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頭,當然可以樂

2021-02-26 九品西瓜官

 

前幾天,有個讀者發了一篇叫《奶頭戰略,細思極恐》的爆文給我。

 

文章主要是在講,世道變壞,是從人民群眾接受奶頭樂的大眾娛樂開始。

 

什麼是奶頭樂呢?

 

這詞,跟前些年許多知識分子BB的「娛樂至死」有點類似。

 

奶頭樂是說,20%的精英給80%的大眾提供大量娛樂和遊戲,就好像給他們塞上奶嘴,讓他們喪失思考能力,化解他們的不滿情緒。

 

「娛樂至死」,則是被知識分子拿來指責大眾對於那些娛樂和遊戲的選擇。

 

總之就是說,珍愛學習思考,遠離網遊、抖音、綜藝、偶像。

 

當然,這些都是他們瞎扯的。

 

先說,「娛樂至死」。這是美國傳播學家波茲曼提出來的。

 

他原文是這樣「一切公眾話語日漸以娛樂的方式出現,並成為一種文化精神。我們的政治、宗教、新聞、體育、教育和商業都心甘情願地成為娛樂的附庸,毫無怨言,甚至無聲無息,其結果是我們成了一個娛樂至死的物種。」

 

這句話的主體在於「一切公眾話語日漸以娛樂的方式出現,並成為一種文化精神。」 

 

他所提倡的「娛樂至死」是寫給知識分子的,他呼籲他們回到書籍中去,認真地寫作和思考,而不要在電臺、電視節目中為得名利,表演裝逼。

 

為避免誤解,他特別強調:

 

「我對電視上的『垃圾』絕無異議。電視上最好的東西正是這些『垃圾』,它們不會嚴重威脅到任何人或任何東西」

 

他還說,「我對這些所謂『垃圾』的喜愛絕不亞於其他任何人」

 

波茲曼的娛樂至死是什麼意思呢?

 

電視本是無足輕重的,如果它強加於自己很高的使命,或者把自己表現成重要文化對話的載體,那麼危險就出現了。電視帶來的情感刺激,一勞永逸地取代了印刷品帶來的理性思考,這會對嚴肅的知識是巨大的傷害。

 

簡單說就是,正正經經的娛樂,本身不會破壞一個人的思維習慣,改變他的意識形態。因為觀眾知道這就是娛樂,開心是起點,開心也是終點。

 

比如,抖音的小姐姐,快手的喊麥,這些都很娛樂,大家也都知道這是娛樂。

 

反倒是那些企圖教育的娛樂,才會有害。比如奇葩說、咪蒙,因為受眾們是抱著學習或是被灌輸的態度來的。 

 

然後,在一片哭哭啼啼的情緒宣洩過後,用感官刺激取代理性思考,給予觀眾一個結果。把所有「嚴肅」都當成娛樂,結果就是觀眾們會把無知當成是知識,把情緒思維當成理性思考。

 

就會帶給觀眾許多意識上的影響。比如,誰比誰更煽情,誰就更正確。

很顯然,這是一個現實。但是考慮到大眾本身就是缺乏理性,大眾情緒往往也是道德情緒。

娛樂至死也好,被知識分子曲解的娛樂致死也罷,對於大眾而言影響或許都不大。

 

接著說,「奶頭樂」

 

這是近幾年,以吳曉波這種搬運作者為主的一些自媒體人瞎bb的概念。

 

這次,這些自媒體人沒有曲解「奶頭樂」。只是布熱津斯基自己對中國大陸鼓吹他的「奶頭樂」理論基本沒有表述。

 

公眾號《新聞實驗室》的方可成在查閱「奶頭樂」所有資料之後,只得一些似是而非、模模糊糊的信息。布熱津斯基所謂的「代表理論」,「奶頭樂」理論,只提到一次。

 

布熱津斯基真該像六小齡童學習如何當一個複讀機,搞得現在情況很尷尬。

 

很大可能目前看起來邏輯完整的「奶頭樂」理論,是在如吳曉波這樣的二手信息作者的再加工之下,一點一點完善的。

 

大家知道陰謀論是很容易生根發芽的,比如小龍蝦是日本二戰處理屍體的生物,馬航傻逼論。

 

又比如,讀者發我那篇《奶頭戰略,細思極恐》。文章說,美國為了讓中國國民沒有思考創新能力,於是布局奶頭戰略,從1996年,鞏俐登上《時代周刊》開始。

 

 

那美國這一招實在太狠了。純屬自損一萬殺敵八百。

 

大家都知道,美國的娛樂產業十分發達。什麼好萊塢、迪士尼、美國四大職業體育聯盟,都是全球最頂尖的娛樂產業,把自己的國民迷得暈頭轉向,還特別有娛樂精神。

 

大家知道中國的娛樂產業就比較落後,主要是靠抄襲日韓美來的。國民從小看抗日神劇,特別正能量、主旋律,結果長大了就剩下看戰狼2的智商。

那篇文章還說,國民過度關注娛樂明星,而不關注科技教育。最終,國民失去獨立思考能力,摧殘到民族根基!

 

首先。你就饒了那些科學家吧。

 

迎合粉絲,吸引粉絲的工作當然應該交給那些閒著只會給粉絲感官刺激的娛樂明星啦。

 

如果大多數人全都以科學家、知識分子為偶像,天天堵著科學家、知識分子們,所有「嚴肅」的事物還要迎合粉絲的喜好,天天吵吵鬧鬧。

 

難道個個都要搞得跟郭敬明一樣嗎?

 

就像波茲曼所說,他所提倡的「娛樂至死」是寫給知識分子的,他呼籲他們回到書籍中去,認真地寫作和思考,而不要在電臺、電視節目中為得名利和粉絲,而表演「嚴肅」。

 

其次,TVB的合家歡娛樂劇都比那篇傻逼文要對。

 

「做人最重要的是開開心心」

 

絕大多數人最好的虛度一生的方式,就是開開心心。開心,也是絕大多數人生活的最大意義。

獨立思考的意義是什麼?獨立思考不正是為了輔助你為自己帶來真正的開心和幸福嗎?

 

當然,如果你想成為知識分子、科學家等等一切掛鈎「嚴肅」的理性思考者,你還是可以娛樂自己,閒暇之餘,讓自己「奶頭樂」。

 

但你要學會警惕一切,警惕時間的分配,警惕感官刺激的誤導,警惕自己思考的專注。

 

當然,還要警惕那篇「奶頭樂」陰謀論。

 

 

  <end>


如果有一天,

狗屎能夠烹飪出巧克力味。

可以把狗屎當巧克力賣嗎?

今日薦讀:

相關焦點

  • 「奶頭樂」是什麼,可以吃嗎?
    哎,2020都過去一半了,感覺今年的閱讀計劃又泡湯了對啊,最近迷上了《機智的醫生生活》,感覺每天都在B站上看小短片……Ella & Em『奶頭樂』??那是什麼,可以吃嗎?知乎上的內容真的很雜,有乾貨滿滿的知識類問答,當然也有一些奶頭樂內容。以下我們將一些知乎毒奶簡單歸為3類:類型1通過自我經驗或請教身邊人就能得到答案的問題比如:。。。
  • 奶頭樂
    這種快樂,有幾個特點:門檻低易獲取短暫衍生到生活中,最常見的奶頭樂,就是抖音,微博,王者榮耀。為什麼會出現「奶頭樂」?是因為企業想大家都不思進取,天天沉溺在奶頭裡面?還是因為大家已經開始不思進取,企業抓住了這個商機,讓大家有奶頭可啃?我認為是後者,網絡瘋傳的是如今階級固化越來越嚴重,寒門再難出貴子。這些流言蜚語不斷增加,原本可以突破寒門的人也慢慢被洗腦,變成不思進取的人。我生邊就有不少這樣的人,言語之間透露著對生活的無奈,死死認定自己就是社會最底層的人,永無翻身之日。
  • 對「奶頭樂」說不
    這就是「奶頭樂」,而它,正在一點一點「偷」走你的時間,「偷」走你思考的能力。 奶頭樂是由曾任美國國家安全事物助理的布熱津斯基提出的理論,他認為可以給80%的被邊緣者一個「奶頭」,讓他們心安理得接受被拋棄的命運,以此避免與20%的精英間的衝突。
  • 擺攤樂與奶頭樂
    當然,抖音裡的東西也是經過審查的,也並不是完全能反映這個社會真實全貌的,而且,在大數據時代,信息平臺擁有了一種能力,即推送給你看得東西都是經過算法計算過的,從你過去的觀看習慣中總結出你的愛好,推送給你的都是你愛看的東西
  • 布熱津斯基「奶頭樂」(tittytainment)理論
    奶頭樂(英語:tittytainment,又譯為奶頭娛樂),就是他提出來的理論,來自於英文「titts」(奶頭)與「entertainment」(娛樂)兩詞的組合,特別泛指那一類能讓人著迷、又低成本、能夠使人滿足的低俗娛樂內容。政府通常會對有爭議的內容實施管控,然而在奶頭樂的體制中,只要不會撼動利益,就可以見到其對於低俗內容的放鬆。
  • 「奶頭樂」理論,是真相的揭穿還是一個傳播學的謊言?
    相信大家一定對「奶頭樂」這個說法不陌生,王者榮耀是「奶頭樂」,抖音是「奶頭樂」,總之一切讓你上癮讓你沉迷的事物都可以稱之為「奶頭樂」。
  • 娛樂至死,「奶頭樂」美國謀劃了20年的陰謀
    這個「奶頭樂」,其實算是一個實在的舶來品,由俞力工翻譯的奶頭樂, 奶頭樂(英語:tittytainment),又譯為奶頭娛樂,是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布熱津斯基提出來的理論
  • 泛娛樂時代,「奶頭樂」其實離我們很近
    這是一個人們可以用很低成本就可以獲得快樂的時代,但是我們需要警惕,泛娛樂化,會使你快樂,但是也可能使你喪失奮鬥的精神!美國的戰略智囊布熱津斯基提出了著名的「奶頭樂「理論。何為「奶頭樂」理論呢?就是指採取娛樂化、低智化、遊戲化、低成本、輕易就能獲取刺激性快樂的辦法,卸除底層人口的不滿。簡單來說娛樂要越多越好,遊戲要越普及越好,綜藝與真人秀要隨處可見,低智的、無邏輯的、甚至堪稱腦殘的偶像劇要一部接一部。
  • 二八理論 奶頭樂 布熱津斯基
    原文的格式也很怪異,稍加整理後,並以文中最核心的內容《二八理論 奶頭樂 布熱津斯基》重新命名,轉原文主要內容如下:                  《奶頭策略》       21世紀,是讓中國人無比驕傲的一個時代,科技日新月異,經濟飛速發展,從建國至今不過70年,卻可與世界強國並駕齊驅。然而,在這繁榮昌盛的背後,實則隱藏著一個巨大的危機!
  • 別讓奶頭樂毀了孩子的快樂閾值
    因為沒有成就感,因為這些娛樂只是即時快樂,是奶頭樂。一個沒擁有健康的興趣愛好的人,被這些奶頭樂刺激多了,快樂神經會變得麻木。什麼意思?意思是看電視、玩手機這些奶頭樂,將不再能夠激起你的快樂,你將會感受到無邊的空虛。
  • 如何正確認識「奶頭樂」理論
    奶頭樂理論」是1995年由美國前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布熱津斯基提出來的理論。指的是生產力的不斷提升伴隨著競爭加劇,世界上80%的人口將被邊緣化,他們不必也無法參與產品的生產和服務,同時80%的財富掌握在另外20%的人手中。
  • 戒不掉的「奶頭樂」|垃圾快樂是如何讓人們上癮的?
    就這麼一直重複重複,上癮一般,在「奶頭樂」裡無法自拔,在負罪感中精疲力盡。今天,我們想跟你聊聊「人是怎麼對事物上癮的」。在討論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啥是「奶頭樂」?最近的研究也表明,行為成癮會以和物質成癮相似的方式增強多巴胺活動,並且行為成癮行為與物質成癮行為可以彼此致敏 [3]。
  • 「奶頭樂」戰略與「衡山之謀」,竟有驚人相似之處!
    衡山國可以說是亡於民眾之心被市場經濟的槓桿所操縱後的盲從。有人說,這種謀略,古人可以用用,現代行不通了。真的嗎?2.1995年9月27日至10月1日,美國舊金山舉行過一次會議,集合了全球500多位政治、經濟精英,包括柴契爾、老布希、各大頂尖企業的董事長,等等。會議的主題是如何應對全球化。
  • 奶頭樂戰略,對當世社會的影響
    而布熱津斯基獻出一計:誰也沒有能力改變未來的「二八現象」,而要讓20%的精英們高枕無憂,80%的人安分守己,就得採取麻醉、低成本、半滿足的辦法,卸除「邊緣化」人口的不滿,像安撫嬰兒一般,給他們嘴裡塞一個「奶頭」。
  • 泛娛樂化的年代,娛樂至死與奶頭樂,人生追求是什麼?你幸福嗎?
    然後我再去投資,賺更多的錢,我就可以成為更大的富翁。」「你有那麼多錢以後幹什麼?」「然後我可以到夏威夷海灘度假,享受悠閒的生活啦!」「那麼,你看我現在不正在享受這樣的生活嗎?」漁夫的人生追求就是在海灘曬太陽,過著悠閒的生活。
  • 「奶頭」風暴|中國的傻子,一半在抖音,一半在快手
    此時,那些被邊緣化的人只需要給他們一口飯吃,一份工作,便會沉浸在「快樂」中無心挑戰現有的統治階級,這就是所謂的「tittytainment」——奶頭樂戰略。2、中國只是「邊緣化」、「奶頭樂」的對象布熱津斯基,堪稱冷戰期間的風雲人物,身上標籤無數,如「卡特總統的智囊」、「地緣政治專家」等。
  • 北舞校花秀書法「蒼老師來PK」:比奶頭樂,更無恥的是娛樂至死
    文丨曹鏡明題丨北舞校花秀書法寫「蒼老師來PK」:比奶頭樂,更無恥的是娛樂至死歡迎大家留評交流,對於夢妮Gabby的看法!當然,因為機緣巧合在網絡上爆紅,這也沒什麼,一來是人為不可控的因素,二來也是不涉及到什麼其他褒貶的內容。
  • 眾神狂歡:「奶頭樂戰略」下的娛樂至死
    面對這個問題,布熱津斯基提出了自己的「奶頭樂」理論,就是給這80%的被邊緣者每人嘴裡塞一個「奶嘴」,讓他們心甘情願地接受被拋棄的命運,從而避免與20%的精英間的衝突。 換句話說,80%的被邊緣者安分守己,聽話不造反,並且還自認為活得很滿足。
  • 我們一直認為歲月靜好,奶頭娛樂卻早已開始
    而去手遊行業也突然火爆起來,王者榮耀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我們可以通過各種方面去解讀手遊行業的興盛,包括智慧型手機的普及,遊戲門檻的降低,人們閒餘時間的增加,現在社會讓人不願過多交流自己的內心等等,但最重要的一點卻是我們現在都很迷茫,整個社會都處於一種蕭瑟的氛圍中。面對高額的房貸車貸,面對需要贍養的父母,需要撫養的孩子,我們都麻木於工作,甚至會因為這樣的壓力,去降低曾經的種種喜好。
  • 範冰冰李晨分手,曝光奶頭戰略,令人膽戰心驚!
    二、範冰冰現象,折射出「奶頭樂」危機!這一現象產生的原因,就是美國坑害國人的「奶頭樂戰略」——娛樂至死,信仰枯竭!如果你現在問孩子們,長大想做什麼?1928年3月28日,他出生于波蘭華沙,其父是波蘭外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