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潔導演走了,她這一生甚至比《西遊記》還要坎坷

2021-02-10 Mtime時光網

4月15日,86版電視劇《西遊記》總導演、製片人楊潔女士逝世,享年88歲。六小齡童在微博發文悼念確認消息,「從遲重瑞先生處驚悉我國第一代電視女導演、尊敬的楊潔導演去世的噩耗,異常悲痛。楊潔導演不僅是我的恩師,也是我的藝術和人生道路上的老師,沒有央視版電視劇《西遊記》就沒有今天的六小齡童,觀眾們也不可能看到我扮演的熒幕美猴王。」

楊潔導演與六小齡童

86版《西遊記》片頭曲

楊潔導演的名字總是和《西遊記》綁在一塊兒。她是中國第一位女製片人,而這製片人的身份正是她在拍攝《西遊記》期間得來的。

當時,劇組每用一筆經費都要向上級申請,過程又慢又難,還總是受到製片人的阻撓。楊潔導演的出發點永遠是藝術質量至上,但對方卻是想著竭力降低預算,脾性倔強的她總是和別人吵得不可開交,一步也不肯讓。最後,領導乾脆直接讓她自己當了製片人。

楊潔導演與四位主演說戲

不光是這一件事,包括在之後拍攝《西遊記》困難重重的6年裡,每次遇到阻撓,都是楊潔導演靠著自己這樣的性格與毅力,生生挺了過來。《西遊記》如果沒有她,或許還會有李潔、王潔來拍,但決不會達到今天這樣的藝術高度,糟糕一點很有可能還會爛尾,這是後話了。而楊潔導演的一生,也如同《西遊記》那般坎坷,歷經了「九九八十一難」,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顛沛流離的童年生活

楊潔的父親楊伯愷

楊潔的父親楊伯愷年輕時同周恩來總理等人一起去法國勤工儉學回來,回國之後參加了1925年-1927年的大革命。結果革命失敗,楊父與黨失去聯繫,不得不開始了地下工作,在上海開了一家專門出版進步書籍的「辛墾書店」,自己主攻翻譯國外革命理論書籍。

這期間,1929年的春天,楊潔呱呱墜地,開始了一段並不怎麼快樂的童年,那時她的名字還叫楊豫華。在她懵懂記事的那幾年,父親對她的教育異常嚴格。還不到三歲便教她識字,剛識幾個字就給她買來小學語文課本,還有《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這些書,等大了幾歲之後又開始讀魯迅的《吶喊》《彷徨》。並且要求每天都要寫日記,最少五百字。

楊潔喜歡看電影,楊父則規定她只能看進步電影,像《大路》《塞上風雲》這樣的片子。除此以外,她還要學習外語,每周的單日學英文,雙日學俄文。可以說,楊潔小時候的教育全是父親一手抓起來的。但有些可惜的是,這些知識都是楊潔在家學到的,她從小到大隻上過三天小學,六天中學,幾乎沒有體驗過校園生活,也沒有同學玩伴,並且對數學一竅不通,因為父親說數學沒有用。

楊潔小時候寫的作文

在她八歲那年,抗戰開始了。楊潔被母親抱著離開上海前往南京投靠提前過去辦事的父親。離開的時候像逃難一般,差一點就要被火車站擁擠的人群踩死。在南京呆了沒幾天,之後她又跟著父母先後輾轉武漢、重慶、營山,最後到了成都才真正落下腳來,在那裡住了八年。

等穩定下來,楊潔又撿起了自己的愛好——看書看電影。她12歲就會背林黛玉的詩詞,熟讀了四大名著,以及《戰爭與和平》《簡·愛》《貴族之家》《母親》等國外巨著。她母親帶她去看電影,看《羅密歐與朱麗葉》《魂斷藍橋》《法國艷后》。正是這些書和影片為她之後從事藝術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而這些都她父親所不允許的,楊父一直想讓女兒和自己一樣投身於革命,直到她的文藝作品不斷發表,最後楊父做了讓步,叫她「去延安上『魯藝』,搞藝術去吧。」

離家之後的生活

先去重慶的當辦事處學習了大半年之後,楊潔乘坐著一架運輸機飛往了延安,這時她的名字已經不再是楊豫華。結果到了延安,她並沒能如願進入「魯藝」,而是被分配到了延安大學文學系,原因是「魯藝」已經遷到了張家口。

在延安時的楊潔

楊潔在這裡的日子並不好過。當時延安女同志稀缺,男女比例大概40:1,有好心的朋友告訴她不要和任何男同志接近,不然會很麻煩。於是楊潔生活中處處都很小心謹慎。結果在一次舞會上,有一個從重慶來的叫肖丁的年輕人注意到了她,找她聊了聊天。

後來楊潔機緣巧合加入了文工團,而肖丁剛好也是文工團的演員,便開始找各種理由接近楊潔。沒用幾天時間,整個文工團都傳開消息說楊潔和肖丁在一起了。有一天,肖丁叫楊潔出去,楊潔不肯,肖丁竟然掏出一封信說組織已經批准他們結婚。當時楊潔只有17歲。

那天她哭著跑開,而肖丁對她的頻繁騷擾也開始了。楊潔走到哪裡,肖丁就會冷不丁地出現在哪裡,逼得她最後不得不躲到女廁所。這樣的騷擾令人忍無可忍,楊潔決定去張家口。

到了張家口,楊潔還是沒能進到魯藝,而是去了華北聯大。她在這裡的生活過得很開心,還加入了文工隊。可是好景不長,有一天她在讀早報的時候,突然看到一則消息,上面寫著「著名民主人士楊伯愷在成都被捕入獄」,正是她的父親。

楊潔與父母的合影

得知父親被捕入獄,母親情況不明,她卻束手無策,只想著要趕緊工作,自立了以後才能救自己的父母。剛巧這時有一位晉察冀電臺的播音員找上門來,問她願不願意去電臺面試。就這樣,楊潔有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成為了一名播音員。

晉察冀電臺的臺長姓黎,他的妻子是臺裡的編輯。黎臺長對楊潔格外照顧,在得知她父親被國民黨抓捕監獄時還鼓勵她加入共產黨,來接替父親的革命工作完成他的心願。楊潔備受感動,當即寫了入黨申請書,成為了黨員。

在晉察冀電臺工作了一段時間,趕上濟南解放,黎臺長接到命令去接手濟南臺,問楊潔願不願意一起去。當時楊潔正好因為指正過一位同事的播音錯誤而被其排擠,所以沒有猶豫便同意前往。

在濟南時的楊潔

除了黎臺長和她,還有一個同事也與他們同行。趕路的行程很艱苦,他們第一晚睡的是車店的大炕,兩排大炕能擠四十多個人,全是趕路的或者買賣牲口的農民。晚上,正當楊潔睡得迷迷糊糊,突然聽到黎臺長輕輕地叫她,要和她聊天。黎臺長問她知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帶她來濟南,她說不知道,黎臺長回答,「我帶你是因為我喜歡你,」接著又說,「如果不是我喜歡你,你怎麼會入黨?」

楊潔大吃一驚,沒想到有老婆孩子看似和善的黎臺長竟然是這樣的人。那晚她一夜沒睡,不知道自己以後在濟南的生活會怎麼樣。

果不其然,到了濟南之後,黎臺長越發肆無忌憚起來,經常對她說一些不堪入耳的話,有時候還動手動腳。楊潔打他罵他,他都嬉皮笑臉的。實在沒辦法的楊潔只好刻意與臺裡的一個男同志走近一些,結果那個男同志後來被黎臺長誣陷成特務帶走了,楊潔因為跟其大吵一架也被以「不服從組織」開除了黨籍。但是楊潔絲毫不在意這些,甚至在大會上織起了毛衣。

從這時起,楊潔不向壓迫低頭的性格基本已經養成了。緊接著,青島要解放,青島臺也開始招收播音員。林潔在第一時間報了名,通過之後頭也不回地離開了濟南。

拍攝於青島海邊

1949年6月2日,青島終於解放了,上級來指令要求電臺當天就要把青島解放的消息廣播出去。而剛巧那幾天負責播音的楊潔得了很嚴重的瘧疾。實在沒有辦法,她只好忍痛上陣。晚上8點,伴隨著身體發冷手指發抖,楊潔打開麥克風,努力控制著自己的聲音,播出了:「青島特別市新華廣播電臺XGDP,現在開始播音!」停頓之後便是「告全市人民書……」 這足以載入史冊的一刻,對楊潔來說,雖有著身體上無比的痛苦,卻也為她帶來了精神上最大的愉悅。

同年12月27日,楊潔終於等來成都解放的消息發布,她欣喜若狂。但隨之而來的父親犧牲的消息瞬間將她心中的歡喜澆滅。

告慰我的父親楊伯愷烈士

好在她聯繫上了自己的母親。楊母在安排完父親的事情之後來到青島與楊潔相聚,母女二人見了面抱頭痛哭。

兩段婚姻,兩個最重要的人

母親來青島之前,楊潔在臺裡認識了一位從山東大學外語系過來幫忙的男生。這個男生精通英語、俄語,還會拉小提琴、駕駛帆船,並且人還很紳士、懂禮貌,於是楊潔被他深深地吸引了。直到後來她才知道,男生也早已喜歡上她。

這個男生就是前幾天剛剛去世的「中國第一電影教頭」,北京電影學院教授,陳凱歌張藝謀等人的老師,周傳基老先生。

周傳基與楊潔,攝於青島中山公園

周傳基與楊潔的戀情當時很不被看好,無論是楊母還是臺裡的領導都很反對,但執拗的楊潔依然選擇在1951年的春節與周結了婚。後來二人育有三子。

1952年底,楊潔陪著同事去體檢,同事沒有什麼問題,她卻查出肺病,並且肺裡已經有了空洞。楊潔沒太當回事,直到一周之後在開會的時候大吐血,從此開始了長路漫漫的養病生涯。先是在青島治了半年沒有療效,然後轉院到北京做手術,切了五根肋骨。這期間,周傳基一直陪著她。

手術做完恢復得差不多,楊潔想回到工作崗位上,卻被告知聲音底氣不足,不能再做播音員了。找不到自己生活意義的她就此消沉了下去。

1957年,「反右」開始。楊潔身邊許多德高望重的人都被打成了「右派」,在她還來不及感慨的時候,矛頭又指向了她。罪名是對黨不滿,對領導不尊重,有小資產階級情調。按慣例,挨批的人只能低頭檢討,不能反駁,不然會 「罪加一等」。但一腔怒氣的楊潔決定反擊!在會上痛快淋漓地對那些污衊她的人作了長篇發言,反倒令那些亂扣帽子的人啞口無聲。

最終她幸運地躲過了「反右」的風暴,但周傳基被當時所在的單位——中國電影出版社打成了「右派」。

楊潔與第二任丈夫王崇秋

楊潔與第二任丈夫王崇秋結識於新中國最特殊的年代時期。在「文化大革命」的風暴中,已經去了中央臺工作的楊潔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會被波及到。王崇秋的出現,對那時的她來說,就像是從烏雲中穿過的一縷陽光,將自己的生活照亮了。這個年輕人懂她的一切。

但他們二人的來往遭到了比當初她與周傳基交往時要強烈百倍的反對。當時的楊潔已經與周離婚,並且帶著三個孩子,而王崇秋比她小14歲,並且從未結過婚。在當年的社會背景下,這樣的結合簡直是天理難容。

可楊潔認為,年齡根本就不算什麼問題。1969年的除夕,二人登記結婚。事實證明,她的選擇是正確的。王崇秋一直陪伴著她走完了這一世,並且在拍攝《西遊記》的時候,擔任攝影師一職,與楊潔同心協力完成了《西遊記》這一經典之作。

在有一次採訪中,王崇秋對記者說,拍攝《西遊記》的期間他與楊潔因拍攝問題大吵過無數次的架,每次下來都是以他妥協告終。而在家裡,也是楊潔說了算,他在外人面前會稱她為「楊導演」,而楊潔則稱呼他「老王」。

楊潔與《西遊記》

《西遊記》幕後照

1981年11月底,中央臺接到了廣電部黨委部署下來的新任務——將《紅樓夢》和《西遊記》拍攝成長篇電視連續劇。當時剛剛上任的副臺長兼文藝部主任在例會上宣布,由王扶林負責拍攝《紅樓夢》,然後轉頭對楊潔說:「讓你拍《西遊記》你敢不敢?」

楊潔一時間不敢相信自己聽到的話,因為她一直都想著自己能拍一部電視劇。儘管想比之下,她更想拍自己從小就熟讀的《紅樓夢》,但能拍《西遊記》這個機會也很難得。於是她脫口而出:「只要有錢,有什麼不敢!」 這句話就此開啟了她拍攝《西遊記》困難重重的6年時光。

為了找到符合劇組要求的場景,楊潔帶領團隊前期採景,他們在兩個多月裡跑了六七十個景點。當時九華山、張家界等名勝景地尚未開發,山路奇險無比,上山後又常無處餐宿,吃盡苦頭。實地拍攝時,整個劇組成百上千號人的生活起居更是艱苦,饅頭鹹菜成了家常便飯。大家卻樂在其中。偶爾每人多幾毛錢補助或加餐兩瓶啤酒,全劇組都會歡天喜地。

楊潔和悟空八戒講戲

外景拍攝風餐露宿,後期製作也不輕鬆,連配樂都曾受到非議。1986年春節連播十一集《西遊記》之後,《北京日報》等媒體刊文指出《西遊記》的音樂太「洋」,大量使用電聲樂器來描述我國古典名著不合適。楊潔寫信反擊:《西遊記》是神話劇,不受任何時代和地域的限制,音樂表現力也該豐富多彩,如果只用中國民樂樂器不是太單調了嗎?《敢問路在何方》一曲奮進中包含著辛酸和慨嘆。「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場場酸甜苦辣……」道盡劇組幾年來的艱辛,它同樣也是《西遊記》劇組的生活寫照,伴隨著劇組一年年地跋涉。這支歌堅決不能換!

為了實現自己想要的藝術表達效果,楊潔跟領導吵過,哭過,她不怕得罪人。《西遊記》拍攝周期長達6年,且邊拍邊播(楊潔執導的電視劇《西遊記》曾自1983年開始每年春節播放當年拍攝完成的幾集,1986年春節連播十一集,1988年春節才正式將全部25集連播),知名度慢慢提高,卻又遭人非議「拍得太慢,亂花錢。」

很快,中央專門組成了調查組到劇組了解情況。儘管調查結果是不但沒有發現亂花錢,反而覺得劇組太苦,又給他們加撥了一百萬,購置一臺新攝像設備。但是此後沒多久,楊潔仍被臺裡要求停拍,說是十五集已經花掉了三百萬,預算用光了,不打算繼續投錢給《西遊記》劇組了,這部經典之作險些遭遇「腰斬」。

《西遊記》劇組合影

楊潔憤然提出自己找錢繼續拍攝,劇組幾經「化緣」,終遇鐵道部第十一工程局慷慨解囊,借給他們三百萬,拍攝得以繼續。遺憾的是,這三百萬並沒能支撐《西遊記》徹底拍完。因為物價上漲,除了劇組人員的片酬——仍然是每集每人最高九十元,最低三十元——沒有漲以外,其他消費都在增加。楊潔只好忍痛甩下《險渡通天河》《真假美猴王》等五集。

《西遊記》開機30周年時,楊潔決定把拍攝《西遊記》的艱苦經歷寫出來。起初她管這份書稿叫《重溫舊夢》,但覺得不夠勁兒,最後還是以《西遊記》的主題歌《敢問路在何方》為書名,寫下這些令人感慨的拍攝往事。次年,她又出版了個人的自傳《我得九九八十一難》,將自己一生的故事與《西遊記》《活佛濟公》《司馬遷》等作品一同留給了後人。

楊潔導演,走好!

時光網出品


↑↑↑長按二維碼即可關注時光網

小黃人演繹萌賤版「監獄風雲」
《神偷奶爸3》發布新電視宣傳片

相關焦點

  • 西遊記讓她成就經典,可她一生不談西遊記,還與導演楊潔斷交
    ,《西遊記》上映之後這一角色至今仍是經典,然而,楊春霞卻一生不談西遊記,還與導演楊潔斷交。,為了「白骨精」這一角色,導演楊潔還特意邀請來了當時已經聲名遠揚楊春霞。她一生不談西遊記,還與導演楊潔斷交楊春霞不談西遊記甚至與導演楊潔斷交
  • 她被騙演白骨精:一生不看《西遊記》,最恨的人是導演楊潔
    ,她陰險狡詐又很有心機,當然了還有她獨特的善於誘惑的本領,想完全將這些都表現出來並非難事,而且白骨精的服裝也多少有些露骨,這讓很多本來有意出演的女星最後都打了退堂鼓。 最後楊潔導演和楊春霞取得了聯繫,楊春霞明確向楊潔表示,自己最喜歡西遊記當中的角色還是女兒國國王這個角色,如果自己非得飾演白骨精的話,她希望女兒國國王這個角色也必須要自己飾演,而實際情況是當時的女兒國國王早就定下了人選,然而楊潔導演為了趕緊拍完白骨精的戲,隱瞞了真相答應了楊春霞的要求!
  • 她是最經典"白骨精",卻一生禁談西遊記,連導演楊潔葬禮也不出席
    她想起了&34;楊春霞,要按現在的話來說,楊春霞就是《西遊記》的流量擔當。楊潔提出自己的請求後,楊春霞非常不高興。因為這是個反面角色,對於演正派角色出身的她而言,無疑會帶來不少罵名。更何況,她是戲劇演員而非影視演員,個人聲譽重若千鈞,極其愛惜羽毛和藝術生命。但在副導演的一齊勸說下,把握了劇本的楊春霞答應出演這個角色的同時提出了要求:演完白骨精,她還要演女兒國國王。
  • 「白骨精」扮演者楊春霞,一生拒談西遊記,至今不肯原諒導演楊潔
    首先來說,這部戲的成功歸功於所有演職員的努力,而這部戲也成了他們很多人一生的驕傲,但除了「白骨精」的扮演者楊春霞!為何這麼說呢?很簡單,因為楊春霞在拍攝《西遊記》時,對導演楊潔「懷恨在心」,一生拒絕談論《西遊記》,並且至今都不肯原諒導演楊潔。那麼問題來了,楊春霞究竟和楊潔之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為何兩人會有如此大的矛盾呢?
  • 「白骨精」楊春霞:從不談論《西遊記》,導演楊潔向她公開致歉
    楊春霞還很不高興地反問楊潔說:我究竟哪裡像是個"白骨精",這樣的角色我根本不會考慮的!因為楊春霞的氣質和音容笑貌恰好就是楊潔導演心目中的那個"白骨精",因此,楊潔導演甚至超常發揮了自己的口才,堅持勸說楊春霞接演"白骨精"一角。
  • 77歲「白骨精」楊春霞:一生不談西遊記,始終不肯原諒導演楊潔
    但戲中的一位扮演者卻是例外,自從拍攝完電視劇後,她一生不談《西遊記》,也一直不肯原諒導演楊潔。究竟發生了什麼呢?咱們今天就來介紹一下「白骨精」楊春霞的故事。她當時在中國的人氣,比現在的一些女團成員還要高。楊春霞後悔出演《西遊記》  而就是在這個時刻,導演楊潔準備開拍《西遊記》。在為「白骨精」選角時,《西遊記》副導演王小穎原本找了劉曉慶。
  • 86版「白骨精」楊春霞,一生不談西遊記,至今不肯原諒導演楊潔
    ,很多演員都不願意扮演白骨精,這讓楊潔導演很是為難。86版的《西遊記》是她這一生唯一參演的一部電視劇,雖然扮演的是蛇蠍心腸的白骨精,但也讓觀眾印象深刻。急了,左說右說之後還要了個條件,那就是女兒國國王也要是我演。
  • 86版「白骨精」楊春霞,一生不談西遊記,至今不願原諒導演楊潔
    ,很多演員都不願意扮演白骨精,這讓楊潔導演很是為難。86版的《西遊記》是她這一生唯一參演的一部電視劇,雖然扮演的是蛇蠍心腸的白骨精,但也讓觀眾印象深刻。急了,左說右說之後還要了個條件,那就是女兒國國王也要是我演。
  • 77歲「白骨精」楊春霞,一生不談《西遊記》,恨透了導演楊潔
    出山拍戲在扮演白骨精之前楊春霞作為人民藝術家,十分出名,在戲曲上面的成就斐然,當年為了請她出山,導演楊潔可是沒少花力氣。但是導演楊潔借著拍戲的名義勸說她,而且在拍戲之前,還許諾如果她來演白骨精,那么女兒國國王也是她的。
  • 77歲「白骨精」,一生不再提起《西遊記》,記恨楊潔導演一輩子
    可以說這部劇的成功,與臺前幕後的工作者都有分不開的聯繫,而導演楊潔作為總導演更是這部劇的關鍵人物,大家的關係理應很好才是,但是有位演員卻與她結下了梁子。《西遊記》中的白骨精一角,其實楊潔導演首先是找到了劉曉慶,因為她想演三個角色,由於楊潔導演覺得觀眾們看得會跳戲於是拒絕了。
  • 77歲「白骨精」楊春霞,一生不談西遊記,至死不原諒導演楊潔
    下面要講的就是「白骨精」的扮演者楊春霞,這個角色將她的名氣推上了巔峰,但是楊春霞卻一生不談西遊記。,她欣然的同意了,楊潔導演也非常的高興。從那以後,楊春霞與楊潔導演沒有了任何的往來,甚至對西遊記都是絕口不提。」白骨精「這個角色在服裝上非常的露骨,楊春霞曾經出演的都是一些正派的形象,這一次轉折,雖然願意出演,但是前提的條件便是要出演女兒國「國王」一角。
  • 「白骨精」楊春霞:一生不談《西遊記》,自稱恨透了導演楊潔
    據說當年在拍蜘蛛精時,那幾個扮演蜘蛛精的女演員說什麼都不肯穿那套露著肚子的衣服,在楊潔導演多次勸導之後,她們才穿上,拍攝完之後這幾個女演員立馬就哭了。除了蜘蛛精以外,白骨精的選擇也很是困難,白骨精是一個很複雜的角色,她既能夠獨擋一面,成為一山之王,又有著自己獨特的魅惑之感,還有著陰險狡詐的心理狀態。所以這一角色的服裝設計就稍微有一些露骨。
  • 她是86版白骨精的扮演者,拒絕承認演過西遊記,也不原諒楊潔導演
    同時,這電視劇也是給小朋友看的,飲酒的畫面,能不出現還是不用出現了吧。所以,在電視劇中就刪掉了三個徒弟喝酒的情節!是的,楊潔導演就是這樣一個想得特別周全,又特追求完美的人。說到這裡,咱就不得不提到86版西遊記中白骨精的扮演者楊春霞。
  • 77歲「白骨精」楊春霞:拍完跟楊潔老死不相往來,一生不談西遊記
    相信在大家心目中的經典影視當中,絕對有著屬於86版西遊記的地位,這一部跨世紀的作品,至今為止依然活躍在螢屏上,為不少觀眾所津津樂道。當年西遊記劇組的經費並不多,特效也算不上華麗,然而劇組演員所扮演的經典形象,卻也徵服了電視機前的萬千觀眾,甚至在越南柬埔寨等國家也成為了熱門。
  • 她被「騙」演《西遊記》,拍完與導演「決裂」,楊潔:是我食言了
    另外,對於《西遊記》的拍攝,楊潔導演堅決選擇實地拍攝,有時候劇組在一天裡要走好幾個地方,跑十幾公裡路,所以我們看到的25集電視劇,竟然拍了6年。楊潔忘記了,在《西遊記》拍攝時,她是手握「生殺大權」的總導演,但當演員們「翅膀硬了」,她這位導演就慢慢沒有了約束力。所以在後來,「師徒四人」為了遠赴新加坡演出,不惜聯名「舉報」導演,就這樣,在《西遊記》熱播的時候,導演楊潔卻被「踢出局」。後來蔣大為在採訪中說到這件事情,他說自己曾批評四人:你們這麼做不義氣。
  • 77歲"白骨精"楊春霞:一生不談西遊記,至今無法原諒導演楊潔
    77歲&34;楊春霞:一生不談西遊記,至今無法原諒導演楊潔當年,一部《西遊記》橫空出世,成了影視界至今不可超越的經典之作,劇中的師徒四人,更是成了觀眾心中至今難忘的回憶。按理說,這部劇應該會成為她一生的驕傲,但她卻在這部劇結束之後,從來不在公共場合談《西遊記》,還與導演楊潔有了很大的矛盾,如今已經77歲,至今沒有化解。
  • 77歲「白骨精」楊春霞,一生不談西遊記,至死不原諒導演楊潔
    77歲「白骨精」楊春霞,一生不談西遊記,至死不原諒導演楊潔  77歲「白骨精」楊春霞, 為何一生不談西遊記,至死不原諒楊潔導演  「你挑著擔,我牽著馬,迎來日出,送走晚霞……」
  • 將一生獻給《西遊記》的白龍馬,卻慘死屍骨無存,成楊潔一生遺憾
    其中最令人難忘的還是楊潔導演版的《西遊記》,成為眾多版本中無可替代的一版。相比電視劇播出後所收穫的認可與讚美,在這背後藏著的是楊潔導演與整個劇組的無限辛酸拍攝過程。在進入拍攝後,只能牽著走,沒人敢騎。情況如此艱苦,已經影響到了劇作呈現的質量,後期就會不接戲。楊潔狠了狠心,決定買一匹馬跟著組拍攝。
  • 86版「白骨精」楊春霞,一生不談西遊記,至死不原諒導演楊潔
    ;抱著非常大的希望楊潔就去找到了好友楊春霞,聽到自己姐妹的邀請,她十分高興。急了,左說右說之後還要了個條件,那就是女兒國國王也要是我演。;很長一段時間中兩個人都沒有同框,甚至沒有打過一個電話,多年後,楊潔離世,楊春霞也沒有參加葬禮。
  • 她被「騙」去演白骨精,一生不談西遊記,至死也不肯原諒導演楊潔
    而劇中「三打白骨精」的片段,可以說是《西遊記》最難忘的經典戲份之一。然而,將「白骨精」一角塑造的入木三分的演員楊春霞,卻閉口不提《西遊記》,以及導演楊潔。楊春霞出生於1943年,從小就開始學習戲劇。18歲那年,畢業後的她進入上海青年京崑劇院,隨團到世界各地演出,慢慢開始有了些名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