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現在幾乎成了人們生活的必需品,功能從一開始的單一通信聯絡,更多的成了人們休閒娛樂的主要工具
不變的是,不管你用什麼功能,手機號還是必不可少。
1987年,摩託羅拉公司在北京設立辦事處,正式宣布進入中國大陸,推出了中國大陸版「大哥大」,重量有1斤,售價超過2萬元。
雖然價格高昂,但是很快就出現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買下了國內第一個「大哥大」,成了全國第一個擁有手機號的人
這個人不是什麼商界大佬,只是個23歲的小夥子——徐峰
01
改革開放初期,國內的通訊基本靠寫信和電報,雖然有固定電話,但是數量很少,打一個電話要排很長時間的隊,並不方便
這給做海鮮生意的徐峰帶來了很大困擾
徐峰在廣東經營著一家海鮮飯店,貨源都是當天從湛江或者海南海邊收購的新鮮海鮮。
海鮮交易十分特殊,因為保質期短,漁船打上岸後漁民在岸邊直接開價,價格還會隨著時間變化
因為通訊不方便,海邊的行情和貨量一般需要郵遞員從郵政局跑到漁村才能傳達消息,一來一回需要8個小時,消息基本也沒用了
所以,徐峰進貨定價定量一般都是自己估算著來,有時候因為不知道行情買到又貴又不好的海鮮也只能自認倒黴。
生意就這樣賠賠賺賺,不好不壞
幸運的是,1987年11月18日,廣東為了與港澳實現移動通信接軌,率先建設了900MHz模擬行動電話。
徐峰有親戚在廣東省郵電局裡工作,告訴他廣州電信局無線分局為運動會提供了100部試用「大哥大」,運動會結束後,這批手機很可能會投入市場銷售。
他得到這個消息以後非常激動,「大哥大」在國外的威力徐峰已經見識過,如果有機會拿到一臺大哥大,他無論如何也要爭取
徐峰立馬趕到郵電局諮詢有關消息,郵電局在獲得了允許投放市場的100個名額後,他也成了第一個買大哥大的人,進而也就是第一個擁有手機號的人
那時大哥大的手機號是6位數,手機號碼就是「區號+編號」。
當時廣東區號是9010,這100臺手機編號01-99,做生意的徐峰希望生意常發,就選了88編號的手機,所以中國第一個開通的手機號碼就是「901088」
這個號碼就算放在現在也是個非常厲害甚至昂貴的號碼,畢竟中國人對「8」這個數字不是一般的執著
02
為了買這個大哥大,徐峰可是下了血本,手機單價12000元,入網費6000元,每個月的月租還要150元。
當時的豬肉一斤不到2塊錢,一包方便麵3毛左右,一瓶牛奶也才8毛左右。如果我們以方便麵作為標準,2020年方便麵一包3塊,那麼87年的2萬元,或許和現在的26萬差不多。
這個價錢,對普通人來說絕對能買一臺好車了,但對徐峰來說,他手上抓著的是多少輛車都換不來的「未來」
因為能及時掌握第一手的消息,徐峰的貨源再也沒有出過岔子,生意越做越大。
其實大哥大剛到中國的那幾年,並不太好用,信號不好、時常佔線、使用範圍也有限,之後隨著科技的發展更輕巧便捷的手機出現了,但是徐峰一直捨不得換
他說:「其實我早就可以換更輕巧的手機了。只是這麼多年是它陪我起家的,感覺像有了感情。拿著現在這種小手機總有一種不太踏實的感覺」。
2001年,服役了18年的模擬移動信息基站正式關停,徐峰的「大哥大」也終於壽終正寢,他換掉了只有6位數的手機號,換成了139開頭的11位號碼,繼續用科技改變生活
十幾年時間,徐峰從海鮮飯店老闆變成了酒店老闆,又從酒店老闆成為了如今連鎖酒店集團的董事長,成了改革開放第一批發展起來的餐飲業企業家,成了中央電視臺專題報導「中國四十年四十個第一」中的一個典型。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徐峰還成了廣東首個5G用戶,繼續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行走在科技的前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