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80後的人而言,手機算是一個新興的事物。如今還清晰地記得,村裡要通知一件事情,用的是廣播。村長那紅亮而標準的話語,仿佛還迴蕩在耳旁。
接著有了座機,但一個村也就一兩臺,有事情還得提前預約好,到時間了就去排隊。這就如同「壩壩電影」一樣,不但充滿了好奇,還很難有機會觀摩。
80年代的通信並不發達,寫信和電報依然是人與人之間溝通交流的主要工具。直到1987年,中國內地才有了「行動電話」,也就是身份的象徵「大哥大」,猶如一塊黑色的磚頭。
1987年,廣州迎來了100臺試用「手機」
與座機相比,能夠移動的電話,那是相當的時髦,而且也是一種身份的象徵。在香港其實已經早有了「大哥大」,但十分昂貴。
時代在進步,科技也在不斷發展。新鮮事物總是會被追捧,然後掀起一股熱潮。1987年廣州舉辦六運會時提供了100臺試用手機,在六運會結束後,這批手機會可能投入市場,這一消息對於廣大的生意人,是一個絕好的機會。
可想而知,全國有多少人在翹首以盼,但手機只有100臺。而且這100臺手機是否對外銷售,還沒有做最後的定奪。
從原廣州電信局無線分局的局長馮柏堂那裡得知:廣州第一臺手機是1987年配合六運會開通的,第一年手機供貨非常少,總共也就290多臺,是日本的NEC品牌,而第一批應用於六運會的手機確實只有100臺。
中國內地第一個使用手機的人,當年僅23歲
很多人不曾想到,中國內地第一個使用時機的人,當年只有23歲,剛剛創業一年。這個年輕人叫徐峰,他當年創辦的「南海漁村」是海鮮餐飲方向,因為需要大量優質的海鮮,這就需要及時的與漁民和供貨商訂貨和詢價,購買一臺「大哥大」迫在眉睫。
廣州有了「大哥大」,這個消息徐峰也是從一個在省郵電局工作的親戚那裡得知的。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仔細的詢問和等待,1987年11月21日,徐峰在廣東省廣州市郵電局無線分局,填寫了一張行動電話入網申請表,買下一部「大哥大」,成為了中國內地第一個使用「大哥大」的用戶。
當時號碼隨便選,徐峰選了一個什麼號碼呢?
作為第一個購買「大哥大」的用戶,徐峰在選擇電話號碼這件事情上,顯然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因為這100臺電話的號碼就手寫在一張紙上,可以隨便挑。
總共100個號碼,十分簡單,從01到99,前面的號碼是固定的,為9010,所以加起來一共是六位數。
當這些數字擺在徐峰面前時,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88這個數字,因為對於做生意的人來說,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夠「發發」。所以徐峰的「大哥大」號碼就是901088,不得不說,非常難得。
「大哥大」究竟有多貴?
雖然「大哥大」當時十分稀有,而且擁有一臺就能彰顯自己的身份。但它確實很貴,貴到了讓人瞠目結舌的地步。
80年代的農村,漫山遍野都是勞作的人們,能夠吃飽穿暖,其實就已經很不錯了。如果家裡有一個「五好家庭」的稱號,那更是令人羨慕。如果存摺上有一萬元,那就是貨真價實的「萬元戶」,走路都能橫起來那種。
但一臺「大哥大」的售價達到了12000元,除此之外,還有初裝費6000元,這還僅僅是擁有它的價格。
既然是行動電話,那通信才是其主要的使命,當時的費是6毛每分鐘,月租更是高達150元。要知道,即便是當年的工薪階層,月薪也不過幾百元。根據實際調查的數據顯示,擁有一臺「大哥大」之後,很多人的話費一個月一般在一二千元,多的達到三四千元。
這樣的數字擺在一個普通人面前,簡直就是一個天文學問題了。而對於一個剛剛創業一年的年輕人徐峰,他是如何做到毫不猶豫地要決定買一臺「大哥大」呢?
對徐峰而言,購買「大哥大」是一個「項目」
其實,這對於徐峰而言,是一個項目,而不僅僅是一部電話。因為徐峰當年是想要用這筆錢採購一臺海鮮運貨車的,在綜合權衡之後,他認為一部「大哥大」能夠給他創造更多的價值,甚至可以得到幾臺運貨車的回報。
事實證明徐峰的做法是對的,因為當時海鮮貨源基本都集中在湛江,距離300公裡,如果到海南去,那就更遠了。海鮮都是講時價的,不同時間下單的價格不同,必須要快速決定要不要這批貨,如果用電報,來回得八個小時,基本就泡湯了。
有了「大哥大」之後,消息回饋及時,用最低的成本獲得最好的海鮮,不但保證了貨源的充足和穩定,還有更客觀的利潤。這樣做的好處在於口碑也好了,回頭客絡繹不絕。
所以,從一家南海漁村到5家高級連鎖酒店的老總,徐峰的成長離不開行動電話,「大哥大」成為了他成長路上的左膀右臂,這一陪伴就是整整14年。
小結
行動電話的發展,十分迅速。從磚頭「大哥大」到4G時代,也不過短短數十年時間,馬上要進入5G時代,這其中移動通訊為之付出的努力十分巨大,為的是促進社會的進步和大家的舒適生活。
徐峰迴憶,當時用「大哥大」的時候,通訊信號十分不穩定,因為當時廣州修建的模擬移動通信基站只有3個,只能支持少數的模擬移動信號。在地下室和密閉的房間裡是沒有信號的,為了保障了第一批手機用戶的通信暢通,無線局的的工作人員每天都奔忙在維修線路的途中。
當時就連辦公室也是臨時搭建的一個鐵皮屋,一晃數十年過去了,如今的通訊條件十分優越。改革開放40年,移動通訊從無到有,從稀有到普及,這一過程離不開你們的辛苦付出。
電話號碼也從六位數變成了十一位,人們的生活得到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相信在未來會更加美好,加油!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