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世界上沒有謊言與欺騙,這個世界會不會變得更加美好?
我們不再會被感情欺騙,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就是不喜歡;我們不再會被別人矇騙,因為每個人都不會說謊;罪犯也將更容易被逮捕,他們會主動承認自己的罪行。
似乎,沒有謊言的世界真的十分美好,每個人不再戴著面具,彼此沒有任何欺騙。
可是,事實真的如此嗎?沒有謊言的世界,真的和我們想像中的一樣完美嗎?
電影《謊言的誕生》就給了我們答案。
一個窮困潦倒的失業年輕人馬克,在一個沒有謊言的世界裡,突然學會了說謊。謊言給他帶來了巨大的財富,也成就了他顯赫的身份,然而,因為他所說的謊言,人們開始改變自己,世界也變得愈發奇怪。
沒有人說謊,世界變得如此真實
這是一個沒有謊言的世界,人們只說真話。
情侶分手時會說,我不喜歡你,我喜歡上了別人;員工請假會直接和老闆說,我不想上班了;老闆解僱你會說,你能力很差,還浪費我的時間;相親的人會直接告訴你,你很醜,不是她的菜。
主人公馬克就生活在這樣一個世界。
馬克是一個編劇,他負責撰寫13世紀的電影劇本。在這個沒有謊言的世界裡,電影所拍的都是真實事件,沒有任何虛構的東西,但是,13世紀只發生過「黑死病」這一件重大事件,這導致馬克的劇本過於無趣,根本得不到別人的賞識,他也因此丟掉了工作,淪為失業青年。
貧困潦倒的他,準備去銀行將自己僅剩的300美元存款取走,恰逢系統故障,銀行櫃員在詢問他卡內餘額時,他靈機一動,說自己還有800美元存款。
馬克輕而易舉地拿到了800美元,並感受到了說謊帶給他的好處。
他試圖解釋向朋友這件神奇的事情,然而,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謊言」這個詞語,因此沒有人能夠明白他的意思。
這就沒有謊言的世界,生活變得過於真實。
人與人之間沒有任何秘密,別人詢問你的隱私,你會如實奉告;醫生會告訴你,你的身體狀況很糟糕,堅持不過今晚;同事在工作的時候,也會說她一直很討厭你……
好像在這個世界裡,我們說話不需要考慮後果,也不需要學會說話的藝術,我們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我們不用三思而後行,哪怕我們的話語會讓別人感到很難堪。
我們所生活的世界裡,其實有很多「只說真話」的人,他們或許是那個勇於揭露黑暗而自身難保的人,或許是那個以「心直口快」為藉口,用語言傷害你的人,亦或是那個在愉快的下午,一句話就讓氣氛尷尬的人。
在沒有謊言的世界,每個人不允許逃避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不管他人說的話多麼傷人,我們都必須聽完。
儘管我們無須擔心被欺騙,但世界太過真實,我們反而要擔心自己為什麼不被別人喜歡。
毫無克制的謊言誕生後,世界只剩下荒誕
就這樣,馬克憑藉著他的謊言,給自己帶來了巨額的財富,同時,他靠著自己編寫的虛構劇本,一舉成為了世界知名編劇。
在他的母親即將去世時,馬克為了安慰母親不要害怕,便向母親描述了死後世界的樣子。
由於他描述的過於美好,世界各地的人聽說後,都到他的家中來尋找他,只為聽到他更為詳細的描述。馬克為了安撫大家,只好編造了更多的謊言,可他萬萬沒想到,自己隨口編的謊,卻被人們當成了世間真理。就連朝思暮想的安娜,也因為謊言,對他心生好感。
然而馬克漸漸發現,謊言所帶來的只是一時之樂,他也清楚的意識到,單憑謊言是無法得到真愛的,而自己想要的,是真正的愛。
婚禮現場,馬克終於告訴安娜,自己一直以來都在說謊。安娜這才恍然大悟,但她早已愛上了馬克。
在我看來,當馬克第一次說謊時,這個世界就已經被改變了。這裡的人們雖然嘴裡說著真話,可他們更喜歡聽馬克的假話。就像電影中馬克自己說的那句話一樣:沒有人想聽真話。
滿是謊言的世界,出現一個說真話的人,並不會改變什麼;可在只有真話的世界,出現一個說謊的人,那整個世界將被改頭換面。
在這個不能說謊的世界裡,馬克所說的謊言,卻被人們被奉為真理。這是一件多麼荒誕的事情啊,我們明明知道真實的世界,卻更喜歡聽別人口中虛假的世界。
馬克說謊的時候,世界似乎變得更美好了;在別人的謊言裡,人們臉上的鬱悶和悲傷慢慢消失,人們的笑容變得更多了。
可是,這樣毫無克制的謊言的出現,並非是一件好事。
慢慢地,人們沉浸在了謊言的假象裡,不肯正視真正的自己。人們漸漸變得瘋狂和盲目,他們開始追求那些虛假的東西,這個世界只剩荒誕。
善意的謊言,才能讓世界變得美好
其實,在影片中,並不是每一句謊言,都是馬克精心設計後說出的。
例如,在母親彌留之際,馬克說謊只是為了讓母親不再害怕;在安娜面前的謊言,只是為了讓自己心愛的人開心;甚至與安娜結婚後,馬克仍舊對安娜說著善意的謊言。
在我眼中,那些善意的謊言,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美好。
我們不對被開除的同事口出惡言,而是告訴他們,你們未來會更好;我們不對不夠英俊的男生評頭論足,而是告訴他們,你們也很有魅力;我們不對那些快要病入膏肓的人說你們已經無藥可救,而是告訴他們,再堅持一下,會有奇蹟出現。
在現實世界中,會有很多「奇蹟」,倘若只講真話,這些「奇蹟」是無法出現的,因為我們是有情感的人,我們需要備鼓勵、讚美,即使我們並不那麼完美。
並非所有的謊言都是洪水猛獸,讓人聞之色變,我們所說的「善意的謊言」,不是那些虛偽的話,而是那些基於愛的謊言,這種謊言,是能給別人信心和力量的。
就連世界文學巨匠雨果,也曾說過善意的謊言。為了讓不慎將自己珍貴的筆筒打碎的巴爾扎克不內疚,雨果對巴爾扎克謊稱,那隻打碎的筆筒並不值錢,只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筆筒而已。
因此,如果你不希望別人因為你的話語而傷心抑鬱,就需要學會在適當的時候沉默、在合適的時候讚美、在必要的時候說謊。
在不對他人的利益與感情產生損害的前提下,謊言也是一種「真話」,因為生活不只需要艱難的現實,還需要更多溫暖的鼓勵,「謊言」也由此誕生。
就如盧梭說的那樣,為自身利益撒謊,那是冒騙;為他人利益撒謊,那是詐騙;為了陷害而撒謊,那是造謠中傷;諸如此類都是最壞的撒謊;而對自身和他人都無害亦無利的撒謊,那不算撒謊。
其實我們無法想像,沒有謊言的世界會是什麼樣子。
如果真的沒有謊言,我們將重新正視這個完全真實、讓人無法承受的世界。我們的所有藝術與文化,都將化為泡影,畢竟那些都源於謊言。
如果真的沒有謊言,我們無法對家人說出那句「我不累」、「我過得很好」,而他們也將會因為關心我們,而讓自己提心弔膽。
如果真的沒有謊言,奇蹟不再會出現,我們將被「真話」打擊,然後喪失掉生活的希望,放棄拼搏的勇氣。
所以,當謊言消失後,世界不會變得美好,甚至會變得更糟,而正是那些包含著愛的謊言,讓這個世界變得愈發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