浣熊是的確可以私人養殖,但這個動物本身確實可以稱之為「劣跡斑斑」,總結下來,大致就是這麼幾個重點:

首先浣熊的食譜非常廣,從人類的食物到小型飛禽走獸,它統統能下口。所以掏垃圾桶、搶奪貓糧狗糧就成了浣熊的日常,畫風往往不怎麼招人喜歡,用網友的話來形容就是兩個字——猥瑣。

由於身體強壯,野性十足,浣熊具備強大的破壞力,靈活的前爪不僅能損壞物品,還能徒手拆房,挖草皮。

更加過分的是,據說這種動物餓極了會吃人養的寵物,脾氣不好還會襲擊人類。

而最令人害怕的,是野生浣熊本身攜帶的多種病毒。幾乎每年,美國、加拿大的重要城市會對這些棲息在市區的浣熊進行統計和觀察,因為他們很有可能會引發大面積狂犬病傳染。而由於在市區這樣的地方很難找到天敵,因此浣熊繁殖數量驚人,致使其在北美人民心中無異於一種公害。

按照上述情況,再看電影《銀河護衛隊》中脾氣火爆的火箭浣熊,那個形象還真是頗為貼切。

不過很顯然科普沒擋住人們追求新鮮感,人工養殖的寵物浣熊近幾年已經成為了香餑餑。在「網紅風向標」小紅書上,小浣熊可謂各個微型動物園或者寵物咖啡廳的金字招牌。

被浣熊的小爪子扒拉,也算是網紅們最拉風的炫耀方式之一

而小熊貓則完全是另外一種畫風。作為國內本地動物,小熊貓臉寬毛厚,體型似貓,四肢短粗,腳掌寬大,儼然一副無害的憨厚模樣。它們習慣獨居,完全無法適應人類的生活區域,雖然以素食為主,但對食物也算挑剔,至少對掏垃圾這樣的勾當沒興趣。

癱在樹枝上懶洋洋的樣子讓當代社畜倍感親切

由於毛色鮮亮,小熊貓曾遭到人類大量捕殺,不得已成為了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通常在動物園都都是和另一著名國寶大熊貓享受同等待遇。

小熊貓大部分時候性格溫順,看起來也不怎麼聰明,當然惹急了還是會站起來恐嚇你的。

「感受到恐懼了嗎」

顯而易見小熊貓沒有浣熊那樣糟糕的名聲,相反在人們看來他們自帶一種孤獨,脆弱的氣質,無論外表還是性格,都很難不惹人憐愛。

2013年CNN評選的世界最可愛的20個物種中,小熊貓與樹懶,闊耳狐等動物一起上榜,也算是「萌」出了圈。

看看著出生不久的小熊貓,確實很難不讓人母愛泛濫

絕大部分時候,小熊貓所到之處必能留下一片稱讚。把二者放在一起對比來看,小熊貓的「聲譽品行」,無疑都比浣熊要「優秀」。

一旦自家優秀孩子被錯認為隔壁家臭名昭著的浪蕩子,小熊貓的熱愛者們就再也坐不住了。

喜歡這種平時摸不著的國家級保護動物,網友們大多靠網絡上提供的資源每日來尋求慰藉。

在微博上,一些號專門為小熊貓愛好者們提供每日吸「貓」福利,豆瓣和貼吧裡來自全國各地的人們也聚集在一起分享照片或是視頻,以解心頭之癮。

小熊貓是為數不多能在微博能獲得專屬Bot的動物

國寶都是無需營銷手段自帶流量的存在,大熊貓自不必說,小熊貓亦是如此。B站UP主「動物園鏟屎的柚子」是一位動物園工作人員,去年年初她把每日和小熊貓互動的日常發布到網上,無需剪輯技巧或是驚人口才,不到兩年收穫了十幾萬粉絲,且視頻平均點擊量在5萬以上。

至少從人們對小熊貓的熱愛程度上說,小熊貓完全可以算網紅頂流,不過它畢竟不是隨處可見的寵物。

和熱切關注全球各大動物園的大熊貓的網友們一樣,小熊貓的粉絲對全球「有幸」引進小熊貓的動物園倒背如流,且這些動物園都在他們的旅遊打卡名單上。

身為萌物界的頂流,小熊貓愛好者們很快就意識到,「小浣熊」的張冠李戴在網際網路上異常普遍,但凡遇到這種情況他們都會積極參與科普,避免更多人認錯。如今這幾乎快成為了他們除監督網絡非法買賣外的另一大心病。

知乎用戶在煞有介事的在備註區為自己頭像和「乾脆麵」劃清界限

前段時間新聞報導大興安嶺出現白化小熊貓的新聞登上熱搜,又引來了一波網友的科普。這回他們索性新帳舊帳一起算,把大熊貓也拉了出來。

這個解釋女同胞們一看便知

「小」熊貓與「小熊貓」之間的恩怨,當然歷史比「乾脆麵」還要悠久了。絕大部分人在孩提時代都曾對這兩種生物的名稱產生過疑問,隨著年齡的增長它自然而然不再困擾大家。

但是困擾小熊貓愛好者們的關鍵不在這裡。在無情的購物網站檢索麵前,小熊貓的身份依舊是個世紀難題——輸入「小熊貓」詞條檢索出來的商品,絕大部分就只是「小」熊貓而已。

可在努力與「乾脆麵」劃清界限的同時,也有部分小熊貓愛好者逐漸顯露出踩一捧一的飯圈特質,對浣熊的鄙夷愈發不加掩飾。一開始還只是揶揄人家長得醜,賊眉鼠眼,難以馴服。後來有人乾脆赤裸裸的歧視起浣熊來。

久而久之,小熊貓粉圈甚至進化出了「乾脆麵PTSD」,一旦小浣熊出現在小熊貓相關的微博下,他們就會一擁而上,試圖將你的種種念想扼殺在搖籃之中。

當然,當旁觀者從中嗅出了一絲飯圈的味道,也有人站出來為小浣熊打抱不平。

「捧高踩低」四字透出一絲網友們害怕的熟悉

然而科普了這麼些年,小熊貓與「乾脆麵」這頂原本不屬於它的帽子,依然是如影隨形,難以分割,無論小熊貓粉絲們如何嘔心瀝血的科普,都無法讓所有人搞清事實。

隨便一位有影響力的大V的一句話,就有可能讓他們之前幾年辛辛苦苦所做的科普前功盡棄。

而更讓人費解的是,「乾脆麵」所代表的物種,不知為何正在逐漸擴大,比如……

貉的臉部與浣熊確實相像,調好相機角度你可能真的看不出太大差別,也屬於常被認錯的範疇。

相比之下,環尾狐猴就離譜多了。至於狐猴為什麼能被人認作「乾脆麵」,唯一的解釋可能就是尾巴上都有那幾圈環兒吧。

值得慶幸的是,這兩位目前離成為網紅動物都還有相當大的距離,與小熊貓這種「頂流」更是難以比擬,自然也難成氣候。如今看來,想把小熊貓和「乾脆麵」本體小浣熊分割開來,尚還任重而道遠,但倘若有一日真有人將他們也通過「乾脆麵」與小熊貓混為一談,小熊貓愛好者們恐怕真的要吐血了。

相關焦點

  • 分不清小熊貓和小浣熊,網友掀起了「乾脆麵」之爭-虎嗅網
    在社交網絡有小熊貓的地方,彈幕或是評論往往是滿屏的「乾脆麵」,和拼命想把小熊貓和「乾脆麵」劃清界限的言論混雜交織,如果你也分不清「乾脆麵」究竟是誰,那麼看到這,你可能還是摸不清到底誰掌握了真理。一年前我在成都大熊貓基地的小熊貓園裡跟拍一隻竄到人行棧道上來的小熊貓,圍觀群眾「乾脆麵」的驚嘆聲此起彼伏。這裡又沒有彈幕和評論的幹擾,「乾脆麵」的叫法在空氣中傳播速度極快。拿出兩者來好好比對,小熊貓與浣熊其實並不難辨別。
  • 小熊貓VS小浣熊,分不清?誰才是真正的乾脆麵君!
    近日,一組小熊貓的呆萌照在網絡走紅,網友直呼太可愛了!這是什麼神仙動物?好想養!長得好像小浣熊!然鵝,人家不是乾脆麵君,人家是正經小熊貓!而小浣熊長這個樣子!其實小熊貓和小浣熊非常好分辨,看顏色就行了。小熊貓是紅色的,英文叫「red panda」,身體為明亮的紅棕色,只有腿部是黝黑黝黑的;而小浣熊是灰色的,毛色只有黑白灰。小熊貓哪裡都是圓圓的。下巴是圓的,耳朵是圓的,身體是圓的,臉也是圓的,動起來就像一個圓滾滾的棕色大皮球。
  • 「小熊貓」和「小浣熊」傻傻分不清?功夫熊貓阿寶的師傅都生氣了
    不知道大家小時候有沒有吃過「小浣熊乾脆麵」,反正獸醫小明以前都是成打買回去吃的。之所以對這個乾脆麵這麼熟悉,歸功於袋子上那隻變著花樣出場的「小浣熊」。不過獸醫小明最近發現一個機密,袋子上那隻「胖熊」其實更可能是「小熊貓」!為啥呢!因為它胖啊!
  • 小熊貓、浣熊、貉,哪個才是真正的「乾脆麵君」?
    這是我們「神奇動植物」系列的第66篇文章說到小浣熊乾脆麵,想必又能引起一場回憶殺,畢竟這是我們兒時愛吃的零食之一。
  • 小熊貓?浣熊?貉?傻傻分不清楚
    首先,小編誠懇的對大家道個歉。       昨天的小編在「乾脆麵君」的文章推送中,前幾張誤放了「小熊貓」的圖。
  • 因為名字活得最尷尬的動物,小熊貓,不是熊貓寶寶也不是小浣熊
    小浣熊的毛色有灰色、黑色、棕色和淡黃色,它們眼睛周圍那圈較深的毛色跟身體表面毛色保持一致。灰色的小浣熊長這個樣子:棕色的小浣熊長這個樣子:說了這麼久小浣熊,有沒有很熟悉的感覺。沒錯,就是超市那個一塊錢一袋的小浣熊「乾脆麵」,包裝上的小浣熊就是一隻棕色的。
  • 小神兔的小辰光:《小浣熊乾脆麵》
    ▲ Shanghai Raccoon Noodles 小浣熊乾脆麵其實編者小時候吃的第一款乾脆麵是一種叫做「著味面」的產品,和以往寡淡的方便麵需要用料包的輔佐不同,著味面沒有調料包,麵條直接就帶著濃鬱的香辛料,孩子們拿著就直接隔著袋子將方便麵敲碎,然後三三兩兩一起分食。現在只能記得起那個味道,卻再也想不起它的包裝。
  • 只看圖片,如何區分小熊貓與浣熊?
    你要跟我說你分不清各種銀鷗,或者說你覺得各種柳鶯都長一個模樣,那還算是情有可原。但是小熊貓和浣熊區別大到堪比人和猩猩,這都看不出來就讓我很費解了~小熊貓(Ailurus fulgens):產於亞洲喜馬拉雅山脈周邊,高山動物,吃竹子,毛色紅,所以又叫「紅熊貓」、「火狐」,在英語中「firefox」指的就是它,光看臉它和浣熊也有很大差別:小熊貓有圓點狀的「眉毛」,臉盤寬,嘴短,耳朵是白色的寬三角形。如果有視頻就更好分辨了,小熊貓腿粗短,走路慢吞吞。
  • 小浣熊乾脆麵從小誤導了我們
    90年代特別流行吃乾脆麵。一到學校,地上到處都是小浣熊乾脆麵的包裝袋,價格是一元一袋,是統一公司生產的第一款產品。
  • 百科大熊貓,小熊貓,小浣熊,你還傻傻分不清楚嗎?
    近日,一條杭州動物園尋找「出走」小熊貓的新聞佔據了不小微博、微信版面。據說,看見「失蹤者」的照片後,以下兩種反應佔了很大的比例: 反應1:啥?蒙我呢……小時候的熊貓怎麼會這樣。 反應2:這不是乾脆麵君(小浣熊)嗎?
  • 原來小浣熊乾脆麵根本就不是乾脆麵……我是說,根本就不是浣熊……
    鬧了半天統一君的小浣熊除了蒙眼之外……和真·浣熊就沒什麼相似之處好嗎!下面這位才是真·浣熊……先給大家看看我們家的小浣熊繼續偷看     (拍攝於五龍山野生動物王國)然後是小熊貓君  我要生氣了           (拍攝於五龍山野生動物王國)小熊貓身體部分毛色是紅的,腿是黑的明顯更胖,臉也更圓就這些其實已經足夠區分了。
  • 你吃過的「小浣熊」其實是小熊貓
    上:浣熊,下:小熊貓攝影:Joel Sartore其實小熊貓和小浣熊非常好分辨,首先看顏色。早先還有更多更古怪的名字,如貓狀熊、熊狀貓、小型熊貓、狐狸熊、喜馬拉雅浣熊,甚至火狐。而小浣熊是灰色的,毛色只有黑白灰。
  • 它倆不一樣——小熊貓和浣熊的區別~
    然後發現在微信號和別的平臺上都有老鐵把小熊貓和浣熊搞混了,乾脆今天就發一下它倆的區別~首先,咱們常說的國寶「熊貓」一般是指「大熊貓」,學名叫「貓熊」,就是下面這貨:某老鐵:「這TM不就是乾脆麵小浣熊嗎?!」別急,下面看浣熊的尊容:
  • 小熊貓不是熊貓幼崽,更不是紅色的乾脆麵君!
    先來看兩張圖片,以下圖中,哪一隻是小浣熊?AC正確答案是B,你猜對了嗎?在國內,小浣熊往往被稱為乾脆麵,因為我們兒時常吃的一款乾脆麵包裝上就印著一隻小浣熊,但是等等,你再仔細看看——這個包裝上的小浣熊怎麼有點不對勁兒?
  • 中國網民的乾脆麵,在美國卻成居民的噩夢,浣熊究竟做錯了啥?
    對於很多人來說,小浣熊和小熊貓確實是非常類似的兩種東西,甚至於很多人的童年回憶小浣熊乾脆麵名字叫浣熊,實際上使用的形象卻是更加可愛軟萌的小熊貓,不過這也擋不住很多網民喜愛乾脆麵,因為他賤萌賤萌的。尤其是小浣熊,還會有一個洗東西的習性,雖然動物學家指出,這是因為溼潤的皮毛可以刺激它們的手部神經感應,以此來判斷自己抱著的究竟是什麼東西、能不能吃,但浪漫的幻想總是難以禁止,網友們還是很喜歡會幹出「水洗棉花糖」這種傻事的乾脆麵君。然而這種動物在美國卻成了當地居民們的噩夢,浣熊究竟做錯了啥導致人人喊打的?
  • 臉盲福利:教你區分長得很像的浣熊、貉和小熊貓
    被親切稱為「乾脆麵君」的浣熊是近兩年網絡上的新寵,小編也被它們呆萌的樣子所吸引,然後上網搜索浣熊,搜到了這些照片:你可能會說「都是乾脆麵,沒毛病」,但是仔細看看,這中間好像混入了一些奇怪的東西……沒錯,這些圖片裡不僅僅有乾脆麵君,還有另外兩個物種:貉(hé)和小熊貓,它們的模樣就像三胞胎一樣讓人難以辨別
  • [技術貼] 小熊貓、狸貓、浣熊之區別考
    對,早有人去問過火狐公司了:這位大哥說,我知道你們是支持小熊貓保護的,你們也自己說叫firefox就是小熊貓的意思,可是你們設計團隊又說你們logo明明就是個狐狸,我繞暈了,還特意找了狐狸跟小熊貓的照片比較了一下,很不像嘛。大哥又繼續說,勞煩你們把答案貼在FAQ裡啊,我跟我女朋友為這事兒快吵翻了。
  • 乾脆麵君,你是誰?
    最新的研究證明,小熊貓和浣熊科關係最近,但還有一定差別,單獨列為「小熊貓科」比較好。小熊貓生活在在中國西南部和喜馬拉雅山麓的深山裡,是三種「乾脆麵君」中唯一棕紅色調的。由於生在冷涼山區,所以它的皮毛又密又蓬鬆,尤其好看的是毛茸茸的長尾巴,讓人好想用臉去蹭蹭!因為這條帶環紋的絨尾巴,它又得了個名字「九節狼」。
  • 小浣熊乾脆麵竟然還在送水滸人物卡?!
    先後推出過小浣熊故事集和迪士尼樂園系列。從前面幾個回合的比拼中,明顯可以看出小浣熊實力較強,小虎隊處於追趕的地位。直到1998年,98世界盃球星卡誕生,小虎隊才大勝了一場。為了集卡,少年們中午也不吃飯了,就買小浣熊。為了買到新卡,不惜跑到臨校、臨鎮,去親戚朋友家也不忘買幾包小浣熊。知乎網友閆真回憶這股熱潮時,描述的場面十分魔幻:多數人撕開包裝就把面扔掉,城區各個垃圾桶裡塞滿方便麵;主路兩旁的小河溝一放水,便是滾滾泡麵向東流。
  • 回味|小浣熊、小當家……乾脆麵是曾經的快樂之源
    說起從小到大的小零食,乾脆麵必須有姓名。隨著時間的累積,有的乾脆麵還是從前的樣子,有的已經「改頭換面」,有的乾脆消失不見。你還記得你都吃過哪些乾脆麵嗎?它們現在還在售賣嗎?「經典」小浣熊乾脆麵藍藍的天空,黃綠色的玉米地,戴著彩色帽子的棕色小浣熊正要鼓掌;藍天白雲下,挺拔的松林中,棕色白肚子的小浣熊舉著火炬奔跑……這些是記憶中還大約有印象的早期兩款小浣熊的包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