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蚌埠市司法局立足法律援助服務工作職能,靈活運用「加減乘除」工作法,不斷提升法律援助服務質效,切實維護城鄉困難群體合法權益。
01
在服務內容上做好「加法」
拓寬受案範圍,優化服務舉措。積極推動法律援助從「應援盡援」向「能援則援」轉變,不斷降低法律援助門檻,將涉及勞動就業、社會保障、婚姻家庭、土地承包、徵地拆遷等與民生問題密切相關的權益保護事項納入法律援助範圍。應對需求不斷優化便民服務,制定推出窗口服務指引、首問負責、一次性告知、容缺受理、限時辦結制度,對行動不便的老弱病殘人群及群體性討薪農民工提供電話預約、郵寄申請、上門受理等特色服務,確保群眾申請法律援助「最多跑一次」。
02
在業務流程上做好「減法」
精簡辦事流程,提升服務質效。對於老年人、未成年人、殘疾人、農民工等特殊群體申請法律援助,開通「綠色通道」,提供簡化案件審查程序,優先接待、優先受理、優先指派「一簡三優先」服務。對70歲以上及患有重大疾病的老年人,農民工請求支付勞動報酬、工傷賠償等事項,老弱殘幼病等人群因家庭暴力主張權利的,請求支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視為符合經濟困難標準,無須出具經濟困難證明。對符合受案範圍且材料齊全的申請案件,實行當日受理、當日審批、當日指派「三當日」制度。通過精簡辦事環節,減少辦事材料,縮短辦事時間,確保為申請人提供高效優質快捷服務。今年以來,全市累計辦理法律援助案件3243件,辦結2482件,結案率76.5%。
03
在服務效能上做好「乘法」
暢通申請渠道,倍增服務效能。通過延伸法律援助觸角,打造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法律援助服務網絡。橫向依託工、青、婦、殘等多家單位建立法援工作站,縱向發揮「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工作職能,在村、社區設立法援聯繫點,就近、就地為有需求群眾提供法律幫助,落地落實法律援助城鄉全覆蓋。探索推進「網際網路+法律援助」服務,依託「12348安徽法網」、蚌埠政務服務網等網絡平臺,推出在線諮詢、網上申請、進度查詢、投訴處理等線上辦理模式,大幅提高辦事效率,節約群眾辦事時間。截至目前,蚌埠市受理「線上」法律諮詢295件,法律援助申請80件。
04
在難點盲點上做好「除法」
加強宣傳引導,消除服務盲點。將實地走訪宣傳、傳統媒體宣傳、新型媒體宣傳相結合,利用「三八」婦女節、重陽節、「八一」建軍節、助殘日等重大節點,組織法律援助志願服務隊走村進社開展形式多樣的法治宣傳活動。在《蚌埠日報》、蚌埠電視臺、「政風行風」欄目等主流媒體上刊登法律援助報導,宣傳法律援助便民服務和惠民政策。依託蚌埠法律援助網、蚌埠司法微信公眾號發布法律援助最新動態,推送法律知識和典型維權案例,全方位多角度提升群眾法律援助知曉率、首選率和滿意率。同時建立健全弱勢群體維權事前、事中、事後全程「跟蹤」系統,落實庭審旁聽、受援人回訪、案件質量評估「三位一體」的質量監督機制,確保案件辦理質量和服務水平。針對農民工討薪執行難問題推出延伸服務,動員承辦律師繼續跟進農民工案件執行事宜,協助推進維權成果落地,切實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今年以來,全市累計辦理農民工維權案件825件,幫助挽回經濟損失或取得利益413萬餘元,接收受援人感謝錦旗10餘面,當事人回訪滿意率達100%。
供稿:蚌埠市法律援助中心(劉蓓蓓)
責編:徐春節
編審:彭魏 孫淑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