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人大代表李宗勝:盡責履職 為法治政府貢獻智慧
作者:本報記者 梁雋妤 來源:中國企業網 作為一名法律從業者,李宗勝以法律為依據維護社會秩序、維護公平正義的同時
-
李宗勝:建立農村法律服務常態化機制
李宗勝:建立農村法律服務常態化機制 2020-05-28 02: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國人大代表李宗勝:民法典將真正詮釋「法無禁止就可為」
來源:中國經營網原標題:全國人大代表李宗勝:民法典將真正詮釋「法無禁止就可為」本報記者 石健 北京報導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六保」是今年「六穩」工作的著力點。從政府工作報告中可以看出,今年的金融政策很多都是圍繞實體經濟、小微企業制定的,經濟脫虛向實正在落地。」李宗勝如是說。讓無還本續貸真正落地對於政府工作報告提及的金融部分,李宗勝說:「報告中專門提到了企業貸款的問題,這在以往是很少見的。一是鼓勵銀行大幅增加小微企業信用貸、首貸、無還本續貸。
-
李宗勝:戰「疫」履職不停歇
圖為全國人大代表李宗勝。 郭彥棟 攝 □ 法制日報全媒體記者 韓宇 「疫情隔離的是人,但隔離不了人心!」 說這話的,是全國人大代表、遼寧省律協副會長、瀋陽市律協副會長、遼寧安行律師事務所創始合伙人李宗勝。他在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用「心」履職,不僅整理出提交全國人大會議的多件議案和建議,還當起政府參謀,為地方政府制定的近20件涉疫規定、政策審查把關。在這段特殊日子裡,李宗勝的履職故事精彩不斷。
-
「制定法」與「習慣法」,中國古代商事法律中的官法和私法
現代社會因為"制定法"的完善,"習慣法"的作用已經大為消弱。但是在中國古代,法律制度還不是很健全,尤其是在商業領域,因為國家"重農抑商"的政策,很多商業活動中的法律,強調的是商業不能侵佔農業的權益,對於商事活動本身所應該遵行的規則,往往是忽略的。
-
李宗勝:一位律師政協委員的法治情懷
在20年執業生涯中,每一件法律實務,李宗勝都會仔細研讀相關法律條文的適用,研究法條背後的法理依據,查詢並理解案件相關法律及政策,總結如何加以完善。執業以來,共發表論文80多篇,出版法律類專業著作9部。在與律師同行積極開展在線公益法律服務的同時,李宗勝也在為地方政府制定疫情期間的管控政策提供法律諮詢,出具法律意見。「發揮律師的執業優勢,為政府依法行政提供參考,為復工復產提供法律服務,這是一名全國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應盡之責。」李宗勝說。
-
兩會視頻微訪談|李宗勝:發揮律師協會在社會治理過程中的作用
兩會視頻微訪談|李宗勝:發揮律師協會在社會治理過程中的作用 2020-05-28 18: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國人大法工委:明年將制定期貨法、印花稅法等稅收法律
全國人大法工委:明年將制定期貨法、印花稅法等稅收法律 杭州網 發布時間:2020-12-22 02:30 人民網北京12月21日電 21日上午,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舉行記者會介紹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工作情況。
-
蚌埠市「加減乘除」法做優做實法律援助工作
,靈活運用「加減乘除」工作法,不斷提升法律援助服務質效,切實維護城鄉困難群體合法權益。積極推動法律援助從「應援盡援」向「能援則援」轉變,不斷降低法律援助門檻,將涉及勞動就業、社會保障、婚姻家庭、土地承包、徵地拆遷等與民生問題密切相關的權益保護事項納入法律援助範圍。應對需求不斷優化便民服務,制定推出窗口服務指引、首問負責、一次性告知、容缺受理、限時辦結制度,對行動不便的老弱病殘人群及群體性討薪農民工提供電話預約、郵寄申請、上門受理等特色服務,確保群眾申請法律援助「最多跑一次」。
-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中國之治的「德」與「法」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文化,自古以來便不是單純的文學載體,而是民族之精神所在、國家之力量所在。正所謂「文以載道,文以化人」,文化與治理目的息息相關。中國之治的關鍵密碼蘊含在中國悠久的「德」文化與「法」文化之中,體現在中國之治的「德」與「法」之中。
-
加強突發公共事件心理援助 司法部:研究《心理師法》制定必要性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有代表提出建立健全突發公共事件心理援助體系,日前,司法部對該建議回復稱:將配合衛生健康委等部門及時總結試點工作經驗,對制定《心理師法》的必要性進行研究。該人大代表在建議中提出,當前突發公共事件心理援助體系的法律法規保障不夠健全,建議完善《突發事件應對法》《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將心理援助納入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和心理精神健康促進工作,制定《心理師法》,為心理諮詢師開展心理援助工作提供法律保障。
-
陳一新:加快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 助推「中國之治」再創新奇蹟
陳一新圍繞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平安中國建設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加快建設更高水平平安中國、助推「中國之治」再創新奇蹟,從政法工作角度談認識談體會,與學員們探討交流。關鍵之舉是為加快發展自己提供法治保障。要健全執法司法平等保護機制,加強對智慧財產權的司法保護,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實施,提高對外開放法治保障水平。根本之策是發揮「中國之治」制度優勢。要推進全面深化改革,促進各方面制度更加定型完善,加快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持續擦亮「平安中國」的金字招牌,助推「中國之治」再創新奇蹟。
-
中國法律之基石:比較法和歷史
然而現在,社會法理學所主張的功能性路徑將更有利於實現法律之目的,以及達成該目的之方法,而非一味詢問中國應當去哪裡尋找法律資源來給中國法典和法律實施提供模板。 從19世紀歷史法學理論的角度看,一個民族必須有其自己的法律。有人主張以法律來造就一個偉大的民族,該觀點無疑是沒有意義的。更為現實的應當是:那些施加在一個民族之上的法律,應當由這個民族去塑造,而不是反過來造就這個民族。
-
青田縣司法局多措並舉推進法律援助工作
一是深入開展「法援惠民生扶貧奔小康」品牌活動,打造出具有青田特色的政策惠民、服務親民、保障利民的「法援惠民生」維權品牌。二是結合案件質量評查和政務2.0線上評價系統,建立健全法律援助質量同行評估體系,加強法律援助案件案前、案中、案後回訪及跟蹤力度,打造法律援助精品服務口碑。
-
李宗勝代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不斷向前發展
△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李宗勝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鄉村振興戰略」,並將其作為貫徹新發展理念和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基本方略。《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和《鄉村振興戰略(2018-2022)》的出臺,為我國廣大農村發展謀篇布局,為加快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指明了方向。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召開之際,全國人大代表、遼寧安行律師事務所創始合伙人、遼寧省律師協會副會長李宗勝就鄉村振興戰略接受了專訪。
-
魏學峰:建議儘快制定《中國博物館法》
魏學峰全國人大代表四川博物院首席專家建議建議儘快制定《中國博物館法》《博物館法》是國家制定,並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其實施的有關博物館內部和外部各種關係行為規則的法律、法令,它以法的形式向人們提供博物館的模式、管理標準和行為規範,以規範博物館事業,促進博物館事業按照科學的規律向前發展,可以說《博物館法》是現代博物館的基石。
-
陳晶瑩、李宗勝、張兆安:保護野生動物需建立有效的監督機制
「但如何系統保護野生動物、如何從法律層面界定野生動物保護範圍,還需要對野生動物保護法進行修改完善。」全國人大代表、遼寧安行律師事務所創始合伙人李宗勝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陳晶瑩代表告訴記者,我國野生動物管理主要涉及林業草原、農業、市場監管、衛生健康、公安等部門,這些部門的職責交叉、重疊,影響了法律的有效實施。
-
中山市司法局開展法律援助案件質量評估業務培訓班
為進一步推進我市法律援助服務規範化、標準化建設,完善法律援助案件質量監督管理機制,提高法律援助案件辦案質量,1月13日,中山市司法局開展法律援助案件質量評估業務培訓班,市司法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鄧春林作動員講話。
-
...助力農民工(蓬溪縣農民工討薪維權法律援助專項活動系列簡報一)
按照中央、省、市、縣關於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系列要求,蓬溪縣司法局結合實際,制定具體工作方案,縣法律援助中心及各司法所深入開展「法援惠民生 助力農民工」活動周專項活動,為維護農民工合法保障權益「暖心助力」。
-
廣州去年超5萬人獲法律援助
(GDI智庫)聯合發布《廣州法律援助白皮書(2019)》。數據顯示,2019年受理法律援助54981起,2019年接受法律援助55070人次,法律援助挽回經濟損失30652.01萬元。 法律援助案件數同比增長128.55% 截至2019年底,廣州現有市區法律援助機構12家,法律援助工作站372個。