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洋洋說教育
今年的高考已經結束了,接下來等待考生們的就是高考成績的查詢,然後就是高考志願的填報了。每年在填報志願的時候,都會有很多的家長感覺「頭疼」,因為一方面要根據考生的高考成績填報,另一方面還需要選擇比較好的院校和比較好的專業。
對於很多的考生來說,因為收到分數的限制,可以選擇合適的院校其實並不是那麼的多,所以,選擇專業就是一件比較重要的事情。現在社會上受人關注比較大的3個職業就是公務員、醫生和老師了,這3大職業也被稱為「鐵飯碗」,其實也就是國家的單位,不用會害怕會失業。同時,這3個職業是比較體面的,社會的認可度會比較的高。
但是這3個職業也受到了很多的爭議,基本上呈現的狀態就是,從事的人難免會「抱怨」,然後卻正在考這個職位的人,不要報考,但是每年還是有很多人前僕後繼的報考。其中,爭議最大的就是醫生這個職業了,網上經常有人說「勸人學醫,天打雷劈」,可能做醫生確實十分的不容易。
8年學醫「成本」多少?
其實,醫生不僅是比較辛苦,承擔的風險也比較的大。同時醫學類的學生想要完成學業,成本也是比較高的。我們都知道醫學生的學年制大多是5年的,學費的話也正常的本科生學費相差不多,如果再加上碩士和博士的話,也沒有非常大的花銷。
但是一般來說,普通學校的學生在大三的時候就可以實習掙錢了,但是醫學專業的學生是很難這樣的。所以,總體來說學醫是要花費很多成本的,差不多也要十幾萬左右。同時醫學生在工作後期的時候,可能收入會比較的高,但是在前期,還需要付出很多的時間。
學醫要做好的3種準備
1、醫學類專業難度大
學醫的難度是比較大,並且學醫的周期又比較長,想要變成優秀的醫生,在畢業的時候會比較好工作的話,那麼至少要用8年的時間。而且,在學習的階段不僅書本的知識比較的多,還有很多的實踐要做,什麼學醫是比較偉大的職業,這都是後話,先把自己的專業知識學好才是正經的事情,順利通過考試才是王道。
2、工作辛苦、需要很強的心理承受能力
對於所有的醫學生來說,都希望在以後能夠成為一名醫生,這樣才沒有辜負這8年的學習。但是醫生的工作是比較辛苦的,同時也需要很強的心理承受能力。畢竟醫院是這個世界上最無奈、最悲情又最「涼薄」的地方。醫生每天都能感受到人情冷暖,有溫暖就有涼薄,你可以看見人間百態,但感受最多的就是無可奈何。
每天面對人的生老病死,但是依然保持赤誠之心,救死扶傷,是醫生最難能可貴的地方。如果你憑藉著自己的藝醫術,救治了病人,那麼這份成就感就是任何東西都無法替代的。
3、要承擔風險
近幾年來醫鬧事件頻頻發生,醫生們在醫院中給別人治病都會出現意外。這也是勸退了很多學生的原因。同時,醫生每天都在醫院中與疾病作鬥爭,難免自己也會出現一些意外。所以說,醫生還是要承擔很多的風險的。
寄語:
醫生是一份非常偉大的職業,也是受人敬仰的光榮職業。選擇做醫生就要保持自己的初心,不要被壓力打倒。正是因為醫生這樣的不容易,也顯得這份職業更加的讓人尊敬。希望所有想要學醫的考生都是本著對職業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