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鐵觀音制茶大師獲百萬元重獎 推動烏龍茶傳承與發展

2020-12-22 人民網福建頻道

12月18日,一場關於福建與廣東兩省工夫茶的深刻對話在福建安溪展開。

中國工程院院士及兩大代表性傳承人共話工夫茶,以前瞻的眼光、開放的視野,共同探討烏龍茶的文化與市場,傳承與發展。烏龍茶產業下一階段的突圍方向在哪裡?如何保持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趨勢?在這一場難得一見的烏龍茶的碰撞中可窺探一二。

在這場盛會中,長達半年之久的第四屆安溪鐵觀音大師賽也落下帷幕。

鐵觀音大師誕生

推動安溪茶產業高質量發展

第四屆安溪鐵觀音大師賽從4月開始,直到10月中下旬結束。安溪全縣範圍內的2126名制茶能手巧匠報名參賽,經過鄉鎮選拔、複賽(茶園管理、烘焙、評茶、茶文化基礎考試、講茶)、決賽(自採青制茶和統採青制茶)的全方位選拔,從而決出能夠代表安溪鐵觀音,甚至帶領安溪鐵觀音制茶技藝提高的大師與名匠。

劉仲華院士、安溪縣委書記高向榮為陳建平大師授牌。劉伯怡 攝

來自龍涓鄉的陳建平、李凱林,分別以91分、89.11分的最高分數獲得了「安溪鐵觀音大師」稱號,他們將各自獲得100萬元的工作研究經費;而被評為「安溪鐵觀音名匠」的八名匠人,林森泉、陳偉昌、蘇金帶、陳雙炎、詹朱祥、陳志鵬、謝振邦、林輝毅,也將分別獲得工作研究經費5萬元。

大師將被直接認定為泉州市第四層次人才,名匠將被直接認定為泉州市第五層次人才。

已經連續舉辦了四年的安溪鐵觀音大師賽,賽制設計科學嚴謹,賽制執行公平公正,讓安溪鐵觀音茶人紛紛以參加大師賽為榮。

8名安溪鐵觀音大師、26名安溪鐵觀音名匠,一大批優秀的茶產業高層次人才的選拔培育,成就了「十三五」安溪茶產業發展的碩果——安溪縣獲評「『十三五』茶業發展十強縣」,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預備名單,鍛造了「十四五」安溪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

劉仲華院士、安溪縣縣長吳毓舟為李凱林大師頒發100萬元獎金。劉伯怡 攝

四年來,在安溪鐵觀音大師賽的引導下,各鄉鎮制茶技藝回歸傳統,傳統制茶工藝早已深入人心。茶園管理的加入,也更好地引領安溪茶農回歸精耕細作、堅守茶山。目前,安溪現有茶園面積60萬畝,成為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歷經多年布局,逐漸形成「頭帶帽、腰系帶、腳穿鞋」的複合生態體系,堪稱農業生產領域經典的生態美學。

今年安溪首次開展「十佳茶園」評選活動,以嚴苛的標準、激勵的政策,促進現代化茶園建設。活動現場,安溪縣「十佳茶園」也新鮮出爐,印證著安溪茶農科學化管理茶園的成效。

通過四屆的安溪鐵觀音大師賽,所不斷湧現出的制茶能手,是安溪鐵觀音產業生生不息,走向復興的生力軍。大師、名匠們將帶著使命和責任,繼續在安溪縣各大產茶鄉鎮,進行茶鄉巡禮,帶徒傳藝、聯繫基地、服務茶企。促進安溪茶產業從業人員整體素質制茶技藝水平不斷提高。

組委會表示,「通過大師賽人才政策,真正把我們的『土專家和田秀才』變成了官方認可的專家。」

工夫茶裡論功夫

專家同臺揭示烏龍茶的三大價值

工夫茶是一種茶俗、茶藝,流傳於福建省、廣東省及周邊地區並已推廣流傳於全國、全世界。18日上午,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仲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潮州工夫茶藝代表性傳承人葉漢鍾、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烏龍茶製作技藝(鐵觀音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王文禮三位在茶行業、烏龍茶領域極具代表性的人物在安溪論道,共同揭示安溪鐵觀音與潮州功夫茶的健康價值、精神文化價值、社會經濟價值。

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仲華作《安溪鐵觀音與健康中國茶》主旨演講。他提到,隨著人民對生活品質的需求提高,茶葉的健康功效和安全屬性會被更加重視。不同類型的安溪鐵觀音,健康功效的程度也不盡相同。

工夫茶論壇現場。劉伯怡 攝

福建烏龍茶與廣東烏龍茶同宗同脈,在歷史傳承中演變出了各具風格的獨特性。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潮州工夫茶藝代表性傳承人葉漢鍾認為工夫茶是一種茶湯的藝術,在《潮州工夫茶與安溪鐵觀音》演講中,葉漢鍾對比兩大烏龍茶品類的差異化與共同點,提出共同保護工夫茶的源頭根脈,以不斷建設標準化來推進工夫茶的傳承,並在發展中創新融合。

歷經3大階段、10道工序、36個小時連續製作,才能成就一杯「蘭花香,觀音韻」的安溪鐵觀音,當中的技藝玄妙至極。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烏龍茶製作技藝(鐵觀音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王文禮通過解說《工夫茶-安溪鐵觀音的獨特魅力》,讓人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安溪鐵觀音中的工夫與功夫。王文禮釋義的「工夫茶」,是沏泡的學問和品飲的功夫,而鐵觀音的獨特魅力就在於「一香二韻三工夫」。

一葉興百業。目前,安溪縣擁有茶園面積60萬畝,年產量6.2萬噸,涉茶總產值191億元,連續10年位列全國重點產茶縣首位,安溪鐵觀音以1426.86億元位列區域品牌(地理標誌產品)價值第一,連續五年名列全國茶葉類區域品牌價值第一,還入選首批中歐地理標誌保護合作協議產品清單;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成功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預選名錄。近年來,安溪茶產業充分挖掘當地特色資源,實現從「單一、單層」的茶業生產經營,向「多元、立體」的全產業鏈轉變。(許藝燕 張錦川)

(責編:林東曉、鍾巧花)

相關焦點

  • 鐵觀音頂尖對決 第四屆安溪鐵觀音大師賽成績最終出爐
    在過去的幾年裡,隨著安溪鐵觀音大師賽的舉行,安溪鐵觀音的品牌價值在2020年已經達到1426.86億元,連續5年蟬聯全國茶葉類品牌價值首位。迄今為止,前三屆安溪鐵觀音大師賽已經為安溪縣選拔出6位大師、20位名匠、近140名優秀制茶能手,而良好的「傳幫帶」機制,對於近年來安溪縣鐵觀音制茶技藝和產品品質的提高有著相當積極的作用。
  • 安溪鐵觀音「牽手」拼多多,29.9元就可買到莊園級烏龍茶
    千年茶都牽手拼多多,為茶行業原產地「帶貨」福建安溪是我國最重要的茶產區之一,生產的鐵觀音遠近聞名,在整個茶產業發展和茶文化傳播中都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北宋詞人黃裳在《演山集》中有云:「江淮、荊襄、嶺南、兩川、二浙,茶之所出,而出於閩中者尤天下之所嗜。」在經年累月的制茶過程中,安溪茶農發明創造了特殊的工藝,形成獨特的茶類——烏龍茶。
  • 福建工夫茶對話廣東工夫茶
    工夫茶,這三個字在2020年賺足了眼球。以福建與廣東為要的工夫茶文化受到更多人的關注。12月18日,一場關於福建與廣東兩省工夫茶的深刻對話在福建安溪展開。中國工程院院士及兩大代表性傳承人共話工夫茶,以前瞻的眼光、開放的視野,共同探討烏龍茶的文化與市場,傳承與發展。
  • 泉州市資訊|傳時捨得講茶事,烏龍茶的當家品種,安溪鐵觀音!
    泉州市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傳時捨得講茶事,烏龍茶的當家品種,安溪鐵觀音!烏龍茶應該是很多老茶友最喜歡的一款了,它獨特的香氣,喝起來口感是千變萬化,且特別的複雜,這種複雜性也是烏龍茶最大的特點,而鐵觀音把烏龍茶這種特點發揮到了極致。
  • 工夫茶裡論功夫 專家同臺揭示烏龍茶的三大價值
    2020年12月18日上午,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仲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潮州工夫茶藝代表性傳承人葉漢鍾、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烏龍茶製作技藝(鐵觀音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王文禮三位在茶行業,烏龍茶領域極具代表性的人物在安溪論道,共同揭示安溪鐵觀音與潮州功夫茶的健康價值、精神文化價值、社會經濟價值。 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仲華作《安溪鐵觀音與健康中國茶》主旨演講。
  • 安溪:「海絲茶源 茶旅聖地 」茶鄉旅遊線路獲全國推介
    其中,推廣了安溪地區休閒旅遊的旅遊路線「海石茶源,茶旅遊聖地」。在中國的茶都,有許多具有獨特茶文化特色的旅遊景點,如茶博物館,萬虎關,富源茶壺,石刻茶文化專欄,豆茶館,紫砂亭,茶詩長廊和茶都公園。欣賞中國茶都的茶葉市場繁榮,了解中國茶的歷史和安溪茶業的發展,了解烏龍茶工藝,欣賞鐵觀音茶的藝術表演,感受純、雅、禮、和的茶道理念等重要的茶文化旅遊平臺。
  • 烏龍茶譜系之安溪烏龍茶家族全知道(精)
    所產的烏龍茶多次被評為優質產品,暢銷30多個國家和地區,深受廣大茶商和消費者喜愛。安溪烏龍茶品種有好幾種,其中最著名的是鐵觀音和黃金桂,鐵觀音原產於福建泉州市安溪縣西坪鎮,是烏龍茶的極品;黃金桂原產於安溪虎邱羅巖村,是烏龍茶中風格有別於鐵觀音的又一極品。另外兩種也比較出名的是本山和毛蟹。
  • 鐵觀音開茶節|龍頭茶企八馬茶業,助力茶區復工復產
    ;攜手全球好物推薦官薇婭,助力浙江茶區復工復產;挑剔的選品官羅永浩,硬核帶貨,再次引爆銷量賣出安溪鐵觀音超10萬盒……八馬茶業的幫扶茶區行動涉湖北、雲南、福建、浙江、安徽、四川等多省近30個茶產區,充分發揮全國門店超1800家、經營六大茶類十大茗茶的優勢,為各地茶區的茶農、供應商打開銷路。
  • 中國烏龍茶之鄉,茶樹良種的寶庫 - 安溪
    安溪四大名茶中國烏龍茶(名茶)之鄉── 安溪,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 安溪地處福建東南部,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條件,境內雨量充沛,氣候溫和,山巒重疊,巖峰林立,雲霧繚繞,澄碧清溪迂迴於群山起伏的峰谷之間,是名茶鐵觀音的故鄉。。
  • 「鄭成功」杯安溪鐵觀音茶王賽成功舉辦,再現歷代閩南鬥茶盛況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烏龍茶(鐵觀音)製作技藝傳承人魏月德,安溪鐵觀音大師劉金龍、劉協宗,安溪鐵觀音名匠陳繁榮,安溪南安茶業發展促進會會長林俊傑,以及各兄弟商協會代表,烏旦茶葉、泉龍酒業、733茗茶、福瑞菸酒行、星浪養生啤酒水頭總代、家利福茗茶、高蓋冊酒業等贊助單位代表、來自各地的茶界人士近500人出席了本次盛會。
  • 烏龍茶的四大分類
    閩南烏龍茶主要產於福建南部安溪縣一帶,最出名的是安溪鐵觀音,其次還有安溪縣的黃金桂、本山、毛蟹。除安溪外,永春縣的佛手,平和縣的白芽奇蘭都是市場知名的閩南烏龍茶品種。上述品種都是純種烏龍茶。在閩南當地,人們常將不同品種的茶混合採制或制好後混合拼配,這樣生產出來的烏龍茶統稱為「色種」。
  • 沉香、茶葉:[4]烏龍茶的功效
    烏龍茶,亦稱青茶、半發酵茶及全發酵茶,品種較多,是中國幾大茶類中,獨具鮮明漢族特色的茶葉品類。烏龍茶是經過殺青、萎凋、搖青、半發酵、烘焙等工序後制出的品質優異的茶類。烏龍茶由宋代貢茶龍團、鳳餅演變而來,創製於1725年(清雍正年間)前後。品嘗後齒頰留香,回味甘鮮。
  • 烏龍茶一直喝一直爽的秘密
    跟長江三角洲和北方不一樣,他們以喝烏龍茶為主,也喝一些老普洱,這些比較消食,力量更強大的茶品。口糧茶當明末清初中國人發明了這個烏龍茶。這四大產區的烏龍茶,它主要的消費地就在南方,首先就是珠江三角洲和南方炎熱的地區。南方的食物結構,它主要是山珍海味,優質蛋白,高蛋白高膽固醇豐腴之美。濃鬱的烏龍茶是最能消食並能彰顯山珍海味的鮮美。這杯茶始終貫穿著他們的餐桌。他們喝茶的量是令其他地區的人震驚的,他們一家人可能一年會幹掉幾十斤,甚至上百斤的茶,整包整袋的買。
  • 鐵觀音茶是屬於什麼茶?有哪些品類?
    鐵觀音,有容乃大,炒茶師用靈心慧手和經驗悟性來調節、掌握,讓鐵觀音具有綠茶的鮮香、紅茶的甘醇、花果的芳香。運用古法手工,百年傳承只為一杯上好鐵觀音,那安溪鐵觀音茶是屬於什麼茶呢?接下來大家就一起來認識一下吧!
  • 閩南是烏龍茶的發源地?
    治興茶道學習筆記之4331烏龍茶屬半發酵茶,是介於不發酵(綠茶)與全發酵茶(紅茶)之間的一類茶葉,外形色澤青褐,因此稱為「青茶」。烏龍茶衝泡後,葉片上有紅有綠,偏重發酵的烏龍茶,葉片中間呈綠色,葉緣呈紅色,素有「綠葉紅鑲邊」之美稱。烏龍茶湯色黃紅,有天然花香,滋味濃醇,具有獨特的韻味。
  • 《尋茶之旅》中國名山茶品牌龍敘堂:十大名茶產地鐵觀音篇
    中國烏龍茶之鄉安溪位於福建戴雲山脈東南部,境內群峰綿延、層巒疊翠、雲霧繚繞,絕佳的地理位置使得安溪「無處不宜茶,無處不產茶」,正是這片膏腴之地,盛產出家喻戶曉的世界名茶鐵觀音。今日,中國名山茶品牌龍敘堂茶業《尋茶之旅》帶您了解十大名茶產地鐵觀音篇的鐘靈毓秀。
  • 泉州安溪:全方位打造優質均衡教育新高地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要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堅持教育公益性原則,深化教育改革,促進教育公平,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完善普惠性學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專門教育保障機制,鼓勵高中階段學校多樣化發展。
  • 福建安溪「藤鐵工藝之父」陳清河昨日去世
    全國勞動模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安溪竹藤編)技藝傳承人陳清河同志於昨日(3月3日)去世。安溪「藤鐵之父」陳清河一根根不起眼的竹藤,經過近幾十年發展、創新、傳承、壯大,已由草根工藝發展為造福百姓的民生支柱產業。而這產業飛速發展的背後,我們不能不提到一位匠人,他就是安溪藤鐵工藝產業鼻祖——陳清河。
  • 安溪有一個坐落在懸崖邊的村莊角落,你知道嗎………
    萍州村 萍州村位於烏龍茶名品毛蟹茶的主要產地大坪鄉,海拔832米。這裡儘是重重疊疊的山嶺,層層的茶園隨山勢起伏直薄天際,群山之中,長年雲霧繚繞。而萍州村居就散落在茶園與竹樹之間。
  • 烏龍茶是誰創製的?據史料記載,福建漳州是我國烏龍茶的發祥地
    福建烏龍茶,學名青茶,又名「眶金墘」.是中國十大 名茶之一,特點是衝泡後葉緣有一紅邊,因而有「綠葉紅鑲邊」的美名。烏龍茶,三分紅,七分綠,芬芳撲鼻,是一種半發酵茶。烏龍茶最先是漳州人創製的。明朝中晚期,有一支漳州人到江西落戶,輾轉遷徙到崇安,給武夷山區帶來了先進的烏龍茶製作技術。後來山上產茶最盛的水簾洞一帶,漸漸形成了閩南方言區,茶農自稱他們祖先是從閩南江西遷來的。明末詩人阮旻錫有《武夷茶歌》云:「近時製法重清漳, 『漳芽』『漳片'標名異。如梅斯馥蘭斯馨,大抵焙得候香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