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成為王妃的線索
1.佔花名遊戲,眾人說探春是王妃。
《紅樓夢》第63回「群芳開夜宴」中,探春抽到了杏花籤。 注云:「得此籤者,必得貴婿」!眾人笑道:「我們家已有了王妃,難道你也是王妃不成?大喜!大喜!」
2.放風箏,探春的鳳凰風箏暗喻她是王妃。
古代人常把皇帝認為是龍,皇后認為是鳳。探春放風箏時,放了一個大鳳凰風箏。這個鳳凰寓意她是皇妃或者王妃。
賈探春遠嫁成為王妃已經成為大多數人的共識。那麼探春這個王妃是國內王妃,還是海外番邦王妃呢?自然是海外王妃。
3.探春的圖畫是坐在船上,說明她遠嫁的國家是島國。
賈寶玉在太虛幻境的薄命司裡看到了探春的圖畫和判詞:圖畫是:
後面又畫著兩人放風箏,一片大海,一隻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狀。
顯然探春遠嫁的國家是一個四面大海的島國。天朝上國的王爺不會娶庶女為妃
天朝上國非常重視血統,如果探春是王夫人的嫡女,很可能成為王妃,可是探春是庶女,生母是丫頭出身。因此探春無法高嫁,更無法嫁給王爺為妃。即使門當戶對的嫡子都不會娶探春這樣的庶女為妻子。王熙鳳為探春的出身可惜過,認為探春囿於出身不能嫁給更好的對象。
番邦求婚,探春代替公主出嫁
天朝周邊小國崇拜漢文化,向上囯皇帝求婚。皇帝自然捨不得將自己的女兒嫁給番邦,所以選擇了公爵府小姐探春作為和親對象。皇帝賜探春公主或者郡主的身份,遠嫁異國。
探春遠嫁的是哪個國家?
《紅樓夢》裡出現了許多國家,例如爪哇國,俄羅斯,女兒國,真真國等。這些國家有的是真實存在的國家,有的是作者杜撰的國家。
作者開篇就寫道「朝代年紀、地輿邦國卻反失落無考。」因此探春遠嫁的國家作者不會寫出真的國家名字。另外後四十回原著丟失,也無法查證具體是哪個國家。
探春遠嫁的國家必須符合以下幾個條件:
第一,熱愛中原文化。
我國周邊的東亞、南亞和東南亞國家都深受中原文化的影響,當地有許多華裔。
第二,用中原的文字。
過去使用過或現在仍然在使用漢字的國家有越南、日本、朝鮮、韓國和新加坡。
第三,與中原交往較多。
第四,隸屬於天朝上國,是一個島國。
符合上述條件的國家有日本、朝鮮、越南和新加坡。不過潤楊以為,應該是琉球國。歷史上,琉球群島上,有一個琉球王國,位於臺灣島的東北方的一群島。《隋書》中有《琉求傳》。
明代洪武五年(1372年),明太祖朱元璋派使臣楊載攜帶詔書出使琉球,詔書中稱其為琉球。琉球國的國名是中國政府賜予的。
琉球國中山王察度接下詔書,立刻派遣王弟泰期,與楊載一同來大明,奉表稱臣。「由是,琉球始通中國,以開人文維新之基。」琉球正式成為中國的屬國。
據琉球國史及各種史料記載,這些史料都是用漢語寫的。自洪武十六年(1383年)起,歷代琉球王都向中國皇帝請求冊封,正式確定君臣關係。琉球國使用中國的年號,奉行中國正朔(直至清光緒五年(1879年),日本強行「廢琉置縣」為止)。
漢語是琉球王國的官方文字。其官方文書、外交條約、正史等均用漢文。琉球國都首裡城的宮殿,不是坐北朝南,而是面向西方,表示其歸慕中國之意。
朱元璋「更賜閩人三十六姓」進入琉球國。琉球的蔡氏為蔡襄的後人,林氏為林和靖的後人。琉球王經常選派子弟到中國留學,進入國子監讀書。琉球國曾經向政府請求賜給本國人才。例如,1606年,尚寧王受冊封時,便請賜明人歸化。
清朝建立以後,琉球使節於1646年來華,受到順治帝的接見。1662年,清朝派遣張學禮為正使出使琉球,冊封琉球王尚質。琉球新王繼位,必須由清朝使節前往冊封。康熙與乾隆皇帝賜印給琉球國王。兩國之間來往密切。
曹雪芹應該根據中原與琉球的交往歷史,讓探春遠嫁給琉球國王。衝繩是琉球國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