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播放 GIF 0.0M
《阿爾卑斯山的少女海蒂》
劇情簡介
故事講述的是海蒂、皮特和克拉拉三個人建立深厚友情的經過。很久以前有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女孩叫海蒂,她和姨媽一起住在小鎮子裡,有一天姨媽要去城裡上班沒辦法在鎮子裡照顧海蒂了,所以要把海蒂送到山上的爺爺那裡,雖然海蒂很不願意但是沒有辦法只能跟姨媽上山去找爺爺了。山上有個住在奶奶家的小男孩叫皮特,爺爺讓海蒂和皮特去放羊,兩個小朋友很快就成了好朋友。但是好景不長,海蒂到了要上學的年齡了,姨媽帶著海蒂去法蘭克福的富人家裡,讓海蒂在大城市裡上學接受教育,海蒂非常不捨得爺爺。來到了富人的家裡,海蒂與坐在輪椅上的富人家的女兒克拉拉成為了好朋友,海蒂也逐漸的開朗起來。但是海蒂卻對爺爺一直念念不忘以至於患上了思鄉病。克拉拉的父親擔心海蒂,於是就把她送回了大山裡的爺爺家。沒過多久,克拉拉也因為想念海蒂來到了大山裡,兩個好朋友天天在一起。此時,受到冷落的皮特因為嫉妒把克拉拉的輪椅摔到了山下,事後卻因為自己犯下的錯誤痛苦不已。爺爺鼓勵克拉拉嘗試自己行走,最終克拉拉恢復了行走能力,克拉拉的父親激動萬分同意自己的女兒在山上生活。於是,三個好朋友和爺爺一起生活在大山裡,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品格主題
愛心與友誼
[ài xīnyǔyǒu yì]
愛心
[ài xīn]
所謂愛心是指同情憐憫之心態(包括相應的一定行動),它是一種奉獻精神,更是關懷、愛護人的思想感情,包括於所有情感之中。當對象為人類時,往往與"階級友愛"或"同胞情"相對應,指超階級的或超國的、基於彼此都是人類這一認識的同情憐憫,當對象為非人類時,則往往基於彼此都是動物或生命這一認識的同情憐憫。愛心的深層含義就是保護所有的動植物。廣義的愛心就是保護所有生命(包括非生物在內)。
《禮記·樂記》:「其愛心感者,其聲和以柔。」
《史記·律書》:「喜則愛心生,怒則毒螫加,情性之理也。」
友誼
[yǒu yì ]
友誼是一種來自雙向(或交互)關係的情感,即雙方共同凝結的情感,必須共同維繫,任何單方面的示好或背離,不能稱為友誼。
1、朋友間的交情。
明 李贄 《朋友篇》:「 去華 ( 潘去華 )友朋之義最篤,故是《纂》(指《闇然堂類纂》)首纂篤友誼。」
清 昭槤 《嘯亭雜錄·顧總河》:「﹝ 顧琮 ﹞果於友誼,公之督 河 時,前督 完顏偉 病於署中,家屬已先行,公為之守護湯藥,旬日無倦。」
鄒韜奮 《友誼與職權》:「友誼是天地間最寶貴的東西,深摯的友誼是人生最大的一種安慰。」
2、朋友。
《廿載繁華夢》第八回:「次日即請齊友誼親串,同赴梅酌。」
3、友好和睦。
袁鷹 《遠方之歌·五封信》:「黑 非洲 啊黑 非洲 ,全世界都伸出了友誼的手。」
作者簡介
1827年出生於瑞士蘇黎世附近赫哲的一個大家庭,父親是位鄉村醫生,母親是個詩人,她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25歲時嫁給了約翰·伯恩哈德·施皮裡,便從山村搬到了蘇黎世城裡,丈夫是位愛好音樂的記者、法律顧問,曾與流亡瑞士的德國音樂家理察·華格納交往甚密。28歲時施皮裡夫人生下兒子後便患上了久治不愈的抑鬱症,甚至想到了死,丈夫經常鼓勵她熱愛生活,幫助她重建信心。40歲時一位神父維託爾建議她以寫作緩解疾病,49歲時她的母親去世,悲痛中的她終於拿起了筆,三年後(1879年)長篇小說《海蒂》(副標題「獻給孩子以及熱愛孩子的人們的故事」)問世,她一舉成名。
1884年,她的兒子和丈夫同年去世,施皮裡夫人仍未擱筆,先後創作了《海蒂》續集、《蒂圖斯叔叔》、《格裡特利》、《西娜》等作品,都屬於「海蒂樣式」:孤兒、山村、疾病、大家庭,貧與富的衝突,城市與鄉村的對立,但影響都沒能超過《海蒂》。
1901年,施皮裡夫人在蘇黎世寂寞病逝,終年74歲,此時的《海蒂》已經出了第18版。
說說《遇見》
本套叢書由韓國頂級藝術團隊親執畫筆,重新演繹《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和世界經典童話中最具代表性、最具趣味性、影響孩子最深的三十個世界文學典範作品,包括童話、寓言、魔幻、探險等,同時也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原著作品的故事內容和完滿結局,降低暴力元素,溫暖、美好的寓意將給孩子積極正面的引導。這套繪本:
√遇見童話:30個感動世界的童話故事,一套用藝術珍品演繹百年童話的經典,帶給孩子們的是一場最美童話與最美插畫的邂逅盛宴。
√精美繪本:15種陶冶心靈的繪畫藝術,由韓國頂級藝術團隊親執畫筆,重新演繹《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和世界經典童話中最具代表性、最具趣味性、影響孩子最深的三十個世界文學典範作品,領略國際頂級藝術大師的藝術流派的同時,塑造超強審美能力。
√塑造品格:30個啟發性童話故事,30個品格主題,塑造正確價值觀,展現童話的力量之美,溫暖、美好的寓意將給孩子積極正面的引導。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